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带解析)一、单选题 (共15题) 1.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由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的权力日益向皇帝集中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 “胡惟庸绝不是朱元璋的真正目标,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庞然大物”是指 A内阁制度B丞相制度C宦官集团D胡惟庸集团 3. “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
2、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A汉武帝B宋太祖C明太祖D清雍正帝 4. 明太祖在一首诗中写道:“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为解决上述问题,明太祖的做法是 A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B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C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D设六部分理全国政务 5. 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君主集权加强B皇权逐渐衰弱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6. 明朝内阁对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可以拒绝草拟,封还执奏。皇帝不满内阁票拟发回重拟时,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
3、重拟,以原票封进。以上材料主要表明 A明朝内阁的权力高于皇权B内阁事实上成为决策机构C明朝皇权较前代有所弱化D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 7. 某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 8. 明朝永乐帝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后,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
4、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9.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秦朝确立三公九卿制度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C明朝设立内阁制度D清朝设置军机处 10. 在热播的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女主人公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的康熙年间,她可能看到的情景是 A皇帝
5、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B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C军机大臣跪见皇上D内阁大臣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 11.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秦丞相府B唐尚书省C元中书省D清军机处 12. 明代的内阁与清代的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全国政务B参与决策,并决定朝廷事务C参与机要政务,无决策权D负责全国各地的军事事务 13.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6、B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14. 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遇有相同的字时,必须改用其他字,体现出皇帝独尊的时代特征。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B唐初改“民部”为“户部”C明初改“大都”为“北平”D清初改“玄武门”为“神武门” 15. 中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建筑体系和独特的建筑文化。下列建筑最能体现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的是 A天坛B太庙C颐和园D太和殿 二、非选择题1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李世民认为:“以天下之广,四 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
7、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 至累年,乘谬既多,不亡何待?” 引自贞观政要政体材料二 朱元璋认为:“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引自皇明祖训(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李世民和朱元璋关于权力结构的主张和各自的目的。(8分)(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共同影响。(6分)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解析)1. 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对历史基本知识的熟练掌握。
8、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在古代君臣关系和地位的变化中,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君主的地位越来越高,说明皇权不断加强和提高,相权不断消弱并下降。故A项符合题意。B项未涉及内阁制度。C项题干不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D项未涉及六部。 2. 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朱元璋要毁灭的是胡惟庸背后的那个庞然大物,而胡惟庸当时是丞相,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并且要加强皇权,朱元璋废除了丞相制,所以本题选B,A、C、D不符合题干要求。 3. 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以后嗣君并不许立丞相
9、,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废除丞相制度。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废除丞相制度 4. 答案:A【分析】之所以出现明太祖时期“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是因为明初废丞相导致的皇帝事务繁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明成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以备顾问,故选A。 5. 答案: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抓住历史本质的能力。首先题干中明初废除丞相,就是加强君主集权的表现,其次,内阁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办公机构,其“权倾一时”是来源于皇权的加强,综合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故选A。 6. 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
10、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可知对于皇帝“不合理”的诏旨,内阁可以拒绝草拟,如内阁认为自己的意见正确,可以拒绝重拟,以原票封进,这可以分析出内阁对皇权存在一定制约,所以本题选D,A、B、C与材料不符,也不符合史实。 7. 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明朝的内阁制度。材料中的万历与嘉靖皇帝都是明朝的皇帝,所以材料所指的制度应该是在明朝建立的政治制度。AB两项的制度内容不符合材料中制度的特点,D项内容虽然符合材料制度的特点,但朝代不相符。所以答案选C。 8. 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比较分析中外历史知识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太祖废丞相,彻底解决君权与相权的矛
11、盾,内阁制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最高权力由皇帝掌握,阁臣职权的大小、地位完全取决于皇帝;但英国的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下的行政机关,是君主立宪的象征。故选D。 9. 答案:D【分析】本题的关键词是“专制”。 “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秦始皇确立君主专制之后,经历唐宋的发展,到明清逐渐加强,军机处的设置,表明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0. 答案: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对教材识记能力。由材料“清朝的康熙年间”可知,这时候已经废除了宰相制度,不可能存在皇帝与宰相商议国家大事的场景,排除A;而军机处是雍正帝时才设置的,排除C;康熙时期
12、设置南书房,是清代皇帝文学侍从值班的地方,后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逐渐将权力掌握在皇帝手中,所以排除D。科举制度从隋唐时期一直延续到1905年,所以在康熙年间可以看到政府张贴金榜公布科考结果,所以答案选B。 11. 答案:D【分析】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理解。题干描述体现的特点是一切都围绕着皇帝,该机构完全是为皇帝专制统治服务的,而清朝军机处的职能主要是跪受笔录,按皇帝旨意拟写成诏书,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据此可判断是军机处。因此选D。 12. 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
13、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内阁和军机处都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所以答案选C。 13. 答案:A【分析】A项中的族权反映的是家族的血缘关系,所以A项内容符合材料中的“封建”的特点,这个“封建”即是分封制,所以答案选择A项。 14. 答案: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并作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关键信息“避讳制度”、“ 避免使用本朝帝王的名字”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是避讳汉高祖刘邦;B项,是避讳唐太宗李世民;D项,是避讳康熙帝玄烨。而D项改名不是源于避讳帝王,不正确,符合题干要求。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5. 答案:D【分
14、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人文素养和文史知识。古代中国的建筑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建筑文化。如四合院、宫殿、寺塔等。本题考查建筑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关系,往往与皇家建筑密切相关。A项是皇帝祭天的地方,体现天人感应,与此制度本身关联不大。B项是皇家宗庙,供奉列祖列宗,这个普通百姓家也有家庙。C项是皇家园林,风景优美,与中央集权制无关。D项俗称“金銮殿”,是皇帝登基、皇帝大婚、册立皇后的地方,地位很高,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殿内的铜鼎、嘉量是皇权的象征。故选D项。 16. 答案:(1)李世民:主张百官商议,宰相筹画,皇帝决策。(2分)目的:减少决策失误,巩固统治。(2分)朱元璋:主张废除丞相,权分六部。(2分)目的:解决相权威胁。(2分)(2)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权力高度集中;逐渐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发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