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5727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广东省罗定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1. 本试卷共8页,18小题,满分150分。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 阅读题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杂剧的名称,唐时已经有了。李德裕在其所撰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中述及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并说:成都华阴两县,被驱掠80人,其中有杂剧丈夫两人。这是杂剧名称见于记载之始。南诏进攻成都,在唐文宗太和三年,其时已是唐代晚期。文中所说“杂剧丈夫两人”,应是在成都演奏的伎工,则杂剧之兴当在其时之前。其盛行一时,则当在宋代。北宋开封习于浅斟低唱。柳永鹤冲天词中有云“忍把浮名,换了

2、浅斟低唱”,一时风气实是如此,杂剧也就不能不受影响。宋室南渡,临安成为都城,继续发展杂剧。南宋周密所撰武林旧事皆记临安城事,其末篇官本杂剧段数多至280种。可见一代盛况,临安北距建康不远,南朝陈时的旧音流传久远,临安其时也不能不受到波及。因此临安的杂剧虽仍保持当年开封正声,恐也难以避免受到陈时旧音的影响,因而会使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前人似未多所道及。金人南迁后,原来的中都开封为元代的大都所代替。流行于中都的杂剧转而流行于大都。由于金、元的倡导,杂剧到元代更有显著发展,达到高峰。杂剧名家辈出,不断汇集于大都,极一时之盛。钟嗣成录鬼簿中有详备的记载。大都和中都皆在北方,因此杂剧虽由开

3、封传来,却难免带有北方的音调。据说当时用的是七声音阶,无入声,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这样虽合乎北方人的口味,却为南人所不习用,因而就出现了南曲。南曲用韵以南方语音为标准,可能就是以临安为中心的语音。据说当时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合于南人口味。这样柔缓婉转的声调,自然和北方的遒劲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融合。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未逸出杂剧的范畴。元明之际有了传奇。传奇也属于杂剧,但它虽出于杂剧,却和杂剧有不同之处。杂剧皆为四折,出场人物虽不一,主唱却只有一个人。传奇则不限折数,也不限于一人独唱。早期传奇的作家就已不少,高明就是其中一位。高明于元时已有文名,明太祖很推许其书,

4、他的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朱棣迁都北京之后,传奇仍在旧都继续传播演出,似未稍止。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南京也应该不会无人演出。传奇以南曲为主,也参用了一些北曲,因而也在当时的都城演出,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明清之际改朝换代,而传奇并未因此而产生差异。传奇的盛行时期大致是明嘉靖年间到清乾隆年间。清康熙时,洪昇撰长生殿,与孔尚任的桃花扇齐名,当时有“南洪北孔”之称。长生殿曾在北京演出,据说轰动一时,这样的演出固然是由于洪昇的文名震世,但也显示出都城中人对传奇的爱好。 (摘编自史念海古代音乐戏曲杂耍与古都文化)1.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杂剧的名称最早

5、见于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根据其中有关南诏攻入成都时驱掠人口之事的记载,可以推知早在晚唐之前杂剧就已出现。 B、杂剧盛行于宋代。宋室南渡之后,杂剧在临安继续发展,从周密所撰武林旧事中所记的官本杂剧段数之多可以看出杂剧在当时的兴盛。 C、在金、元的倡导之下,杂剧至元代更有显著的发展,达到了高峰。随着朝代更迭,杂剧的中心也转移到了元大都,名家汇集于此,一时盛况空前。 D、杂剧发展到元明之际,出现了传奇。传奇出于杂剧,是对杂剧的进一步发展。杂剧有折数、出场人物和主唱人数的限制,而传奇在这几方面则没有限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临安的杂剧在保持当年开封

6、正声的同时,又不能不受到南朝陈时旧音的影响,杂剧的音调更为繁富而多变化,这一点以前似乎很少有人论及。 B.据说,北曲在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南曲在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伴奏:两者风格迥异,不能互相融合。 C、高、明和汤显祖都是明朝著名的传奇作家,高明的琵琶记因明太祖的推许曾在南京演出过,而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名震海内,也应该会在南京演出。 D、传奇并没有因为明清之际的改朝换代而衰落,其盛行期大致延续到清乾隆年间;孔尚任的桃花扇与洪昇的长生殿都是清传奇的代表作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

7、、周密武林旧事和钟嗣成录鬼簿中对不同时期杂剧盛况的记载,为后人研究杂剧发展史提供了依据。 B、从发展史来看,杂剧常常在政治、经济、文化都相对繁荣的都城盛行,宋代的开封、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等都曾是杂剧的繁盛地区。 C、传奇以南曲为主,最初主要在南方流传,后来参用了一些北曲,也逐渐成为北京城中的重要剧种,并为京城中人所喜爱。 D、从文中看,统治者的倡导,民众的喜好,不同地域的风气,以及南北文化的交流碰撞等都对杂剧的发展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答案】1.D2.C 3.A【解析】1.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题干中问的是“下列有关杂剧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

8、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同时还要注意题干中的问题。D项曲解文意,“杂剧有出场人物的限制”不正确,原文第五段第三句说“出场人物”“不一”。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义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指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考点:筛选

9、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C项中“或然”误为“必然”,原文第五段中只是推测琵琶记“应该会在都城南京演出”,而非既成事实“曾在南京演出过”。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而在“整合”,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题

10、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无中生有,据第一段可知,“李德裕论故循州司马杜元颖追赠”并未记载当时的“杂剧盛况”。该题内容难点不在“筛选”,而在“整合”,亦即难在通过思考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上。高考命题的表述项一般不存在对文中基本信息的简单摘取,大都为对文中信息的综合加工,糅合进了命题人个人的理解。因此,必须注重提高对文中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张方,河间人也。世贫贱,以材勇得幸于河间王颙(yng),累迁兼振武将军。方在洛既久,

11、兵士暴掠,发哀献皇女墓。军人喧喧,无复留意,议欲西迁,尚匿其迹,欲须天子出,因劫移都。乃请帝谒庙,帝不许。方遂悉引兵入殿迎帝,帝见兵至,避之于竹林中,军人引帝出,方于马上稽首曰:“胡贼纵逸,宿卫单少,陛下今日幸臣垒,臣当捍御寇难,致死无二。”于是军人便乱入宫门,争割流苏武帐而为马鞯。方奉帝至弘农,颙遣司马周弼报方,欲废太弟,方以为不可。帝至长安,以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领京兆太守。时豫州刺史刘乔檄,称颍川太守刘舆迫胁范阳王虓(xio)距逆诏命,及东海王越等起兵于山东,乃遣方率步骑十万往讨之。方屯兵霸上,而刘乔为虓等所破。颙闻乔败,大惧,将罢兵,恐方不从,迟疑未决。初,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

12、人郅辅厚相供给。及贵,以辅为帐下督,甚昵之。颙参军毕垣,河间冠族,为方所侮,忿而说颙曰:“张方久屯霸上,闻山东贼盛,盘桓不进,宜防其未萌。其亲信郅辅具知其谋矣。”而缪播等先亦构之,颙因使召辅,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垣曰:“王若问卿,但言尔尔。不然,必不免祸。”辅既入,颙问之曰:“张方反,卿知之乎?”辅曰“尔。”颙曰:“遣卿取之可乎?”又曰:“尔。”颙于是使辅送书于方,因令杀之。辅既昵于方,持刀而入,守门者不疑,因火下发函,便斩方头。颙以辅为安定太守。初缪播等议斩方,送首与越,冀东军可罢。及闻方死,更争入关,颙颇恨之,又使人杀辅。 (节选自晋书卷六十

13、列传第三十,有删改)4.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 B. 垣迎说辅日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C.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D.垣迎说辅曰张方欲反人谓卿知之王若问卿何辞以对辅惊曰实不闻方反为之/若何/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谒庙,指古时帝后等外出或遇有大事,例须谒告于祖庙。庙指供奉祖先的房屋,如太庙。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

14、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C.太守,又称郡守,中国古代的一种地方职官,一般是掌管地方郡一级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官。D.檄,是古代写在木简上的官方文书,是官府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等的文书,特指声讨敌人或叛逆的文书。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张方有才能。因为勇猛善战而为当时的河间王司马颙所器重,多次升任兼振武将军,后被任命为京兆太守。B.张方有主见。在洛阳看到军士横行暴虐,就不想留在洛阳,但他没有告诉皇帝,而是趁惠帝祭拜祖庙时挟持其迁都长安。C.张方交友不慎。张方与郅辅亲密无间,当司马颙派郅辅杀张方时,张方没

15、有任何防备而被郅辅杀害。D.张方受奸人陷害。张方曾欺辱毕垣,因此被他怀恨在心,毕垣暗中撺掇郅辅在司马顺面前承认张方谋反,最终郅辅也被他们杀害。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人喧喧,无复留意,议欲西迁,尚匿其迹,欲须天子出,因劫移都。(5分) (2)初,方从山东来,甚微贱,长安富人郅辅厚相供给。(5分)【答案】4.A5.B 6.B7(1)军民众人议论纷纷,张方不想再留在洛阳,打算要西迁,但仍然隐瞒着西去的意图,想等惠帝外出的机会,趁机劫持惠帝西去迁都于长安。(5分:喧喧、留意、匿、因各1分,大意1分) (2) 当初,张方从山东来,地位很卑下,长安的富人郅辅很优厚地供养

16、他。(微贱、厚、相各1分 ,大意2分,共5分)【解析】4.试题解析: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王若问卿”不能断开,排除B、C;“实不闻方反”为完整的独立部分,应与前后内容断开,排除D。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5.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文学常识的把握情况。B项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备考时要积累文言文中一些固定用法、名著、名篇作者、时代、国别、文学形象、作品主题等文学常识。解答此道题目,需要逐项审读,按照自己积累

17、的有关知识,判断相关内容,是否正确。考点: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6.试题分析:题干中问“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句子的理解能力。这类题目多是对文中原句进行很小的改动,往往是学生容易理解错的地方,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带入到文中一一对比。B项“趁惠帝祭拜祖庙时挟持其迁都长安;”分析有误,张方计划让惠帝去祭拜宗庙好趁机挟持他,但惠帝并没有去,后张方干脆带兵进宫逼惠帝上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7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

18、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第一句中,喧喧:议论纷纷;留意:留在洛阳的意思;匿:隐瞒;因:趁机。第二句中,“微贱:地位卑下;厚:优厚;相:偏指一方,代他。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张方,是河间人。生在贫穷、地位卑下的家庭,因为有才能勇猛善战被河间王司马颐器重,多次升任兼振武将军。张方在洛阳日子久了,他的军士横行暴虐,竟挖掘了哀献皇女之墓。军民众人议论纷纷,张方不想

19、再留在洛阳,打算要西迁,但仍然隐瞒着西去的意图,想等惠帝外出的机会,趁机劫持惠帝西去迁都于长安。于是请惠帝拜谒祖庙,惠帝不同意。张方就干脆带兵进宫逼惠帝上路,惠帝见兵士进来了,跑进竹林里躲避,兵士们把惠帝拉了出来,张方骑在马上对惠帝行礼说:“胡兵猖狂,保卫陛下的力量单薄,请陛下今日临幸我的兵营,我定当抵抗贼寇,誓死捍卫陛下。”在这个时候张方的部下便闯入宫中,争着割夺帷帐做马鞍下的衬垫。张方拥着皇帝来到弘农,司马颐派司马周弼来告诉张方,准备废掉太弟,张方认为不能这样做。惠帝到了长安,司马颐就以张方为中领军、录尚书事,兼任京兆太守一职。当时豫州刺史刘乔发布檄文,说颍川太守刘舆逼迫范阳王司马鸠抗拒诏

20、命,以及东海王司马越等在山东起兵,司马颐于是派张方率兵10万讨伐司马鸠。张方进兵屯于霸上,而此时刘乔已被司马鸠打败。司马颐听说刘乔兵败,非常恐慌,想就此罢兵,又担心张方不同意,因此犹豫不决。当初,张方从山东来,地位很卑下,长安的富人郅辅很优厚地供养他。等到张方显贵后,张方让郅辅担任自己的帐下督,关系相当亲密。司马颐的参军毕垣,是河间的豪族,曾被张方欺侮,恼恨地对司马颐说:“张方长期让军队驻守在霸上,知道山东敌军强盛,而徘徊不进,应提防他有变,在他未动之前要做好准备。他的亲信郅辅知道他的阴谋。”而缪播等人先前也这样说过,司马颐因而召郅辅来追问,毕垣预先对郅辅说:“张方准备谋反,人们都说你知道,王

21、爷要是问你,你准备怎样回答?”郅辅吃惊地说:“我实在不知道张方要反叛,这该如何是好?”毕垣说:“王爷若是问你,你就回答是这样。不然,免不了身受其祸。”郅辅进王府后,司马顺问道:“张方要谋反,你知道吗?”郅辅回答说:“是这样。”司马颐说:“派你去除掉他可以吗?”郅辅说:“行。”司马颐于是派郅辅去给张方送信,让郅辅趁机杀掉他。型盟血工王素和张方亲近无间,持刀进入,守门者也不怀疑,郅辅趁着张方在灯下打开信函时:就斩了他的头。司马颥任命郅辅为安定太守。当初,缪播等人议论,认为杀了张方,将首级送给司马越,冀东的军队便可退走。等听说张方已死,山东之兵更加争着入关。司马颐悔恨不已,又派人杀了郅辅。 (二)古

22、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各题。醉花间南唐冯延巳晴雪小园春未到,池边梅自早。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山川风景好,自古金陵道。少年看却老。相逢莫厌醉金杯,别离多,欢会少。8“高树雀衔巢,斜月明寒草”一句,运用了何种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9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作者在词中所蕴藏的丰富感情。(6分)【答案】 8使用动静结合的手法(1分),描写出鸟雀营巢(动),月映碧草(静)的景致(1分),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明快动人)(1分)的景象。9本词的思想感情丰富,包括:对美丽(生机勃勃)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人生苦短,别离多、相聚少,世事无奈之情;华年易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风景古来依旧

23、,人生聊聊百年,感叹人生的渺小,自然的伟大。(情感每点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结合词句合理分析,2分。)【解析】8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试题分析:题干中强调丰富的感情,我们分析时就一定要从全诗考虑,逐层分析其表达的情感,分层作答和答题点全面是拿满分的关键。直抒胸臆的地方写出来,借景抒情的地方也要写出来。诗歌中的情感往往很丰富,不只是一种,考生分析情感的时候,一定要多角度思考。本诗的情感主要是对美丽(生机勃勃)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人生苦短,别离多、相聚少,世事无奈之情;华年易逝,青春不再的伤感之情;风景古来依旧,人生聊聊百年,感叹人生的渺小,自然的伟

24、大。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阿房宫赋中,对六国和秦灭亡的教训进行总结后,对当时统治者提出警告的一句是_,_。(2)对于思与学的辩证关系,孔子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子在劝学中提到的经验是:_, _ 。(3)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_ ,_”描绘出山间两幅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每句1分,错字、漏字都不得分)【解析】试题分析:看清题目要求,认真作答,不能出现

25、错字、漏字、别字、衍字,顺序颠倒的情况。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要特别注意如下字词:“须臾”、“霏”“暝”。考点: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乙 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題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帽子周波东沙从来不戴帽子,所以,从来没有人见过他戴帽子的样子。冬天的海岛比北方还冷,大街上走着很多戴帽子的男人,东沙不学他们,总说男人不应该这样。夏天太阳很毒,别人撑着阳伞或是戴

26、上遮阳帽用来防暑,他却情愿将肌肤晒黑,也绝不戴帽。有朋友问他是不是天生有抗严寒酷暑能力,东沙说戴上帽子像上了锁,既不自由也不舒坦。也有同事戏说他:幸亏你没参军,要不然,不戴军帽要受罚的。东沙笑着说:幸亏我没去参军。后来,东沙去乡镇走马上任了。大家都恭喜他终于戴上了帽子,还笑称那是一顶无形的官帽子。东沙不承认,逢人便说:这是帽子吗?帽子在哪儿啊?我怎么看不见?东沙去乡镇工作的第三天,遇上了强台风,台风裹挟着暴雨在岛上整整肆虐了两天。傍晚时分,接到进港渔船遇险的报告后,东沙率领一支七人小分队准备赶赴现场。办公室主任忙不迭地找来五项草帽,说是雨具之前都分发到一线去了,不够用。东沙是镇长,论职位他该分

27、到一顶草帽。可是,他当场把草帽让给了年轻人。东沙说:我从来不戴帽子。同去的副镇长见东沙率先示范,也随即让出了自己的草帽。当东沙他们浑身湿透地出现在码头时,一些干部群众被感动了,竖起大拇指赞扬着说:这才是爱民如子的好干部,这就是我们的东沙镇长。奔走上船的东沙,那会儿则是打了一个很响亮的喷嚏。老婆如晶之后从别人口里听说了这件事,马上在家里嚷开了:感冒了怎么办?这是想充好汉呢还是怎么的?论职位,你是一镇之长,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雨,你戴了草帽没人会说闲话。然后,电话一路跟着到他办公室,不停地要东沙多喝开水,吃上几粒防感冒药。东沙正忙得不可开交,生气地说:都别把小事放大好不好,本来我就没想法,现在很多人

28、夸大其词,你也一样。确实,东沙感到台风过后的头一天上班和过去有点不一样。他一早去单位上班,还没进镇院子大门,东沙就听到了大家热情的问候:镇长好,镇长好东沙觉得很不好意思,他想:这是怎么了?过去可不是这样的。他刚走到自己办公室,就被记者堵在了门口:这么恶劣的天气,让出仅有的一顶草帽给普通干部,一般领导是做不到的,您当时是怎么想的?东沙一听顿时有了一种反胃的恶心感,他想了想说:不要拔得这么高,也不要给我戴高帽,有些事不是你们想的那样子,不要多问了。记者仍穷追不舍地问:那是什么样子的?东沙只好说:是我自己不喜欢戴帽子。进了办公室门的东沙突然看见桌上放着一顶草帽,一股无名之火猛地窜上来。他把主任叫来,

29、责问道:这顶草帽怎么回事?主任不知情,开始自我检讨:昨天我失职,没备好足够的雨具,让镇长受凉了。镇长平时到下面检查工作多,有了草帽就有备无患。刚才气象预报说,台风刚过去,最近几天阳光会很强烈,天气也会比较热,镇长得防暑。东沙愠怒地说:这种事不要考虑,拿去,大男人还怕这个?你难道不知道我从来不戴帽子的,要戴你们去戴!晚上,东沙一脸疲倦地回到家。他对如晶说:放心吧,我没有感冒,你男人坚强得很。如晶说:你的形象够狠的,不过,有时候当镇长还真需要这样一个光环。东沙愣愣地看了看老婆:这也算树立了一个光辉形象?可我觉得有些灰头土脸的。东沙说起一桩事。还在他很小的时候,有一回调皮地用篮球砸破了邻居家的窗户。

30、那会儿正是冬天,屋外面贼冷贼冷,东沙戴着一顶厚厚的皮军帽。邻居到他爹那儿告状,他爹气不打一处来,一把将他的皮军帽给拽了下来。东沙当时一动不动,他只感到头上一下子冷了。当晚,东沙就发起了高烧,他奶奶哭哭啼啼地一边咒骂他爹,一边给东沙叫魂。如晶很惊讶地说:你从来没告诉过我这件事,一顶帽子居然把你搞成这样子,以后我冷不丁撞你一下,你不会被吓死吧,灵魂还在吧?东沙笑着说:在的,不在的话怎么和你生活在一起啊。如晶扑哧一笑,说:小时候的一件事,有时会留下可笑的阴影,怪不得家里和帽子有关的一切你都很忌讳,上回我买了帽子叫你看你也没看。东沙说:还是不说帽子的事了,我爹现在还很内疚呢。如晶说:这事太小,单位里又

31、不能讲,讲了人家也不会相信。再说,你现在的形象已树立,可不能颠覆掉了。如晶接着问丈夫:那你以后还会戴帽子吗?东沙说:不知道。(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东沙一直都不肯戴帽子,主要源于儿时一件和帽子有关的不愉快小事。文章是在告诫我们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否则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行为。B本文构思精巧,在小说的开头就说东沙不戴帽子,明显与众不同,直到结尾部分才交代他不肯戴帽子的原因,解开了读者心里的谜团,照应了开头。C东沙是一个政府基层干部,虽然不“高大上”,但真实可感。小说讽刺了社会上人们对于官员行为过度解读、人为拔高的不正常现象。D小说运

32、用了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情节曲折生动、起伏跌宕,从多个角度刻画人物,成功塑造了东沙这个基层干部形象,丰满而真实。E东沙的老婆如晶为了维护东沙头上的光环,树立起他光辉的形象,不让东沙把真实情况说出来,可见她是个虚伪、功利心极强的女人。(2)镇长东沙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以“帽子”为题,有什么用意?请谈谈你的看法。(6分)(4)小说结尾“不知道”三个字意味深长,引人遐思。假如台风又来了,草帽充足,你觉得东沙这一次赶赴现场时,是戴还是不戴草帽?为什么?请结合文本分析。(8分)【答案】(1)答C3分答,B2分,答E1分(2)倔强固执:无论严寒还是酷暑,都不戴帽子。(2分)务

33、实有责任感:台风肆虐,渔船遇险。他没有考虑个人安危到现场指挥工作。(2分)真实坦率:当记者就“帽子”一事采访他时,他不愿被拔高,直接说出自己不愿戴帽子的事实。(2分)(3)“帽子”一语双关,既指可以御寒防暑的帽子,又指加在东沙头上无形的束缚和光环。(2分)小说以帽子为线索,围绕帽子展开情节,集中紧凑。(2分) 小说以小见大,以戴不戴帽子这个小事件折射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拔高放大人物形象的不良社会现象。(2分)(4)观点一:戴。(2分)从人物心理上分析:东沙是一个正直、坦率的人,一个从小养成的习惯被放大成亲民行为让他很反感,所以他会戴上帽子以正视听,同时也免得别人说他虚伪、做作。从官场风气上分析:

34、下属往往会迎合领导的好恶,领导因个人习惯不戴帽子会让需要戴帽子的下属很为难(比如副镇长就只好不戴帽子),所以不如戴上帽子。从个人习惯上分析:习惯也是可以改变的。真要是因不戴帽子影响工作,就不好了。小说中也提到海岛上有酷暑严寒,他淋雨后“打了一个很响亮的喷嚏”;还有妻子的过分关心,办公室主任的内疚也让他觉得很麻烦。(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观点二:不戴。(2分)从人物心理上分析:不戴帽子既让自己觉得舒服,又会产生亲民的轰动效应,那何乐而不为呢?从官场风气上分析:不戴帽子已经成了他亲民的招牌,突然戴上帽子,人们不知又会做怎样的放大解读,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从人物性格上

35、分析:东沙是一个固执、倔强的人,家里和帽子有关的他都很忌讳,从小的习惯绝不会为了他人的议论就改变。(6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解析】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以帽子为题,有什么用意”,这是针对小说的标题设置题目。首先先辨明标题的类型,“帽子”是物象,故可以从物象的作用角度作答,结构上,“帽子”在文中多次出现,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戴不戴帽子”展开,故“帽子”好比是一个纽带,串起全文,起到线索作用;从主旨上来看,“戴不戴帽子”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因为这一事情发生在镇长身上,故变得不一般起来,这一小事折射出社会上认为拔高领导形象的错误行为;含义

36、上,文章开始说到“后来,东沙去乡镇走马上任了。大家都恭喜他终于戴上了帽子,还笑称那是一顶无形的官帽子”,最后又说到“那你以后还会戴帽子吗?东沙说:不知道”,这两处的“帽子”就不是具体的帽子了,指的是无形的光环、束缚等。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4)试题分析:首先要审题,一审题干出题的方向,二审我们需要答什么,三审答案的模式。本题为探究题,开放性较大。要求是猜测“假如台风又来了,草帽充足,你觉得东沙这一次赶赴现场时,是戴还是不戴草帽?为什么”,当然虽然说是猜测,但不是凭空臆测,要有理有据。答题的模式:观点+理由。考生应先对戴不戴帽做出自己的判断,然后结合文本和现实生活说说理由。

37、可以从个人性格特点、周围人的反应、官场的风气等角度作答。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无论是从戴角度来答题,还是从不戴的角度入手,答案的依据都应在文中和现实生活中。同时本题很有时代意义和生活感,无论学生能否读懂本文,该题都可以说上两句。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25分)风雨乐清贫 生死系医学记我国胸心外科奠基人黄家驷黄家驷出身书香门第,祖父曾任嘉兴府知府,父亲任盐运史,35岁时死于大咯血,他5岁丧父,5个叔伯亦

38、相继因病早逝,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萌发要当一名医生的志愿。少年时代,黄家驷不满足私塾的一点古文知识,13岁时瞒着母亲随堂兄到省城求学,后又投考天津南开中学。高一时,他竟提前两年以同等学力考上了门庭森严的协和医学院。1933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在协和任外科住院医师。他曾说,“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1941年,他来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求学。黄家驷基础扎实,在导师指引下较快掌握胸外科技术,于1943年获外科硕士学位,并通过全美专家考试取得外科专家称号。留美期间,黄家驷还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每两周组织一次中国建设讨论会,立志学好本领,报效

39、祖国。1945年德、日法西斯相继覆灭,黄家驷不为美国优裕待遇所动,放弃高薪聘任,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他迫不及待搭乘太平洋上第一班通航的美军运输机回国。三天三夜的颠簸飞行,在印度转机时行李丢失,但完整无缺地带回整套开展胸外科手术的器械设备。回国后,他一面在上海医学院执教,一面在附属中山医院和中国红十字会第一医院(今华山医院)从事胸外科的创建工作。解放后,他与上海第二医学院和上海市南洋医院协作,建立了我国第一所胸腔外科专科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并亲任院长。多年来,虽然担负重要的行政工作,但总是坚持在医疗第一线。他行医近50年,亲自为数以千计的工人、农民、军人及领导干部做过手术。黄家驷非

40、常重视医学教育事业。1959年,他在北京创建中国首都医科大学,这是我国唯一的8年制医科大学,先后担任校长、名誉校长,亲自主持研究决定了建校方针、教学计划以至校舍建设、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等问题。现在国内的一些知名的胸腔外科专家,像石美鑫、苏应衡、钱中希、林尚清、钱定一等,都曾得到过他的培养和指导。 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北京协和医院著名胸外科医生方国栋回忆了一件往事:1970年夏天,毕业分配去向宣布后的一天黄老师带我到他在外交部街的家里。知道我添置行装有困难,毕业分配后也不再回上海家里而直接赴西北,年逾花甲的黄老师亲自爬上闷顶子,递出一只旧的藤条箱说:“这个箱子你拿去,做你去西北的行装。”

41、尤为珍贵的是,黄老师还找出人民卫生出版社留给他的、由他主编的外科学(上、下)和外科学各论送给我。黄老师还在每本书的首页都写上“国栋同学批评指正”,并签上他的名字“家驷”。知道我酷爱读书,他殷切地期望我到西北后坚持自学下去。带着黄老师赠送的这些无比珍贵的教科书,肩负着黄老师的教导和希望,我来到了当年古城武都。正是黄老师这种深藏的关爱之心让我在千里之外的穷乡僻壤倍感温暖而不气馁。“如何使祖国的医学事业尽快发展,这是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的问题”,黄家驷是知行合一的医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许多新兴学科。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确定生物医学工程学为一门独立学科。黄家驷以极大热情担负起新学科的筹

42、建工作。他各处奔走,拟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研发展规划于1979年在重庆召开会议,成立国家科委生物医学工程学科组,他被任命为组长。晚年的黄家驷虽退居二线,仍精神饱满地专注于医学事业,争分夺秒地笔耕。由于外科学要大量充实内容,再版将成为大型外科参考书。他日以继夜查阅文献,先写成胸部损伤一章作为蓝本,赶在5月份全国政协会议期间召开外科学编委会讨论第四版的编写计划。5月13日他按时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5月14日主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会,在赴会途中因心脏病复发与世长辞,终年78岁。黄家驷逝世后,外科学编委会决定由吴阶平、裘法祖两教授继续他的主编工作。为纪念黄家驷对发展外科学的卓越贡献,编委们一致决定此书

43、定名为黄家驷外科学。中华医学会追授黄家驷“胸心血管外科科学进步贡献奖”以表彰他一生致力于医学教育事业,发展我国胸心血管外科的突出贡献。(有删改)相关链接黄家驷,江西省玉山县人,生于1906年,1933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1945年在上海创建胸腔外科,他主编的外科学等著作,促进了我国外科学的发展,是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奠基人之一。(摘自历史上的今天)“文革”中,他因“复辟旧协和”挨批;过后,他竭尽全力于医大的复校和老三届学生的成长、回炉、招研和放宽考研的年龄限制等,以及后来开展国际交往,学术交流,送出去、请进来.对学生、同事和朋友,他都是尽其所能,有求必应。(摘

44、自方国栋纪念黄家驷老师逝世三十周年)(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黄家驷出身医生世家,自幼聪颖好学,才智过人,由于家中亲人因病早逝,使得他萌生了要当一名好医生的志愿。B黄家驷基础扎实,领悟力强,先后获得美国密执安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并担任密执安大学中国留学生会主席。 C医学报国是黄家驷的毕生追求,国家动荡、时局危难之时,黄家驷“决心为开创中国的胸外科事业披荆斩棘”,毅然放弃美国优厚待遇,回到祖国。D“我感兴趣的是当一名好教师,当一名好的胸外科医师”。这句话是黄家驷的人生梦想,“好教师”“好的胸外科医师”也是他一生的最好概括。E晚年的黄家驷虽

45、然告别了手术台,但依然笔耕不辍,从事外科学的研究,撰写、主编了外科学等著作,成为我国胸外科学的奠基人之一。(2)材料中黄家驷有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3)本文在介绍黄家驷时,插入了一段协和医科大学1964级学生方国栋的回忆,这样写有何好处?请具体分析。(6分)(4)“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黄家驷在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堪称楷模。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方面谈谈你的理解。(8分)【答案】(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E给1分;答A、B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不给分。(2)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胸怀大志,赤胆忠心;热情创业,成就卓著;关心后学,重视教育。(任意答出其

46、中三点给满分。)(3)从结构上看,呼应了上文,印证了黄家驷对医学教育事业的重视;通过他人回忆的方式介绍传主,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更饱满;衬托了黄家驷作为知名胸心外科专家的谦逊品质以及对年轻一代的关心和鼓励。(4)【答案示例】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治学当如黄家驷,面向世界,不断超越。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年轻一代更应严谨治学,以活跃的思维,敏锐的洞察力,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济世担当金钱名利无法成为成功的内在驱动力。行医当如黄家驷,生命不息,仁心不止。只有心系人民的福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够在各自领域不断进步与发展。志存高远远大的抱负与理想是攀登事业高峰的必要条件。处世当如黄家驷

47、,风雨乐清贫,生死系医学。只有将自己专业知识和技能深深扎根于脚下这片热土,你的人生才会焕发异样的光彩。(须从治学、行医、处世三方面作答,答出1点给3分,答出2点给5分,答出3点给8分)【解析】(1)试题分析:A项黄家驷并非出身医生世家;B项黄家驷博士学位是在国内获得的;E项“晚年的黄家驷虽然告别了手术台”于文无据。解答此类题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题干中问“材料中黄家驷有哪些方面的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这是考查学生的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方法就是到文章中找到具体描

48、写了黄家驷优秀品质的文字,然后进行整合,相同的内容要把它们归纳为一点。主要有天资聪慧,勤奋好学;胸怀大志,赤胆忠心;热情创业,成就卓著;关心后学,重视教育。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试题分析:这题既是考查段落的作用,也是考察论据的作用。解答本题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内容上要紧扣论证的中心,结构要从承上启下两个角度展开。另外还要考虑本段处在第八段的位置上,应想到承上启下、过渡这些术语。还有就是论据的一般作用也要分析,比如使文章的内容更真实,更饱满等。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4)试题分析:题干要求“请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就以上三个

49、方面谈谈你的理解”。首先本题已经给出了答题的方向,就是围绕“治学、行医和处世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组织答案的时候,不能光说套话,一定要结合文本的内容具体的分析。还有就是要结合现实来谈谈,这点一定要有。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我们要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更要_,从宏观角度规划未来,携手共创一个稳健团结、自强不息的社会。(2)朱泚军_,占据有利地势,发射强驽、投掷巨石,漠谷顷刻间变成了死亡之谷,唐军死伤惨重、一举崩溃。(3)他的决策_,具有战略意义,

50、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他向世界人民展现出了非凡的英明和伟大的气魄。A.高屋建瓴居高临下高瞻远瞩 B.高瞻远瞩居高临下 高屋建瓴C.居高临下高屋建瓴高瞻远瞩 D.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居高临下【答案】B【解析】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微信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初推出的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平板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B、监利老乡王继汉“银行多给两万块,先还钱再回家”这一事件经楚天都市报报道后,随即被新华网、新浪、搜狐、网易、荆楚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一致认为他是湖北人的骄傲。C、在“为民

51、办实事,荆楚新福祉”这一马年宏伟工程中,荆州市将在就业、住房、医疗、法治、助残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D、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毫无争议的。【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一看句中典型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词等等;二压缩语句,保留主干。A.成分残缺,应在“服务”后加上“的应用程序”或者“通讯软件”;B.中途易辙,前两句主语为“这一事件”,最后一句主语改换;D.句式杂糅,应去掉“是毫无争议的”。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看主干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

52、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最后看句子中有没有典型的语病特征,比如表并列的词或标点,是否、能否、好坏等两面的词,是、成为、变成表判断的词。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语病,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有多重否定或还有反问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

53、理解。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对逻辑概念方面的不协调,可以凭事理推断。注意题干的要求,究竟选择的是有语病还是无语病的一项。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 )自从五四以来,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 _。A这些翻译作品促进了我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言B翻译作品日渐其多,一方面这些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C翻译作品日渐其多,这些作品促进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了中国的书面语

54、言D这些翻译作品提高了中国学术文化的素养,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书面语言的发展【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指代的内容前面要有交代,否则指代就会落空。本句前文指出一种现象“翻译介绍先进国家的文化成果就成了中国人的迫切要求”,其结果是“翻译作品日渐其多”,后面才是这些作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选C项。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6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5分)微信红包是腾讯旗下产品微信推出的一款应用,功能上可以实现发红包、查收发记录和提现。在“微信红包”这个功能的设计上,遵循了简单的

55、原则。发送方通过“新年红包”公众号,_ ,以及祝福的话语,_,就可以发送给好友;接收方则在打开后获得相应收益,只需要将储蓄卡与微信关联,就可以在一个工作日后提现。2014年1月27日前,用户在抢红包之前,要先写上祝福,然后才可以抢。在这之后,_ 。【答案】选择发送红包的数量和金额通过微信支付进行支付已经改为先抢红包再发送祝福的过程【解析】试题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在根据前后文填空。这段文字主要是介绍“微信红包”的使用方法,第一处结合后文的“以及祝福的话语”,第二处就是具体的方法,第三处结合前文的“用户在抢红包之前,要先写上祝福,然后才可以抢”。对于使用过“微信

56、红包”的学生开说就比较简单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7下面是北京将在2022年举办的冬奥会的标识,请写出构图耍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耍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含标点符号)。(6分) 【答案】构图要素:图由书法体汉字“冬”及 “BEIJING”、 “2022”、 “Candidate City”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2分)寓意:该图将抽象的赛道、冰雪运动与书法结合(1分),人书一体,天人合一(1分),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1分),传递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1分)。【解析】试题分析:图文转换题要看全内容,题干、图的题目及所有

57、的文字都要看全。题干要求要一一对照。1宏观把握会徽(行业性图标)的外形特点,关注中间中英文大小写和变体,以及涉及的时间、事物等。本题中的标识图由书法体汉字“冬”及 “BEIJING”、 “2022”、 “Candidate City”字样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2说明(介绍)画面要按顺序。如上下、左右、主次等。3注意由表及里,分析其内涵和寓意,对图标的创意(含义)说要联系具体对象作出合理解释。比如本题的标识可作如下的联想:该图将抽象的赛道、冰雪运动与书法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展现了冬季运动的活力与激情,传递出中国文化独特魅力。4采用规范的说明语言:准确、简明、平实、清晰。不能随意想象,要扣住图

58、中的信息点来联想。 5力求避免遗漏说明内容,要认真观察图的组成部分,并落实好。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2014年9月15日重庆晚报报道,某大学毕业生小蔡,应聘好不容易进入复试,竟因为一份手写的简历,被公司取消录取资格!原来小蔡在400字的简历里,竟写了24个错别字。此事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请你就此事谈谈你的认识和看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答案】细节决定成功细节,使一个人的气度高尚旷达。细节,使一个人的思想严谨周密。细节,使一个人的事业走向成功。人拥有了 细节,

59、就像群峰拥有了岩石的平实坚韧而变得高峻壮美。人拥有了细节,就像森林拥有了树木的挺拔苍翠而显得广阔蓊郁。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被评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微笑-蒙娜丽莎;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神舟六号七号的发射;因为有了细节,才有了汶川地震中从钢筋混泥土中所抬出的坚强生命。细节影响成功。齐白石的画很出名,有山石.花草.鱼虫,无一不是经过细心观察而下笔的,因此了解他人和画的鉴赏家们分辨他的画真假的一个标准,就是画上之物与真实的有无不妥之处,可见其画功夫了得之处在于细节。细节决定成功。2000年10月10日,美国“发现者”号还有几个小时发射升空时,工作人员对它

60、进行了例行检查,发现一枚别针掉进了“发现者”号主体与它的燃料槽之间。这枚小小的别针,万一在飞船开空时卡在发动机里或者坠落到发射台上,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美国国家宇航局决定推迟“发现者”号的 发射日期。张朝阳是全国最大最受欢迎点击率最高的搜狐网的CEO,他在众多人眼中是个不折不扣的企业成功人士,当主持人问到他用什么方法使企业能做强做大时,他说我一直严格要求我自己更严格要求我的职工,细节是成功的关键。所以,一个人要想成功做好一件事都要注重细节,由众多微不足道的细节便能走向成功.“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荀子说过的话,人只有注重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小细节

61、都会是一个小小的成功.而众多的细节将会组成更大更完美的成功。【解析】试题分析:1时事评论类文体特点:就事论事,因事见理2常见思路:摆现象亮观点(由头)揭原因(背景)论意义(或危害等)提措施(建议)3提示:(1)时事评论类材料,都是针对社会现实问题的,都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社会现实意义。(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2)现实评论类材料,要求我们针对材料中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一定不能抛开材料谈论问题。(观点要紧扣材料)确定立意的方法(一)文题解读,学生在讨论和比较(学案中的立意)中学会概括中心事件的方法。(二)借助由结果追溯因的方法准确审题。第一步:从结果入手:落聘第二步:找出原因:手写400字

62、简历,错别字24个(汉字书写错误问题)悟出道理:要重视汉语书写观点:重视汉语书写是获得成功的第一步(三)确定立意的角度1从小蔡的角度小蔡该不该落聘?小蔡该落聘:大学毕业生连最基本的母语书写都成问题,民族文化素养太低;提笔忘字现象太普遍,以此可引起社会重视。小蔡不该落聘:数字化、信息化时代,汉字书写错误无大碍,主要是计算机、手机的大量使用造成的,何况她已复试、专业知识好。对小蔡落聘的辩证取向:人无完人,可以带着不足工作;知错改正,努力学习,成为更优秀的人才。2从招聘公司的角度:评价公司采取“拒聘”的举措。肯定招聘公司做法:重视传统文化,重视语言环境的净化;避免文字交流带来的损失。敲警钟,引起社会重视。文字更应该得到重视否定招聘公司的做法:招聘条件太苛刻;流失了一个业务人才,以字取人,本末倒置。辨证的评判招聘公司的做法:利弊兼存;面对信息的发展,要辩证对待;利大于弊的事情就值得做;何不招了进来再提高。3从事件错别字(教育、科技等)角度错别字应由谁来负责?提笔忘字谁之过?谁该为错别字泛滥现象负责?因错别字落聘引发的思考。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 2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