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710240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广东省高明实验中学高中语文必修五粤教版《第18课 郑伯克段于鄢》导学案 WORD版缺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明实验2016-2017学年高二年级语文学科学案 18 郑伯克段于鄢课 题课 型课 时讲 学 时 间班级姓名郑伯克段于鄢展示课3课时2016年11月【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2、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文实词,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3、学习本文虚实结合的写法。学习重难点1. 积累并掌握重点文言文实词,了解特殊的文言句式。2. 共叔段为叛乱所作的准备工作。3. 郑庄公面对共叔段的积极备战采取了步步退让、消极备战策略却为何能在短时间内取胜?【课前预习】知识链接1.左传简介: 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撰,后人也有认为是汉代刘歆改编的。有学

2、者甚至认为它并非解说春秋,只是一部与春秋有关的、相对独立的史书。2. 关于“国”、“都”、“邑”、“鄙”:国,国家。周代诸侯的领地称“国”。如本文:“国不堪贰。”诸侯国的首都也称“国”,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都,“国”内的大城市,但比国都小;“都”的大小不一。如本文:“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用作动词,指建都。如杨雄解嘲:“都与洛阳。”因此汉以后京城也称为“京都”“首都”。邑,城镇,大的叫都,小的叫邑。史记 五帝纪:“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邑的大小、人口不一,如本文:“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作为政治区域,古代以有宗庙为都,没有宗庙为邑。鄙

3、,边境上的小邑。如本文:“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3春秋与“春秋笔法”(1)关于春秋春秋是儒家的经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孔子曾修订春秋。(2)关于“春秋笔法”春秋:春秋时鲁国的史书。笔法:写文章的技巧。指文字隐晦、文笔婉转而含有褒贬意思的写作风格。春秋笔法是孔子首创的描述写法,称“微言大义”,在叙事时暗含褒贬,委婉的表达作者的倾向。左丘明概括为“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用词细密而意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

4、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 4.“郑伯克段于鄢”寓意解析:春秋君王一般称“公”“侯”,用“伯”(较低等级的爵位)而不用“公”,说明了作为兄长的郑庄公没有防微杜渐,对弟弟共叔段小惩而大戒之,却姑息其恶,有失教导;“克”,是国与国、君主与君主的交战时的用语。用这个词,一来说明了共叔段的强大,就如另一诸侯一般;二来也表示了郑庄公意在杀弟的意志。而“击”有打击训诫的的意思。而不称共叔段为弟,是因为共叔段对郑伯没有弟弟的的情义,预谋着夺取哥哥的君位。“郑伯克段于鄢”,寄寓着对人物的褒贬评价。这便是所谓“春秋笔法”的妙处。5、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左传隐公元年,记载了郑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纷争。郑

5、国邻近东周都城洛阳,郑武公与其子郑庄公都曾在周王朝中任卿士之职庄公希望在政治上能大有作为,梦寐以求的是扩张郑国的势力,因此首先考虑到剪除异己,巩固自己在国内的地位。本文所反映的是郑武公去世后,郑庄公即位,其弟公叔段欲争权夺位,双方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兵戎相见,骨肉相残的历史事实。6.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共叔段( ) 寤生( ) 遂恶之( ) 亟请( ) 巖邑( ) 虢叔( ) 佗邑( ) 祭仲( ) 百雉( ) 廪延( ) 不义不暱( ) 请以遗之( ) 繄我独无( ) 泄泄( )第一课时.学对交流与展示诵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习题。庄公寤( )生,惊( )姜氏,故名( )曰寤生,遂恶(

6、 )之。爱共叔段,亟( )请于武公,公弗许。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庄公寤生,惊姜氏 ( )【课堂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与展示1、第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事? 【课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有特殊句式的标写出来。(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2)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第二课时.学对交流与展示1. 第2-5段及( )庄公即位,为( )之请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佗( )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 ),非制也,君将不堪( )。公曰:“姜氏欲之( )

7、,焉( )辟( )害?”对曰:“姜氏何厌( )之( )有!不如早为( )之所( ),无使滋蔓( )。蔓草犹( )不可除,况君之宠( )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 ),子( )姑( )待之。”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 )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 ),君将若之何?欲与( )大叔,臣请事( )之;若( )弗与,则请除之,无( )生( )民心。”公曰:“无庸( ),将自及( )。”大叔又收贰( )以为( )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 )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2. 第6-7段大叔完聚( ),缮( )甲兵,具( )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 )之。公闻其期,曰:“可

8、矣!”命子封帅( )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 )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 )(2)谓之京城大叔 ( )(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 )(4)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5)无庸,将自及 ( )(6)无使滋蔓 ( )(7)无生民心 ( )(8)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 )【课堂活动】1. 郑庄公为什么不对共叔段采取行动? 2. 联系前文,结合庄公的言行,谈谈这是怎样的一个君王? 【课堂检测】翻译成现代文,如

9、是特殊句式请指出。(1)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2)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3)姜氏欲之,焉辟害? (4)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5)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 (6)不义不暱,厚将崩 第三课时.学对交流与展示遂寘( )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 )颍谷封人v,闻之,有献于(向)公,公赐之( )食( ),食( )舍( )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 )之。”公曰:“尔( )有母遗,繄( )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 )何谓( )也?”公语( )之故( ),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 )焉( )?若阙( )地及

10、泉,隧( )而相见,其( )谁曰不然( )?”公从之。公入而赋( )“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遂为母子如初。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 )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 )尔类。其是( )之谓乎!”【课堂活动】1.“郑伯克段于鄢”的故事至此已经结束,可是文章又加了一个第八段,思考一下它的目的,并思考体现了郑庄公什么性格?从这段的内容你能看出郑庄公的性格特征的另一面吗? 2. 作者将各色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刻画,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为刻画其性格试分析人物性格。 【课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有特殊句式的标写出来。(1)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

11、食矣,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 (2)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3)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巩固练习(一)词类活用.1. 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 )2. 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3. 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 4、夫人将启之( )5. 段不弟,故不言弟( )6. 闻之,有献于公( )7. 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 8.公入而赋( ) (二)指出下列句子文言文句式(1)生庄公及共叔段( )(2)爱共叔段,欲立之(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4)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5)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6)欲与大

12、叔,臣请事之( )(7)蔓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8)姜氏何厌之有?( )(9) 敢问何谓也?( )(10)君何患焉?( )(11)其是之谓乎?( )(12)制,岩邑也蔓,难图也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颍考叔,纯孝也( )(13) 郑武公娶于申亟请于武公( )(三)一词多义(1)焉:A姜氏欲之,焉辟害?( )B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C心不在焉( ) D且焉置土石( )(2)为A孟尝君为相数十年( )B为颍谷封人( )C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 ) D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3)诸A亮身率诸军攻祁山( ) B公伐诸鄢( )C子闻诸( )(4)国A 国不堪,君将若之何( )B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5)遗A 请以遗之( )B 养虎遗患( )(6)厌A 姜氏何厌之有( )B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7)爱A 爱共叔段,欲立之( )B 不爱土地,重宝以致天下( )B君何患焉?C其是之谓乎!D颍考叔,纯孝也.(判断句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