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3713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6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2022高三统考历史(通史版)一轮参考跟踪练:模块2 第15单元 第39讲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模块二 第十五单元第39讲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届山西百日冲刺考试)19471954年,美国制作了几十部电影,用于刻画美国“共产党分子”的形象,这些人往往是衣冠楚楚,实际上却阴险狡诈且冷酷无情,在背后策划各种暴力活动,对表露出不满情绪的同类下毒手,毫不手软。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失灵B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矛盾C美苏冷战的兴起与发展D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析:选CC项表述符合题意,冷战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表述发生在70年代,排除A项;经济危机发生在19291933年,与题目中时间不

2、相符,排除B项;D项表述与题目无关,排除D项。2(2020届河南九师联盟高三质量检测)1950年1月4日,杜鲁门在年度国情咨文中再次督促国会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投资的立法”,他说,“广大亚非拉地区的人民已经骚动和苏醒,如果不支持这些国家去寻求卓有成效的道路,那他们就会落入同人类自由敌对的哲学控制之下”。这表明()A两大阵营的对抗日益激烈B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C美国冷战的中心开始转移D美国利用经济援助来为政治和战略目标服务解析:选D据材料可知,杜鲁门希望通过“技术援助和资本投资”等经济援助来实现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战略目标,故选D项;材料主旨是杜鲁门督促国会通过利用经济优势拉拢亚

3、非拉国家的法案,并不能表明两大阵营的激烈对抗,排除A项;1950年时第三世界还没有崛起,排除B项;冷战的中心一直在欧洲,排除C项。3(2019届广东湛江高三高考测试二)下图为苏联漫画家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图中下方人物代表美国政府)。漫画作者意在说明()A美国意欲利用欧洲遏制苏联B美苏加紧对中间地带的争夺C美国未能有效缓和其社会危机D美苏意识形态之争渐趋常态化解析:选C漫画中,马歇尔计划本是援助西欧,帮助欧洲恢复经济发展的,结合漫画标题“不可靠的屏障”可知,马歇尔计划没有发挥美国预想的作用,无法阻止西欧的社会经济危机,故选C项;利用欧洲遏制苏联是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目的,但是不是这幅漫画的主题,

4、排除A项;漫画中没有涉及苏联对欧洲的措施,无法谈及争夺问题,排除B项;马歇尔计划是经济领域的表现,不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排除D项。4(2020届四川成都高三摸底)古巴导弹危机爆发后,美、苏都摆出一副不惜动用核武器的姿态。但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努力把冲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并促使几个限制核武器的协定形成。这说明当时()A多极化趋势得到显著加强B美苏关系实现了全面和解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两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解析:选D由学过的美苏冷战的知识可知,冷战期间美苏两极对抗态势明显,再由材料“实际上双方之间的秘密接触不断”“危机最终和平解决”可知,当时双方也有妥协,这说明两

5、极对抗与妥协同时并存,故选D项;古巴导弹危机发生时,多极化趋势刚出现,并没有得到显著加强,且材料中论述的主要是美苏冷战,并没有提及多极化趋势,排除A项;“全面”一词过于绝对,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在冷战结束后,排除C项。5(2019届山东临沂二模)图中的漫画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某一历史事件,丘吉尔的背后是希特勒的影子。对图中漫画的解读正确的是()A创作目的是反对法西斯主义B该事件标志冷战开始C漫画对该事件持否定的态度D丘吉尔对希特勒不满解析:选C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丘吉尔背后是希特勒的影子,实际上反映出作者认为丘吉尔思想的背后是法西斯主义思想,这反映了作者对丘吉尔“铁幕”演说

6、的否定,故选C项;根据题干可知,此时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所以漫画创作的目的不是反对法西斯主义,排除A项;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排除B项;二战结束,希特勒已经死亡,排除D项。6(2019届安徽马鞍山三模)20世纪70年代,面对石油价格的暴涨,苏联加大了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从1974年的不足4 000万吨,到1979年的6 920万吨。1979年石油在苏联商品出口总额中的比例已达到了34%。据此推断,当时石油出口()A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 B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C推动苏联工业结构调整 D解决了西方的石油危机解析:选A面对西方石油危机,苏联加大对西欧的石油出口,获取了高额的利润,正

7、是这些巨额利润支撑了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使苏联获得了冷战优势,故选A项;增加了苏联的人均收入不是材料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排除B项;苏联加大对西欧的石油出口,促进苏联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属于重工业,更加重了苏联工业结构失调问题,排除C项;“解决了”的说法不对,应该是缓解了西方的石油危机,排除D项。7(2019届福建莆田二模)下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该漫画表明()A苏攻美守态势已成定局 B苏联战略目标发生改变C西欧国家经济合作加强 D柏林危机得到彻底解决解析:选C从漫画可知,赫鲁晓夫所窥见的西方国家在大力搞经济建设,结合所学可知,赫鲁晓夫执政时期正是西欧国家经济合作不断加强的时候

8、,故选C项;据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无法判断苏联与美国争霸的态势,排除A项;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战略目标是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目标是没有变化的,排除B项;漫画据赫鲁晓夫偷窥西柏林可以看出东西柏林的隔离是存在的,没有改变,排除D项。8(2019届宁夏银川二模)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这表明冷战期间()A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B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C文化沦为冷战中的万能武器D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解析:选A根据材料“1972年,在雷克雅未克举行了

9、一场国际象棋比赛,比赛双方是苏联当时的世界冠军鲍里斯斯帕斯基和美国国际象棋大师鲍比非舍尔,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亲自介入,以便促成这场比赛”可知,冷战期间体育竞赛带有浓厚政治色彩,故选A项;材料没有体现体育成为美苏竞争的焦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B项;“文化成为美苏竞争的万能武器”说法太绝对,也不符合历史事实,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美苏重视双方的文化交流,排除D项。9(2019届广东惠州模拟)1975年至1989年,欧共体依据洛美协定共向非洲等落后地区提供了约 422.5 亿埃居的发展援助。20世纪90 年代欧盟发展总司发布的评论中指出:“1989 年的巨变使得洛美协定变得不再重要。”这反映了

10、当时欧洲()A力图弥补经济全球化弊端B对外援助受到冷战思维影响C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D经济一体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解析:选B通过题干中“1989 年的巨变使得洛美协定变得不再重要”,可以推知,在1975年至1989年,欧共体之所以向非洲等落后地区提供贷款,其目的在于抗衡苏联,争取更多中间地带新兴国家支持欧洲,这种思维是受到了冷战的影响,故选B项;通过题干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1975年至1989年,欧共体之所以向非洲等落后地区提供贷款,其目的在于抗衡苏联,并非弥补经济全球化的弊端,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世界处于两极对峙格局时期,不会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C项;题干述

11、及的是欧洲援助非洲等落后国家的目的,并未涉及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程度问题,排除D项。10(2019届安徽皖北协作区高三联考)1959年在著名的“厨房辩论”上,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道:“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以及做出选择的权利。我们并不希望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而恰恰是这个人让所有的房子都盖得一模一样。”这反映出()A美苏关系出现了缓和迹象B苏联经济发展落后于美国C苏联高度集权体制的弊端D美国自由主义经济的盛行解析:选C在1959年的“厨房辩论”上,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我们希望展示我们的多样性”“并不希望一切都由一名高高在上的政府官员决定”,这反映了尼克松在抨击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

12、济体制,使所有的房子都是一模一样的,没有体现多样性和自主选择的权力,故选C项;20世纪50年代末美苏之间的对峙由两大阵营的对立到美苏两国的争霸,形势并未缓和,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尼克松在辩论中指责了苏联高度集权的体制,未体现美苏经济实力的比较,排除B项;材料反映尼克松指出美国可以展示多样性以及自由选择的权力,而且二战后美国推行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而非自由主义经济,排除D项。11(2019届福建宁德高三上学期期末)1972年5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邀访向苏联,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次年6月,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并签署了美苏关于防止核战争协定等协定。这表明

13、()A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国的共识B美苏两国开始进行军事领域合作C美苏两国对抗态势有所缓和D美国开始改变对苏联的冷战政策解析:选C通过题干中美苏两国元首一致表示“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可知,在20世纪70年代,美苏两国的对抗态势有所缓和,故选C项;题干涉及的是美苏两国的对抗态势有一些缓和,不能扩大为“和平与发展成为两国的共识”,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将尽一切可能避免军事对抗和防止爆发核战争”,没有提及两国进行军事合作问题,排除B项;两国对抗态势有所缓和,不等于“美国改变对苏联的态度”,排除D项。12(2019届四川泸州二模)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

14、现的。这种合作,主要通过大国间相互制约的和平机制,即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决策”的表决程序来实现。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这表明()A雅尔塔体系源于五大国实力均衡B冷战的结束标志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C两极格局结束后冷战思维仍然继续存在D多极化趋势维持着雅尔塔体系的均势与和平解析:选DA项表述与题目中“雅尔塔体系保卫战后和平与发展的任务是通过大国合作来实现的”不相符,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这一机制在冷战中没有改变,在冷战结束后也没有改变”不相符,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牵涉冷战思维的变化,牵涉的是大国合作、一致表决的运行模式,故C项错误;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多极

15、化趋势维持了雅尔塔体系的均势与和平,故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9届山东济南高三上学期期末)(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奉行“大陆政策”,追求在欧洲大陆的崛起,被英国视为抑制俄法的力量。德皇深知,在成为霸权国前英国随时可以给德国以沉重打击,因此要求尽量维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当时的欧洲大国频繁结盟与反结盟,错综复杂的条约与联盟关系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到20世纪初,在工业生产方面,英国已落在美德之后。对英国而言,要“为自己要求阳光下的地盘”的德国成为其头号对手,英德之前的良好关系走到了尽头。 据张新

16、颖国际关系中的结构性矛盾及其转化材料二美国冷战史学家加迪斯用“漫长的和平”来形容冷战。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为准确把握对方意图,避免因误判导致战争意外发生,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到1987年陆续签订了反弹道导弹条约美苏防止核战争协定中导条约等协议。这即使并非美苏战略稳定的根本原因,至少起到了缓冲与调和双方战略紧张关系、防止世界战争的客观效果。 据桂立苏美关系70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英德两国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苏保持“漫长的和平”的原因。(9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

17、你对大国处理相互间关系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特点”,通过材料一“(德皇)尽量维持与英国的良好关系”和“德国成为其(英国)头号对手”,可以推知英德两国关系的特点是从和平共处到战争对抗。第二小问“原因”,根据第一小问的答案,我们在作答时应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是两国和平共处的原因,另一个是两国对抗的原因;根据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出两国和平共处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英德间存在共同利益,第二,欧洲大国间错综复杂外交条约关系的推动;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可知,两国之所以对抗,是由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国力增强,英德战略目标根本冲突,第二,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

18、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美苏都未抱有以与对方直接发生战争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的打算”可以得出,双方避免与对方发生直接战争;根据材料二“仅在军控领域两国就进行了多轮谈判”可以得出,双方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原因还有以下几点,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 第(3)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对于大国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几点,第一,大国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大国在处理相互间关系时应全面考虑本国利益和国际责任;第二,建立广泛互信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避免战争实现合作共赢应是大国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基本原则。答案:(1)特点:从和平共处到战争对抗。原因:和平共处:英德间存在共同利益(若

19、仅从英德各自具体情况作答不得分);欧洲大国间错综复杂外交条约关系的推动。走向战争:英德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或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国力增强,英德战略目标根本冲突);德国的军国主义传统。(2)原因:避免与对方发生直接战争;建立了沟通协调机制(或以国际协议互相制约);美苏势均力敌;吸取二战教训;核战争的威慑。(3)认识:大国关系关乎人类命运,大国在处理相互间关系时应全面考虑本国利益和国际责任;建立广泛互信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避免战争实现合作共赢应是大国处理相互间关系的基本原则。14(2019届河南洛阳高三上学期期中)(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第40任(第4950届)

20、美国总统(19811989年),他也是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下面是他的部分演说内容: (一)1981年首任总统就职演说: 美国正面临着一场严峻的经济危机,我们遭受着我国历史上历时最久、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之一停滞的工业使工人失业、蒙受痛苦并失去了个人尊严。几十年来,我们的赤字不断上涨,为了图一时便利,我们抵押了我们自己和我们孩子的未来在我国,是人民控制政府,而不是相反。今天,我们的政府超出需要而过度膨胀,导致了对我们生活的干预和侵扰,现在适时制止、遏制政府的扩张至于自由的敌人、那些潜在的对手,我们提醒他们我们愿意为和平而谈判但不要误解我们的忍耐。我们不愿发生冲突并不意味着我们丧失了意志。当国家安全需要

21、我们采取行动时,我们不会犹豫。 (二)1987年在柏林墙前的演说: 在我后面有一个包围着本市自由的墙,它是一个将全欧洲分割的巨大邪恶系统的一部分确切地讲40年前的这个月,乔治马歇尔说:“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或者任何学说,而是反对全人类共同的敌人饥饿,贫困,绝望和混乱。”今天,我深深的被德国人民的重建景象打动了我们可以把这一景象简单的理解为:美国在这里帮助和加强了自由世界意大利,法国,比利时实际上每个在西欧的国家都看见了政治和经济的再生,而欧洲共同体也建立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从上述演说辞中提取一个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或事件,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简要写

22、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或事件,对其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解析:从上述演说辞中提取一个信息,如果选取材料一,可以从1973年的经济危机切入,论述其对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影响,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调整。如果选取材料二,可以从柏林墙危机切入,论述冷战对欧洲的影响,即导致欧洲的分裂;可以从马歇尔计划入手,论述美国对西欧的扶植与控制,加剧了冷战对抗,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信息:美国正遭受着严重的通货膨胀与工业发展停滞的经济危机。历史现象:这反映的是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经济“滞胀”现象。概述及评价: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凯恩斯主义经济

23、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因而出现了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黄金时期”。但国家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也逐渐导致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这促使各国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大力发展“混合经济”等。示例二信息:柏林墙是一个将全欧洲分割的巨大邪恶系统的一部分。历史现象:这反映的是“冷战”导致了世界局部地区的分裂和动荡。概述及评价:二战结束后,美苏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对手,它们采用了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手段,展开激烈的角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对峙的“两极”格局。在“冷战”过程中,尽管

24、美苏两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直接武装冲突,但世界局势并不太平。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1949年,德国在美苏主导下被一分为二,这也加剧了欧洲的分裂。示例三信息: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帮助和加强了自由世界。历史事件: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及产生的影响。概述及评价:在“冷战”过程中,美国为了帮助西欧恢复经济,实施了欧洲经济援助计划,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作为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政策之一,马歇尔计划一方面在经济上增加了美国的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美国运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增强了美国的抗苏力量,为北约建立奠定了基础,加剧了欧洲的分裂,致使此后的欧洲长期分裂为两个对立的集团。另一方面,它又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并为以后建立共同市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西欧的一体化进程。(说明:里根总统1981年首任就职演说还能反映: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等历史事件或现象;里根总统1987年在柏林墙前的演说还能反映:二战后西欧的恢复发展与崛起、欧洲一体化趋势等历史事件或现象。考生若结合以上信息作答,符合要求亦可酌情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