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诸城市龙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1明朝前期,在北方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但蒙古军队多次南下掳掠,甚至俘虏皇帝,威逼北京。明朝后期,明王朝与蒙古达成协议,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听边民自行贸易,从此蒙古基本不再构成边境威胁。这一变化反映出()A中原经济是蒙古政权的生存基础B诸王守边削弱了边地的防御力量C明朝对蒙古采取堵疏并用的政策D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2英国国王亨利八世通过搜集史料证明:在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信奉基督教的国王卢修斯把自由和财产赐予英国教会,当卢修斯写信给阿莱赛利乌斯教皇请他到英格兰传授
2、罗马法时,教皇回信说卢修斯不需要罗马法,因为他已经有了不列颠法律。亨利八世此举的目的是A否定教会权威 B证明君权神授C没收教会财产 D建立民族国家31977至1979年,中央高层频繁出访,除传统友好国家外,有两类国家明显增多:一是发达国家,如副总理谷牧访欧,法德等国表示愿同中国发展关系;二是正在进行改革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关系B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C营造经济建设良好外部环境D努力扩大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4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宋与西夏“置榷场于保安军及高平砦”,进行互市。嘉祐二年(1057年),元昊的儿子谅柞扰边,宋朝警告说:“要以违约则罢和市。
3、”后来因其待宋不恭敬,宋朝停止榷场互市。这表明宋朝A在处理民族关系上的软弱性B对外贸易政策的灵活多变C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D政治统一促进了边境贸易5下图为2016年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本地财政收入和获得的国家补贴情况(单位:亿元),该图说明A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缺乏自主性 B西部民族风俗文化不断进步C各民族基本实现了共同繁荣 D国家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6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 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
4、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7汉武帝元狩五年开始发行下图货币,代替了秦代复杂的 货币制度,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 易于携带、计重,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由此可见A 自然经济形态排斥交易工具B B货币的统一维持了中国统一C 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D D半两方孔钱长期是唯一货币8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下表是关于“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这直接反映出清代A 赋役制度的改革B人身关系的变化C.土地制度的变革D商品经济的发展9下表是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
5、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上表反映了A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B布匹在宣德至景泰年间是最主要的支付手段C布匹、稻谷一直作为支付手段 D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10下图反映了清朝前期人口与人均耕地数变化情况,据此推论,1720年以后图示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A赋税制度改革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实行闭关锁国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11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图表明A越来越多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的发展方向B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C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12秦汉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如下表表中铸币变化反映出A汉承秦制,但
6、有损益B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C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D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13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14清政府下令不许地方绅士自行救灾,救济灾荒均以国家为主导,以免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这说明A民间救灾开始居主导地位B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政府的救灾政策发生变化D晚清中央权威趋于衰弱1
7、5养济院是中国古代由官方倡导实行的一种恤养机构。州县坐落位置创办/重建时间创办人通许县旧在城北凤形冈洪武年间县丞范世英杞县县治东北洪武六年知县张淮鄢陵县旧在德星台侧,徙于天甯寺前嘉靖十四年知县王时中仪封厅旧在县治西南隅,后移建重道门外顺治年间知县崔维雅新郑县在县治西北隅康熙三十二年知县朱廷献上表为明清时期开封地区养济院的设置及分布情况,据此可知A关注民生是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B清代官员更注重前代民生事业的传承C地方官员较之乡绅更热衷于慈善事业D社会救济是地方政府维护稳定的手段162020年,新冠疫情袭击全球。疫情期间,中国各地社区组织志愿者,为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劝导居民居家抗疫,排查外来
8、人员,对重点人员进行体温监测、定点隔离等,中国疫情得到最有效控制。这反映了中国治理体系中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逐渐完善B政府机关服务意识增强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效果显著D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17考古学家发现,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的祭品是十分丰盛的,包括大麦粥、炖鸽肉、烤鹌鹑、小麦面包、蛋糕、水果等。这些祭品主要是当地的农产品,墓室的壁画中也常常出现农民种植庄稼的场景。据此可知古埃及A农业促进烹调水平提高B农业影响宗教信仰发展C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D丧葬习俗反映农业繁盛18中国古代农具各式各样,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据此可知,古代农耕经
9、济A形式多样B自给自足C精耕细作D个体经营19“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了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农业产品的世界市场。”据此,20世纪以来美国食物储备技术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发明了新交通工具B工业革命的发展与影响C工业生产方法的改进D政府的推动作用20下表是部分物种在亚、欧、美洲传播、种植情况表,据此可知A美洲是世界农业物种的中心 B其传播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C17世纪中国闭关锁国不可信 D中国农业生产发达世界领先第卷 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
10、。)2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北宋前期主户和客户土地占有情况的比率表主户客户上三等户(地主)下户(自耕农)佃农占全国农户总数百分比12.752.235.1占全国总耕地数百分比70300摘编自安作璋主编中国史简编北宋的阶级关系和赋役制度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中的数据信息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要求:史实运用正确,逻辑体系严密。)(14分)22、如表是世界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发展变化大事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时间大事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19世纪70年代以后欧美各国和日本等国相继效仿实行金本位制。一战后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
11、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运而生。规定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1971年8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放弃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可兑换性,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了牙买加协定,全球经济进入了浮动汇率制时代。2009年中国开始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2015年中国倡导的金砖银行和亚投行成立。摘编自盛斌、黎峰的世界格局变迁中的金融体系变革采用一个新的尺度,对近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进行阶段划分,并说明划分依据。(14分)23.(12分)阅读材料,完成要求。材料新中国实行的
12、各版护照简介1949年单页版、50版、53版、58版护照为中俄文对照71版、75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80版将75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依据材料并结合新中国的外交,从护照上的文字的变迁,对新中国护照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答案1D据材料从“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结果“威逼北京”到“恢复通贡,边镇开设互市”结果“不再构成边境威胁”的变化可知,经贸往来利于民族之间亲善和睦,故D项正确;蒙古的生存基础是游牧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设立九边重镇防范蒙古”说明诸王守边是
13、为了加强防御力量,故B项错误;材料“明朝前期”和“明朝后期”说明明朝每个时间段采取的政策不同,不能说明采取了“堵疏并用”的政策,故C项错误。2D【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亨利八世极力否定罗马教会对英国的控制,其目的是要建立英国民族国家,故答案为D项。亨利八世主要是否定罗马天主教会,而不是否定所有教会的权威,排除A项;亨利八世认为不需要罗马法律,要强化不列颠法律,与君权神授无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3C题干中的时间点是1977年至1979年,这是改革开放的孕育期和初期,为了给改革开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国家领导人注重出访发达国家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判定此时
14、为改革开放的孕育时期,出访发达国家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目的性的,没有体现中国重视发展同各国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除传统友好国家外”可知,对外关系还包括传统友好的国家,不仅仅是注重发展与欧洲国家友好关系,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出访是为了营造外部环境,而不是为了扩大国际影响,故D选项错误。4C材料“要以违约则罢和市”体现的是宋朝利用经济手段处理民族关系,C正确;材料中停止榷场互市的行为,体现的是宋朝政府态度十分强硬,A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民族关系,非对外贸易,B排除;北宋处于一种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并未实现政治统一,D排除。故选C。5D【解析】
15、柱状图显示国家补贴的数值大于本地财政收入,说明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予以大力支持,故D正确;A中自主性不符合民族区域自治特点;B中风俗与材料没有直接关系;C中基本实现不符合事实。6D根据表格可知田赋从1842年年逐年下降,1885年就已经下降到,所以A项中的“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是错误的。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政府对工商税的征收超过农业税;但从表格数据来看政府对工商税的征收超过农业税从1885年就开始了,排除B。 中华民国在1912年1月1日成立,排除C。表格中田赋从1842年年逐年下降、工商税逐年增长,这样的变化和晚清政府的经济政策的调整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甲午战争后
16、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项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7C图片货币为五铢钱,根据“成为非常稳定的交易工具,由于该货币重量适中, 一直延用到唐高宗武德四年”可知,五铢钱币值和信用长期稳定,故选C;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结合所学可知,从汉至唐,经历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国家分裂时期,并且B项夸大了货币统一的作用,排除;图片货币为五铢钱,不是半两钱,并且“唯一”表述太绝对,D错误。8A据材料“人丁”系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结合从康熙朝到嘉庆朝“人丁”一词出现次数减少,可得赋役制度的改革,逐步实施“摊丁入亩”,政府放松了对户籍的控制,取消了人头税,A正确;据材料“人丁”一词
17、的出现次数减少不能说明人身关系的变化,排除B;据材料可得赋税制度的变革,不涉及土地制度的变革,土地制度仍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C;赋役制度的改革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不是材料“直接反映出”的主旨,排除D。9D通过题干可以看出,从明初到明代中期,土地买卖契约中,宝钞逐渐退出了流通领域,说明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D正确;明初白银使用明显低于宝钞,A排除;宣德至景泰年间,各种支付手段都存在,因此不能认为布匹是当时的主要支付手段,排除B;天顺至弘治年间布匹不再作为支付手段,排除C。10A数轴显示清朝建立以来随着人口逐渐上升,人均耕地逐渐下降,1720年人口超越了耕地的极限,此时政府采取摊丁入亩和
18、地丁银,按照人口进行收税,故出现表格中现象,故A正确;土地兼并不是主要原因,故B错误;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贸易,故C错误;D是鸦片战争之后才出现。点睛:本题是表格类选择题,解题思路如下:A、两头看,项间比:两头看:看头看对材料的概括说明:包括对表内容的说明,尤其要注重时间、地点等,如本题中1720是解题关键。看尾看材料的出处和针对材料所提出的问题。项间比;据问和看获得的信息,按表中所给信息找项比较或分析,找出数字变化或获取特殊数字的含义。B、察变化、译文字:把发掘的数字变化或特殊数字的信息,译成文字信息。本题注意人口折线和耕地比的折先比较。C、联教材、掘信息:据译成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揭示其深
19、层隐含信息。11A材料体现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会员国数量从1945年到2000年显著上升,这说明的是国际社会对该组织的认可,也反映了世界经济体系的制度化、体系化,A正确;材料无法得出BC结论,排除;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故选A。12C秦汉两代发行铸币的基本情况表中,货币的发行从“不垄断发行”、“不准私铸”发展到“由中央垄断”,反映出中国古代经济集权主义的发展,C项正确;“汉承秦制”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王国问题的日趋严重与“中央垄断”货币发行不符,B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古代铸币制度的完善”,D项错误。13B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地方宗族内部注重社会教化和乡规里约,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
20、化认同,因此古代乡村基本实行自治,故B正确;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不是乡村实行自治的必然原因,故A错误;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远未达到健全完备的地步,故C 错误;“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说明乡村依然受政府的管控,故D错误。14D【解析】从材料中的“到了光绪初年,来自江浙等东南沿海的地方绅士,开始跨越江南,进入华北地区去救灾”来看,清朝中央政府的权威有所削弱,出现了原来清政府不允许民间自主进行的救灾行为。故答案为D项。A项“居主导地位”材料不能反映,排除;材料所述与民族资本主义无关,排除B项;发生变化的不是政府政策,排除C项。15D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养济院是官方倡导的
21、恤养机构,具有赈济作用,可以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关注民生与政绩考核相结合,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清代和前代的对比,故B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地方官员比乡绅更热衷慈善事业,故C项排除。16B材料中的各地的志愿者都是社区组织的,是政府机关服务意识加强的表现,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A排除;材料信息没有体现出基层民主的特征,C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依法治国的特征,D排除。故选B。17D根据材料可知,古埃及人为死者提供丰盛的祭品,其中大多是当地的农产品,这反映出古埃及农业的繁盛,D项正确;材料涉及的祭品大多源于农业生产,A项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未
22、涉及古埃及的宗教信仰,B项排除;物质基础包括很多方面,丰富的祭品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不能仅由祭品丰富就推断出财富积累提供物质基础,C项排除。18C根据材料“耕种工具有犁、耙、耖,锄等,收获农具有掼床、镰刀等,加工农具有碌碡、砻、磨盘等,数不胜数”可知,材料体现了多种多样的农业生产工具,反映的是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故C正确;A、B、D都与材料无关,排除。19B根据材料可知,工业革命提供了便利的储备工具和运输工具,食物储备技术得到发展,B正确;新的交通工具发明以及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实物储备技术发展的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排除A、C;题干并未体现出政府在食物技术储备方面的作用,排除D。20B
23、从材料中的“哥伦布航行后”和时间信息来看,烟草、番茄等物种传播到中国,是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故答案为B项。A项说法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并非禁止对外贸易,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并不能说明闭关锁国政策不可信,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美洲物种传播到中国后的生产状况,不是说明中国农业在世界上的地位,排除D项。21.(14分)信息:地主所占总户数比例低,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高;自耕农所占总户数比例高,但占有全国耕地比例低。说明了土地集中现象严重。(2分)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宋朝实行“不立田制”、“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自由买卖下的土地兼并加剧;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6分)影响
24、:促使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进一步加快社会阶层流动;激化社会矛盾和减少政府的税收,导致了赋役制度的改革及后来的王安石变法。(6分)22示例一: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以美元本位制为标志的国际金融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布雷顿森
25、林会议召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应运而生。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以浮动汇率制为特征的国际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示例二:英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
26、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一直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美国主导的国际金融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大大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多元化趋势下的国际金融体系: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开始实行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
27、,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示例三: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工业革命后,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拥有广大的海外殖民地,成为世界工厂,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品生产基地、输出国和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伦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纷纷效仿。英国建立并主导了以金本位制为标志的全球金融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削弱,金本位制难以为继。除英联邦国家与英镑形成固定的比价关系外,许多国家都确定与美元的固定比价关系,国际金融体系处于混乱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
28、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英国等国实力大大削弱,美国的经济实力在战争中迅速膨胀,企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1944年夏,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在美国的布雷顿森林召开,布雷顿森林体系应运而生,它的建立标志着美国主导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确立。它规定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的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在日本、西欧崛起的同时,美国经济实力相对削弱,无力承担稳定美元汇率的责任,被迫美元与黄金的自由浮动。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国际金融体系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23、答案:示例:从护照上的文字看,20世纪50年代由于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政策,主要是同社会主义国家有外交关系,护照采取了中俄文对照;70年代前期护照改为中法英文对照,体现了中苏关系的恶化以及与西方国家的建交热潮;80年代护照上不再注明使用的限定范围,反映了中国已走上对外开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