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默写 虞美人(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6378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默写 虞美人(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默写 虞美人(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2019届高三语文 古诗文默写 虞美人(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中必背课文 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中,运用想象手法,抒发物是人非的感慨的名句是:“_,_”。2.李煜的虞美人中,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作为亡国之君的诸多愁绪的诗句是:“_?_”。3.李煜的虞美人中,连用两个诘句问天问地问人,含蓄地表现出词人面对美好事物时对时光流逝、人生绝望的无限唏嘘之情的句子是:“_?_”。4.李煜的虞美人中,词人借东风和明月这些宇宙永恒之物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高中必背课文14篇之离骚1.屈原的离骚中,诗人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是:“_,_”。2.屈原的离骚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是:“_,_”。3.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

2、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4.屈原的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但仍然遭到贬黜的诗句是:“_,_”。5.屈原的离骚中,用互文的手法写出朝廷小人借“蕙纟襄”“茝兰”等物指责、诽谤诗人最终导致诗人罢免的诗句是:“_,_”,语句中透露出诗人的委屈与不满。6.屈原的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诗句是:“_,_”。7.屈原的离骚中,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的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的诗句是:“_,_”。8.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遭到不公正对待的原因之一是在位者的荒唐的诗句是:“_,_”。9.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秀眉作比喻,表明自己因德行美好

3、而遭到小人诽谤的诗句是:“_,_”。10.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现状的诗句是:“_,_”。11.屈原的离骚中,通过打比方表明当时社会中的人们违背准则,把苟合取悦别人奉为信条的两句是:“_,_”。1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达自己忧郁失意,孤独地遭受着今世的穷困的句子是:“_,_”。13.在离骚中,诗人屈原诉说自己曾因佩戴蕙草而遭到贬逐,也曾因采摘茝兰而遭人指责,但他仍坚定地表示:“_,_”。14.屈原的离骚中,诗人抒发完自己忧愁不安、穷困失意的郁闷之情后,马上用“_,_”表明自己宁可被放逐也不以媚俗取巧为姿态的决心。15.屈原的离骚中,表明诗人宁可死去或被

4、放逐,也不会和世俗小人一样媚俗取巧的诗句是:“_,_”。16.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雄鹰这些大鸟和燕雀这些小鸟自古以来就不合群一例作比喻,说明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诗句是:“_,_”。17.屈原的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诗句是:“_,_”。18.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方圆不相合来作为例子、用反问的语气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诗句是:“_,_”。19.屈原的离骚中,“_,_”这两句可以看出对于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诗人原本是打算委屈心志、压抑感情,以待有朝一日能洗刷耻辱。20.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诗句是:“_,_”。21.屈原的离骚中

5、,诗人对自己当初没看清楚形势而选择了做官委屈地表达出后悔之情,如今打算归隐的诗句是:“_,_”。22.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达了趁着迷途未远,赶紧回到正路的两句是:“_,_”。23.屈原的离骚中,诗人通过自己退隐后骑马到达长满兰草的水边和长满椒树的山岗,表明自己从朝廷隐退是为了修养自己的诗句是:“_,_”。24.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自己向君王进言不成反遭指责,不如退隐回去重修德行的诗句是:“_,_”。25.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互文的手法、以荷花来表明自己要提高修养的诗句是“_,_”。26.屈原的离骚中,诗人表明即使没有人了解自己也无所谓,只要自己内心真正安好就可以的诗句是:“_,_”。27.屈原的离骚中,屈原通过加高自己的帽子和增长自己的佩带表明要使自己品格更加高洁的两句是:“_,_”。28.离骚中屈原表明因为经常佩带芳草和玉佩,所以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从不亏损的诗句是:“_,_”。29.离骚中屈原表明人各有各的乐趣,而他将穷其一生追求美德与美政的诗句是:“_,_”。30.屈原的离骚中,诗人用反问句表明自己即使受挫甚至粉身碎骨也不会改变原来志向的两句是:“_,_”,与于谦石灰吟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