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9496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马说》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马说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通假字和一词多义。2借助注释和古汉语字典自主翻译课文,并能当堂背诵课文。3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4学习本文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教学重、难点1掌握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2理解作者“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观点,认识识别人才的重要。3体会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了解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可悲情况。教学方法自主学习、诵读品味、延伸扩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中国跨栏飞人刘翔已经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可是有哪位同学知道在他成为一名跨栏选

2、手之前竟然是一个跳高运动员呢?那么又是谁发现了他的跨栏天赋并培养了他呢?这个人就是刘翔的恩师孙海平教练。可以说,如果没有孙教练这个伯乐,就不会有刘翔这匹千里马,也许他还在跳高领域默默无闻呢。可见,伯乐对于千里马有着何等重要的作用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唐代大散文家韩愈的马说,看看他是如何论述两者之间关系的。二、介绍作者、作品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

3、“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祗(zh) 食(s)马者 一石(dn) 骈(pin)死 其真无马邪(y)2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节奏。3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由朗读,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4学生自主翻译课文。这篇短文文字不深,不须逐字逐句的翻译,让学生在前面对照注释的基础上,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共同讨论。教师指出通假字和古今异义词和重点实词,要求学生重点掌握。(1)通假字食马者 “食”通“饲”,喂,喂养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 “邪”通“耶”,表疑问,相当于“吗”(2)一词多义策:策之不

4、以其道(用鞭子打,动词)执策而临之(马鞭子,名词)(3)重点词语解释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一食:吃一顿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且:尚且; 常:普通的; 等:等同,一样 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5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要点提示:比喻人才。(2)伯乐指的是什么?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3)“食马者”指的是什么人?要点提示:比喻不能识别人才的封建统治者(4) 本文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要点提示:怀才不遇,愤懑不平。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男生朗读第一自然段。2思考讨论:(1)文章一开头,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

5、和千里马的关系的”?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2)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会怎样?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女生朗读第二自然段。2思考讨论(1)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3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全班朗读第三自然段。2思考讨论:(1) 作者是如何痛斥“食马者”的不知“马”的?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2)文中的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其真不知马也。3齐读第

6、三自然段。(四)自主诵读,揭示托物寓意的写作手法,了解学习本文的现实意义。1本文是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来揭示主题的?托物寓意2学习本文有什么现实意义?要点提示:学习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练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五、拓展延伸,联系现实提供四个话题,学生根据兴趣任选其一作答话题1:假如你是“千里马”,但是没有“伯乐”赏识你,你会怎么做?话题2:假如你是“伯乐”,你怎么样发现“千里马”?话题3:当今社会,“千里马”一定要遇上“伯乐”吗?话题4: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六、课文小结马说一文形象简练,又含蓄深刻,所表达的思想也让人深思。我们生活在幸福开放的时代,要珍惜机会,不断磨练,让自己成为有用人才。七、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运用以物喻人或托物寓意的手法,写一个片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