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40762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复学考试(线上测试)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学者指出,一方面,西周分封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建立“殖民基点”,形成具有“中央权力系统”性质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这一论述意在说明西周A.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紧密结合B. 地方诸侯只是在形式上履行义务C. 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D. 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高【答案】D【解析】【详解】西周实行分封制,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诸侯国有较大独立性,中央权力系统制度建设水平不

2、高,故选D;西周没有建立中央集权,排除A;地方诸侯不是只在形式上履行义务,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国家政权结构由松散走向严密的过渡,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封国只是承担了出兵助周、进贡朝觐的义务,其余仍自治其事”,联系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2.唐朝定制是中书省掌草拟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封驳,尚书省掌承旨执行。后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于是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由是鲜有败事。这说明当时政事堂的设立A. 扩大了封建君主的权力B. 缓和了各部门之间的矛盾C.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D. 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

3、D【解析】【详解】根据“在门下省下面设政事堂,形成统一的中央行政决策机制,集体商议并处理军国事务”,以改变“唐太宗发现中书省、门下省长官颇多齟齬扯皮之事”,“由是鲜有败事”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故D项正确。扩大封建君主的权力和缓和各部门之间的矛盾不符合题目主旨,排除AB两项。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朝废除宰相的做法,C项错误。3.明代督抚是出于督察地方军事的初衷设置的,到了清朝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教化等于一身,并代理皇帝监察地方,宣布旨谕,行使职权,同时把地方情况反馈到中央这一变化说明A. 皇权与相权矛盾得到和解B. 地方行政效率大大减低

4、C. 清政府中央集权不断加强D. 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清朝督抚集地方司法、行政、军事、教化等于一身,并代理皇帝监察地方,宣布旨谕,行使职权,同时把地方情况反馈到中央”可知,督抚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故选C项,排除B项;宰相制度在明朝就已经废除,清朝不存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排除A项;明清君主专制在强化,君主统治严重依赖督抚不准确,排除D项。4.在史学界,关于军机处成立的年份有不同的观点。认为其成立于1726年,1727年,1729年,1730年,1732年的学者均有其人,而且每种观点都有比较严谨的研究作为依托。这应该说明了A. 军机处历

5、经逐步演化才得成立B. 君主集权走向顶峰经历了波折C. 历史研究史料丰富难有统一结论D. 军机处设置过程具有机密性特点【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这几个时间均有严谨的史料作为依托,说明这几个时间分别是军机处发展的重要阶段,故推知军机处发展是一个过程,故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只是体现了军机处的发展但是并未体现其中的波折,故B选项错误;C选项表述太过绝对,材料只是出示了一个特殊的事例,并不具备总结性语句的条件,故错误;D选项,材料并未详细描述军机处的特征,故错误。5.雅典有一种专门的官员,坐在高高的地方监督集会的举行,如果他们发现法律遭到攻击,就会打断演说家的演讲,命令立即解散集会,要求人民散

6、去,不能投票。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 贵族掌握国家最高司法权力B. 注重法律程序的正义性C. 法律监督是捍卫民主的武器D. 严格规范公民政治运行【答案】D【解析】【详解】解读材料信息可知,雅典不允许演说家的演讲。公民集会破坏法律,这表明雅典严格规范公民政治运行,选D项;A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未反映法律程序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不允许公民行为破坏法律,而不是法律监督,排除C项。6.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一条规定,“除威士塔修女外,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在罗马民法大全里规定,“禁止剥夺妇女的自由。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禁止其自由受到限制”。这一变化表明A. 罗马法律体现对生命和财产的尊重B

7、. 罗马法超越了种族与性别的界限C. 罗马法兼顾了社会各个群体的利益D. 罗马女性的法律地位得到了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罗马共和国时期“妇女受终身的监护”,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和缺乏独立性,但是随着罗马帝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战争带来人口的减少,法律规定禁止女性自由受到限制,这表明古代罗马女性地位逐步提高,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并未涉及财产和种族的内容,故排除A、B两项;C项不符合史实,因为罗马法并不保护奴隶的利益,故排除。故选D。7.1857年,英国下院谴责政府,认为因“亚罗号”事件,英国炮轰广州的行为“非正义”,首相帕默斯顿对此回应,请求女王解散下院,进行大选,最终同情中国的

8、大多数反对者丧失了议会的席位。这反映出当时英国A. 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B. 议会无权制约内阁首相C. 君主立宪制受到了严重挑战D. 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有所壮大,经过1832年议会改革后,其在议会获得了更多的席位,也有了更大的政治影响力,因此在1857年的这件事情中,虽然有很多英国议员同情中国的遭遇,但最终他们也没有能力改变英国政府的决策,反而还受到连累,失去议会的席位,故选A;首相解散议会提前进行大选是符合英国规定的政治程序的,因此BC两项结论无法得出,排除;18世纪中叶后,英国已经变为一个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内阁

9、独立掌握行政权,其受到议会的制约,但已不为国王所控制,排除D。8.有学者指出,革命时期美国人所寻求的政体,乃是介于“绝对专制”和“绝对民主”之间的某种“温和的形式”,它“最适宜于人的权利和对同等白由的享有”,“这种自由在独立性之上添加安全,在最为充分的选举性权利之上添加政府的力量和活力”。这说明当时的美国A. 开启西方代议制民主先河B. 人民主权原则得到广泛的认同C. 追求合理配置政府的权力D. 强调公民在地位和权利上平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时期美国人所寻求的政体,乃是介于“绝对专制和“绝对民主之间的某种“温和的形式”和“这种自由在独立性之上添加安全.在最为充分的选举性权利

10、之上添加政府的力量和活力”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民众一方面认为政府应享有一定的权力.但同时反对政府过度集权,应合理配置政府的权力,C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只是民众的一种追求、一种看法,并不能体现人民主权原则获得广泛认同,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9.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A. 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B. 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C. 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D. 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

11、”,说明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选A;帝国议会有一定权力,说明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权限问题,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军国主义色彩,排除D。10.十月革命前,列宁主要从革命视角看待工会组织,认为工会应该团结和联合工人、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反抗资本主义统治;十月革命后,列宁主要从管理视角考虑工会的作用,认为工会应该在管理国家、教育工人、维护工人和国家利益等方面发挥自身作用。这转变A. 适应了国家政治形态变化的需要B. 主要基于劳动者维权的现实需要C. 说明工人阶级成为革命领导阶级D. 表明工会的独立性获得充分发挥【答案】A【解析】【详解】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世

12、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无产阶级掌握了政权,因此列宁对工会组织的认识视角发生了变化,由“革命”转为“管理”,故答案为A项;这一变化与劳动者维权没有关系,排除B项;十月革命期间工人阶级已经是革命领导阶级,排除C项;这一变化与工会独立性无关,排除D项。1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更是在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材料反映了A. 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尚未形成B. 英国的利诱政策非常有效C. 英方记载有违基本的事实D. 民众对清朝封建统治严重不满【答案】A【解

13、析】【详解】据材料“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他们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至于英军在行进甚至开战之时,成群的民众躲在远处观看这难得一见的西洋景”可知,鸦片战争期间民众的表现可知当时中国民众的观念尚未形成民族国家意识,许多人还看不到民族利益、国家利益的存在,没有意识到英国军队的侵略性,A符合题意;民众主动为英军服务,并非英军利诱,故B错误;据材料“英方文献中屡见不鲜”可知,材料有一定的可信性,C说法错误;材料中只反映的是中国“民众”和“英军”的关系,没有涉及“民众对清朝封建统治严重不满”,D错误。12.历史学者马勇认为此战“让之前三十多年中国的和平

14、发展走向终结,也让因同光中兴而恢复的自信丧失殆尽。此后,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由他们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大剧,近代中国的政治激进主义渐渐成为思想主流,一浪高过一浪。”这场战争应该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孙中山、严复、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政治新秀相继出场”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的革命派和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开始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故选C;鸦片战争是道光年间,“同光中兴”在鸦片战争之后,不符合题意,A错误;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开始,鸦片战争是1840年,与“让之前三十

15、多年中国的和平发展走向终结”不符合,B错误;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进行维新变法,与材料内容不符,D错误。13.有学者认为,甲午战后,有识之士关于“救亡”图存”的思考开始进人近代国家转型与民族关系构建层面。正是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A.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B. 明确提出了反帝的政治目标C. 使西方政治理念被民众普遍接受D. 使专制制度彻底退出历史舞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在国家与民族两条主线的推动下,在对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高度一致的认同下,才爆发了辛亥革命”并结合所

16、学知识可知,该学者意在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故A项正确;B项表述与所学史实不符,排除;C项与史实和材料均不符,故排除;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复辟帝制,故排除D项。故选A。14.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A. 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B. 体现了典型的三权分立特点C. “因人立法”,缺乏法治精神D. 事实上确立了共和制【答案】C【解析】【详解】“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

17、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袁世凯坐大,体现了“因人立法”的特征,用宪法进行政治斗争,缺乏法治精神,C正确;临时约法未能阻止袁世凯坐大及称帝,排除A;责任内阁制虽然也有三权分立的雏形,但不是典型的三权分立,B项错误;民国共和制只是表面,不是事实确立,D项错误。15.同盟会发动的多次起义常因经费和器械没到位而失败。而武昌起义爆发后,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据此分析,武昌起义的成功应得益于A. 湖北革命军奋勇作战B. 同盟会准备工作到位C. 洋务派官僚参与革命D. 晚清改革的客观推动【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军却能利用湖北的大量财

18、政存款和汉阳兵工厂的军火坚持到清王朝大势已去”可知,革命军的主体是新军,训练新军是清末新政的军事改革内容,新军利用汉阳兵工厂的武器和湖北的资金取得了革命的胜利,说明晚晴新政客观推动了武昌起义的胜利,故选D;ABC 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16.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这一变化( )A. 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B. 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 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D. 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路径【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后逐渐与中国国情相结合,推动共

19、产党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D项正确;马克思主义传播前国人已经向西方学习其技术、制度和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没有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A项错误;五四运动时期,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依旧是中国人民同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没有发生变化,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强调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传播,不能得出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的结论,“共识”表述过于绝对,C项错误。17.1944年,日本在上海限令各厂捐献铜铁,强令执行致使日商和华商工厂损失了许多设备,作为废铁献给了日本政府。日本这一做法主要为了A. 摧毁沦陷区的经济命脉B. 中断中日

20、两国的经济来往C. 加快启动战时管理体制D. 应对日益恶化的战争局势【答案】D【解析】【详解】1944年,日本在上海限令各厂捐献钢铁,联系材料中的时间1944年”可知,由于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日本侵华战争陷入困境,因此日本加紧对华经济侵略,以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故选D项;A、B、C三项均不是当时日本的主要目的,排除。18.国民政府推行的战时工业合作社运动,最初由美国人埃德加斯诺夫妇等人发起,旨在以工业生产为目标的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1938年成立中国工业合作协会,其后,在西北、晋绥、东南、浙皖、湘桂、滇黔、川康等7个区设立了办事处,建立了1900多个合作社,生产和经营军需民用品。对此理解正确的

21、是A. 加强西南重工业基础设施建设B. 建立了覆盖面广大的工业网C. 有效地补充了战时经济的不足D. 奠定了中国工业的初步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推行战时工业合作社运动,在多地设立办事处,建立近两千个合作社,发展工业生产,这种群众性经济救亡活动,通过生产和经营军需民用产品,有效地补充了战时经济不足,C项正确;战时工业合作化运动分布不仅限于西南地区,A项错误;战时群众性经济救亡运动,以生产军需民用,服务战时为主,并没能建立起覆盖面广大的工业网,B项错误;奠定中国工业初步基础的是新中国成立后一五计划的实施,D项错误。19.1955年黑人奥运冠军马尔惠特菲尔德和哈里森迪拉德的非

22、洲之行,展示了美国文化成就和生活方式,对美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使美国政府决策部门对体育交流项目愈发关注。美国政府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传播美国文化B. 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国家C. 重塑国家形象D. 促进世界的体育文化交流【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955年”“对美国文化在非洲的传播产生了积极影响”并结合当时的国际局势可知,美国的做法是为了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进而制约苏联。B正确;传播美国文化不是其主要目的,A排除;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美国国家形象的重塑,C排除;结合当时的世界发展局势可知,促进世界体育文化的交流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B。20.20世纪60年代,美国漫

23、威公司创造了绿巨人浩克这一漫画人物形象,情节是苏联间谍在实验中搞破坏,主人公由于受到伽马射线辐射而变成了绿巨人。这一艺术创作反映出A. 美国民众对于苏联崛起的恐惧B. 漫画人物形象塑造受到时代影响C. 美苏两极对抗扩展到文化领域D. 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文化事业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表明,美国影视形象的塑造刻意地针对苏联,这反映了在时代大背景下美国影视公司的冷战思维,故选B;材料无法反映民众的情绪,排除A;材料仅反映了美国一方,无法体现美苏双方,排除C;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故选B。21.有学者指出:当今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哪怕是十分尖锐冲

24、突的国家社会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十分重要,视战争为全球经济繁荣的拦路虎。这反映出A. 多极化趋势不断增强B. 相互理解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方式C. 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D.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当今的世界,无政府状态开始让位于讲求在统一管理和规则之下和平处理”表明和平问题是当今社会主流;根据材料“全球经济健康地相互依赖十分重要,视战争为全球经济繁荣的拦路虎”可知国家发展渴望和平和发展,故答案为D;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说法绝对化,排除;材料并没有说明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C错误。22.有观点认为,“21世纪全球将出现大国群体体系: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

25、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其中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将起决定性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世界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B. 大国群体体系消除了各国矛盾C. 国际政治新秩序已经建立D. 世界政治格局出现新三足鼎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美国支配下的北美、一体化的欧洲、日本和中国居突出地位的东亚、印度称雄的南亚、横跨北非和中东的新月形地带”可知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愈加明显,故A项正确;消除矛盾说法绝对,排除B项;此时国际政治新秩序尚未建立,排除C项;题干强调世界多极化趋势下北美、欧洲、东亚三大群体举足轻重,但并非形成三足鼎立

26、的政治格局,排除D项。故选A23.毛泽东在1949年11月发表的关于大量吸收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指示中说:“在目 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政府,即统一战线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此外,青海、甘肃、新疆、宁夏、陕西各省省委及一切有少数民族存在地方的地委,都 应开办少数民族干部训练班,或干部训练学校。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 动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该指示( )A. 标志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B. 能够彻底解决我国的少数民族问题C. 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D. 推动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大批培养少数

27、民族干部”“彻底解决民族问题”说明从少数民族的实际出发,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故C正确;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排除A;B中的“彻底”说法绝对,排除B;我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建立于1947年,排除D。故选C。【点睛】1949年,共同纲领确立民族区域自治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1952年,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发布,民族区域自治开始全面推行。1954年颁布实施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正式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纳入国家根本大法。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把民族区域自治

28、政策固定了下来,使民族区域自治进入法制化轨道。24.截至2006年底,我国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333所,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9所,有13所法学教育机构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我国A. 重视高素质法制人才的培养B. 民主法制建设速度空前加快C 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D. 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答案】C【解析】【详解】我国在法学教育和科研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从本质上体现了民主法制建设水平不断提高,C项正确;重视高素质法制人才的培养不是对法学教育发展成就的

29、本质分析,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法制建设的速度和法律体系,BD两项错误。二、材料阅读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朝贡制度从内部而言是中原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其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在古代东亚地区具有重要地位,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指出:“纳贡是古代中国人唯一承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形式。中国周边属都要对中国进行朝贡包括纳税、进贡方物等等。对此类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朝贡国向明朝称臣采用明朝年号年历等;明朝政府则对

30、其国王予以册封、赏赐。有些朝贡国在王位继承过程中出现的逆现象以及不守华夏礼节等问题,明朝政府多以发布谕令并遣使责问,同时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据陶继波明清时期东亚朝贡制度变迁略论等整理材料二 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印西西里行省)的管理,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的模样它拒结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室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从而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公元前227年,罗马国家的首批行省总督上任,标志着罗马行省管理体制正式建立,到公元前1世纪和公

31、元1世纪时,地中海世界的施大多数地区都建立了罗马行省。后来随着罗马化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行省居民取得了完全的或不完全的公民权,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这种关系反映在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关系的法律。摘编自朱景文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和古罗马的海外行省制度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形成的制度基础(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制度的特征,并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做简要评价。(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和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在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模式上的不同之处,并分析

32、两种模式长期存在的原因。【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其存在的物质基础;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和等级性;以不干涉朝贡国内政与和平主义为原则。评价:朝贡制度是宗藩体系下古代东亚各国与中国之间的主要外交形式,是古代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基本保障;朝贡体系在国际秩序维持中的有益经验对于当下东亚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关系以及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不同之处:古罗马的行省制度主要是依靠军事征服来维持,而中国古代的朝贡关系则是通过和平主义方式进行;古罗马的行省制度以经济掠夺为目的.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具有互利性;罗马及其行省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从等级制向平等关系的转变,中国与朝贡

33、国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原因:古罗马军事实力强大、商品经济发达、罗马法不断完善;古代中国国力强盛、中华文化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农耕经济发达。【解析】【详解】(1)特征,根据材料“朝贡制度始于西周,至明朝达到鼎盛”可知,中国的朝贡贸易体系存在的时间悠久;根据材料“朝贡中国各封建王朝也给予了相当丰厚的回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厚往薄来的朝贡贸易是其存在的物质基础;根据材料“朝贡制度是索主国中国与东亚各藩属国之间政治秩序维护的主要手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朝贡体系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国威,因此其特征之一是具有较强的政治隶属性和等级性;根据材料“对却贡等行为进行动诚和惩罚,而不

34、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可知,以不干涉朝贡国内政与和平主义为原则。评价,根据材料“从外部而言则是中原王朝对本国以外其他藩属国及国家之间的政治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朝贡体系是中国古代中国与外国各国联系交往的基本方式,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朝贡贸易体系中中国坚持不干涉朝贡国内政与和平主义的原则,这对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处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不同,根据材料“开启了赤裸裸吞并被征服地区的领土并削被征服民族的霸国强权政治的先河”“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其内政”可知,古罗马的行省制度主要是依靠军事征服来维持,而中国古代的朝贡关系则是通过和平主义方式进行;根据材料“俨然是一副大国统治者

35、的模样它拒结给予西西里行省平等盟员的身份与权利,而是公然室称西西里行省是罗马国家的领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罗马的行省制度以经济掠夺为目的,而古代中国的朝贡制度具有互利性;根据材料“直到公元212年所有罗马居民都取得了公民权这样所有罗马行省的居民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马及其行省之间的关系实现了从等级制向平等关系的转变,中国与朝贡国之间的关系始终是不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原因,根据材料“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建立。罗马对第一块海外领土”可知,古罗马凭着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断对外扩张的结果;根据材料“法律上则是罗马法在市民法和万民法统一以后,逐渐成为适用于平等主体之间

36、关系的法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推动古罗马的行省制度发展重要动力。中国朝贡贸易体系长期存在的原因是,中国长期以来有先进的文明、强盛的国家实力,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90年代单边主义一度大行其道,美国不顾包括西欧主要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反对,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世界多极化趋势似乎受挫。美国学者克劳斯海默在90年代初宣称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在这种单极论盛行下,基辛格头脑冷静,在1993年告诫世人,由于共同敌人和威胁的消失,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同时,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

37、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尽管还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对国际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摘编自人民网学术论坛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答案】示例:观点: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评析:20世纪90年代,美苏两极格局瓦解,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等综合实力不断上升,逐渐缩小了同美国的差距;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其霸主地位相对衰落,对世界的控制力下降,许多全球化问题无力单独应对,不得不重视多边合作。随着两极格局解体和美国霸权主义行径不断上演,

38、导致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利益冲突增多,都试图摆脱美国的控制。第三世界逐步崛起,反对一国独霸、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加强,推动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总之,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阻挡,美国“单极论”观点误判了世界形势,背离了全球化、多极化的历史潮流,是美国霸权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如果学生从“单极论”或“世界多极化受挫”的视角评析,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解析】【详解】根据题目要求,首先通过阅读材料,提取其中信息,如“世界进入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时刻”或“西方联盟的凝聚力下降”,“欧洲、日本与美国的利益冲突增多”,“经济增长速度不同”,“日本、德国或欧盟及中国必将崛起”,“美国对国际

39、体系的控制力在下降”等,对其中的任意一条或整体分析,归纳出材料中的观点,如“世界多极化受挫”或“20世纪9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等,将其明确表述出来;然后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对选定观点进行评析,论证个人观点,分析当今世界格局变化,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注意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争取做到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27.材料 15世纪末到17世纪中期,英国爆发了多次严重的鼠疫,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16世纪以来,英国都铎政府的防疫立场逐渐由消极转向积极。1518年,政府通过了防疫法令,要求患者必须在家里的窗户上放置几柬麦秆作为隔离40天的标志。其家人上街时也必须手持白色木棒来标

40、明身份。同时.政府专门设立公共卫生事务中心来加强公共卫生方面的咨询服务,新建或重建了5家医院来收治患者、救助穷人。1603年,议会通过了关于被瘟疫感染人群的管理法案,要求被感染人群隔离在自己住所里;任何患有瘟疫的人在街上游荡将被重罪处罚,严重者处以鞭刑。这使得61%的死亡者都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此外,英国逐步建立起郡.教区两级防疫机构,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疫情监控体系。英国政府在防疫的同时还比较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乞丐流民问题),使得防疫体制相对完备。在政府和民众紧密配合之下,17世纪下半期以来英国各地所发生的瘟疫明显减少。摘鯿自陈凯鹏、王俊周近代早期英国政府的“防疫”对策(1)根据材

41、料,概括16世纪以来都铎王朝防治疫情采取的主要措施。(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都铎王朝的防疫措施。【答案】(1)措施:建立国家公共卫生机构提供咨询服务;设立医院收治病疫患者;通过立法标明病患家庭的身份;对被感染者实行严格的隔离措施;建立严密的疫情监控体系;注重解决与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2)评价:有效防止了疫情的蔓延,减少了疫情在英国的爆发;是在被动的条件下采取的(或立场由消极到积极);注意防疫措施的不断完善;较为完备的防疫体制为其他国家的防疫斗争提供了借鉴;但是,家庭隔离缺乏救济措施,死亡率较高(或缺乏人道)。【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政府通过了防疫法令政府专门设立公共卫生事务中心新建或重建了5家医院通过了关于被瘟疫感染人群的管理法案,要求被感染人群隔离在自己住所里逐步建立起郡.教区两级防疫机构,形成了较为严密的疫情监控体系重视解决和瘟疫相关的社会问题(如乞丐流民问题)”进行概括即可。(2)根据材料“收治患者、救助穷人61%的死亡者都发生在家庭成员内部防疫体制相对完备英国各地所发生的瘟疫明显减少”可知,英国的防疫措施不断完善,有效防止了疫情的蔓延,减少了疫情在英国的爆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疫体制,为其他国家的防疫斗争提供了借鉴;同时应认识到英国防疫的立场由消极到积极,具有被动性,其家庭隔离缺乏救济措施,缺乏人道关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