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8647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江苏省如皋市许庄中学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管仲列传》活动单 .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管仲列传 活动单【学习目标】 1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本文,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疏通文意,全面把握管仲从政成功的原因。 3观其事见其为人,感受“管鲍之交”的真谛,体会管仲可贵的为人品格。【学习方案】 活动一 课前预习1.解题 课文选自史记管晏列传。管晏列传是管仲、晏婴二人的合传,全传前半部分写管仲,后半部分写晏婴,二人不交叉;最后是司马迁对二人的赞词。课文节选的即是传中写管仲的主要内容。司马迁自述写作管晏列传之缘由:“晏子俭矣,夷吾则奢,齐桓以霸,景公以治,作管晏列传第二。”指出虽然管仲的奢华与晏婴的节俭形成鲜明对比,但是二人同为齐国杰出政治家,管仲辅佐桓公成就霸业,勋业彪炳

2、,晏婴协助景公成就治世,政绩显赫,一霸一治,泽被当代,垂范后世,二人虽隔百余年,但他们都是齐人,都是名相,又都为齐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将二人合传写成管晏列传。2. 管仲其人 管仲是春秋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他的政绩,历史上一直被人们称道。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过一系列改革,使齐国数年之内,国富兵强;他以“尊王攘夷”相号召,辅佐齐桓公获得“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春秋首霸地位。所谓“尊王攘夷”旗号,即救邢存卫援燕,率各国诸侯抵抗戎狄族侵扰,为保卫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文化,免受落后部族的掠夺和蹂躏作出了有益的贡献。管仲是继周公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孔子称之以“仁”,梁启超誉之为“中

3、国之最大的政治家”、“学术思想界一巨子”。3.背景介绍 春秋初期,齐国渐渐强大,但由于发生内乱,齐襄公被杀,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辅佐下逃奔到菖国,公子纠在管仲的辅佐下逃奔到鲁国,以躲避本国的政治争斗。齐国内部安定后,一时没有国君,于是两位公子都急于回国做齐国君主。管仲和鲍叔牙本是很要好的朋友,但是现在都很想辅佐他们各自的主人夺得齐国国君的位子。双方发生矛盾,管仲率鲁国军队阻拦鲍叔牙和公子小白,暗中射杀小白,但只射中了衣带钩。小白假装中箭身亡,扑倒在车上。管仲以为小白死了,立即送信给公子纠。正急匆匆奔向齐都的公子纠听后,觉得没有人再和自己争位了,于是不慌不忙地走着。结果公子小白迅速赶到临淄,当上了

4、国君,就是后来的齐桓公。他立即发兵迎击公子纠,鲁国迫于齐国压力,杀死公于纠,把管仲囚押起来,送回齐国治罪。齐桓公本来恨透了管仲一定要亲手杀死他才解恨。但鲍叔牙劝他说:“管仲才华横溢,举国无双,您要想称霸诸侯,非管仲不可。如果重用他,他一定能为齐国成就一番大事业。”齐桓公听从了他。管仲在鲁国,听说齐国叫鲁国把他押回去,而没有象公子纠那样被杀,心想大概是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推荐了他。果然,刚进齐境,鲍叔牙就来迎接。到了临淄,齐桓公拜他为相国,地位还在鲍叔牙之上。管仲感叹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4. 通读全文注音颍( )上 鲍( )叔牙 一匡( )天下 仓廪( ) 商贾( )召( )忽 齐桓

5、( )公 少姬( ) 好( )恶( )5.自行逐句翻译原文,并完成下列重点字词的解释。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

6、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与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太史公曰: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

7、,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6. 对照注解,借助工具书,圈出疑难问题。活动二 品读课文1、 通读全文,谈谈管仲有怎样的才能?作者是怎样写的? 明确:第三段先内政才能,先写政绩,“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写出国富民强的事实;再写执政理念。 第四段写交际才能,通过三次纠正齐桓公失误的事实突出管仲在处理君臣关系、国际关系方面的才能。 作者认为凭借管仲的才能,齐桓公才得以“一匡天下”,首先称霸;孔子为管仲没有“勉之至王 ”而“小”之。 描写方法第三四段是正面描写、第五段作者的评论是侧面描写2、从这篇传记来看,管仲取得的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观因素:“

8、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管仲是先秦诸子中最早提出民本思想的思想家,“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顺民富民是强本之策,他以“与俗同好恶”为指导思想,围绕“顺民因俗”而展开改革。在管仲的政治实践中,社会治理,国家富裕,军队强盛,君主称霸,都系于民。因为人民是社会财富的生产者、创造者和积累者,要使他们承担起富国强兵的责任,必须使他们先富起来;富民的根本要义是“顺民心”;顺民心的根基所在是顺民欲、足民欲。欲望之于民,是根本的,满足民的根本性欲望,是顺从民的本性与意愿;只有顺从了民的本性与意愿,民们才可能脚踏实地

9、地生产、劳动,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才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号令,遵守法律,拥戴君主,服从统治,服务国家。所以,民乃国之本,欲乃民之本:以民为本,即是以欲为本。顺民欲、足民欲,则民富,民富则国富兵强。要顺民心,就得推行“与俗同好恶 ”,必须实施“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客观因素:(1)朋友知己之情。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2)君臣知遇之恩。管晏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齐桓公是一个知人善任,用人不疑的君王。他即位后,不计前嫌,任用曾箭射自己的管仲为相,诚心接纳管仲之计

10、谋。后来有人進谗言,中伤管仲,齐桓公不仅加以驳斥,而且对管仲更加信任,尊为“仲父”,明确“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这样,使得管仲能够施展他的聪明才智,作出一番事业。 在君权至上的时代,积极用世的士人想要有所作为,成就非凡事业,关键更在于君主的知与不知、用与不用。桓公宽宏大量,不计前嫌,忘却一箭之仇,深知管仲才干而委之以重任,并且虚心纳谏,而管仲也真能洞悉桓公的心性,勇于进谏,多方劝说,以端正桓公的言行。桓公、管仲二人堪称互为知己,君臣之间的遇合成就了显赫的霸业。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比喻君臣际遇。3、 课堂探究:司马迁为什么要为管仲作传?表达了司马迁怎

11、样的感情? 明确:司马迁生活在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生活在不被明君主赏识、 重用的时期。 司马迁为管仲作传,一方面赞颂了管鲍之间的深挚情谊;另一方面,也流露出知音难求,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感伤情怀。活动三 学以致用小练笔:真正的朋友,在你获得成功的时候,为你高兴。在你遇到不幸或悲伤的时候,会给你及时的支持和鼓励。在你有缺点可能犯错误的时候,会给你正确的批评和帮助,这样的友谊才是真正可贵的。请同学们撰写一篇有关“友情”的随笔,不少于300字。活动四 课堂反馈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论卑而易行卑:卑微B吾尝三战三走 走:逃跑C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知:了解D将顺

12、其美,匡救其恶 匡:纠正解析A项,卑:平易。答案A2.下列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吾长见其笑于大方之家B鲍叔知其贤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C诸侯由是归齐 视死忽如归D上服度则六亲固 物换星移几度秋解析均为表被动。B分别为知道/知识;C分别为归顺/回家;D分别为制度/量词,次,回。答案A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A不以为言 鲍叔不以我为贪B然孔子小之 夫晋,何厌之有C鲍叔知其贤 国无主,其能久乎D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 与虎谋皮解析D项,均为介词,和。A.介词,把/动词,认为;B.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第三

13、人称代词,他,他们/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答案D4下列各句中含有古今异义的词的一项是 ()(3分)A吾尝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 B岂以为周道衰微C仓廪实而知礼节 D鲍叔不以我为无耻解析“穷困”在句中指处境困窘。答案A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管仲因而信之B贵轻重,慎权衡C然孔子小之D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解析A项为使动用法,其余三项为意动用法。答案A6下列句子的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岂管仲之谓乎公子纠死,管仲囚焉率师以来,唯敌是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自古及今,未之尝闻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甚矣,汝之不惠求人可使报秦也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

14、海之大,有几人欤刘备,天下枭雄A/B/C/D/解析宾语前置句/被动句/判断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答案B7以下六句分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管仲的民本思想的一组是()(3分)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仲卒,齐国遵其政,常强于诸侯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A BC D解析政绩才干;管仲政治策略的影响;引古人话对管仲的评价;管仲的民本思想。答案C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贫困,常欺鲍叔欺:欺负B鲍叔遂进管仲 进:举荐C一匡天下 匡:匡正D尝与鲍叔贾 贾:做买卖解

15、析欺:占便宜。答案A9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鲍叔“能知人”的一组是( )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A BC D解析是能知人的结果,是通过管仲的话写出鲍叔知人。答案A10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却一直很好地待他,不将这事声张出去,原因是鲍叔知道管仲家穷。B管仲被录用以后,在齐国掌管政事,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会合诸侯,匡救天下,这都是鲍叔知贤、荐贤、让贤的结果,说鲍叔是最大的功臣一点都不为过。C在常人看来,管仲无德、无才又贪心,但鲍叔独具慧眼,他深信管

16、仲做事不顺、当官不成,原因是机遇不到,他坚信管仲是治国之才,时来运转,会发挥潜能。D本文虽选自管仲列传,但并没有把主要笔墨放在写管仲的个人功绩上,而是着重写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重点写鲍叔牙的高尚品德和行为,暗示没有鲍叔牙就没有管仲。解析以鲍叔牙衬托出管仲的贤能,管仲之“贤”已经掩盖了他身上所有的缺点。答案D11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管仲被任用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此而称霸,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匡正天下,这都是管仲的智谋。 2、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我曾经多次做官多次被国君驱逐,鲍叔不认为我没有才能,他知道我没遇上好机会。3、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鲍叔不认为我没有廉耻,知道我不以小的过失而羞愧,却以功名不显扬于天下而羞耻。4、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老百姓仓库的粮食充实了才能讲究礼节,老百姓的衣食丰足了才能分辨荣辱。5、 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所以说:“懂得用先给予的方法来取得自己想要的,这是治理国家的法宝。”6、 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 古语说: “鼓励并顺从好的,纠正并制止不好的,因而君臣上下就能相亲。”(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管仲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