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693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7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遗传的基本规律.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生物总复习: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第二十讲 遗传的基本规律I必记知识全览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一、必记概念 1相对性状: 。 2显性性状: 。 3隐性性状: 。 4性状分离: 。 5显性基因: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豌豆高茎基因用D表示。 6隐性基因: 。示,豌豆矮茎基因用d表示。 7等位基因: 。 8非等位基因: 。 9表现型: 。 10基因型: 。 11纯合体: ,可稳定遗传。 12杂合体: ,不能稳定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13基因的分离规律: 。 14测交: 。 15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一、1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在遗传学上,把杂种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3在遗传学

2、上,把杂种F,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4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如高茎和矮茎)的现象5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6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7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的,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8存在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或同源染色体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状的不同基因9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10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系的基因组成11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12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而成的个体13在进行减数分裂的时候,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14让杂种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证实F1 是杂合体

3、以及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正确性15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 同;基因型相同,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二、必记规律16基因分离定律在实践中的应用:(1)育种方面:目的: 。选显性性状类型,需 ;选隐性性状类型, ;(2)预防人类遗传病; ;(3)人类的 ABO血型系统包括: 。 17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 ;(2)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采用了 (由单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3)在试验中注意对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状进行记载和分析,并运用了 处理实验结果;(4) 。18基因的分离规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比较:(1)相列性状数: ;(2)等位基因数: (

4、3)等位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4)细胞学基础: ;(5)实质: 。二、16(1)获得某一优良性状的纯种;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体自交可选得 (2)禁止近亲结婚 (3)A型、B型、AB型、0型17(1)正确地选择了试验材料 (2)先从一对相对性状人手再循序渐进的方法 (3)统计学的方法 (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程序18(1)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2)基因的分离规律是1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2对或多对(3)基因的分离规律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4)基因的分离规律是在减1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基因的自由

5、组合规律是在减1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5)基因的分离规律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是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考点过关和高考预测 过关斩将 一马平川考点详解 精剖细解 入巿三分一、基本考点考点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基因分离规律的发现历程 (1)孟德尔注意到了不同品种豌豆之间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但是为了便于分析,开始时他只是分别对每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例如,他选用纯种高茎和矮茎豌豆进行杂交产生的第一代总是高茎,称为杂种子一代。用来做杂交的两个植物就是亲本(用P表示)。提供花粉的植株就是父本(用表示)

6、,接受花粉的植株就是母本(用表示)。如果高茎豌豆作父本,矮茎豌豆作母本称为正交,则矮茎豌豆作父本,高茎豌豆作母本称为反交。杂种子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孟德尔用子一代豌豆进行自交,得到了第二代,其性状表现有高茎,也有矮茎。在所统计的1064株子二代豌豆中,高矮比例是787:2773:l。杂交试验图解如图6-20-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为了解释上述结果,提出了下列的假设:遗传性状由遗传因子决定(以后人们把孟德尔的遗传因子称为基因)。解释是这样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试验中高茎是显性性状,这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用D表示),矮茎是隐性性状,它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的(用d表示)。在生物

7、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都是成对存在的,例如,纯种高茎豌豆的每一个体细胞中,都含有成对的显性高茎基因 DD,矮茎豌豆的每一个体细胞中都含有成对的隐性矮茎基因 dd。杂交产生的F1的体细胞中,D和d结合成Dd,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着相对性状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前面提到的D和 d就是等位基因。D是显性基因,对d有显性作用,所以在形成受精卵时,只要细胞中有一个D基因,后代就表现出显性性状,故DD和Dd的个体都表现显性性状,只有dd的个体才显现出隐性性状。DD的亲本减数分裂产生D配子,dd的亲本减数分裂产生d配子,D和d经受精作用形成F1,基因组成D

8、d,F1植株表现为显性性状高茎。在F1(Dd)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D、d)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了含有D和d的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D配子和d配子的比例是1:1。因为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所形成的F2有3种基因组合:DD、 Dd和dd,三者的比例接近1:2:1;DD、Dd的个体为高茎,只有dd的个体为矮茎,所以F2中高茎和矮茎的分离比接近3:1(图6-20-2)。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孟德尔通过上述的解释恰好能够说明F2出现表现型3(高):1(矮)的比例现象。那么,这种解释是否正确呢?孟德尔这样设想: F2出现表现型3:1是因为F:出现了3种基因型(DD、

9、Dd、dd),而这3种基因型出现的关键是F1(Dd)产生了两种(D和d)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假如F1确实产生了 D和d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让F1与矮茎(隐性性状)个体(dd)进行杂交,因dd的个体只产生一种隐性配子(d),它与F1产生的两种配子结合机会均等,结果会产生Dd和dd比值相等的后代(如图6 20-3所示)。为了验证这个设想,孟德尔做了试验,他发现:无论用F1作母本(正交),还是作父本(反交),其后代比值均接近1:1。孟德尔的这种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的方法叫测交。通过测交可以判断一个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或者判断某一个体的基因型。案例剖析 旁征博引 举一反三考题1-1 孟德尔在对

10、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为3: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 CF2基因型的比为1:2:1 D测交后代比为1:1考题1-2 粳稻(ww)与糯稻(一)杂交,F1都是粳稻,纯种粳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蓝黑色,纯种糯稻的花粉经碘染色后呈红褐色,F1的花粉料经碘染色后有12呈蓝黑色,I2呈红褐色,那么,被染成蓝黑的F1花粉的基因型是( ) Aww BWw CW Dw考题1-1点拨: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当Fl为Dd时,由于减数分裂形成两种配子,比

11、例为1:1。答案:B。 考题1-2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理解和运用。根据题意,粳稻的花粉为w基因型,糯稻的花粉为w基因型。F1的花粉粒有两种基因型:W和w,则被染成蓝黑色的花粉粒的基因型应是w。答案:C。总结提示:对基因分离规律发现的试验,应注意把握如下六个基本分式:DDXDDDD(全显),DDXDdDD:Dd=1:1(全显),DdDdDD;Dd :dd=1:2:1(显。隐-3:1),DdddDd l dd=1:1(显:隐=1:1),DDX ddDd(全显),dddddd(全隐),可见能稳定遗传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并且利用自交方法可判断显隐性。考点2与遗传规律有关的概念 (1)性状

12、是指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的特征,是遗传物质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杂种子一代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隐性性状:杂种子一代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如矮茎;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2)基因型与表现型:基因型、表现型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遗传学上把生物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叫做表现型,如豌豆的高茎与矮茎,把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合叫基因型,如果高茎豌豆的基因型有DD和Dd,矮茎豌豆只有dd,则F1(Dd)自交产生的F2中,基因型有三种:DD、Dd、 dd,其比例是1:2:1,从而决

13、定了表现型是高茎和矮茎,比例是3:1。上述分析只是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进行的,其得出的结论是: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和 Dd的豌豆表现型均为高茎),而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则表现型一般相同。如果环境不同,则表现型不一定相同。因此,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显性的相对性:豌豆的高茎品种与矮茎品种杂交,F1都表现为高茎,即都表现显性性状,这种显性表现称为完全显性。如果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的性状表现介于显性和隐性的亲本之间,这种显性表现叫做不完全显性。例如,紫茉莉的红花(RR)与白花(rr)杂交, F1为粉色花(Rr)。F1自交后,在F2中出现了3种

14、表现型:红花(RR)、粉色花(Rr)、白花(rr),三者之间的比例为1:2:1。在生物性状的遗传中,如果两个亲本的性状同时在F。的个体上显现出来,而不是只单一的表现出中间性状,这种显性表现叫做共显性,如红毛马(RR)与白毛马(rr)杂交,F1为混花毛马(Rr)。在共显性遗传中,杂合子F1中的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都独立地起作用,从而决定其所控制的性状在杂合子中都得到表现。控制AB血型的两个基因I“和I“都有独立的作用,能同时控制合成两种不同的酶,形成两种不同的凝集原,故表现为AB血型。 纯合子与杂合子:如果在F1自交产生F2时,相同基因的F1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中两个

15、基因是相同的(如DD个体、dd个体),我们把这样的个体叫纯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雌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如Dd个体),叫杂合子。纯合子自交后代还是纯合子,能够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不稳定遗传,其后代中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 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图6-20-4的A和a、c和C、D和d、E和e都是等位基因。图中的B和B是位于和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的两个基因,但它不是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而是相同的基因,不是等位基因。A与除a以外的其他基因的关系都是非等位基因。同样,a与除A以外的其他基因的关系也是非等位基因。

16、从图中还可以看出,非等位基因可以不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也可以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及其控制的性状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纳为如下: 复等位基因以及血型的遗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一般有3种情况,如AA、 Aa、aa。如果基因发生突变后产生出若干个等位基因,构成一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作用类似,都可占据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这在遗传学上称为复等位基因。人类的血型是典型的复等位基因实例:ABO血型有O型、A型、B型和AB型4种表现型,ABO血型是由3个复等位基因IA、IB、i组成的6种基因型,它们是IAIA、IAIAi、IBIB、IBi、IAIB、ii。因为基因IA对i是显性,基因IB

17、对i是显性,IA对IB是共显性(显示两个基因控制的两个性状),因此表现型只有4种,如表6-20-1: 表6 20-1血型基因型红细胞上的凝集原血清凝集素AIAIA、IAIAiA凝集原抗B凝集素BIBIB、IBiB凝集原抗A凝集素ABIAIBA和B凝集原无O无抗A和抗B凝集素考题2-1 下列关于人体内等位基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多选)( )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有等位基因的分离 B 有丝分裂过程中因为无同源染色体所以没有等位基因 C性染色体上不可能存在等位基因 D外界环境的影响不可能引起人体产生等位基因考题2-2 分)美国亚得桑得那沙漠上生活着一种蜥蜴,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当体温

18、28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逐渐升高体色逐渐变蓝和鲜亮;体温36时,体色呈艳丽的蓝色。这表明( ) A这种蜥蜴的体温控制着体色性状 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D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考题2-3 分)由人类的ABO血型遗传分析得知,IA与IB为共显性基因,对i均为显性。不同血型的基因 组成如表6-20-2:不发生基因突变的前提下,下列婚配方式中子女血型不可能为O型的是( ) AA型O型 B B型0型 CA型B型 DAB型0型考题2-1点拨:有丝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有等位基因,但不分离;一对XX染色体上有等位基因,如正常基因、色盲基因,即XBXb

19、;外界的某些诱发因素可以诱导基因突变因而产生等位基因。答案:B、C、D。考题22点拨:由题干条件可知,蜥蜴的体温与体色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并且生物的一切性状都受遗传物质的控制。答案:D。考题23点拨:在人类的ABO血型中由于A型血的基因型可能为lAi,可携带i基因,B型血的人的基因型可能为IBi,也可携带i基因,O型血的人的基因型为ii,携带i基因,则A型0型、B型O型、A型B型的人进行婚配时都可产生O型血的后代,而AB 型血人的基因型为IAIB,所以与O型血的人婚配时不可能产生O型血的后代。答案:D。总结提示:对概念的考查,一般情况下主要考查细节,故在复习时应从概念的外延方面对概念进行复习,并

20、且进行相应思维的延伸。考点3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1孟德尔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解释可表示如图620一5。 2孟德尔对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验证:若F1确实发生这样的自由组合。产生了4种比值相等的配子,那么让F1与双隐性亲本(yyrr,只产生一种配子yr)进行杂交(孟德尔称这种杂交为测交),其后代会有4种基因型(YyRr、Yyrr、yyRr、 yyrr)和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1。这是一个科学的假设,依据这个假设思路,孟德尔进行测交试验,并得到四种豌豆的比例确为1:1:1:1,从而证明自由组合规律解释的正确性。 3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孟德尔认为,F1中控制豌豆黄色和绿色、圆粒和皱粒这

21、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Y和y、R和r,同时在F1的细胞内,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基础上,非等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考题3-1 分)表620-3中是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的基因型,其中部分基因型并未列出,而仅以阿拉伯数字表示。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 表6-20-3雄配子RYRyrYry雄RYRrYYRrYy配RyRRYvRRyyRryy子rYRrYyrrYYrrYyryRrYyRryyrrYyrryy A,的表现型都一样 B在此表格中,RRYY只出现一次 C在此表格中,RrYy共出现四次 D基因型出现概率的大小顺序为考题3-2 2分)在玉米中,非糯性(A)对糯性(a)是显性

22、,纯合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能被碘液染成蓝色,糯性植株的花粉不能被碘液染成蓝色。另外。在玉米中有一种突变性状(用D和d表示),纯合后使玉米长得特别矮小,同时也能影响到花粉粒的形状,正常纯合植株玉米的花粉粒是圆形的,突变性状的植物花粉粒是椭圆形的。现有两个纯合品系,甲品系是非糯性高秆,乙品系是糯 性矮秆。根据上述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纯合非糯性植株的花粉能被染成蓝色的原因是花粉中具有 基因,这个基因能控制合成使碘液变蓝的 。(2)甲品系和乙品系杂交后,在F1产生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后,将会出现 种基因型的花粉,其表现型分别是比例为 。这个实验证明 定律是正确的。考题31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

23、律的探究及应用实验,即遗传中棋盘法的应用,据题干条件可知,、的基因型分别为RRYY、RrYY、RRYy、RrYy。它们在后代中含有概率分别为 。答案:D。专题32点拨:本题重在考查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碘液能使淀粉变蓝,而糯性花粉中不存在淀粉,故不能被染成蓝色,故被染成蓝色的花粉应具有非糯性基因A,而Fl的自交后代比例为9:3:3:l,这主要与其产生花粉类型有密切的关系,花粉有四种类型分别为AD、Ad、aD、ad,且比例为1:1:1:1。答案:(1)A s淀粉(2)4;蓝色圆形、蓝色椭圆形、无色圆形、无色椭圆形;1:1:1:1;基因的自由组合总结提示;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应注意其实质为非等位基因

24、的自由组合,并且形成每种配子的概率是相等的,配子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相互结合的概率也是相等的。二、拓展与综合应用创新考点考点4有关遗传规律解题的方法 (1)已知表现型求双亲基因型的方法:生物个体的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而表现型是基因型的表现形式,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与其基因型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在遗传学的应用题中,经常会出现有关表现型如何确定基因型的问题,它是考查同学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较好题型。在三大遗传定律中,基因的分离定律是基础,也是了解各种变化多端遗传题的关键。现将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各种杂交情况及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列表(如表6204):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组合情况不

25、外乎就是这六种亲代子代之间的基因型、表现型的关系,可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凡生物体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型一定是隐性纯合子,凡生物体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则它的基因型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可根据它的亲本或后代中有无隐性性状的个体来判断;一个显性个体与一个隐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没有出现性状分离,全是显性性状,则这个显性亲本可认为是纯合子;如果后代出现了隐性性状,则这个显性亲本就一定是杂合子;两个显性个体杂交,如果后代出现了隐性性状,则这两个显性亲本的基因型就一定是杂合子(因为父母双亲必定把它控制每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中的一个传给子代,子代个体中控制每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26、。如果后代全是显性性状,没有出现隐性性状,则这两个显性个体或者都是纯合子或者一个是纯合子,一个是杂合子。 如果在没有告诉显隐性的情况下,要先判断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可根据以下两种情况去判断:如果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则子代表现出的那种性状为显性。例:某植物红花白花=子代全开红花,则红花性状为显性,白花为隐性;如果两个性状相同的亲本杂交,子代出现了不同的性状,则这两个亲本一定是显性杂合子。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例:某植物红花红花一红花、白花,则红花为显性性状,子代出现的白花为隐性性状。 (2)根据子代表现型比例求亲代基因型: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

27、现型比值为9:3:3:1,则双亲基因型都是双杂合子。即:YyRrYyRr表现型比值为9:3:3: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1,则双亲中有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都是纯合子或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即:YyRRYyrr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1;YyRrYyRR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3:1:1,则双亲中有一对相对性状都是杂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即:YyRrXYyrr子代表现型比值为3:3: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1:l:1:1,则双亲中每对相对性

28、状中一个是杂合子,另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即:YyrryyRr子代表现型比值为1:1:1: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表现型比值为1:1,则双亲基因型中有一对相对性状中一个是杂合子,一个是隐性纯合子;另一对相对性状中至少有一个是显性纯合子。即:YyRR yyRr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YyrryyRR子代表现型比例为1:1。 (3)棋盘法求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概率:先求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然后列表;求出配子结合成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或只列出所求基因型(表现型);求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配子种数配子种类;求子代基因型概率=所求基因型数目/结合方式;求子代表现型概率=所求表现型个数/结合方

29、式。 例如:F1为YyRr(Y表示黄色,为显性;R表示圆粒,为显性),求:F2中YyRr的概率。F2中黄色皱粒出现的概率。 解:由图6-20-6可知:结合方式=(4种)(4种)-16,所求基因型YyRr概率=4/16-1/4,所求表现型黄色皱粒(Y_rr)的概率-3/16。 (4)用乘法定理求子代概率:用乘法定理求子代基因型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两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基因型概率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AABb,求子代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 解:因为AaAA1/2Aa;BbBbl/2Bb;所以子代AaBb的概率=1/21/2=1/4。 用乘

30、法定理求子代表现型概率。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表现型的概率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表现型概率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AaBbX AABb,求子代双显性状(A_B_)的概率。解:因为AaAA1(AA、Aa);BbBb3/4(BB、Bb);所以A_B_的概率为13/4=3/4。型种数等于每对相对性状杂交所得基因型种数的乘积。 例如:已知双亲基因型为TtRrttRr,求子代有几种基因型。 解:因为Tttt2种(Tt、tt);RrXRr3种(RR、Rr、rr);所以子代基因型种数=23=6种。考题4-1 )某校高二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人的眼睑遗传情况,他们以年级为单位。对班级

31、的统计进行汇总和整理,见表6-20-5: 表6-20-5子代类型双亲全为双眼皮()双亲中只有一个双眼皮()双亲中全为单眼皮()双眼皮数120120无单眼皮数74112子代均为单眼皮用乘法定理求子代基因型种数。具有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子代基因请分析表中情况,并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表中哪一种情况可判断眼皮的显隐性关系?(2)设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A,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为a,则眼睑的遗传可以有哪几种婚配方式?(3)调查中偶然发现,某人一只眼为双眼皮,另一只眼为单眼皮,请你用遗传学知识解释。(4)图6 20-7是佳佳同学(5号个体)所在家庭眼睑遗传图谱,请推测佳佳的哥哥与他的嫂子(3号个体

32、)生一个双眼皮的男孩子的可能性为 。考题4-2 )棉花的纤维有白色的,也有紫色的;植株有抗虫的也有不抗虫的。为了鉴定有关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紫色不抗虫植株分别与白色抗虫植株a、b进行杂交。结果如表6-20-6(假定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颜色和抗虫与否的基因可分别用A、a和B、b表示)。请回答: 表6-20-6组合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紫色不抗虫 白色不抗虫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 210 208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b 0 280(1)上述两对性状中, 是显性性状。(2)作出上述判断所运用的遗传定律是 。(3)亲本中紫色不抗虫、白色抗虫a、白色抗虫b的基因型分别是 、 考题

33、41点拨:眼睑的遗传中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表中第种情况,双亲全为双眼皮,子女中却出现了单眼皮的个体,说明在双亲体内含有控制单眼皮性状的基因但没有表现出来,因此双眼皮为显性、单眼皮为隐性。控制眼睑性状的基因型有3种:AA、Aa、aa;因而随机组合婚配方式有6种。根据遗传系谱可以断定4号个体的基因型有2种可能 ,生下双眼皮孩子的可能性为,因此生下双眼皮孩子可能性为23,生下双眼皮男孩子可能性为l3。答案:(1)根据表中第种婚配情况就能判断双眼皮为显性。 (2)AAAA,AAxAa,AaAa, AAX aa,Aaaa,aaaa。 (3)这可能是显性的相对性,即由于受某种因素(包括外部因

34、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A和a所控制的性状同时表达出来。 (4)考题42点拨:从表中第二组可知紫色与白色杂交,后代都是白色,说明白色是显性性状;不抗虫与抗虫杂交,后代都是不抗虫,所以白色和不抗虫是显性性状。作出上述判断是运用墓因分离定律。根据亲代表现型aaBl_(紫色不抗虫)A_bb(白色抗虫a)产生的后代紫色与白色比例为1:1,可知亲代的白色抗虫a的基因型为Aabb,又根据后代全为不抗虫,可知亲代的紫色不抗虫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第二组杂交中后代全为白色不抗虫,可知亲代的白色抗虫b为AAbb。 答案:(1)白色、不抗虫 (2)基因的分离定律 (3)aaBB;Aabb;AAbb总结提示:本知识

35、点是解遗传规律相关题目有效的方法,故应熟练记忆并能应用到具体学习中去。考点5遗传规律在农业育种上的应用实际应用考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日新月异,而农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已迫在眉睫。育种的相关知识已成为高考考查的热点。据基因分离规律可获得生物的纯合子,便于农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和种植。据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可使处于不同生物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聚到同一生物个体上,从而获得性状优良的农作物新品种。考题5 )已知小麦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抗锈病对易感锈病是显性,两对性状是独立遗传的现有高秆抗锈病、高秆易感锈病、矮秆易感锈病三个纯系品种,要求设计一个通过杂交培育矮秆抗锈病新品种的实验方案。(

36、1)所选择的亲本类型是 ,理由是 。(2)育种的基本过程为:A ;B ; C ;D 。(3)从遗传学角度分析,这种育种方法的遗传原理是 。(4)小麦是否抗锈病不能用肉眼直接看到,验证的方法是 。考题5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杂交育种的具体过程。杂交育种的目的是使处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聚到同一生物个体上,故选取的亲本,应具有某种优良性状,矮秆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性状,抗锈病是人们所需要的优良性状,故选取的亲本的表现型应为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的生物个体。在选育过程中,由于在F:代中符合要求的生物个体基因型有两种,一种为纯合子,另一种为杂合子,杂合子不可稳定遗传,故应再继续自交。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

37、离的,即为能稳定遗传的,也是人们所要获得的优良品种。答案:(1)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两个品种各含有一个不同的优良性状 (2)高秆抗锈病矮秆易感锈病F3;F3自花传粉F2;在F2中选择矮秆抗锈病类型,进行白花传粉F3;在F3中选择未发生性状分离的矮秆抗锈病类型即可 (3)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 (4)在幼苗时期用感锈病的病菌感染植株,不易患病的植株为抗锈病品种总结提示:在农业中育种的方式很多,并且各有其优缺点,具体比较见二十二讲考点6。典型例题精讲精析 蓦然回首 灯火阑珊一、选择题回顾1 测试考点4 )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

38、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细胞工程育种1B 点拨用亲本基因型为AAbb和aaBB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可以使用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等方法,但从最方便简捷的角度出发,杂交育种是最适合的。单倍体育种虽然可以明显缩短育种的年限,但其操作复杂,对技术要求较高,相比之下没有杂交育 种简捷。回顾2 测试考点1、2 )将B型血人的红细胞和另一个人的血清混合,不发生凝集,则此血清供应者的血型可能为( ) A只可能是B型 BA型或AB型 CB型或者AB型 DB型或者0型2C点拨:本题考查血型类型及不同血型之间的凝集反应,考查同学们运用知识分析

39、、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B型血人的红细胞中含有B凝集原,它与抗B凝集素之间发生凝集反应,与抗A凝集素不发生凝集反应。A、B、AB、0型血的血清中含的凝集素分别是抗B、抗A、无、抗A和抗B,所以与B型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反应的是B型血和AB型血。回顾3 测试考点3、4、5 。,3分)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的花粉授给另一株表现型相同的植株,所得后代表现型是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以上后代群体的表现型有4种 B以上后代群体的基因型有9种 c以

40、上两株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 D以上两株表现型相同的亲本,基因型不相同3D点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两对基因在非同源染色体上)进行杂交,且后代表现型有高秆:矮秆=3:1,抗病:感病=3:1,可推知两亲本的基因型为TtRrTtRr,它们的后代群体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TtRrTtRr亲本可以分别通过不同杂交组合获得。回顾4 测试考点3、5 两杂种黄色籽粒豌豆杂交产生种子120粒,其中纯种黄色种子的数目约为( ) AO粒 B30粒 C60粒 D90粒 4B点拨:在两亲本的后代中有AA、Aa、aa三种基因型,比例为l:2;l,则纯合的显性性状个体占,一共有120粒豌豆,则纯合的黄粒

41、豌豆=120=30_粒。回顾5 测试考点3、4、5 分)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5C点拨: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由于两亲本杂交得F,的基因型为AaBbCC,则F1自交可得基因型的种数=333=27(用分别分析法)F1产生的配子数=2228。回顾6 测试考点1、3、4 (2 003,江苏,T15,2分)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为3:1

42、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 ) AF1植株和F1植株 BF2植株和F2植株 CF1植株和F2植株 DF2植株和F2植株6D点拨:性状分离比为3:l的是F2植株。种皮的基因型与母本相同,而子叶是胚的一部分,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则在F1结出的果实中种皮为F1代的,但胚已经是F2的开始,故观察胚的性状分离现象,应观察F1植株,而观察种皮,则应观察F2植株。回顾7 测试考点3、5 父本基因型为AABh,母本基因型为AaBb,其F1不可能出现的基因型是( ) AAABb B Aabb CAaBb Daabb7D 点拨:AaBbAABb得到

43、后代中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则不可能产生aabb的类型,因为父 本提供给子代的只能为A配子,也就是说,后代中一定含有A基因。二、简答题回顾8 测试考点1、4、5 1,21分)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群牛中(无角的基因频率与有角的基因频率相等),随机选出1头无角公牛和6头有角母牛,分别交配,每头母牛只产了1头小牛。在6头小牛中,3头有角,3头无角。(1)根据上述结果能否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请简要说明推断过程。(2)为了确定有角与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用上述自由放养的牛

44、群(假设无突变发生)为实验材料,再进行新的杂交实验,应该怎样进行?(简要写出杂交组合、预期结果并得出结论)8解:(1)不能确定。假设无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的基因型都为aa,每个交配组合的后代或为有角或为无角,概率各占1/2。6个组合后代合计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小牛。假设有角为显性,则公牛的基因型为aa,6头母牛可能有两种基因型,即AA和Aa。AA的后代均为有角。Aa的后代或为无角或为有角,概率各占1/2,由于配子的随机结合及后代数量少,实际分离比例 可能偏离1/2。所以,只要母牛中具有Aa基因型的头数大于或等于3头,那么6个组合后代合计也会出现3头无角小牛,3头有角

45、小牛。 综合上述分析,不能确定有角为显性,还是无角为显性。 (2)从牛群中选择多对有角牛与有角牛杂交(有角牛有角牛)。如果后代出现 无角小牛,则有角为显性,无角为隐性;如果后代全部为有角小牛,则无角为显性,有角为隐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点拨:根据定义,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杂合子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为隐性性状。若要进一步确定这对相对性状中的显性性状,则要找出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回顾9 测试考点2、4、51,15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

46、杂交得到表6-20-7子代类型和比例:(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 ;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 、 ;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9(1)常染色体;x染色体 (2)灰身直毛;灰身直毛 (3)BbXVXf;BbXFy(4)1:5(5)BBWY)BbWY;bbXFY 点拔:由题意可知:杂交后代中灰身:黑身-3:1,且雌雄比例相当,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身为显性性状。杂交后代的雄性个体中直毛:分叉毛-1:1,而雌性个

47、体全为直毛,所以,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直毛为显性性状。亲代的基因型为:BbXFXf和BbXFY,表现型为灰身直毛和灰身直毛。子代雌果蝇中灰身直毛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8BBXFXF、1/4BbXFXF、 1/8BBxFxf、l/4BbXFXf,其中只有BBXFXF是纯合体,其余均为杂合体。子代雄果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BBWY或BbXfY,黑身直毛的基因型为bbXrY。回顾10 测试考点1、5,22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蜂王、雄蜂

48、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 。(2)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蜂,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 决定。(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图6-20-8杂交实验: “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 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 定律。判断依据是 。 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 作母本与 的雄蜂交配。 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 ,新类型I的表现型是 。 “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

49、于 行为。10(1)种内互助 (2)染色体数目 (3)显性 两;自由组合;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F,代的蜂王;“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本能 点拔: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种内互助。蜜蜂的性别由染色体数目决定,未受精的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卫生”蜂的雄蜂产生的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少,基因型不变,而后代则表现为“非卫生”蜂,所以“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显性性状。由于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1:1,所以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测交是指杂合子和

50、隐性个体之间的交配方式,所以应选择F1代的蜂王作母本与“卫生”蜂的雄蜂交配。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新类型I的表现型是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是生来就有的,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构成的,属于本能行为。回顾11 测试考点2、4、5分)家禽鸡冠的形状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与性别无关。据表6-20-8回答问题:(1)甲组杂交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甲组杂交F1代四种表现型比例是 。(2)让乙组后代F1中玫瑰状冠的家禽与另一纯合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

51、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在理论上是 (3)让丙组F1中的雌雄个体交配,后代表现为玫瑰状冠的有120只,那么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理论上有 只。(4)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个体杂交,它们的后代基因型的种类有 种,后代中纯合子比例占 。11(1)测交;1:1:1:1(2)核桃状:豌豆状-2:1 (3)80 (4)6;1/4点拨:(1)个体和纯隐性个体杂交,叫测交。(2)F1玫瑰状杂合的概率是2/3,纯合概率是1/3,则和纯合的豌豆状冠的家禽杂交,后代核桃状冠的概率是1/3+2/31/2=2/3,豌豆状冠概率是2/3 1/2=1/3,比例为2:1。(3)子一代全是核桃状说明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

52、,后代表现为豌豆状冠的杂合子应为表现为豌豆状冠的后代全部个体的2/3,即80只(后代表现为豌豆状冠的个体应该和表现为玫瑰状冠的个体相等)。(4)后代基因型种类应为32=6种,纯合子的比例应占1/21/2=1/4。回顾12 测试考点1、5分)有甲、乙、丙、丁、戊五人,甲的父亲可以给B型和AB型的人输血,甲的母亲可以给任何ABO血型的人输血,从五人中各抽取少量血液分离红细胞和血清,进行交叉凝集实验(即将少量红细胞与血清混合,发生凝集为“+”,不发生凝集为“-”),结果如表6-20-9。请判断五人的血型。 表6-20-9血清红细胞凝集反应甲丙+乙戊+丙丁-血清红细胞凝集反应丁甲+丁乙-丁丙+戊丁+戊

53、乙- 甲 型;乙 型;丙 型;丁 型;戊 型。12B;O;AB;A;B 点拨:以血型为知识载体,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及ABO血型系统之间的输血关系。人的ABO血型是由一对复等位基因控制的,A、B、 AB、0四种血型的基因型分别为:A(IAIA,IAi)、B(IBIB,lad、AB(IAIB)、O(ii);根据血型知识,四种血型的人血清中所含有的凝集素、红细胞膜上含有的凝集原见答表6-20-1: 答表6-20-1血型凝集原凝集素AA抗BBB抗AABA、B0抗A抗B 甲的父亲可以给B和AB型血的人输血,母亲可以给任何人输血,说明父亲的血型是B型,母亲的血型是0型,根据遗传规律可知,甲的血型可能是B型

54、或0型,再根据甲与丙和丙与丁配血情况,可以确定出甲的血型为B型。即甲的血清中含有抗A凝集素,依次根据不同人之间的配血组合情况,可以确定出其余4个人的ABO血型。回顾13 测试考点1、3、5,20分)已知柿椒果实圆锥形(A)对灯笼形(a)为显性,红色(B)对黄色(b)为显性,辣味(C)对甜味(C)为显性,假定这三对基因自由组合,现有表6-20lO四个纯合亲本。 表6-20-10亲本果形果色果味甲灯笼形红色辣味乙灯笼形黄色辣味丙圆锥形红色甜味丁圆锥形黄色甜味(1)利用以上亲本进行杂交,F2能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的亲本组合有 。(2)上述亲本组合中,F2出现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比

55、例最高的亲本组合是 ,其基因型为 ,这种亲本组合杂交F1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是 。其F2的全部表现型有 。灯笼形、黄色、甜味果实的植株在该F2中出现的比例是 。13(1)甲与丁,乙与丙,乙与丁 (2)乙与丁;aabbCC与AAbbCC;AabbCC,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灯笼形黄色甜味;1/16 点拨:根据题意,三对基因自由组合,故所选的两个亲本中只要同时具有灯笼形、黄色和甜味性状即可。题干中所给的亲本均为纯合体,灯笼形、黄色和甜味均为隐性性状,甲与丁,乙与丙两种组合,F2中每一对性状表现出隐性性状的可能性均为1/4,则产生灯笼形、黄色和甜味果实的比例为1

56、/64,而乙与丁均为黄色,故这一组合F2中果实颜色全为黄色,灯笼形、黄色和甜味果实的比例为1/41/4=1/16。 乙的基因型为aabbCC,丁的基因型为AAbbCC,杂交F1的基因型为AabbCC,表现型是圆锥形黄色辣味。F2中将会出现四种表现型:圆锥形黄色辣味、圆锥形黄色甜味、灯笼形黄色辣味和灯笼形黄色甜味。回顾14 测试考点1、3、5 0分)图6-20-9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其中2号的ABO血型为B型(基因为IB),4号患有白化病(基因为r),1、2、3、4四人之间的交叉配血情况如表6 20-11(“+”凝集,“-”不凝集)。请回答:表6-20-11血清红细胞1号2号3号4号1号-+-

57、+2号+-+血清红细胞1号2号3号4号3号+-+4号-(1)下列成员的ABO血型为:1 ,3 ,4 。(2)1号的精细胞可能的基因型为 。(3)1号和2号再生一个性状与3号完全相同的子女的概率为 。(4)输血的原则是 。 (5)已知5号与1号的血型不同,如果在紧急情况下,5号个体能接受1号个体提供体的基因型可能为 。(6)如果5号个体的Rh血型为阴性,并曾接受过Rh阳性供血者的血液,当他再次接受Rh阳性的血液时,将会发生 ,这是因为 。14(1)A型;0型;AB型(2)RIA、Ri、rlA、“(3)3/32 (4)同型血相输(5)RRIAIB或RrlAIa (6)凝集反应;当Rh阴性的受血者第

58、一次接受Rh阳性血时,血液不凝集,但在受血者的血清中产生Rh抗体,当再次接受Rh阳性血时,就会发生凝集反应 点拔:人的红细胞表面带有抗原物质,称为凝集原。凝集原类型多,最主要的凝集原系统为ABO系统。这一系统包括2个凝集原,分别用A、B表示;血清中2种抗体分子称为凝集素。Rh阳性的人,在红细胞上有Rh凝集原;Rh阴性的人,红细胞上没有或极少有凝集原。 Rh系统与ABO系统不同之处在于,无论是Rh阳性或Rh阴性,他们的血浆中都没有抗Rh的抗体,Rh抗体只有在Rh抗原诱导下才能产生。一个Rh阴性的人,血中既没有Rh抗原(凝集原),也没有Rh抗体,但如果给这个人输入Rh阳性的血,Rh因子就会诱导产生

59、Rh抗体,如果第二次再给他输入Rh阳性血,输入的血细胞就要凝集。所以输血的原则是同型血相输。(1)、(2)、(5)考查的是基因型的判断,只要明确了凝血反应的原理,不难作出正确判断。1V高考题预测 高瞻远瞩 占尽先机考情预测预测1:遗传规律的发现之旅 预测根据: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历经8年的辛苦潜研发现了遗传两大基本规律,其成功的原因足以给我们巨大的启发,这正与我国现行的精神文明教育的主导思路相符合。并且该探索过程的步骤为发现问题一提出假设一试验验证一得到结论一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一发现新问题,这正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而这可以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统一观点。 命题角度预测:本知识点

60、多以综合性的选择题和考查分析能力的实验分析说明题为主。在考查时常与遗传规律及应用知识相联系。在复习本知识点时应注意,此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并注重此过程中各步骤的分析。预测2:遗传规律的实质及应用预测根据:遗传规律的实质体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遗传规律的具体应用可联系到人类遗传病、伴性遗传、农作物育种等知识点,可见本知识点是众多知识点联系的中心枢纽,是命综合题的知识点,而综合类型的题是高考命题的主流。 命题角度预测:本知识点多以综合题形式出现,对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对此知识点应注意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系统的复习。考点预测题 A卷 基础经典预测题 (100分45分钟) (335)一、选择题(每

61、题5分,共30分)备考1测试考点1、3、5孟德尔通过杂交试验发现了一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通过对这些现象的研究,他揭示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定律。在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都是出现这些有规律的遗传现象不可缺少的因素( ) AF1体细胞中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相等 BF1自交后代各种基因型发育成活的机会相等 C各基因在F1体细胞中出现的机会相等 D每种类型的雌配子与每种类型雄配子相遇的机会相等 1_C 点拨:盂德尔遗传定律的适用条件包括以下几方面:(1)有性生殖的生物性状遗传;(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在上述基础上,再满足杂交子代中每种基因型个体发育成活的机会均等;各个基因在子代中出

62、现的机会均等;受精时,不同雌配子和不同雄配子结合机会均等,杂交后代才会表现有规律的遗传现象,至于各基因遗传信息表达的机会,则由显隐性关系确定。备考2测试考点3 4、5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两个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 )A1/4 B3/8 C5/8 D3/42C点拨:子代中与ddEeFF亲本表现型相同的,与DdEeff亲本表现型相同的,则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子代占有备考3测试考点3、4,5 向日葵种籽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

63、图6-20-10所示。这些杂交后代的基因种类是( )A4种 B6种 C8种 D9种3B点拨:粒大油少(B S)和粒大油多(B ss)个体杂交,后代中粒大与粒小比例为3:1,则说明亲代的粒大都是Bb,而油少和油多比例为1:1,说明亲代的油少是ss,所以亲代的基因型为BbSs和Bbss。这样的杂交后代的基因型种类是23=6种。备考4测试考点14、5 已知一批豌豆种子中胚的基因型为 AA与Aa的种子数之比为l:2,将这批种子种下,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 A3:2:1 B4:4:1 C3:5:1 D1:2:14A点拨:基因型为AA与Aa的

64、种子数之比为1:2,则基因型AA个体占,Aa个体占,AA个体子代基因型不变,Aa个体子代中基因型AA:Aa:aa=1:2:1,则子一代中胚的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2:1。备考5测试考点3、4、5 玉米中有色种子应具备A、B、C三个显性基因,即基因型为ABC一的玉米种子有色,缺少任何一个显性基因则是无色的。一个有色植株分别与三个无色植株杂交,结果如下:有色植株aabbCC,后代50为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CC,后代25为有色种子;有色植株AAbbCC,后代50为有色种子。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为(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5C点拨:本

65、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与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应用。ABC一aabbCC一后代中ABC一占50,则A一与B一中必有一对为纯合的一对为杂合的,ABC一aaBBCC一后代中ABC一占25即T1,则AC一分别应该为Aa、CC,而ABC一AAbbCC一后代中ABC一占50,则B一为BB,故原有色植株为AaBBCC。备考6测试考点1、21 5 若让某杂合体连续自交,那么能表示自交代数和纯合体比例关系的是图6-20-11中的( )6D点拨:Aa在Aa自交后代中占有的比例为,n代表自交的次数,则纯合子占有的,则当n时,即纯合子在自交若干代后占有的比例无限接近于1。二、简答题(70分)备考7测试考点3、5(18分)

66、表6-20-12是豌豆五种杂交组合的实验统计数据: 表6-20-12亲本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组别表现型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田高茎红花矮茎红花627203617212乙高茎红花高茎白花724750243262丙高茎红花矮茎红花953317OO丁高茎红花矮茎白花1251013100戊高茎白花矮茎红花517523499507(1)上述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2)写出每一杂交组合中两个亲本植株的基因型,以A和a分别表示株高的显、隐性基因,B和b分别表示花色的显、隐性基因:甲组合为 ; 乙组合为 ;丙组合为 ; 丁组合为 ;戊组合为 。(3)为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用的杂

67、交组合是 组。7(1)高茎;红花 (2)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X aabb;AabbX aaBb(3)戊点拨:根据乙组杂交组合,两高茎亲本的子代中出现了高茎和矮茎的性状分离现象,则两个亲本均为杂合体,杂合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故高茎为显性性状,同理,根据丙组杂交组合,可以推出红花为显性性状。亲本高茎的基因型为AA或Aa,矮茎的基因型为aa;红花的基因型为BB或Bb,白花的基因型为bb。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显性亲本为杂合体,若后代不出现基因分离则显性亲本为纯合体。根据题干表中结果,很容易得出答案。根据题意,最容易获得双隐性个体应采用的杂交组合为戊

68、组合,该组合中矮茎白花个体出现的概率为。 备考8 测试考点1、3、4(12分) 现有甲、乙、丙、丁四个不同玉米纯种,甲:易染病虫、抗倒伏,乙:抗病虫、易倒伏,丙:增产潜力大、不抗旱,丁:增产潜力小、抗旱。甲乙F1(抗病虫、易倒伏),丙丁F1(增产潜力大、抗旱)。假设易染病虫和抗病虫、易倒伏和抗倒伏、增产潜力大和增产潜力小、不抗旱和抗旱分别由A与a、B与b、C与C、D与d这四对等位基因控制。请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丁四个品种的基因型分别是 、 、 、 。(2)若甲、乙间行种植,甲株所结玉米胚的基因型是 。若丙与丁间行种植,丁株所结玉米胚乳的基因型是 。8(1)aabb;AABB;C

69、Cdd;CCDD(2)aabb和AaBb;CCCDDD和CCCDDd 点拨:根据甲乙Fl,丙丁Fl可知抗病虫、易倒伏、增产潜力大、抗旱为显性性状。玉米是雌雄同株,但玉米花是单性花,异花受粉。备考9 测试考点1、2、5(20分) 植株甲为黄色豆荚(aa)、绿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植株乙为绿色豆荚(AA)、黄色子叶(BB)的纯种豌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对植株甲和植株乙进行了一定的处理,处理的结果如图6-20-12所示,请根据此图解回答问题:(1)处理的方法是 。形成无子豆荚的原因是 。(2)经过处理形成的有种子豆荚,其豆荚的颜色是 色,子叶的颜色是 色。第二年将经过处理形成的所有种子播下,

70、在自然条件下,长出的植株所结的豌豆豆荚为黄色的占 ,其种子中胚的基因型是AABb的占总数的 。(3)处理常用的方法是 ,处理常用 进行人工诱导,其作用原理是 。9(1)去雄后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雌蕊;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2)黄;黄;O;1/8(3)花药离体培养;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从而诱导染色体加倍点拨:此题最难的是(2)小题,而此小胚中,应理解这样两点:豆荚是果皮,其基因型始终和母本相同;子叶是胚的一部分,因而是子代的基因型。 备考10 测试考点1、3、4、5(20分)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就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1

71、)我国遗传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水稻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那么水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的DNA分子数是 个。(2)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现有高秆抗稻瘟病、高秆易感稻瘟病、矮秆易感稻瘟病的三个水稻品种培育成矮秆抗稻瘟病新品种,所选取的亲本类型是 ,依据的原理是 。(3)现有一高秆抗稻瘟病、矮秆易感稻瘟病作亲本杂交,产生的F1再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结果如图6-20 13所示:(此两对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由图可知F-的基因型为 ,其比例为 ,亲本中高秆抗稻瘟病水稻的基因型是l0.(1)12(2

72、)高秆抗稻瘟病、矮秆易感稻瘟病;基因重组 (3)DdRr和ddRr;1:1;DdRR 点拨:水稻为雌雄同株植物,无性别之分,无性染色体,故只需染色体由题中图示可知高秆:矮秆=1:3,抗稻瘟病:易感稻瘟病=1:1,则F1的基因型为DdRr、ddRr,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本题是一与常规题不相同的题目。B卷 综合应用创新预测题 (60分45分钟) (336)备考1(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1、4、5(16分) 玉米雌雄同株,其顶部开雄花,叶腋开雌花。根据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甲、乙、丙三组同学在配制无土栽培培养液时,粗心的甲、乙两组同学分别少加了一种含镁、含铁的化合物,只有丙组按配方配齐了全

73、部元素。三组同学分别用配制好的营养液培养三株长势相似的玉米,移至阳光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只有丙组长势良好,甲、乙组玉米都出现了黄化症。请思考并回答:如何通过直接观察的方法判断出甲、乙两组处理分别缺哪一种元素?请用实验证明甲、乙两组处理分别缺哪一种元素?(2)在一个育种实验中,采用I、两棵植株,进行如图6-20-14三个杂交实验,所获得玉米籽粒的性状如表6-20-13所示。哪一个实验可以用于判断糯与非糯这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 表6-20-13非糯玉米粒糯玉米粒实验一591195实验二O794实验三406385 已知:含糯粒基因的花粉遇碘呈红褐色,含非糯粒基因的花粉遇碘显蓝色。若将两株玉米产生的

74、花粉加稀碘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哪一株显红褐色的与显蓝色的花粉一样多? 。(3)玉米的高秆对矮秆为显性。现有少量纯种高秆玉米和纯种矮秆玉米种子,请你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在发育过程中,生物的表现型不仅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同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 (一)实验原理:略。 (二)材料用具:略。 (三)方法步骤: (四)结果预测及结论: l_(1)老叶变黄者缺镁,嫩叶变黄者缺铁。向甲、乙组的营养液分别补充镁元素和铁元素,如果缺乏症消失,则甲组缺镁,乙组缺铁;若缺乏症始终存在,则甲组缺铁,乙组缺镁(后者还可以通过再次向甲组加铁、乙组加镁来验证判断的正确性)。 (2)实验一 植

75、株I (3)方法步骤:首先用全营养液分别培养纯种高秆玉米(甲)和纯种矮秆玉米(乙)幼苗;30天后将纯种高秆玉米幼苗(甲)和纯种矮 秆玉米(乙)幼苗分别分成两组(标记为高秆1、2,矮秆3、4);将1、3组继续用全营养液培养(或种植在肥沃的土壤中),2、4组用稀释1020倍的全营养液或缺素营养液培养(或种植在贫瘠的土壤中)。结果:第1、3组生长正常。第1组表现为高秆,第3组表现为矮秆;第2组比第1组矮小,第4组比第3组矮小,同时第4组比第2组矮小;或者第2组和第4组表现为缺素症状,同时第4组比第2组矮小。结论:在发育过程中,生物的表现型不仅受到内在因素基因的控制,同时还要受到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备

76、考2(实验题)测试考点3、4、5(10分) 果蝇的灰身(B)和黑身(b),红眼(R)和白眼(r)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等研究时发现(如图6-20-15):(1)预测每种性状正交与反交的F1的性状表现。(2)现用纯合亲本灰身红眼()与黑身白眼()杂交,再让F1个体间杂交得到F2代。预期F2可能出现基因型有 种,雄性中黑身白眼的概率是 。请在下面方框中写出F1F2眼色遗传的棋盘式图解。2(1)灰身和黑身遗传的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红眼和白眼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红眼白眼的F1中,雄性、雌性全为红眼;红眼白眼的F1中,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2)12;l/8;见答图6-20-1

77、。点拨:由题干图中杂交后代出现的比例分析,可知灰身和黑身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而红眼和白眼这一对相对性状是由X染色体上的基因 控制的。对细胞遗传来说,灰身和黑身遗传的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F1都是灰身。对于伴x遗传的红眼和白眼的遗传,F2则不同。如果是红眼(XRXR)白眼(xrY)的F1中,雄性、雌性全为红眼;如果是红眼0(Ry)白眼(xr)(r)的F1中,雄性全为白眼;雌性全为红眼。纯合亲本灰身红跟()的基因型为BBXRXR,它与黑身白眼()基因型为bbX。Y杂交,Fl的基因型为BbXRXr、BbXRy。F1问个体杂 交,则F2代有基因型34=12种,雄性中黑身白眼bbX。

78、Y的概率为1/4X1/2=1/8。在写图解时。要注意是写眼色的棋盘式,不要把身体颜色也考虑进去。备考3 (实验题)测试考点1、3、4、5(10分) 对水稻中一个矮秆粳稻和一个高秆糯稻品种分别做以下检查:各取其花粉样品,滴一滴碘液,分别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矮秆粳稻的花粉全部染成蓝黑色,高秆糯稻的花粉全部被染成红褐色,以这两个品种的水稻作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F1全部是粳稻;F1种下去,一部分长成高秆;F1抽穗开花,取其花粉样品,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约1/2花粉被染成蓝黑色,1/2被染成红褐色;F2中,约3/4为粳稻,1/4为糯稻;F2种下去,不管粳稻还是糯稻,生成的植株都约有3/

79、4高秆,1/4矮秆;检查部分F2矮秆植株的花粉,发现有些花粉被染成红褐色。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基因突变)(1)上述杂交实验中,亲本矮秆粳稻和高秆糯稻的基因型分别为 、 (茎的高度由Aa控制粳稻、糯稻由Bb控制)。(2)解释在F1中花粉被碘液染色后两种颜色比例呈1:1的原因(3)F2中矮秆且花粉全部被染成红褐色的植株基因型为 ,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 。3(1)aaBB;AAbb (2)Fl粳稻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当F1产生配子,B、b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3)aabb;备考4 (实际应用题)测试考点1、3、4、5(12分)PTC是一种无毒但有苦味

80、的物质,有的人极易尝出它的苦味,有的人则极难尝出它的苦味。现有859人参加试验,尝试不同浓度的PTC的苦味。尝试的办法是先从最稀的溶液开始,到尝出有苦味的溶液为止。例如,某人尝到第10号溶液才感觉到苦味,他(她)就是第10号溶液柱形图中的一个人。如图6-20-16所示。1号溶液的浓度是1000mL溶液中有26g PTC晶体(026),以后各号溶液依次稀释一倍。 请根据图回答:(1)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范围内尝到PTC苦味人数最多的两种溶液是 号和 号,这些人分别代表 。(2)尝到PTC苦昧的人数最少的溶液是 号。这些人代表 。(3)PTC浓度最高的溶液是 号。(4)在美国,2/3以上的美国人都易于

81、尝到PTC的苦味因此,从遗传学上来说,这种味觉可能是下列哪一种性状 。 a隐性性状 b显性性状4(1)2;10;对PTC苦味不敏感的人和对PTC苦味敏感的人 (2)14;对PTC苦味最敏感的人(3)1 (4)b 点拨:(1)在高浓度和低浓度范围内尝到PTC苦味人数最多的两种溶液应是在这两个范围内柱形最高的图形。(2)尝到PTC苦味人数最少的溶液应是对应的柱形最低的溶液14号,而14号溶液是最稀的溶液,所以此类人为对PTC苦味最敏感的人。(4)由于2/3的美国人都易于尝到PTC苦味,出现该性状的频率较高,故为显性性状。备考5 (创新题)测试考点1、3、4、5(12分) 据研究表明某些基因型会导致

82、生物的死亡。下面是对某种鼠的黄毛与非黄毛这一对相对性状(用字母A与a表示)的观察结果: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毛鼠与非黄毛鼠的比例为2:1。凡是黄毛鼠与非黄毛鼠交配,其后代中黄毛鼠与非黄毛鼠的比例总是1:1。非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总是非黄毛鼠。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隐性性状的是 ,判断依据是 。(2)凡是黄毛鼠与非黄毛鼠交配,其后代中黄毛鼠与非黄毛鼠的比例总是1:1,那么亲本黄毛鼠的基因型是 。(3)为什么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黄毛鼠与非黄毛鼠的比例是2:1而不是3:1 ?5(1)非黄毛鼠;黄毛鼠之间交配产生的后代中有非黄毛鼠 (2)Aa(测交比例推论) (3)因为基因型为AA的鼠全部死亡,因此存活的黄毛鼠都是杂合子,所以黄毛鼠与非黄毛鼠的比例是2:l而不是3:1。 点拨:本题是对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应用分析。显性性状的一对亲本可以有隐性性状的子代。隐性性状的一对亲本不能有显性性状的子代。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的子代是一对相对性状且比例1:1时符合测交比,亲本之一必是显性杂合子。AaAA、Aa、aa,若AA死亡,则可出现Aa:aa=2:1现象。.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