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75871 上传时间:2024-05-30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6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5页
第25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6页
第26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7页
第27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8页
第28页 / 共29页
《高考总动员》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题16-不畏浮云遮望眼.doc_第29页
第29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十六不畏浮云遮望眼审题立意:稳、准、深、新师说审题立意是考场作文的最重要一步。审题是否准确,立意是否新颖、深刻,是评判一篇作文优劣的第一标准。考场作文当然要讲究“稳”,但更为重要的是审题立意要做到准确、深刻、新颖。稳与准增分策略【策略1】审清要求多向辐射,由果溯因最“稳妥”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既可以着眼于甲事物立意,也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以从事物的正面立意,也可以从其反面或侧面立意。在寻找事物联系时,可以就很多事物以“因果关系

2、的联系形式而存在”这一特殊点做文章,也就是说,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源,就能找到最稳妥的立意。【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萧伯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立意分析:审清要求多向辐射:写作要求是“选好角度”,言外之意不止一个角度。名言中的两句话运用“由果溯因”法都可以作为立论的角度,还可以综合分

3、析两句话的意思,得出第三种立论角度。本题在审题立意时可以把多向辐射法和由果溯因法结合起来运用。角度一:第一句话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由果溯因立意:因为这样具有现实意义与价值,这是探究的需要,探究事情表面下隐藏的本质;因为这是反思的需要,反思事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和教训。只有进行探究、反思,才能得到提升,获得进步。立意:“主动探究”“善于反思”。角度二:第二句话中的关键字眼是“梦想”“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等。由果溯因立意:这样能实现梦想,能打破常规,能创新,能开拓进取,能与时俱进等。角度三:从所提供的材料的两问之间的辩证关系去立意。第一问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具有现实意

4、义;第二问针对“从未发生的事情”,是“梦想”的内容。二者关系:“人既要脚踏实地,又要勇于追求梦想”,这就是最稳妥的主题。【对点训练】1请运用多向辐射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一个卖草帽的老人,有一天躺在大树下打盹,醒来一看,身边的草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的猴子都顶着一只草帽。他想,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就把自己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猴子见了也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他拣起草帽高高兴兴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儿子和孙子。很多年后,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草帽同样被猴子拿走。他突然想起爷爷讲的故事,就把头上的草帽摘下来往地上一扔,结果树上的猴子不但没跟着做,反而

5、冲他嘲笑似地吱吱大叫。他正纳闷,猴王出来了,说:“还跟我们玩这个,你以为就你有爷爷吗?”(1)角度一:_立意:_(2)角度二:_立意:_(3)角度三:_立意:_【答案】(1)(示例)孙子角度在模仿的基础上要进行创新;要批判地继承;经验主义要不得。(2)(示例)猴子角度吃一堑,长一智;要进行创新。(3)(示例)孙子和猴子结合的角度模仿与创新;经验与创新;守旧与创新;继承与创新等。论证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但重在论证要敢于创新。2请用由果溯因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1)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

6、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自己的同类做报告。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2)一

7、只公鸡在田野里为自己和母鸡们寻找食物。它发现了一块宝玉,便对宝玉说:“若不是我,而是你的主人找到了你,他会非常珍惜地把你捡起来,但我发现了你却毫无用处。我与其得到世界上的一切宝玉,倒不如得到一颗麦子好。”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答案】(1)本题可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之所以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别迷失自我;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2)公鸡为什么不愿得到宝玉,而愿意得到一颗麦子?因为“麦子”能吃,“宝玉”不能吃。

8、据此可以这样立意:自己需要的才是最珍贵的;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策略2】审明要点揣摩意图,抓“靓词(句)”最“省力”有的材料或命题看起来平平淡淡,没什么新奇的地方,这时就需要全面理解材料,把握住内容要点,尤其要抓住关键语句、核心词句(靓词靓句),逐步缩小思考范围,进而品悟材料的思想和情感倾向,揣摩命题者的意图,“省时省力”地寻找到合适的立意。【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做了

9、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从高中生的同学关系入手,切合了考生的生活实际,让考生有话可说。前一段时间出现的复旦大学室友投毒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引导广大学生反思自身。由此可

10、知,材料的意义在于强调和谐美好的同学关系的重要性。对于这一命题意图,我们可以从关键词句入手:从材料第一段中的关键语句“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出发,我们可以立意为:同学情谊难忘记。第三段关键句“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探讨同学关系紧张的原因,材料中提到了关键词“自我意识、志趣、性格、竞争”几个方面,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立意,也可以综合分析,更可以另抒新见,发表议论,或者借助故事阐发道理。最后一段材料中提到了“尊重”“理解”“包容”等关键词,考生可以就其中一点阐述观点,探讨如何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对点训练】3请用抓住关键句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

11、意。一只小蚂蚁跟着哥哥去寻食,突然下起了大雨,哥哥对着小蚂蚁喊:“快跑!”小蚂蚁却看见蜗牛在雨中慢悠悠爬着,不慌不忙,它就问哥哥:“为什么蜗牛不跑?”哥哥说:“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答案】“没伞的孩子就得拼命奔跑”是关键句,其中“伞”是个喻体,比喻可以给人提供保护的外部条件,诸如富裕家境、杰出的父母、超人的优势等。由此可写:没有优越外部条件的人就必须努力拼搏。【策略3】引申材料“适宜”,巧抓对应最“便捷”诗歌、比喻、寓言类等材料因其题旨和意图含蓄隐晦,不容易分辩,应在概括材料大意的基础上,寻找材料与生活的“对应点”,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即跳出材料,向自然、社会、

12、人生等维度延伸拓展,与现实挂钩,更深切地理解题意。这时,考生不妨做个“菩萨心肠的观世音”。音,乃“隐”,材料隐含的内涵;观,是指要观察社会、人生;世,指留心世态炎凉;“菩萨心肠”就是指思想上要健康向上。【示例】(2014湖北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游客们来到山脚下,这里流水潺潺,鸟语花香。游客问下山的人:上面有好看的吗?有人答没有,有人答有。于是有人留在山脚赏景,有人继续爬山。来到山腰,这里古木参天,林静山幽。问下山的人:上面好看吗?有人答没啥好看的,有人答好看。于是有人在山腰流连,有人继续攀登。来到山顶,只见云海茫茫,群山隐约。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

13、800字的文章,文体自定,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本题以登山赏景为话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写作此题,在立意上要能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思考引申到生活和现实,其立意大致有:从“风景”的角度:追求美好的人生,人生境界各有其价值等。从“游客”角度:志当存高远,有耕耘才有收获,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和而不同等。从“整体”角度:紧盯目标,执着追求;享受过程中的乐趣;要有自信心等。【对点训练】4请运用巧抓对应法写出下列材料的立意。材料一:聪明的钓者,钓上来一只螃蟹,往往会盖住钓篓子盖子。钓上来第二只、第三只,就用不着盖盖子了。原来当有两只及以上的螃蟹时,每一只都争先恐后地朝

14、出口处拥去。而竹篓口很窄,只能允许一只螃蟹通过。于是当一只螃蟹爬到篓口时,其余的螃蟹就会用那同样威猛的大钳子抓住它,最终把它拖到下层。材料二:古代日本渔民,打捞的鲇鱼很快就会死去,后来他们发现放上一群沙丁鱼在里面,鲇鱼被活泼好动的沙丁鱼一搅,有了危机感而奋力游动,从而避免了由于窒息而亡。写出文章的两个立意:(1)_(2)_【答案】两则材料,均围绕垂钓展开。第一则材料中的螃蟹只知道竞争,结果害了自己;第二则材料中的沙丁鱼和鲇鱼彼此合作而保住了鲇鱼的性命。立意时,我们可以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从合作与竞争及其相互关系的角度切入。这个话题素材丰富,构思立意的选择性极大,有利于考生写出个性文和才情文。此

15、外,此题与中学生的实际生活也可以联系起来。面对激烈的升学与就业的竞争压力,或许合作可以造就双赢。当然,失去了竞争的一团和气,也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材料对我们的人生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策略4】审清角度寻找最佳,整体立意最“保险”有的材料可做多种解读,蕴含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立意自然就可有多种。此时,我们需要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上找到最佳立意。可按以下步骤确定最佳立意:【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

16、。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要求: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立意分析:第一步:明确材料性质,回忆立意方法材料性质:记叙性材料。立意方法:记叙性材料,要明确什么人做什么事及是什么结果。材料第一层说,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是现象;第二层是铁凝、莫言等作家对此所持的态度: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第二步:概括材料大意,思考立意角度材料大意:铁凝、莫言小说中的差错被咬文嚼字杂志挑出,作家纷纷表示,只有

17、敢于认错,感谢纠错人,才能避免谬误流传。立意角度:从杂志社方面着想角度一,敢于指出错误;角度二,监督不可少;角度三,敢于挑战权威;角度四,让文字更规范是每个人的责任。从作家方面着想角度一,良药苦口利于病;角度二,敢于承认错误;角度三,改正错误是一种态度;角度四,虚怀若谷是一种美德;角度五,感谢挑错者。第三步:确定材料总体倾向,从而确定最佳立意方向材料的总体倾向:倡导“勇于挑错、勇于改错的治学风气或社会风气”。最佳立意:良药苦口利于病、改正错误、敢于指出错误。【对点训练】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用整体把握法确定其立意。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来,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

18、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_【答案】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但不同的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画面。谁看到的正确?可以说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世界的一个侧面,只有将每个人看到的综合起来,那才是世界的全貌。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问题,而不是以偏概全。深与新增分策略【策略5】抓住“三主要”,思考社会意义“三主要”包括主要对象、主要关系和主要意向。主要对象即材料或命题的核心对象(词素);主要关系即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意向即材料或命题的主要内容及其情感倾向。(1)把抽象命题具体还原,再把具体概念抽象提升。(2)大话题从小处着手,小话题往大处引申。(3)把握

19、材料核心,引申社会人生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朝哪些方向去具体化、抽象化主题,朝哪些方向入手或引申主题。一般情况下,同学们可从自然、人生、精神、生活、社会、历史等层面去思考和挖掘。【示例】请说说命题作文“找回童年”应如何立意。立意分析:此题目核心词素是“找回”和“童年”,主要意向明确,是倾向于赞同或认可的,即在生活中要学会天真、无忧无虑,要珍惜时光、珍惜青春等。具体操作时,需界定“童年”的内涵,可具体化为“阳光自然的生活态度”“美好的时光”等。这里需特别提醒的就是,文章的主要意向即情感倾向,是文章之根。乍看,作文题似没有情感倾向,其实,它早就被命题人埋藏于题目中了,只是需要你淘尽沙砾而已。如题目“早

20、”,其实是让写作者针对现在的学生过于浮躁的现象,对过去那种对事业的勤奋、对生活执着的态度发表自己的观点。其间潜藏着脉脉含情的提示:要趁早发现自己的不足,要趁年轻奋发图强等。【对点训练】6请你根据对下面这则材料的理解,写出不同的立意。去年,一乘机老人突发心脏病,某航空公司航班紧急备降三亚,将老人送医。航班滞留三亚16个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心生不满,“本来备降就是为了救人,我们乘客又没有延误责任”,后又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拒绝再次登机,飞机只好载着其他乘客先行离去。该事件引来网上众多人的关注,有的网友大赞航空公司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处理及时;有的网友指责旅客冷漠、缺乏包容心;也有

21、的网友说:“16个小时都被困在机场,谁受得了啊!”1从航空公司角度:_2从滞留乘客角度:_3从网友角度:_【答案】材料的主要事件是某航空公司航班为救人紧急备降三亚,航班滞留三亚16个小时,乘客因此耽误了一天的旅程。部分人不满补偿方案拒绝再次登机。有人指责这种做法,有人支持。如果材料的结果不明确,材料的性质是中性的,命题者的倾向性也是中性的,因此这则材料应辩证分析。从航空公司为救生病老人紧急备降的角度可以立意为:对生命的尊重、负责;拒绝冷漠、自私。从部分滞留旅客因为航班延误造成损失,觉得补偿方案不合理而拒绝再次登机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维护权利,也要讲道义;多点理解和包容;妥协也是一种智慧;敢于维

22、护自己的正当权利是国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从网友的关注进行立意:社会民主的觉醒;社会不乏正能量;理解和包容。【策略6】用好“三追问”发掘深层意蕴“三追问”即三层哲学追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譬如“修身”这一话题,我们便可从以上三个角度进行分解。1是什么:谈修身的内涵,如炼人格、修骨气、育意志、修正气等;2为什么:谈修身的价值,如修身与自己、修身与他人、修身与社会等;3怎么样:谈修身的方法,如读书、艺术、亲近自然、走进古迹等。有了上面的化解,准确判断就显得轻松多了,我们就可以从“修身贵在养气”“修身是人生的必修课”“读书以修身”等方面来立意。如“光明与阴影”,可追问“光明与阴影是什么”“它们的关

23、系如何转化”“我们在生活中应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示例】请阅读下面的材料,运用追问法写出几个立意。有一只蜗牛,想振奋起来干一番事业,却又时时责备自己软弱无能。它想向东去攀登泰山,计算一下要走三千多年;又想向南去涉长江和汉水,计算一下也要走三千多年。再想想自己的寿命,不过朝暮之间就要死去。于是不胜悲愤,枯死在蓬蒿杆上,被蚂蚁嘲笑。立意分析:这是一则寓意故事,立意时可围绕蜗牛的结局问“蜗牛这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蜗牛最后郁郁而终”“为什么蜗牛没能实现其梦想”或“蜗牛怎样才不会这样”等,最终可以正确地立意,如“凡事要量力而行”(认清自我、找准自己的位置)“从实际出发”“心在当下”“梦想

24、要靠行动去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对点训练】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小学时我能哼唱西游记中片尾曲的歌曲: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初中时我读到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最近,我读到现任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面对媒体说的话:很多人希望自己成功,想选择一条别人没有走过的路,其实只要是路,就已经被人走过了,我们要做的,是应该在别人走过的路上,比别人走得更久,走得更远写出该则材料的立意:_【答案】“路”可以是实的,也可以是虚的;“路”可以是具体的一段路,也可以是具有象征意义的道路,如人生之路、社会发展之路等。关键是你一定要明确写清楚所走的是一条什么路,不可

25、含糊不清。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这样立意:走在人生的路上,我们要勇于付诸行动,敢于迈出步伐走向属于自己追求的理想的远方;或善于以别人走过的路作为借鉴,让自己走得更久、更远。【策略7】关于类比联想,发现现实落脚点作文时,要学会联系生活,类比联想,运用发散思维,针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发散思考的实质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展开多角度思维。【示例】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三个人进商店,分别买饮料。一个人说,我喜欢喝果汁,味道是甜的;另一个人说,我喜欢喝咖啡,苦中带甜;还有一个人说,我喜欢矿泉水,味道是淡的。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

26、范围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分析: 1.联系现实,类比联想。果汁咖啡矿泉水青少年(少年不知愁滋味)中年(奋斗与享受并举)晚年(平淡、豁达)2多角度切入:(1)喜欢喝果汁享受生活;肯定“追求甜美的生活”;否定“企求安逸,满足现状”。(2)喜欢喝咖啡先苦后甜:奋斗与享受并举;经历风雨见彩虹,是一种生活态度。(3)喜欢矿泉水肯定“平平淡淡才是真,淡泊明志”;否定“缺乏激情,缺乏胆识和雄心壮志”。(4)其他角度:生活的滋味;人,各有所好;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多味是人生的特点;要学会体验多种味道的生活;培养多种喜好。【对点训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近年来,旅游成为国

27、人的时尚,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前不久,盛夏时节几个中国人在巴黎卢浮宫外的水池泡脚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并引发诸多争议。有网友认为这“煞风景”的举动是“素质低”的表现,还有网友认为这一行为并非仅中国人有,其他国家游客也会做出同样的举动。而卢浮宫方面的回应佐证了这一点,说“西方(泡脚)游客尤其多,中国游客倒并不常见”,在那里泡脚虽然不允许,不过天气很热时他们也不加干预。日前,从国家旅游局传来消息,“文明旅游”有望写入旅游合同附件,导游和领队将负责提醒和监督游客。请你仔细阅读材料,写出自己的立意。_【答案】材料的现实性较强,考生写作时,可以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适当地联想或引申,但不可脱离材料而大言诸如

28、“文明素质的重要性”“中国人的劣根性”等主题。从材料的内容来看,该题具有考查学生辩证思维的意图。因此立意时,可以讲“泡脚”刺激了国人的“文明耻辱感”,联系中国游人喜欢在文物上涂鸦、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在免税店里随意插队等不文明行为,思考提升国人文明素养的问题;也可以讲出中国游客的言行举止虽然不能代表一个国家,但会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形象。也可以反向思考,认为热议池边“泡脚”行为的对错有点小题大做,因为并没有真正入池戏水或有破坏性行为,何况“西方(泡脚)游客尤其多,中国游客倒并不常见”,这与旅游时在文物上刻字有本质区别,而是亲近自然(或文明)的很自然的行为。国人的非议,其实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道德焦虑

29、。诵美文佳作赏析(2014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

30、得抄袭。立意分析:作文题目首先要注意比赛时互抱换位的做法当场引发“争论”,涵盖信息就是这种比赛方式有其利弊。比如对于竞技比赛来说,就必须分出胜负,那么两位选手的行为明显违反了规则;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生活中恰恰需要这种配合与和谐。那么由此引申,遵守规则合理,合作双赢也合理。凡是谈论遵守规则,合作双赢(变通出新)或探讨二者之间关系,以及由此展开去思考相关的人生、社会问题,均可视为符合题意。【满分作文】合作双赢,星月同辉河南考生有月无星,是孤冷;有星无月,是微明;星月同辉,是双赢。题记蓝天容纳了白云,才有了祥和曼妙的柔美;大地容纳了万物,才有了草长莺飞的和乐;大海容纳了波涛,才有了汹涌澎湃的壮阔合

31、作创造美丽,合作催生双赢。过独木桥时,两位同学相抱转身,双双通过,这是合作的结晶,两位少年的双赢智慧实属难得。儒家思想中,“恭宽信敏慧即为仁”,一个“慧”字,便包含了儒学思想对双赢的追求。实现双赢,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犹记得蔺相如“今两虎相斗,其势不俱生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那静如山石却能石破天惊的话语所彰显出的是博大胸怀。一句话、一种气度震撼了强势的廉颇,于是他负荆请罪。遂留下“将相和”的美谈。乔丹接受教练建议,在充分发挥自己优势的同时,注重与队友的合作,与团队形成合力,给公牛队带来了骄人的佳绩。然而,生活里那些不懂得合作的“鹬与蚌”,却总因不肯让步而两败俱伤,空将利益送“渔翁”,遭人耻笑落

32、话柄!实现双赢,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悠悠汉宫月,凄凄塞外声。为了实现大汉与匈奴的双赢,娇美昭君挺身而出,远嫁至匈奴,汉胡成和亲。王昭君,柔弱宫女,却能以大义为己任,以勇气定乾坤,以智慧寻双赢。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是一位敢于在波翻浪涌的商海里展现出双赢智慧的精明商人。他坚持把格力与合作伙伴的利益均衡考虑,内心笃定一原则决不让合作者吃亏,由此走向双赢,创造了制冷行业神话般的奇迹!实现双赢,需要同舟共济的精神。想当年,曹操八十万大军沿江而来,诸葛亮力排众议,舌战群儒,促成孙刘联盟,在赤壁与周瑜同心协力上演一场借东风、烧战船、享誉古今的大戏。诸葛亮与周瑜以一片赤诚心,同舟共济定三国。实现双赢,这是当

33、今时代的要求。小到学习生活,大到国际关系,无一不需要双赢的智慧。苍穹赖云点,轻云依天飘。弹一曲汉宫琵琶声悠悠,听一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双赢美好明天。【经典点评】1角度明确,立意深刻。考生没有受体育比赛规则和所谓“争论”的限制,准确地看出了材料中隐含的启示性意义,并由此引申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在现实中找到落脚点,谈“双赢”的价值和意义。在行文中,作者从实现双赢的条件出发,从“需要胸怀”“需要勇气”“需要精神”三个方面,层层深入地展开阐述。结尾一段又从“时代”角度对全文内容进行深化,深刻而新颖。2材料丰富,例证恰当。考生在选择材料方面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合作”为核心,向历史

34、、现实双向联想,选取蔺相如、乔丹、王昭君、董明珠、诸葛亮等人的典型事例,选取丰富的材料;二是重视对材料的筛选加工,为使材料能充分服务于观点,小作者对筛选后的材料进行了合理加工。3结构清晰,布局合理。整体上看,文章采用“总分总”式的结构,主体部分着眼于“解决问题”,即如何实现互利双赢,提出三个互相联系的观点“实现双赢,需要海纳百川的胸怀”“实现双赢”,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实现双赢,需要同舟共济的精神”,指明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同时也清晰地标明了文章的结构层次。4句式灵活,文采斐然。整句与散句结合、长句与短句交错,句式灵活多变;引入形象化事物、名言警句,化用典故,语言有文采,意蕴丰富。热点话题导练

35、“宽容”训练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曾祖父是名好木匠,他有一句口头禅是:“注意了,留一条缝隙。”木工讲究疏密有致,黏合贴切,该疏则疏,不然易散落。时下,许多人家装修房子,常常出现木地板开裂,或挤压拱起的现象,这就是太“丰满”的缘故。高明的装修师傅则懂得恰到好处地留一条缝隙,给组合材料留足吻合的空间,便可避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做人处世以及许多方面也和木匠的工艺原理一样,请以“留一条缝隙”为题,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审题立意】如何确定“缝隙”这个喻体所蕴含的意义呢?先看关键词“缝隙”的含义,木匠和装修师傅所说的“缝隙”,都是指一种空白,一个狭窄的空

36、间,它表面上不完美,其实作用巨大能调节因为环境冷热干湿压力等变化带来的膨胀和收缩(如水泥路面的缝隙),从而使整体结构不发生改变,换句话说,缝隙这种细微的不完美其实是为了保持整体的完美。由此及彼,可知“缝隙”应该比喻的是一种可供回旋、可供调节的“余地”或“空间”。“留一条缝隙”,关键在于一个“留”字。为什么要“留一条缝隙”?如何才能“留下一条缝隙”?应该在哪些方面“留下一条缝隙”?如此一问,思路定然大开。材料中要求“丰满”,装修反而会失败;留一条缝隙,竟然成就完美,由此可以立意:(1)处理生活中的摩擦时,给别人的留下缝隙;(2)对别人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自己留后路;(3)朋友、夫妇之间留缝隙

37、,是尊重和爱的表现;(4)给异于己者留缝隙,可形成文化的兼容;(5)写文章时可含蓄,留给别人想象的空间,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6)环境保护,有限度地开发自然资源,给后代留下发展的缝隙等。做人和处世,如果事事工于算计,利害当头,互不相让,凡事追求“美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紧张,就会裂变,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同样,一个人把所有行为都目的化,就会把自己的理想挤压得变形。留一条缝隙,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留一个可供吻合的人际空间,这是为人处世的哲学,符合“认识他人”这一命题者关注的方向。素材导引1名言警句(1)遇方便时行方便,得饶人处且饶人。吴承恩(2)宽容并不是姑息错误和软

38、弱,而是一种坚强和勇敢。周向潮(3)宽容就如同自由,只是一味乞求是得不到的,只有永远保持警惕,才能拥有。汪国真(4)与人为善就是善于宽谅。弗罗斯特(5)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莎士比亚2鲜活素材竞选时的奥巴马奥巴马作为民主党候选人参加总统竞选,当时媒体爆出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佩林17岁的女儿未婚先孕。不少人认为这对奥巴马来说是天赐良机,可以给竞争者致命一击:在美国人看来,一个连自己的女儿都监护不好的人,怎么会管理好自己的国家?但当记者问及奥巴马如何看待此事时,奥巴马严肃地说:“我也是一个18岁母亲生的孩子。青少年不应该成为政治话题,这与佩林州长作为副总

39、统候选人的表现没有关系。”(1)请运用以上素材,写一段符合“留一条缝隙”主题的文字。_(2)请根据“鲜活素材”内容及下面“其他常用角度”的提示点,在横线处写上文字。其他常用角度:尊重:_修养:_【答案】(示例)(1)刘秀不计前嫌,“留一条缝隙”给对方,化敌为友,用宽容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克雷蒂安“留一条缝隙”给对方,以过人的容人之量化宿敌为朋友,并成为政坛“常青村”;奥巴马“留一条缝隙”给对手,没有揪住不放、借题发挥,更没有恶毒攻击,甚至自曝家丑,让自己的支持者对此予以理解。正是这“留一条缝隙”的宽容,让奥巴马赢得了更多的选民。对于政治家来说,多一些宽容,公开的对手或许就是潜在的朋友。

40、在政治、军事上,宽容有时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退让,宽容有时可以将主动权更牢地攥在自己手中。宽容是柔中带刚,而不是软弱;宽容是以退为进,而不是退缩。(2)尊重对手,就是要在和对手竞争的同时指出对手的不足和弱点,尊重对手的优点,便学习对手的优点。尊重对手就是要站在对立的角度为对手着想,即使对手用傲慢不齿的手段来竞争,你也要摆好互相尊重的姿态应对。尊重对手,就是要像日本三洋电机创始人井植熏那样,在介绍自己的产品时,花同样的时间来介绍索尼、松下、夏普;尊重对手就是像奥巴马一样,“我也是一个18岁母亲生的孩子。青少年不应该成为政治话题,这与佩林州长作为副总统候选人的表现没有关系”。修养是个人魅力的基础,其

41、他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奥巴马就是如此,在竞选的关键时期,他没有给竞争者致命一击,因为他懂得一个人如果要获得别人的赞赏、别人的尊重,甚至吸引别人的注意,提高自身的修养是非常重要的。他的举动既是给予对手足够的尊重,也想用自己的修养赢得更多选民。3历史素材苏轼苏轼为自己留了一道缝隙。“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被一贬再贬。他曾哀叹过,彷徨过,接踵而至的灾难曾一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但他最终还是给自己的心灵敞开了一道吸纳清风明月的缝隙。面对险恶,苏轼唱出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

42、吟啸且徐行”;面对茫茫天宇,他唱出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于是他的生命中回荡着倜傥洒脱的华彩乐章。请根据所掌握的关于苏轼的知识、上面语段及下面“其他常用角度”的提示点,在横线处写上文字。其他常用角度:(1)淡泊从容:_(2)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_【答案】(示例)(1)是那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寒鸦么?是那个“一蓑烟雨任平生,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行者么?是那个高唱“大江东去”的诗人么?苏轼,一个被宋神宗称赞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的千古大家,在遭受小人泼来的污水,遭受贬谪后,忘却了所有的失意。他在黄州种地酿酒,“夜饮东坡醒复醉”,在黄州“倚杖听江声”,在黄州写下“大江东去”。他

43、总是那样的淡泊从容。他总是将所有的痛苦、失意抛之脑后,铭记着世间之美丽。不然,何来“亲煮东坡肉”,何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旷达与豪迈?(2)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艰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之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

44、达、开朗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拓展训练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有人说:“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这句话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对这句话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2)自选文体。(3)自拟题目。【立意提示】本题是一道比喻性试题,指一个人不仅要关注和思考我们的外在世界,而且要审视我们的内在心灵,与自己的精神对话,通过有意识的铸炼来培育自己的心灵,让自己的精神更丰厚,心胸更高远,心灵更纯粹。本题属新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一句哲理格言:“心灵不会是一块闲置的空地;你不种庄稼,它就

45、长杂草。”这句有着丰富寓意的格言,自有其辩证的思想性:你不种庄稼,它就长杂草;反过来思考,你种上庄稼,它就不长杂草。由此,我们可以运用引申法,联想到社会生活中个人修养问题,从而找到对应点,把抽象话题具体化,立意上可以谈个人的修养、知识的丰富、正义的献身、为社会为他人、真善美,等等。那么,“杂草”,就是反面的东西;假恶丑、极端个人主义、奢侈享乐、虚度年华,等等。由此,作文时就可以由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立意和论证。这是最佳立意。另外两个方面,就是单纯从正面或反面立意,即“种庄稼”或“长杂草”。以上是从三个立意角度进行的分析。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

46、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请选择

47、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立意提示】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

48、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4年3月5日,医院中医科药房前,一位姓陈的老奶奶独自拿着药单坐在地上大

49、口喘气。“90后”武警战士谢樵便扶着老奶奶到急症室就诊,老奶奶的气喘病得到了及时救治。谢樵又主动替老奶奶去挂号,并搀扶着老奶奶看完病。老奶奶拉着小谢的手激动地说:“家里做儿女的也做不到这一点呀!”鲁甸地震,谢樵参加了云南公安边防总队救援队。2014年8月4日,大林村发生泥石流,有人被困山中。救援要穿过堰塞湖,谢樵主动请缨,跳入堰塞湖便向对岸游去。距岸边仅5米时,余震袭来,一块块石头从山上坠落水中,谢樵被一块石头击中,不幸遇难。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立意提示】这则作文材料讲了武警战士谢樵的事迹,通过分析他的行为,可以

50、得出下面几点立意:(1)大爱无疆,爱心善意,是英雄的本色。在日常生活中,谢樵遇到需要帮助的老奶奶,自然地走过去,搀扶着老人挂号、就医;在危险时刻,他主动请缨,营救群众英雄有爱,大爱无疆。(2)勇者无惧。轻死以行礼,谓之勇。大地震颤,湖水茫茫,山石滚滚,面对灾民求救的哀怜眼光,英雄挺身而出躬行仁义,勇者无惧。(3)青春无愧。“90后”谢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独立、无私、勇敢和坚强的青春形象,用惊天动地的壮举告诉世人:“90后”也是勇于担当的一代,也是无愧青春的一代。我们应向他学习,做一个勇敢、无私之人,让自己的青春无愧。4请以“留住一汪清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明确,除诗歌外,文体自选。【立意提示】本题可以从“清泉”的字面义和比喻义两个方向立意。从“清泉”的字面义立意,就是针对开发规模越来越大、污染越来越严重的现实,提出要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主张,阐述现代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从“清泉”的比喻义立意,首先要赋予“清泉”明确的比喻义,这里的“清泉”实际上比喻一种美好的理念和情怀,它可以是善良,可以是爱心,可以是乐观,可以是淡泊,也可以是宽容。但无论赋予“清泉”怎样的含义,作者必须将这种含义明确化,并且贯串于整个写作过程中。相对而言,写后一种感悟类文章更有深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