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比尾巴【教学内容】教科书P8283内容。【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认识新笔画“”,认识新偏旁“” “”。2.初步学习抓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给生字定位的方法,能正确、端正地写好“比”“长”“巴”“把”4个生字。3.模仿课文句式说话,在一问一答的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教学重点】练习朗读和认字。【教学难点】读好书中问句。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板书:比尾巴2.读课题,认识生字。(“巴”单独读时是第一声,在“尾巴”这个词中读轻声)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有尾巴?(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准确,如:有尾巴,也有尾巴。)4.识记“尾”字。二、整体感知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
2、清音节,读准字音。2.再读课文;对照生字表,找到生字多读几遍,记住字音。3.检查自读情况。(1)抽读音节卡片:sng sh shu zu xing chng sn bin(2)抽读生字卡片。(读准字音)(3)抽学生读课文。(也可以谁愿意读就请谁来读,可多请几位学生读)(4)全班齐读课文。三、认知贯通1.认识小节,数一数文章共有几小节。2.学习第1、2两节。(1)请大家读一读第1、2两节课文,然后数一数这两节课文共有几句话,想想这几句话之间有什么联系。(共有6句话,前3句是问句,后3句是回答。)(2)请再读一读这两节课文,说一说你明白了什么。(猴子的尾巴长,兔子的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3、(3)结合看图,比较“长”和“短”。比较猴子、兔子的尾巴。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是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出来的。说说松鼠的尾巴有什么特点。3.学习第3、4两节。(1)说明:这两节与前面两节形式相同,可以按照前面的方法进行学习。(2)自由读课文,想一想从中你读懂了什么。(3)结合看图,比较一下它们的尾巴,加深对“弯”“扁”“好看”等词的理解。四、书写指导1.学生描红并仿写。2.重点指导。“长”:按笔顺笔画记字形,一笔斜撇,二笔长横,三笔竖钩,四笔捺(长)。这个顺“巴”:第一笔是左上角起笔向右的横折,第二笔是关在中间的短竖,第三笔是竖短下面的横,第四笔是左上角起笔向下的竖折钩。
4、“把”:“”加熟字,写得紧凑些。第2课时一、复习提示1.集体朗读课文。2.抽学生背诵课文。3.用字卡复习生字。二、巩固提升1.细读课文第1、2小节。(1)大家来看看这一组动物在比什么。抽学生读第1、2小节。(“的”“巴”读轻声;“长”的读音上扬;“谁的尾巴”要连读。)(2)认识问号问句,数数这里有几个问句。(3)读好后两个问句。板书:短;记字形:矢+豆。长和短是一对反义词,它们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取长补短。“长”“短”可以说“长长的”“短短的”。(4)指导学生读好长句: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注意词语的连读。2.细读第3、4小节。(1)这组小动物比得可真热闹,另外一组呢?(2)学生自读第3、4小节
5、。(3)板书:弯、扁。识记字形。读准前鼻音:弯、扁。(4)再次指导学生读好3个问句。(5)欣赏孔雀开屏图,理解“最好看”的含义。 拼读zu,板书:最;记字形:日+耳+又。练习:最好看,最 。(6)抽学生读这个句子。(7)全班齐读第3、4小节,并尝试背诵全文。三、句段解读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解读】这句话是说松鼠的尾巴大。松鼠的大尾巴毛茸茸的,经常竖起来,覆盖在躯干上保温或防雨,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四、课后习题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比尾巴 猴子尾巴长 公鸡尾巴弯 兔子尾巴短 鸭子尾巴扁 松鼠尾巴好像一把伞 孔雀尾巴最好看【教学反思】在教学本课时,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很快理解了课文内容,并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背得熟练、流利。接着,我把课文延伸到课外,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讲得非常精彩。教学过程让我明白了在课堂教学中,的确需要解放学生的口、脑、眼、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谈、认真地想、动手去操作、无拘无束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