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5598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双语学校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语文必修二试题(二区) WORD版无答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邹平双语学校高一学分认定考试 语文2测试卷 一、(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戍守(sh ) 走舸(g ) 勉强(qing) 宜别图之(y)B吮吸(yn ) 顷刻(qng) 引擎(qng ) 芟夷大难(shn )C涅槃(ni ) 憎恨(zng) 狙击(j ) 迫击炮(p)D包扎(z ) 愚蠢(y) 木椽(chun) 飞来横祸(h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掂记 编辑 坍落 挈妇将雏B抵挡 膝盖 亳州 聚精汇神C虾篓 冒昧 誊写 卓有成效D蹈籍 菱角 追溯 浅尝辄止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为了弄清这句话的出处

2、,判断对方说法的真伪,老先生跑了许多图书馆, 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位教授认为青年学生应读懂一些为人 之道,做事要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雨势突然增大,组委会不得不 了今天的比赛,并表示将向观众赔偿门票损失。A批阅 处事 终止B批阅 处世 中止C披阅 处世 中止D披阅 处事 终止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 )A我很欣幸他的得释,就赶紧付给稿费,使他可以买一件夹衫,但一面有很为我的那两本书痛惜:落在捕房的手里,真是明珠投暗了。B唐人写绝句,五言才二十字,七言也仅二十八字,但是无不惨淡经营,反复推敲。C乔治桑在我们这个时代具有独一无二的地位。其他的伟人都是男子,唯独她是伟大的

3、女性。D侦查人员认为,这两个案件表面看没什么牵扯,实际上却藕断丝连,应做认真分析。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已经达到新水平,更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B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是能否使西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C交通部发布了驾驶员素质教育大纲,督促驾驶员牢记集中注意力、仔细观察和提前预防,以保证平安出行。D这个地区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但在记者面前,三个排污企业的领导却避重就轻,推卸责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12分)聆听历史是一种伟大的才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并不封

4、闭,中华民族本身就是在长期的兼容并取、包收含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时间里融合了许多古代先民,这个过程就是古代先民相互开放、相互吸收的过程。由于开放,我们的民族取长补短,创造了伟大的文明成就;由于融合,民族的精神保存了活力,历经磨难而终久不息。古代民族的兼收并取,最终铸造了中华民族,由此奠定了东方最灿烂的古代文明。文明生存的条件之一,就是对外开放的环境与心态。环境的封闭看起来是安逸与宁静,但同时也意味着丢失前进的机会。心态的封闭则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这样一个教训,在世界进入“近代”以来就让中国人吃足了苦头,而当我们克服这种心态后,我们就又起步了

5、。中国近一两百年的历史,就是这样一部“心态史”。所以,一个开放的环境与一个开放的心态,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开放的心态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抬起眼睛来看别人,既看别人的过去,也看别人的现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越来越明白:不看别人的现在,那就是夜郎自大,自取落后。但看别人的过去之重要性,却是多数人所忽视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看别人的过去实际上就是在看别人的现在。别人现在成功,他为什么成功成功的根源在过去;别人现在失措,他为什么失措失措的原因也在过去。世界上没有无本之木,现在这棵树,是长在过去这个“本”上。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会没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因素作为其条件,而

6、这些条件难道是在一瞬之间一蹴而就的,并不是出自于其历史经历的积累、或其历史创造性的不断涌现?又有谁能够相信:一个国家的挫折,不由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等诸方面的问题所造成,而这些问题难道是一日之间成三尺之寒,并不由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 历史不仅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智慧。外国历史不仅仅是关于外国的历史知识,而且是世界其他民族积累的智慧的结晶。常有人问:学习历史有什么用?我的回答是:历史给人以聪明。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历史纪录的是前人的经历,提供的是前人经历中的经验和教训。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验提供的是成功的智慧,教训使后人有可能成功。我们总希望自己成功、不失败,历

7、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是成功和不失败的一面镜子。实际上,任何人都站在历史的镜子前,而看不看镜子、能够在镜子中看见什么,这就是智慧的表现。我还愿意使用另外一个比喻:历史虽然无言,但它却会说话;能够听见历史说话已经很了不起了,而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这就是伟大的智慧。6对这样一部心态史指代内容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是自己闭起眼睛来不看竞争的现实,在竞争的环境中碰得头破血流B兼容并取、包收含纳C先封闭后开放的心态D先开放后封闭的心态7下列对“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没有必要分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可统称为当代史。B现在是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有前后联系的

8、因果关系。C“一切历史”就是“这棵树”,“当代史”就是“这棵树”的“本”。 D没有人相信:一个国家的兴盛和挫折,是出自历史经历的积累,是由于其主观、客观各种原因积淀而成为历史的顽疾。8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只有开放,中华民族的精神才能保存活力;只有融合,中华民族才能创造伟大的文明成就。B“环境的封闭”指与外界隔绝,远离竞争。“心态的封闭”指身处竞争的环境中而又无视竞争。C看别人的现在当然重要,看别人的过去也重要,两方面都去看才称得上真正拥有“开放的心态”。D聆听历史的开放心态是一种才智;能够听见历史在说什么也是一种才智;能够听懂历史在说什么就是伟大的才智。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

9、4分,共12分)诸葛亮论(苏轼)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曹操因衰乘危,得逞其奸,孔明耻之,欲信大义于天下。当此时,曹公威震四海,东据许、衮,南牧荆、豫,孔明之恃以胜之者,独以其区区之忠信,有以激天下之心耳。夫天下廉隅节概慷慨死义之士,固非心服曹氏也, 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 如此则虽无措足之地,而天下固为之用矣。且夫杀一不义而得天下,有所不为,而后天下忠臣义士乐为之死。刘表之丧,先主在荆州,孔明欲袭杀其孤,先主不忍也。 其后刘璋以好逆之至蜀

10、,不数月,扼其吭,拊其背,而夺之国。此其与曹操异者几希矣。曹刘之不敌天下之所知也言兵不若曹操之多言地不若曹操之广言战不若曹操之能而有以一胜之者区区之忠信也。孔明迁刘璋,既已失天下义士之望,乃始治兵振旅,为仁义之师,东向长驱,而欲天下响应,盖亦难矣。曹操既死,子丕代立,当此之时,可以计破也。何者?操之临终,召丕而属之植,未尝不以谭、尚为戒也。而丕与植,终于相残如此。此其父子兄弟且为寇仇,而况能以得天下英雄之心哉!此有可间之势,不过捐数十万金,使其大臣骨肉自相残,然后举兵而伐之,此高祖所以灭项籍也。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宜其屡战而屡却哉!故夫敌有可间之势,

11、而不间者,汤、武行之为大义,非汤、武而行之为失机。此仁人君子之大患也。吕温以为孔明承桓、灵之后,不可强民以思汉,欲其播告天下之民,且曰:“曹氏利汝吾事之,害汝吾诛之。”不知蜀之与魏,果有以大过之乎!苟无以大过之,而又决不能事魏,则天下安肯以空言竦动哉?呜呼!此书生之论,可言而不可用也。 (选自苏轼集)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宜其屡战而屡却哉 却:后退B得逞其奸 逞:实现C曹、刘之不敌敌:实力相当D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取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因衰乘危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B且夫杀一不义而得天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C以绝曹氏之手

12、足 作师说以贻之D乃始治兵振旅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1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的这篇文章独辟蹊径,其独特的见解令人耳目一新,发人深思。第一段开宗明义地指出孔明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B在第二段中,苏轼认为孔明口头上讲仁义,实际上却是使用诈力,而且他认为孔明和曹操的做法并没有多大的差别。C第三段是说孔明既不能全信义,就应该用智谋,而且提到只有汤、武才能用“大义”,其他的人都不能用。D第四段总结全文,指出说空话是毫无实际价值的,而且举了两件事来说明孔明的想法和说法都是脱离实际的。1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特以威劫而强臣之,闻孔明之

13、风,宜其千里之外有响应者。(5分)(2)孔明既不能全其信义以服天下之心,又不能奋其智谋,以绝曹氏之手足。(5分)四、名句默写(20分)(1)寄蜉蝣于天地,_。(2)_,_;_,羽化而登仙。(3)形容洞箫声“_,_,_,_,_,_。”这都是通过音乐引起想像,运用一系列比喻描写听者的感受。(4) “_,_。”由琴声想到珠玉声,是声音的类比联想。(5)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_,_。(6)_,_。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7)描写琵琶声的句子:“别有幽愁暗恨生,_。_,铁骑突出刀枪鸣”(8)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_,_。五、(10分)13. 仿照示例,从

14、鲁迅、柔石、白莽、朱自清、沈从文、马克思中任选一位,另写一段话。要求:句式大致相同,字数可以略有增删。(4分)向您致敬,冰心。您的寄小读者养育了我,从此,什么仇恨也不能把我拉入深渊,唯有童心的引导能把我带入爱的天国。14. 在下面的横线处,填写合适的句子,使整段话连贯、通顺。(6分)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沐浴着爱的光辉。有血浓于水的亲情,有 ,有热土难离的乡情情感是美好的, ,友情让我们获得快乐, 。六、阅读师说选段,完成15-18题。(16分)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

15、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

16、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15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听说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知:知识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齿:牙齿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句读之不知B.吾从而师之择师而教之C.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其皆出于此乎D.圣人之所以为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对比论证的一组是(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

17、师之。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A. B. C. D.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正反对比论证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节选段落分别从反面和正面阐述了从师的重要性。B.作者推崇儒学,他所说的“道”即指儒家思想,“业”即指儒家经典。在佛、老思想盛行的唐代,作者持有这种思想是难能可贵的。C. 作者认为“道在即师存”,在学问面前人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这充分体现了他“清静无为”的思想主张。D. 作者只从士大夫们的荒谬话语中点明了师道不复的原因,进而对所谓君子们的愚昧进行了详尽而深刻的批驳与嘲讽。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