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63831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梯度作业 练素能(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二单元第6课一、素养达标1阅读下表材料,可以得出长城和大运河的共同点是(D)长城大运河秦汉时期,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保护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隋唐时期,成为联系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A抵御了匈奴侵扰B削弱诸侯国势力 C促进了南北交流 D有利于巩固统一解析修筑长城是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大运河加强了南北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国家统一,故选D项;A项只是长城的作用,错误;秦朝和隋唐时期没有诸侯割据,B项错误;C项只是大运河的作用,排除。2(2021沧州)唐太宗在位期间,曾规定五品以上京官,要轮流到宫中值宿,以便于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

2、失。唐太宗的这一做法(D)A遏制了官员腐败B使京官取代了宰相职权C提高了行政效率D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轮流到宫中值宿,以便于皇帝召见,询问外间事务,了解民间疾苦,以及政事得失”可知,唐太宗这一做法便于皇帝洞悉社情和了解政事得失,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D项正确;A项表述太绝对,错误;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3下图所示是小李同学的学习笔记,其中空格处的内容应是 (B)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康乾盛世”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重用人才。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

3、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文景之治”是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出现的盛世;C项错误,“开元盛世”是唐玄宗前期的盛世;D项错误,“康乾盛世”是清朝康熙和乾隆时期出现的盛世。4下表内容是不同史籍关于唐神龙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记述。据此能够被证实的历史事实是(C)记述出处“是日,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徙居上阳宫。戊申,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丁未,徙后于上阳宫。戊申,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丁未,太后徙居上阳宫。戊申,帝帅百官诣上阳宫,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资治通鉴A皇帝武则天传位于皇太子 B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

4、C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D武氏被迫移住上阳宫解析旧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皇帝上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说明武则天仍旧被尊号为皇帝,新唐书本纪第四中“上后号曰则天大圣皇帝”也记载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资治通鉴中“上太后尊号曰则天大圣皇帝”同样记载武则天被尊号为皇帝。三则史料都对此事有记载,故C项正确。只有一则史料记载“上传皇帝位于皇太子”没有充足说服力,故A项错误。有两则材料说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称帝,说服力不强,故B项错误。材料中不能说明武则天是被迫移居上阳宫,故D项错误。5在视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

5、见,唐代 (D)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解析据材料“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可知,陪葬的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这反映了当时民族间经济交流密切,也体现了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陪葬的骆驼”,与海上丝绸之路无关,A项错误;据所学可知,唐朝时期制陶业和制瓷业成为两个独立的部门,B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材料没有体现“汉藏文化交流频繁”, C项错误。6(2021铁人中学)隋唐时期南北统一,而服装却分成了两类:一类继承了汉魏以来的汉式服装,另

6、一类则继承了北齐、北周改革后的圆领缺骻袍。这一服装体制(B)A埋下了分裂的隐患B体现了民族大交融C冲击了服饰等级制D促成了思想多元化解析材料反映了隋唐时期主要流行两大类服装,一种是传统汉服,另一种是融合少数民族元素的圆领缺骻袍,这体现了隋唐时期文化的包容与多元,也反映出此时期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故选B项;服装的样式与分裂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只反映了隋唐时期的服装样式,无法说明服饰等级制被冲击,故排除C项;服装样式与思想多元化没有直接关系,故排除D项。7旧唐书记载,唐朝中后期,地方的节度使可以自行设置文武官员,并且将属地的赋税据为己有,在许多方面都不听中央政府管辖。这反映了当时(C)A唐朝

7、郡县制已遭到废除B已经形成南北对峙局面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剧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激化解析唐朝后期的节度使自行任命官员、征收赋税,不听中央管辖,这都是地方独立性增强的表现,说明地方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使得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故选C项;唐朝并没有废除郡县制,没有出现南北对峙,排除A、B两项;材料体现的是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加剧,不能体现文臣和武将矛盾的激化,排除D项。8开元年间,唐玄宗改贞观十道为十五道,每道设立一名固定的监察官员采访处置使。玄宗后期,在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这一变化(D)A直接导致了唐朝的灭亡B促使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C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D削弱了中央

8、对地方的控制解析设置节度使的道内出现了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不是导致唐灭亡的直接原因,A项错误;藩镇割据主要是由于节度使制度所致,B项错误;材料中“集节度使与采访使于一身的现象”导致军、政、监察集于一身,不利于防范贪腐、渎职等行为,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项错误,D项正确。9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唐杜甫忆昔材料二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

9、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1)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时期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2)材料二中,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答案(1)社会现实:“开元盛世”时期。印证:“小邑犹藏万家室”。(2)趋势:连续增长(上升)。原因: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贞观之治”奠定基础;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开元盛世”局面并达到全盛。解析(1)社会现实:根据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

10、公私仓廪俱丰实”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开元盛世”时期国家呈现出的经济繁荣景象,包括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等,因此材料内容反映的社会现实是“开元盛世”。印证:材料二户数的增长反映了此时期粮食充足,人口增长,印证了材料一中“小邑犹藏万家室”,其意为小县城也有上万户人家。(2)趋势:根据材料二中数据,639754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连续增长的趋势。原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主要是唐太宗时期“贞观之治”的出现,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为人口增长奠定基础;武则天时期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社会 经济继续发展,为人口的连续增长提供重要保障;唐玄宗

11、统治前期“开元盛世”达到全盛,经济进一步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二、能力提升10(2020山东省等级考模拟卷1)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年)颁布诏令:“货物兼通,将以利用。自今以后,所有庄宅以(及)马交易,并先用绢布绫罗丝绵等,其余市价至一千以上,亦令钱物兼用,违者科罪。”该诏令在当时(C)A打破了原有交易规范 B抑制了土地兼并活动C妨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D顺应了经济发展趋势解析据材料,唐玄宗时期,绢布、绫罗、丝绵可以当作货币进行物物交换,市价在一千以上的,也可以钱物兼用,否则违者科罪。这说明政府没有认识到物物交换与货币交换之间的区别,没有认识到货币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打

12、破原有交易规范,只是以立法的形式维护物物交换,A项错误;B项与材料无关;政府没有认识到货币对商品经济的促进作用,没有顺应经济发展趋势,D项错误。11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C)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

13、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概括史料对唐军与薛举作战记载的共性唐军“败绩”,C项正确。A项“皇帝”与材料“秦王”不符,排除;四则材料中仅有一则提到刘文静,并且其身份是将领而不是主帅,B项不准确,排除;四则材料中只有一则指出作战失败是由于唐太宗生病,但这一记载在其他三则材料中并未出现,排除D项。12(2019全国卷高考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C)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14、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解析C项对:题干描述了拔河运动在唐代的流行,唐玄宗的诗描绘了“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的壮观场面。拔河主要是依靠体力和耐力获胜的,因此这体现了唐朝人崇尚力量和阳刚之气。A项错:材料中没有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做比较,无法得出江南文化的地位。而且唐朝时经济重心仍在北方,江南文化不可能成为主流。B项错:材料只是表明拔河风俗,没有体现“耕战结合”。D项错:仅从材料判断不出唐诗主要描写宫廷生活,而且也不符合史实。13(2018全国卷高考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

15、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D)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解析D项对:表格内容反映出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中原型、边疆型与东南型的藩镇中的官员都由朝廷任命,上供或少上供,说明这些藩镇承认唐朝中央政府的统治;从这些藩镇的功能“防骄藩”“守边疆”“防盗贼”及题干信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看,它们延续了唐朝的统治。A项错:表格内容反映了藩镇赋税是否上供,但不能说明藩镇控制朝廷财政。B项错:表格内容无法反映出藩镇间的

16、战争(攻伐)情况。C项错:从表格中的藩镇情况来看,大部分藩镇有财权,而且河朔型藩镇拥重兵,有兵权,并有官吏任免权,说明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并不都维护中央的权威。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唐朝安史之乱后,一些藩镇跋扈割据,朝廷力弱不能制。唐宪宗李纯(805820年在位)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他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剑南西川(今四川中南部)与浙西镇(今苏南、浙西地区),取得胜利,割据多年的魏博镇(今冀南、豫北)主动归顺。814年,朝廷发兵讨伐反叛的淮西镇(今河南南部),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

17、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817年平定淮西,俘杀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迫于此战之威,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藩镇跋扈局面告一段落,唐朝一时兴盛。因宪宗年号“元和”,史称“元和中兴”。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平定“跋扈”藩镇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答案(1)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灵活调整征讨策略;剿、抚并用。(2)维护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努力实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解析(1)根据“整顿赋税,裁减冗员,放免宫女,使财政状况开始好转”得出:开源节流,增加朝廷财政收入;根据 “任用主张削藩的李吉甫等人为宰相”得出:态度坚决,重用主张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员;根据“仍沿旧例以宦官监军,将帅不肯出力,战而无功。宪宗听取建议,取消宦官监军制度,将帅自行处理军务”得出:灵活调整征讨策略;根据“先后讨伐不服从朝廷的原割据的藩镇主动投附,一些藩镇被分割裁减”得出:剿、抚并用。(2)从政治(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治稳定)、经济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