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作业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商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下图所示青铜器图纹可以反映商代()A冶铁业的进步B甲骨文的成熟C兴起了棉纺织业D已经有了养蚕业D解析:根据材料中青铜器上的蚕纹,可以推断商代已经有了养蚕业,故 D 项正确。2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这里的“吾”的身份是()A官营手工业者 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 D雇佣手工业者B解析:由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
2、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 B 项。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3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解析:西汉武帝以后,冶铁业收归官办,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政府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工艺也更为成熟,C 项正确。4在一座古墓中发现了黑亮如漆的黑陶,洁白如雪的白瓷
3、,闻名中外的粉彩和珐琅彩。这座墓葬的时间应不早于()A魏晋 B隋唐C宋代 D清代D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瓷器。本题是根据距今最近的历史信息来做出判断的选择题型,由所学知识和题干可以知道珐琅彩出现于清朝,这是距今最近的历史信息,由此得出答案是 D 项。5“土豪,我们做朋友吧”成为当今一种网络流行语。如果某一土豪生活在武则天时代,他能够显摆的财富不可能有()A精美的青铜酒樽 B削铁如泥的钢刀C色泽鲜艳的彩瓷 D波斯风格的织品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瓷器。彩瓷出现于清朝,故本题应选 C 项。6唐朝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主要功能是()A灌溉 B排涝C冶
4、铁 D挖煤C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冶铁业。由“吹炭”和“激水以鼓之”可知该工具为鼓风冶铁工具。7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这反映了汉代官营手工业()A工匠优秀,原料上等 B技术高超,不计成本C规模生产,面向市场 D分工细密,管理严格D解析:由题目中的文字信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可以看出,汉代官营手工业分工细密,管理严格,故本题应选 D 项。8“尺铁碾去瑶台雪,一弓弹破秋江云。中虚外泛搓成索,昼夜踏车声落落。”(元熊磵谷)诗中描写的是()A长安城东西织室丝织业生产的景象B苏杭等地织造局丝织品生产的景象C江南农村家庭棉
5、纺织手工业生产的景象D苏杭等地手工工场棉纺织业生产的景象C解析:从材料中“雪”“弓”“云”“索”“踏车”等词可知,题干所指为纺织生产活动,且应该是棉纺织,从时间段“元”来看,应该不是民间手工工场,而是家庭棉纺织手工业,故 C 项正确。9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穷乡山陬(z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勤有余布,亦兼鬻(y,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这反映出当时登州()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B解析: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10下表为明朝苏州地
6、区居民职业结构表。据此可知()职业自耕农、地主佃农工场主、雇工商人占人口比例24%36%30%10%A明朝苏州商品经济占主导B明朝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苏州已经是丝织业中心D苏州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解析:表格中工场主、雇工的比例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选 D 项。自耕农、地主和佃农所占的比例说明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故排除 A 项;B、C 两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11清朝到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制瓷技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中国瓷器开始大量销往海外市场B许多瓷器为国际市场需要而生产C清朝政府采取鼓励瓷器出口政策D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且占主导地位B解析:注意题干时间“清朝”
7、,A 项错在“开始”。清朝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故 C 项现象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超过了官营手工业,故 D 项错误。清代还根据欧洲商人的订单,专门烧制西餐用具和鱼缸等,故 B 项正确。12康熙松江府志记载:“农暇之时,(松江)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反映出()A手工业与农业的结合日益密切B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C当时已经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家庭手工业的技术水平显著提高B解析:材料中“所出布匹,日以万计”说明棉纺织业发达,家庭手工业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故选 B 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2 小题,第 13 题 28 分,第 14 题 24分,共 52
8、分)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代后期,青铜器制作水平达到了高峰,表现为器类繁多,造型庄重,花纹繁缛细密。西周的青铜铸造技术又有新的发展。这时期青铜器的突出特点是,器物上的铭文长,有的多达三四百字。材料二:在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开通以前,中国丝绸在罗马与黄金等价。罗马共和国末期,罗马贵族男人穿丝绸的就渐渐多了起来。到罗马帝国初期,提庇留皇帝曾禁止男子穿用中国丝绸做的衣服。可是不但没有禁止,贵族之家锦衣绣服反而成为风尚。材料三: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商周时期青铜器发展状况及铸造的主要特点。(8 分)(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从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8 分)(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
9、概括明清时期我国制瓷业的发展特征。(6 分)(4)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有关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哪些认识。(6 分)答案:(1)状况:青铜器铸造进入高度发达、繁荣时期。特点:技术先进并不断发展;器类繁多,造型美观;西周的青铜器大多为礼制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秩序。(2)内容:我国丝织品在古罗马影响大。结论:我国丝织业历史悠久,技术先进,曾长期领先世界;丝织品出口多,历史久,价格贵;曾改变了古罗马贵族的服饰习惯,迫使当地最高统治者下令干预。(3)特征:中外交流频繁;引进西方原料改进生产工艺。(4)认识:我国古代传统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手工业品丰富了中外各国人民的生活;青铜铸造、丝织业和制瓷业是我国传
10、统手工业的主要代表。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74 年在福建泉州港外出水了一艘南宋海船,船中残余的香料就有 2 000 多公斤,其中有檀香,还有价格等同于黄金的龙涎香。材料二:1987 年在广东东南濒临南海的阳江海域发现了一艘中国古代沉船,被命名为“南海一号”。这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近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整船文物多达 4 万8 万件,以瓷器为主,多为青釉瓷,许多瓷器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一摞一摞的铁锅和一篓一篓的铁钉是另两宗大量出水货物;目前船中出水的铜钱有上万枚,年代最早的是汉代的“货泉”,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1)
11、材料一中出水的海船来自哪个地区?材料二中“南海一号”是什么时期的船只?请分别说出理由。(10 分)(2)材料二沉船中有大量的瓷器和铁制品说明了什么问题?(6分)(3)综合以上信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的情况。(8分)答案:(1)泉州沉船来自今天的东南亚地区;因为东南亚地区盛产各种香料。“南海一号”是南宋时期的;因为出水的铜钱最晚是南宋高宗时期的。(2)说明南宋的瓷器和铁器在海外有大量的需求(或南宋的制瓷业和冶铁业发达)。(3)宋代海外贸易繁荣(或中国出口的主要是瓷器、铁制品,进口的多是香料)。解析:第(1)问,分别根据沉船运载的货物和出水的铜钱可判断出沉船的年代;第(2)问,可联系中国古代手工业的成就回答;第(3)问,根据材料得出“宋代外贸繁荣”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