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学案 4“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课标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自学要求阅读教材,思考下列基本问题:1从时代背景以及秦国的社会状况分析商鞅变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2商鞅的经济改革中哪一措施对后来的封建经济的发展影响最大?为什么?3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4试从经济、政治、军事、习俗等角度归纳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
2、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一、大变革时代时代要求1经济上(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2)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逐步确立。2政治上(1)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主张废除的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2)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变法。私有制奴隶主贵族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3思想上(1)儒、墨、法等派别纷纷兴起,“”局面形成。(2)形成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百家争鸣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二、取信于民,立志变法1必要性:
3、秦国长期落后于东方各国。2可能性(1)秦献公变法:废除用人殉葬的恶习;把国都由雍迁至栎阳,允许在国都内进行商业活动等。(2)秦孝公求贤:向全国下“”,吸引各方有识之士。(3)商鞅立志变法:商鞅以之术游说秦孝公,得到赏识。实行鼓励开垦荒地等变法政策,收到良好效果。商鞅南门徙木,取信于民,树立威信。求贤令变法强国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自学帮助1“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解读:“治世不一道”是指治世的法则不是死板的;“便国不必法古”是指使国家安适不必效法古人,即治理国家不要总是遵循同一个指导思想,要使国家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这句话出自商君书。2“刑
4、名之学”解读:战国时以申不害为代表的学派,主张循名责实,慎赏明罚,后人称之为“刑名”之学,逐步成为建立和巩固地主阶级专政的一套法家学说。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三、强国之术1主要目的:实现。2中心环节:发展农业和厉行“法治”。3主要内容时间 内容(1)实行、连坐制度:什伍之内相互有告奸、举盗的责任,隐瞒不告的,就要同罪连坐(2)奖励,重农抑商:生产粮帛多者免除赋役;凡从事工商业或做事懒惰而致家贫者,罚没官奴;严禁私贩粮食,提高对商人的收税标准;以优惠政策吸引他国百姓来秦国开荒第一次变法公元前356年(3)奖励,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军功越大,爵位越
5、高;贵族没有军功不再授爵;对私斗者,按罪处罚富国强兵什伍耕织军功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1)废井田,开阡陌:废除,实行土地私有制度(2)推广县制:废除,在全国推行县制(3)统一度量衡第二次变法公元前350 年(4)“塞私门之请”,移风易俗:禁止请客行贿之风,奖赏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推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共居井田制度分封制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自学帮助3“连坐”解读:辞源上讲“获罪”为“坐”,这一种说法最早见于史记商君列传,以后逐渐沿用。“连坐”也称相坐、随坐、从坐,是一种株连政策。商鞅变法使这
6、种株连政策与什伍制度结合起来,为后世所沿用。株连政策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刑罚,是封建社会统治人民的重要手段,给广大人民造成了极大的苦难。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主学习区 学案4 自学帮助4图画“废井田,开阡陌”解读:为了进一步巩固秦国的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在土地方面商鞅废除了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即把标志土地国有的阡陌封疆去掉,废除井田制下的土地国有。这一法令承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百姓自由买卖土地。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探究主题一 商鞅变法的背景知识主线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7、 学案4 探究点 1 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情境材料一 图一 春秋时期铁器 图二 战国时期的铁农具 图三 牛形酒容器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探究思考你能从材料中提取出哪些影响当时我国社会转型的有价值的信息?它们对当时产生了什么深远的社会影响?答案 信息:都反映出生产力的发展:图一、二出现铁制农具,图三说明牛耕的使用和普遍推广。影响:私田数量增多,以井田制为标志的土地国有制逐渐被破坏,封建土地私有制产生和地主阶级兴起,从而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情境材料二 史记管晏列传曰:“通货
8、积财,富国强兵。”李悝提出了“选贤任能,赏罚分明”的基本国策和“尽地力”的农业政策,制定了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法典法经,强调法 制 的 作 用。吴 起 创 建 一 支 强 大 的 军 队“武卒”,使得“秦兵不敢东向”。探究思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应对这一形势,采取了什么策略?其原因如何?答案 各国应对战争的策略:改革。原因:只有变法才能富国强兵;只有富国强兵才能在兼并战争中战胜对手。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重点精讲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1)经济上,社会生产力有了相当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初步确立
9、起来。(2)政治上,通过政治改革,建立了地主阶级专政。(3)思想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4)军事上,通过兼并战争,出现局部的统一。(5)民族关系上,各族人民迁徙往来,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局面。所以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变革时期。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深度认识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在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代,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10、 探究点 2 商鞅取信于民,立志变法情境材料“徙木立信”的故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商鞅刚刚上任后,请求用国王的名义发布一个公告“谁能把北城门口的一根百十斤重的木头扛到南城门口,就赏五十两金子”。结果,百姓看到以后,都不相信他的话。最后,终于有一个百姓站了出来,把那根木头扛过去了。商鞅当场兑现奖励,秦国百姓对他的话从此非常信服。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探究思考“徙木立信”的故事说明了什么?商鞅的这一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答案 商鞅言行一致。“徙木立信”使商鞅赢得了秦国民众对其变法的支持,保证了变法法令的顺利推行。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
11、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探究主题二 商鞅变法的内容情境材料一 图一“为田开阡陌封疆”图二 奖励耕织(砖画)探究思考(1)依据图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关于土地制度的规定及其意义。答案 规定: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意义: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答案 内容: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受到奖励,免除赋税徭役。影响: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2)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商鞅变法中“奖励耕织”的内容及其影响。答案 特
12、点:以农求富,发展经济。原因: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为富国强兵奠定基础。(3)上述图片和问题反映了商鞅变法的什么特点?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重点精讲商鞅变法如何体现了地主阶级的意志?(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的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
1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情境材料二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致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探究思考(1)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改革措施?答案 实行什伍连坐法、奖励军功、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
14、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答案 趋势: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从分裂走向统一。作用: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推动了社会进步。(2)当时的历史发展趋势是什么?上述措施对此有何作用?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学案4 易混易错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新兴的小农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的政权,有利于增强秦国的综合国力,为秦国灭六国奠定了基础;但这一政策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抑商或轻商的观念长期制约人们的思想,特别是在封建社会后期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互动探究区
15、学案4 课堂小结 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1“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生产力的发展B争霸战争频繁C思想文化繁荣D社会动荡变革解析 材料中“乱井田”说明井田制遭破坏,“礼乐散寒烟”说明奴隶社会礼乐崩溃,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特征是动荡变革。D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2右图所示为发生在商鞅变法前夕的一场辩论。请判断商鞅所持的观点是()A“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B“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解析 图示为变法
16、前夕,商鞅与秦国守旧的贵族为秦国的未来所展开的一场辩论,守旧贵族反对变法,而商鞅代表法家思想,主张因时因势而进行改革,不必效法古人。B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3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社会转型起决定作用的是()A“塞私门之请”B“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C“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D“为田开阡陌封疆”解析 社会转型在当时主要是指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在这一过程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 项属于习俗,B、C 两项均为政治制度,D 项为废井田,即废除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井田制。D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4商
17、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深远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耕织C按军功授爵D建立县制解析 题干要求的是对“后世政治体制”的影响,只有 D 项符合要求。D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5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什伍连坐D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6阅读下列材料:“为田开阡陌封疆”是商鞅变法中的重要举措,对它的基本含义,史学界通常的解释是: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其主要依据是汉书食货志所记载的董仲舒之言
18、:“除井田,民得买卖坏井田,开阡陌。”历史上也有人认为“开阡陌”实际上是“置阡陌”,汉书王莽传载区博之言:“(秦)故灭庐井而置阡陌。”通典食货典序亦云:“(商鞅)隳经界,立阡陌。”当代学者有人认为“开阡陌封疆”指的是国家向农民授田之后,“设立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改动”。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 自我检测区 学案4 请完成:上述材料表明,古往今来对“为田开阡陌封疆”有不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又有本质的共同点,其本质的共同点是什么?商鞅的这一变法举措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答案 共同点:承认土地私有。影响: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促进了秦国国力的增强。本学案栏目开关 自主学习区 互动探究区 自我检测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