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556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山东省聊城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参考译文:贞观二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我每天坐朝理政,每想要说一句话,都要想想这句话是否对百姓有好处,所以我不敢多说话。”给事中兼起居注史官杜正伦进言道:“君主办什么事,讲什么话都要记录在起居注里。我的职务是兼修起居注,所以不敢不尽愚笨憨直之力。陛下如果有一句话违背了常理,那么,即使在千年之后都会损害陛下的圣德,所以这不仅仅只会对当今的百姓造成损害。希望陛下慎重。”唐太宗听后非常高兴,赏赐他彩色绢帛一百段。贞观八年,唐太宗对大臣们说:“言语是表现君子德行的关键,因此,讲话怎能草率随便呢?庶民百姓,一句话讲得不好,就会被别人记住,遭到耻笑损害,更何况是作为万乘之主的君主呢?君主决不能讲出不妥当

2、的话来。这样做的损害是极大的,君主岂能和普通人相比?我常以此为戒。隋炀帝刚到甘泉宫的时候,那里秀丽的山水泉石让他称心如意,但他却责怪没有萤火虫,便下令说:捕捉一些萤火虫到宫里来,以供晚上照明用。于是,主管部门马上派几千人去捕捉,后来从各地送来五百车萤火虫到宫中。小事尚且如此,更何况大事?”魏徵回答说:“人君位居四海之尊的高位,行为如果有所亏失,古人认为如同日食和月食那样,人人都能看见。陛下的确应该有所警戒啊。”贞观十六年,唐太宗每次和各位公卿大臣谈到古代的治国之道,必然要反复责问辩论。散骑常侍刘洎也上书发表见解,他说:“帝王和平民,圣哲和凡夫,一上一下,如有天壤之别,不可相提并论。这样看来,可

3、得知用极其愚昧的人应答圣哲,用极其卑下的人应答至尊之人,只是自以为强大,(但)不可能办到。陛下降下圣旨,大发慈悲,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但还是担心臣下不敢直言,更何况陛下要求臣下谈论天人之际,旁征博引,修饰文辞辩驳其道理,援引古书用以排斥臣下的道理,这叫一般的凡夫俗子如何应对呢?臣听说苍天把不说话看做尊贵,圣人把不说话看做美德。老子认为真正善辩的人像是言语迟钝一样,庄子认为大道不须用文采修饰。这都是不希望多说话的意思。所以齐桓公读书,轮扁私下议论,认为徒劳无用;汉武帝仰慕古风尊崇儒学,汲黯讥讽说这是外表施行仁义而内心欲望过多;这是不希望他们耗费精神。而且多记事就会损伤心思,多说话就会损伤元气。在内损伤心思、元气,在外损伤形体、精神,即使起初察觉不到,将来一定会受连累。应该为国家爱惜自己,岂能为兴趣损伤自己呢?”太宗亲笔,写诏书批复说:“不思考就无法统御臣子,不说话就无法阐述自己的想法。到现在(近来)和臣子谈论就过于频繁。恐怕因此产生轻视别人的骄傲态度:身体、精神、心思和元气,倒不怕劳累。如今听到你忠诚正直的言论,我一定虚心改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