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6853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课时检测17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含解析)中图版选择性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图示意某区域采伐后林地上植被的演替过程。桦树、山杨是阔叶树种;云杉耐阴、耐寒,喜凉爽湿润的气候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生长缓慢,属浅根系树种。据此回答13题。1该区域可能位于我国的()A吉林省 B海南省 C江苏省 D云南省2在的演变过程中,林木逐渐替代杂草的主要原因是林木()A根系更加发达 B更能适应恶劣的气候C能获得更充足的阳光 D更能适应贫瘠的土壤3在的演变过程中,云杉林逐渐替代桦树、山杨的主要原因是云杉林更()A符合当地人们的审美需求B适应当地气候与土壤条件C符合当地人们的育种经验D满足当地人们的市场需求解析:1.A2.C3.B第1题,基于图中阔叶树种

2、和云杉林的信息推理,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第2题,基于林木与杂草的主要特点及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光照)分析回答。第3题,这种演替的主要原因与当地的气候、土壤密切相关(文字中也有相应的叙述),体现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大约在4 000万年前,青藏高原开始从海底隆升。经过漫长而缓慢的抬升,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超过4 000米,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45题。4方框内对应的内容分别是()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空气稀薄B气温低、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空气稀薄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5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下列现象与青藏高原自然地理环境不相符的是()

3、A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B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C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深厚D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解析:4.B5.C第4题,由图示可知,青藏高原因为地势高,所以具有降水少、成为大河的源头、气温低、空气稀薄等特征。气温低,才有冻土和冰川,对应气温低;因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弱,才导致太阳辐射强,所以对应空气稀薄,对应太阳辐射强。第5题,地壳隆升,海拔不断升高,气候逐渐变得寒冷干燥;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丰富的冰雪融水为河流提供水源;土壤贫瘠,多冻土,土层较薄;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动物以能抵御寒冷的牦牛为主。下图所

4、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 68 题。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 BC D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

5、析:6.B7.C8.D第6题,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类似于水库的调节作用;雨季植被可以将吸纳的降水转化为地下水,旱季地下水补给河流水,使得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植被遭破坏后,涵养水源功能变差,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降低。降水变率大小和植被状况关系不大。河道淤积不会造成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第7题,降水量增加与否和植被变化关系不大,主要和大范围的大气运动有关;植被恢复后,植被涵养水源功能加强,降水下渗比例增加,坡面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由于植被增多和地下水增多,蒸发(腾)量增加。第8题,由于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在植被恢复后,坡面下渗量增加,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地下水

6、后,通过地下水的形式补给河流。从图中透水岩层和不透水岩层的倾斜情况来看,更多的坡面降水通过地下水补给到乙河流,所以乙河流流量增加;由于植被恢复,降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比例增加,而地下水并不都补给给地表河流,所以甲、乙两河流的流量总体减少。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呈南北狭长分布,东西平均宽度只有200千米。该沙漠被分为海岸山脉、中央山谷和安第斯山脉三大地形区。阿塔卡马沙漠气候极端干旱,年均降水量不足0.1毫米,被称为世界“干极”。沙漠中广泛分布着干盐湖和盐壳,而风成沙丘极少。阿塔卡马沙漠是地球上与火星环境最相似的地区之一,科学家对其自然地理环境的研究有助于为人类探

7、测火星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下图为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及地形剖面示意图。(1)运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说明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2)从大气运动角度,简析阿塔卡马沙漠降水稀少的原因。(3)推测沙漠中风成沙丘分布极少的原因。解析:第(1)题,阿塔卡马沙漠的环境特征主要从气候、河流、植被、土壤等角度分析。第(2)题,阿塔卡马沙漠降水少的原因可从地形、洋流和所受气压带、风带等方面入手,分析其大气运动的规律。第(3)题,沙漠中风成沙丘分布极少的原因可从气候、沙丘物质来源、风力的侵蚀作用、地形等角度分析。答案:(1)阿塔卡马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气候极端干旱;干旱的气候导致该地河湖稀少,

8、且湖泊多为咸水湖;干旱的气候导致植物难以生长,植被稀少,多沙漠;降水稀少、地表缺乏植被,导致土壤贫瘠、富含盐类物质。(2)阿塔卡马沙漠大致位于南纬2030,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控制;东南信风来自南美内陆,且该地处于山地背风坡,空气中水汽含量极少;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东南信风的背风坡,均以下沉气流为主,水汽难以凝结成雨;西部沿海地区受寒流降温减湿作用影响,不利于形成降雨。(3)该地气候干旱,河流少且流量小,缺乏充足的沙质沉积物,沙丘物质来源少;地表被盐壳覆盖,减轻了风力的侵蚀作用,进一步减少沙丘物质来源;沙漠边缘为由山地向谷地过渡带,坡度大,多砾石沉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地形影响,风

9、力较弱。下图为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按照字母顺序将“色暗、肥沃的土壤,地理位置,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入,顺序正确的是()A BC D2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土壤腐殖质增多水土流失加剧,土壤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减少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A BC D解析:1.D2.B第1题,地理位置和地形决定气候,进而形成了地理环境其他要素的特征,故主导因素a对应地理位置,与土壤、植被、河流等都有相互作用的为气候,故b对应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则排列顺序为。第2题,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导致有机质来源减少,土壤腐殖质减

10、少;缺乏植被保护,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增加;降水多时,植被涵蓄水源能力减弱,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补给量大减,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在高山雪线之下的山坡上,有一个特殊的地带高山流石滩。它是由大大小小的石块构成的。放眼望去,好像一派无生命迹象的荒凉“石海”,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有各种美丽而独特的高山花卉在石缝间悄悄绽放,这些星星点点的花卉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带。据此完成34题。3与滇西北的高山相比,新疆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主要是因为天山北坡()A降水较多 B气温较低C坡度较缓 D光照较强4高山流石滩上植被稀疏、植株矮小的原因有()

11、海拔高,气温低多大风食草动物多太阳辐射强烈A BC D解析:3.B4.A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高山流石滩位于高山雪线之下,滇西北的高山与天山北坡相比,纬度低,热量高,因此天山北坡的高山流石滩分布高度较低的原因是天山北坡气温较低。第4题,海拔高,气温低,植物生长慢,因此植被稀疏;大风日数多,植株过高易折断,故植株矮小。综上所述,选A。在城乡绿化中,乡土植物(当地土生土长的原生植物)越来越受到重视。据此回答56题。5利用乡土植物绿化城市,主要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 B整体性C适应性 D联系性6与乡土植物相比,用外来植物进行城市绿化的()A种植成本低 B成活率较低C养护费用低 D环境改

12、善小解析:5.B6.B第5题,乡土植物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生植物,是该地自然地理各要素相互作用下形成的植物类型,体现了自然地理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因此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6题,外来植物的原生环境和当地自然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用外来植物进行城市绿化时,植物的成活率可能较低。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陇南位于西秦岭,是我国秦巴山区、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三个地形区交会区域。因中药材种类多,素有“天然药库”之称。陇南海拔2 4003 500米的深山峡谷中的茂密竹林是我国大熊猫的主要栖息地之一。大熊猫从不冬眠,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

13、是听觉极为灵敏。材料二下图是陇南位置和范围示意图。(1)分析大熊猫的体貌特征与其栖息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2)分析陇南地区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的原因。(3)紫斑牡丹是一种耐旱、耐寒、耐瘠薄,且综合效益高的植物。你是否赞成在陇南山区大力推广紫斑牡丹的种植?请说明理由。解析:第(1)题,主要将大熊猫“体态肥硕、憨态可掬,有黑白相间的外表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视力较差,但是听觉极为灵敏”等特征与其栖息地的环境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第(2)题,陇南地区中药材种类多,主要是因为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可从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两方面分析。第(3)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从条件和影响方面分析。如果赞成,主要分析适合

14、紫斑牡丹种植的条件和种植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不赞成,可以从当地的地理条件及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方面分析。答案:(1)大熊猫栖息地为深山峡谷,冬季气温低,体型肥硕可以御寒;冬季山上竹林多积雪,大熊猫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藏,便于躲避天敌;陇南地区多山多树,大熊猫发达有力的前后肢,便于爬山和爬树;茂密的竹林容易阻挡视线,导致大熊猫视力较差而听觉灵敏。(2)陇南地区位于我国三个地形区交会区域,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光照、气温、降水差异大;生物类型复杂多样,因而中药材种类多,有“天然药库”之称。(3)赞成:陇南山区面积大,土层浅薄,土壤贫瘠,紫斑牡丹耐瘠薄,环境适应性强;经济收入高;增加就业。(或不赞成:大规模种植紫斑牡丹会导致陇南地区土质疏松,植被单一,生物多样性减少;大熊猫生存空间受到影响;山区地势起伏大,容易产生水土流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