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聊城市高考模拟试题语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山水诗作为一个独立的诗歌品种起源于南朝。虽然,以景起兴、诗中引入自然景物的描写可以追溯到更远,但这些都不能算是山水诗。山水诗的产生是以山水意识的觉醒为前提的,即依赖于人对自然的某种审美关系的建立。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历了一个发展的过程。在远古时代,大自然的风雨雷电、荒蛮混沌曾经威胁着刚刚脱胎于自然的童年的人类。人们为了摆脱这种威胁,把自然人格化,这便产生了关于自然的神话传说,在中国远古神话中就有所谓河伯雨师等等人格化的自然神。这也表明人类刚刚从自然的沉睡中醒来,但自然与人的区分还不是很明确。到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已经发生
2、了根本性的变化。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相对和谐的,这在艺术上便表现为人对自然的移情,因而在诗中以自然景物起兴、措景抒情的例子便屡见不鲜。山水意识的萌生、山水精神的兴起实质上是文化人类在一定的文明水平上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主动向自然复归的一种意向。当然,山水诗在南朝时代产生还有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这时,人们对自然的看法、自然山水在诗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看到,经过几代诗人的发展,原来在诗中作为抒情载体的景物,变成了主住的景物,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山水诗的品格由此而确立,同时也标志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我们不妨作一个比较,诗经中写景名句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昔我往
3、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但这些景物在诗中只起着衬托和起兴作用,从属于所抒发的一情感。而到了谢灵运,情况就截然不同。谢诗中的景物已经不再居于从属地位,虽然没有达到后来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的“全意象”境界,但景物的意义完全改变了,它由原来的背景变为“前景”,有了独立的本体意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们宁愿不把它看作什么隐曲的政治讽喻,而视为纯粹自然的“呈现”。区别就在这里,在山水诗中,自然成其为自然,它自我呈现;而在抒情诗中,自然景物仅仅是载体,渗透了诗人的主观情感,它在诗中是一个客体,是诗人的描写对象。从诗歌文本看,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的意象,能指即所指,
4、“明月”就是明月,“清泉”就是清泉,完全是自然的兴作和呈现;在抒情诗中,自然意象是一种象征意象,作为某种观念或情感的象征性符号,它指向自身以外的某种本体。也许并非巧合,中国古代山水精神在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中找到了它的回响。庞德说:“剔除事物的象征意义,事物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象征,是一只鹰就叫它一只鹰。”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也有一句名言:“没有观念,只在事物中。”这些观点可以看作是对山水诗本质的又一种表述。(摘编自胡兴山水诗的一般品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南朝时期人们的山水意识已经觉醒,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新的审美关系,从而促进了山水诗的产生。B. 为了摆脱风
5、雨雷电等大自然的威胁,人类才从自然沉睡中醒来,塑造了河伯雨师等自然神。C. 诗经楚辞时代,人与自然的关系趋于和谐,表现在艺术上便是景物在诗中起到了衬托与起兴作用,成为了抒情载体。D. 自然在诗中具有了本体意义,既标志着山水诗品格的确立,也意味着一种新的艺术精神的诞生。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从远古到唐朝逐步展开,论证了中国山水诗不同阶段的不同特质。B. 文章主要使用对比的论证的手法,鲜明揭示了山水诗与抒情诗中景物的不同地位和作用。C. 文章通过解析具体诗句,论证了谢灵运与王维的山水诗已经没有了本质的区别。D. 文章结尾借用西方诗人话语进一步论
6、证了中国山水诗中的自然意象是一种纯粹意象,而非象征意象。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人与自然的审美关系经历了合一、分离、复归三个阶段,显示了文化人类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B. 借景抒情等艺术手法的增多,表明了诗经楚辞时代,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C. 诗经中的“蒹葭”和“自露”属于象征意象,而王维诗中的“明月”和“清泉”则属于纯粹意象。D. 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看法,使人们意识到与自然的分离,从而主动向自然复归。【答案】1. B 2. A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
7、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B项,“人类从自然沉睡中醒来”与“摆脱威胁”无因果关系。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本题中,A项,文章并不是按历史发展顺序展开,南朝之前还没有山水诗。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
8、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A项,人与自然由“分离”到“复归”并未显示文化人类的文明水平的不断提升;B项,借景抒情手法的增多表明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相对和谐;D项,“南朝特定的社会和思想背景”与“人与自
9、然的关系”无联系。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
10、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
11、、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200
12、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从2007年9月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和西南大学6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安排。同时,免费师范生在入学前需要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支教2年。另外,免费师范生在毕业前及协议规定的服务期限内,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通知还规定了“违约”的规则,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如果并未按约回生源所
13、在地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经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和生活补助,并缴纳违约金,同时还会记入诚信档案。(摘编自网络资料)材料二:对某部属师范高校某班31名免费师范生报考动机的调查显示,约有70%是为了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享受免费大学本科教育而报考;约有20%是因为父母的影响,即父母双方或一方是教师,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回到家乡当老师;约有15%是因为自身喜欢教师行业;约有10%是为了能有机会进入较好的学校,并在入学之初就做好了违约的打算;约有20%的同学在报考时并不了解免费师范生政策,属于“随便填报”。由于影响个人选择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并不能非常严格区分每位免费师范生的报考动机。
14、在调查中,各影响因素相加总的百分比高于100%。(摘自夏翠翠免费师范生的守约与违约)材料三: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起,6所部属师范大学在全国招收免费师范生。截至2016年,累计招生9.4万人,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6.2万人。其中,西部地区招生5.3万人,毕业后进入教师队伍3.4万人。(摘编自教育部网)材料四:对于教育理想明晰的普通家庭孩子而言,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无疑是一个福音。但在理想之外,更多的人则是出于现实因素的考量。在10年期限的长约面前,公共意志与个人诉求间的冲突不可避免。魏峰以免费师范生的身份被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录取,毕业后回到家乡一所高中做心理老师,一周也没几个学生到心理咨
15、询室找他。因为没课上,工资比一般老师低,还经常被地方教育局借用去做一些脏活累活,后来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违约。陈君楠认为:“现在家乡好一些的重点高中都开始招硕士生甚至博士生,本科生基本没有竞争力。而且很多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希望能继续深造,但政策却要求本科毕业必须就业。”当一个人成为了免费师范生,贫困、教师等标签便不由自主贴在了他的身上,成为个人出身和家庭背景的标志,成为个人在社会分层结构中位置的标志,剥夺了贫困师范生通过名牌大学教育步入大城市的机会和梦想。某男生因为其免费师范生的身份及这一身份所蕴含的“污名化”因素而遭到了求爱对象的拒绝。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在从事教师工作的时候,相关单位必须
16、给予编制。而这一要求使得许多编制不足的单位不愿接收免费师范生;政策规定免费师范生必须去农村支教两年,这一规定使得中小学不愿接收免费师范生,因为他们去农村支教的两年会打乱正常的教学。另外,由于缺少一个审核机制,在免费师范生群体中,存在部分投机者,即运用免费师范生提前批招生不与普通学生统一划线的空子,通过报考免费师范生以较低的分数进入较好的大学,进入了好大学之后,再通过缴纳几万的违约金违约。(摘编自免费师范生11载,违约因何不止,经济观察报2018年7月14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免费师范生政策旨在以免费教育的方式换取高水平人才进入教师行业和落后地区,从而推动教育事
17、业的发展。B. 免费师范生是针对贫困生而设立的,在校期间除免除学费、住宿费外,还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C. 报考免费师范生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但减轻家庭负担占较大比重,表明该政策为贫困学生就学提供了便利。D. 在调查中显示,免费师范生中真正喜欢教师职业占的比例比较小,这为他们毕业后违约埋下了潜因。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A. 对于免费师范生的违约行为,在国家制定的政策上面有明确的处罚规定。B. 支教两年会打乱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农村中小学不愿接受免费师范生。C. 关于违约,除了客观的原因外,不少免费师范生过多考虑个人诉求,缺少必要的公共意志。D. 截至2016
18、年,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履行协约不到三分之二,西部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 结合材料分析,应如何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制度?【答案】4. B 5. B 6. 国家层面:缩短服务期限,严格审核机制,允许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学校层面:为免费师范生搭建工作平台,保护其合法权益。个人层面:处理好个人诉求与公共意志的关系。【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本题中,B项,“ 免费师范生是针对贫困生而设立的,在校
19、期间除免除学费、住宿费外,还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承担”中“是针对贫困生而设立的”无中生有,原文是“免费教育师范生,在校期间免除学费,免缴住宿费,并补助生活费,所需费用由国家财政安排”。故选B。【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B项,“支教两年会打乱正常教学秩序,所以农村中小学不愿接受免费师范生”在“中小学”前添加了信息“农村”,原文是“政策规定免费师范
20、生必须去农村支教两年,这一规定使得中小学不愿接收免费师范生,因为他们去农村支教的两年会打乱正常的教学”。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本题中,国家层面:原文有“而且很多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希望能继续深造,但政策却要求本科毕业必须就业”,可看出:国家应缩短服务期限,严格审核机制,允许免费师范生继续深造;学校层面:原文有“因为没课上,工资比一般老师低,还经常被地方教育局借用去做一些脏活累活,后来他终于还是下定决心违约”,由此现状可总结出:为免费师范生搭建工作平台,保护其合法权益。个人层面
21、:原文有“在10年期限的长约面前,公共意志与个人诉求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可总结出的措施是:处理好个人诉求与公共意志的关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我藏书的小楼胡品清楼这个富于诗情画意的字是中国文学的专利品,尤其是专属于诗的。同一楼字在法文或英文中便只是建筑学上的名词,平凡庸俗,仅仅意味着平房或楼下的反面,不蕴涵任何美感,而楼字在中国文学里是富于诗意的,会引起诸多美丽的、奇妙的联想。楼是凌云的建筑,所以会引起空灵飘忽的感觉,如“楼阁玲珑五云起”“山外青山楼外楼”。在昔日,女孩子们的闺房常常设在楼上,所以楼又是富于浪漫色彩的。它是名门闺秀的寓居:“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它是歌妓们的寓
22、居:“美人一笑搴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它也是宫女们的居所:“十二楼中尽晓妆,望仙楼上望君王。”楼是高出地面的建筑,所以视野辽阔,宜于远眺。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攀登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游子远征的时候,被遗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楼是触及重霄的建筑,所以气象万千。月明风静的夜间,楼提供一个空灵的境界:“小楼回首,明月自纤纤。”伤春时节,楼提供一个凄楚的意境:“子规啼月小楼西。”而在欲雨还睛的时刻楼上又是另一番景象:“山雨欲来风满楼。”楼是古典,楼是东方。假如我是一位音乐家,
23、我要以楼为主题写出一套组曲表现楼的各种意境、景象和情调。我要以小提琴的幽雅奏出“十二楼中月自明”的静夜,我要以横笛吹出“子规啼月小楼西”的凄清,我要以喧哗的小鼓和喇叭响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萧瑟。我要以肖邦式的夜曲在钢琴的键子上弹出“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幽怨。假如柴可夫斯基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可能写出比“胡桃夹子”更空灵的作品,假如蒙内曾住过中国古典的小楼,他会留下更多印象派的画面。啊!楼这个字,太美了。关于我的小楼,我能说什么呢,除了它曾给我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一年前,在此楼中,一切原也是寓于诗情画意的,如今只是一条幽暗的甬道的地方。那时我的小楼确然是美丽的,我可以静静地伫立楼前迷失
24、在各种意境中。凌晨的微风中有树枝的沙沙声,有自画眉鸟的喉头滑出的清脆的歌声。在阴晦的日子,看迷迷蒙蒙的远山,真能体味到“数峰凄苦,商略黄昏雨”的意境,而“山雨欲来风满楼”更是这小楼的写真,因为华岗原是风岗,而我的小楼也就是风楼了。落日的楼头又是何其明艳!假如我是一位写生画家我要把远山的紫,落日的胭脂,暮天的柔和与明丽变为静止的永恒的悦乐。楼在山间,树在山间,楼在山山树树间,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总爱看那一片森林,很蓝,很朦胧。“我便是小王子,”他说,“来自那星,那最微小的一颗。”我听着,迷失在蓝蓝的夜里。那仿佛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如夸,那富于浪漫情调的楼廊变成了一条黑黝黝的甬道,甬道的那一边仲
25、延出去便是一幢加筑的小楼。于是我清晨的廊外不再是霞光满天,黄昏的窗外不再响起夜曲,也永远不会明月一楼了。而且那些不知愁的女孩子们全迁来了。前窗外,不再有宁静,后窗外是一栋未完成的建筑,像一个黑色的巨人以庞然的阴影掩蔽一山美景。于是幽暗总停驻于室内,总是灰蒙蒙,冷冰冰的。永远抖不落冷温和霉霉,纵夸春山已是无处不飞花。冬去,春来,而小楼无春,没有阳光惊醒昏睡的盆景,圣诞红都苍白,龙柏也萎死。真不再留恋这失却了最重要的东西的小楼,也再不知道如何形容它,给它命名。不再是栖霞楼,不再是夕照楼,也不再是待月楼。它被摒弃于一切美好之外,不再空灵,不再凄迷,不再罗曼蒂克,我也不再能静静地伫立楼共。剩下的只有书
26、架上那些美丽的洋装书,竖立着,斜倚着,色彩缤纷,像一些穿红着绿的小女孩。于是我只能懒懒地蜷伏于室内读露薏丝拉贝香艳的十四行,听小王子讲玫瑰和狐狸的故事。若此我只能把这所小楼命名为藏书的小楼了。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本文开篇从“楼”字写起,然后紧紧围绕“楼”这一意象,广泛取材,自由剪裁,写出了楼字在中国文学里的多重诗意。B. 文章在论述“楼是古典,楼是东方”时,运用种种设想,意在渲染楼的古典美、东方美,表达了作者对古典小楼的赞美与喜爱。C. 在作者笔下,我曾经的小楼不仅具有美丽、幽静、空灵、典雅的意境之美,而且有浪漫的故事和甜美的回忆,与下文写现在的楼
27、构成了鲜明的对比。D. 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从小处着笔,层层推进,由广义的楼到个人的楼,从过去的楼到现在的楼,最后以藏书楼作结,自然流畅,神完气足。8. 本文语言颇具特色,试做赏析9. 文章结尾一句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有何作用?【答案】7. D 8. 多引用古诗词,增强文章文化意蕴;整散结合,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语言优美典雅。运用比喻等修辞,如将洋装书比作穿红着绿的小女孩,形象生动。 9. 情感:留恋昔日美丽、幽静、典雅的小楼;对现在的楼不再空灵,不再美好的无奈与失落;对现在小楼尚可藏书的欣慰。作用:使情感抒发更加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照应题目,结构完整。【解析】【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
28、,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D项,“散文形散而神不散,作者从小处着笔,层层推进,由广义的楼到个人的楼,从过去的楼到现在的楼,最后以藏书楼作结,自然流畅,神完气足”中“作者从小处着笔,层层推进”不当,作者先从文学作品中的“楼”起笔,再写到现实中自己的住所,是从作品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这不是层进关系。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文章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29、,考生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从修辞等角度进行概括总结。本题中,多引用古诗词,如:李后主在思乡的时候便攀登他谪居的小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游子远征的时候,被遗留在家里的思妇便在楼头忧郁起来:“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增强文章文化意蕴;整散结合,如“楼在山间,树在山间,楼在山山树树间,月明星稀的晚上,我们总爱看那一片森林,很蓝,很朦胧”,节奏明快,错落有致;语言优美典雅,如“我可以静静地伫立楼前迷失在各种意境中。凌晨的微风中有树枝的沙沙声,有自画眉鸟的喉头滑出的清脆的歌声”。运用比喻等修辞,如“剩下的只有书架上那些美丽的
30、洋装书,竖立着,斜倚着,色彩缤纷,像一些穿红着绿的小女孩”,将洋装书比作穿红着绿的小女孩,形象生动。【9题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把我段落作用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结合句子或段落在文章中位置来回答。有指定就问题回答,没有指定,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回答。内容上,内容的充实作用;主题的深化、升华作用;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结构上,开头,统摄全篇,领起下文,渲染气氛,奠定基调,制造悬念,推动情节发展等。中间,过渡照应,承上启下。结尾,呼应前文,深化升华主旨,卒章显志等。本题中,情感:留恋昔日美丽、幽静、典雅的小楼,如文中所说“一年前,在此楼中,一切原也是寓于诗情画意的,如今只是一条
31、幽暗的甬道的地方”;对现在的楼不再空灵,不再美好的无奈与失落,如原文中“它被摒弃于一切美好之外,不再空灵,不再凄迷,不再罗曼蒂克,我也不再能静静地伫立楼共”;对现在小楼尚可藏书的欣慰,如“剩下的只有书架上那些美丽的洋装书,竖立着,斜倚着,色彩缤纷,像一些穿红着绿的小女孩。于是我只能懒懒地蜷伏于室内读露薏丝拉贝香艳的十四行,听小王子讲玫瑰和狐狸的故事。若此我只能把这所小楼命名为藏书的小楼了”。作用:“若此我只能把这所小楼命名为藏书的小楼了”一句使情感抒发更加含蓄蕴藉,余味无穷;照应题目我藏书的小楼,结构完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王素,字仲仪。祖,国初以兵部侍郎知制诰,始家京下。考,以太尉
32、相真宗,位居朝首,执其政柄,为一代之宗臣,封魏国公。其薨也,章圣太后问诸孤,素犹未官,更以嗟恻,始授太常寺丞。服阕,召试学士院,赐进士出身。复召试,擢通判颖州,更怀州、许州。近臣荐其材高,复召试,赐五品服。凡三试禁林,当登馆阁之选,每以大臣亲嫌见抑。出知宿州,政有能名。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召素自宿知谏院,同判国子监。悉情献替,多见嚮纳。皇子生,将大庆赉,素曰:“西师尚严,劳臣在边,士苦战戍之勤,民疲赍送之役。而金帛散于不急,爵禄加于无功,庆赍非宜。”朝议为止。寻迁天章阁待制,领淮南都转运按察使。时初加按察之名,以假司官之重,奉使者率以苛峻为称职,素独处之
33、以平易,惟贪暴吏莫容焉。英宗初,羌入平凉塞,连犯堡塞。朝议择帅,谓无易素者,除端明殿学士,复知渭州,边人闻素至,曰“无事矣。”羌服素威信,即解散。既下车,境上恬然。素御将卒有恩,阔略不苛急,人皆乐为用,而临事毅然,不可犯也。时谓三边统率,素称最。一日方燕飨,边民惊哗奔入城,将佐请阖门防奸变。素曰:“妄相恐尔。寇至,吾不知耶!”传令敢妄有言者斩,俄而自定,众服其明决。西陲诸路内属番部,因事质留者,有至老死不得出。素阅其籍,情非甚恶而系久者,戒谕散遣之,莫不感悦。素,宰相子,自励学问,洁操行,早从素游及所尝奖荐,至于幕府文武,间登公卿,或至将相,而素处之自如也。熙宁六年三月甲寅,卒于京师,享年六十
34、有七。(节选自宋史王素传)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B. 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C. 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D. 庆历初夏戎阻命契丹渝平仁宗格以至诚邻敌自怀益修政事首增谏员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太常寺,与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并称五寺,负责掌管刑法案狱。B. 谏院,属于督察机构。谏官可评论施政得失,也可纠正皇帝错误。C. 下车,指官吏到任,与表示辞官归家的悬车相对,常用作“下车伊始”。D
35、. 羌,指古代人们对居住在甘肃、青海等西部游牧部落的一个泛称。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王素才学出众。他虽为宰相之子,但却未依靠家庭出身,凭借自身才华,通过三次考试,方才走入仕途。B. 王素直言敢谏。皇子诞生,仁宗意欲大肆庆贺赏赐,他以边关紧急、百姓困苦为由进行讽谏,最终被采纳。C. 王素遇事沉着。镇守平凉时,传言敌寇入侵,边民惊慌入城,将士信以为真,他却洞察真相,临事不乱,骚乱很快平定。D. 王素性情豁达。他与后来官位超越自己的朋友、部下以及曾经荐举的人交往自如,心情平和。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素御将卒有恩,阔略不苛急,人皆乐为用。
36、(2)素阅其籍,情非甚恶而系久者,戒谕散遣之,莫不感悦。【答案】10. B 11. A 12. A 13. (1)王素统领将士有情有义,处处宽容,从不苛刻严厉,大家都乐意为他效力。(2)王素查看了他们的案卷,情况不是很恶劣而被长期囚禁的,告诫教育之后就释放了,这些人无不感动喜悦。【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结合语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见的句尾、句首标志性的词语,句子结构的对称,文中词语充当的成分,句子成分的省略,叙事内容的变化等。如本题中,“庆历初”是年号,后边断开,排除AC;“邻敌”是下一句主语,前边应断开,排除D。故选
37、B。【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本题中,A项,“太常寺,与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并称五寺,负责掌管刑法案狱”错,掌管刑法案狱的是大理寺。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
38、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A项,“王素才学出众。他虽为宰相之子,但却未依靠家庭出身,凭借自身才华,通过三次考试,方才走入仕途”中“通过三次考试”错,原文是“其薨也,章圣太后问诸孤,素犹未官,更以嗟恻,始授太常寺丞”,说明王素开始为官是朝廷授予的,不是考中的。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御”,统领;“阔”,宽容;“皆”,都;第二句中,“阅”,查看;“甚”,很;“遣”,释放;“
39、莫”,没有谁。【点睛】网上无译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送张判官赴河西王维单车曾出塞,报国敢邀勋?见逐张征虏,今思霍冠军。沙平连白雪,蓬卷入黄云。慷慨倚长剑,高歌一送君。【注】张征虏:张飞,因功被封征虏将军。霍冠军:霍去病,因功被封冠军侯。14. 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写朋友轻车简从,慷慨出塞,赞叹了其忠君报国、不计功名的豪情壮志。B. 颔联连用两个典故,夸赞朋友能够像张飞和霍去病一样立功边塞,名垂青史。C. 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D. 本诗写虚如实,通过想象把人物放在荒漠广阔的背景之中,形象突出,格调高昂。15. 王维诗
40、多有精妙之语,请赏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答案】14. C 15. “连”“人”用得妙。连,连接之意。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凉阴冷;入,吹入之意,风卷蓬草,吹人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写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解析】【14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
41、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C项,“尾联直抒心声,感情深厚而复杂,表达了离别的感伤和对朋友远赴边关的担忧”不当,这两句大意是:你身靠长剑,情绪激昂,我为你高歌一曲,以壮行色。这是作者送友人出征之作。上句写友人赴边时的英姿,下句写自己送行时的豪情。这里没有叮咛周至之语,也不见留恋顾盼之态,字里行间充满着慷慨报国的意气和祝友成功的深情,在送别诗中别具一格。故选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中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王维诗多有精妙之语,请赏
42、析其颈联用词精妙之处”,然后找出颈联中的关键字,并写出:写了哪些景物,构成怎样的画面,再分析字的意思,看其在写景和表情上有什么效果。本题中,先明确:“连”“人”用得妙。从字义上看:连,连接之意,入,吹入之意,整句的意思是:平旷的沙漠与远山的白雪连为一体,表现了沙漠的辽远开阔,无边无际,突出边地的荒凉阴冷;风卷蓬草,吹人云天,黄沙飞扬,昏天暗地。这样的景色描写突出了边塞低沉凄冷之景。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描写潼关一带山河地势特点的两句是:“_,_。”(2)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诋毁的句子是:“_,_。”(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
43、亭怀古中借“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答案】 (1). (1)峰峦如聚, (2). 波涛如怒 (3). (2)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4). 谣诼谓余以善淫 (5). (3)佛狸祠下, (6). 一片神鸦社鼓【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峦”“嫉”“蛾”“诼”“祠”,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
44、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语言由于对人思维的塑造作用,中国写作在此种新白话孕育下,几乎无法表呈无穷微妙的生命感受。愈加减少的字词正在使国人的思维与感受力向简单弱智的方向飞速“进化”。由此也可以解释,何以当下中国的荒诞现实 ,却未能有一部 、震撼人心的荒诞文学作品。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现实生活
45、的丰富性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此系不具文学常识的 。想象力的功能,( )。“微妙”是无边之海,滋养万物人心。没有它,心将为木,为石,渐入麻木残暴之境而浑然不知。而微妙的心灵符码由复杂的字词组成,或者说,唯有把微妙的心灵诉诸言辞,心灵才能脱离晦暗不明、 的潜在状态,而成为存在。17. 依次填入文章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A. 数见不鲜 穷形尽相 不经之谈 无以名之B. 数见不鲜 活灵活现 不经之谈 无以名状C. 层出不穷 活灵活现 无稽之谈 无以名状D. 层出不穷 穷形尽相 无稽之谈 无以名之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不在于他能想象出稀奇古怪的事体,而在于他能在
46、有限“世相”的空间里,表达出异常敏感的微妙体验。B. 在于他能在有限“世相”的空间里,表达出异常敏感的微妙体验,而不在于他能想象出稀奇古怪的事体。C. 不在于他能表达出异常敏感的微妙体验,而在于他能在有限“世相”的空间里,想象出稀奇古怪的事体。D. 在于他能在有限“世相”的空间里,想象出稀奇古怪的事体,而不在于他能表达出异常敏感的微妙体验。19. 文章划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由于语言对人思维的塑造作用,新白话孕育下的此种中国写作,几乎无法表呈生命感受的无穷微妙。B. 语言由于对人思维的塑造作用,此种新白话孕育下的中国写作,几乎无法表呈无穷微妙的生命感受。C. 由于语言对
47、人思维的塑造作用,此种新白话孕育下的中国写作,几乎无法表呈无穷微妙的生命感受。D. 语言由于对人思维的塑造作用,新白话孕育下的此种中国写作,几乎无法表呈生命感受的无穷微妙。【答案】17. D 18. A 19. C【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数见不鲜:本指对于常来之客,就不宰杀禽兽招待。后指常常见到,并不新奇。层出不穷:形容事物连续出现,没有穷尽。现在形容“荒诞现实”,应用“层出不穷”。穷形尽相: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活灵活现:也说活龙活现。形容描绘生
48、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此处形容荒诞文学作品,应用“穷形尽相”。不经之谈:指荒唐、没有根据的话。经:正常。无稽之谈:没有根据的说法。前文是“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现实生活的丰富性超过了作家的想象力,此系不具文学常识的”,应用“无稽之谈”,无以名之: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当前的对象。无以名状: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原文是“唯有把微妙的心灵诉诸言辞,心灵才能脱离晦暗不明、 的潜在状态”,很明显,应用“无以名之”。故选D。【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
49、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此句应用“不在于而在于”这一关联词,表选择,排除BD;“能想象出稀奇古怪的事体”与“能在有限“世相”的空间里,表达出异常敏感的微妙体验”是浅层到深层的关系,排除C。故选A。【19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由于语言对人思维的塑造作用”,是原因状语,“由于”应放句首,排除BD;“此种”用来形容“新白话”,应放前边,排除A。故选C。【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
50、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
51、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
52、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20.参考材料一的方式,分别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反驳的话。要求符合逻辑,句式基本一致
53、,每处不超过30字。材料一:李贺考进士。有人说:他父亲名字中的“晋”与进士的“进”谐音,按照避讳的原则,他不能考进士。韩愈反驳说:“如果这样的话,父亲叫仁,儿子就不能做人了吗?”材料二:众人聊起京剧大师谭鑫培演出的秦琼卖马。胡适说:“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黄侃反驳说:“_”材料三: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出生于中国,在参选省议员时,反对派:“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朗宁反驳说:“_。”【答案】 (1). 示例: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 (2). 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解析】【详解】本题
54、考查考生逻辑推断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求对给出的观点进行反驳,答题时注意针对给出的观点,然后以一个反例进行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错误,可以针对此具有一个特例反驳,如“作品的水平越高,看懂的人必定就越少”。本题中,针对前者“京剧太落伍,甩一根鞭子就算是马,用两把旗子就算是车,应该用真车真马才对”,提出的反例应该是道具不用“真的”,如:如果这样的话,唱武松打虎,也一定要用真老虎吗?第二处,前文是“喝中国人的奶长大的,身上一定有中国血统”,反例的意思应是:不见得喝什么,身上就有什么。如:如果这样的话,喝牛奶,身上就一定有牛的血统吗?21.观察下面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1)用
55、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2)试阐述作者设计这幅漫画的用意。【答案】(1)内容:夫妻两人背靠背躺在床上,各自拿着手机给对方发送“晚安”。(2)用意:意在讽刺当今社会人们沉迷手机,缺少面对面的交流;呼吁人们放下手机,加强沟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图表的所有构成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阐述,要注意运用简洁、准确、连贯的语言来表达。首先应该理解画面内容,夫妻两人背靠背躺在床上,各自拿着手机给对方发送“晚安”,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语言交流。由此可见,一些人将所有时间都用于手机上网这也是这幅漫画的寓意所在:呼吁大家不要沉溺于手机的各种功能
56、而使时间白白流逝。【点睛】解答漫画题,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认真看图,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前提条件;二是读懂寓意(即审题),这是解答漫画简答题的关键所在;三是准确找出题中的有用信息,这是解答好漫画题的基础。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梁漱溟先生说:我辈不出,如苍生何?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近日,习近平主席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深情表达迅速刷屏,赢得广泛赞誉。这个答案深刻反
57、映了他爱民的一腔赤诚、为民的真挚情怀。这样的答案并不偶然。翻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字里行间,“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与担当自始至终、一览无余。大境界造就大胸怀。“无我”是一种大境界,是不计得失、不谋私利,是鞠躬尽瘁、无私奉献。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拳拳之心,到“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的铮铮之誓,再到“我是人民的勤务员”的初心之诺,无不蕴含着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的宏大境界。有了这种境界,才能全心全意爱民、贴心交心亲民,锻造出心系人民、为民担当的博大胸怀。大格局成就大作为。“无我”是一种大格局,是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从“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
58、福人民的发展”的自我要求,到“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责任担当,再到“人民是我们执政的最大底气”的庄严宣示,无不彰显着枝叶关情、人民至上的远大格局。有了这种格局,才能诚心诚意为民、公平公正惠民,引领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追梦圆梦的壮阔征程。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迎难而上、开拓进取,革故鼎新、励精图治,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以不忘初心、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彰显着“无我”之大境界,以实字当头、以干为先的奋斗姿态成就着“不负人民”之大
59、作为,用一串串坚实的足迹,连接着伟大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在建设新世纪中国的漫漫征程中,涌现了无数感动中国人物,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投身于新中国建设、隐姓埋名20多年、只为中国制造国之重器的“黄沙百战穿金甲,甲光向日金鳞开”的院士程开甲。有国家航空地球物理领域的顶级科学家、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有踏过平庸,一心只为打造中国天眼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时代楷模”南仁东。有六年坚守扶贫一线,宁愿冒着失明危险也要恪尽职守,坚持为贫困地区早日摘掉穷困帽子而奔波不已、奋斗不息的好干部张渠伟。正因为有了像他们一样大公无私以身许国的一代代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中国从备受欺压凌辱侵犯一步步
60、发展到令人仰望敬畏的大国强国。 看,走进新时代,改革开新篇,中国发明举世震惊,华夏奇迹不可胜数,令世人叹为观止,情不自禁感慨中国,了不起! “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这是一份庄重承诺,也是一种公开勉励。它预示着:“人民”是不变的价值指向,“为人民”是不变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永恒的价值底色。它昭示着: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古老而现代的中国定会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呈现出勇往直前的磅礴气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强调的是:这
61、不正是千“为苍生死,死而不惜”的献身精神;第二句话强调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结合两则材料可综合为,奉献精神的可贵,爱国情怀的传承。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则进行立意,也可以综合立意。从文体来看,材料没有限定文体,考生可以选取自己擅长的文体作文,如写作议论文,要由明确的观点,有清晰的思路;如写作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参考立意:为苍生死,死而不惜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奉献精神永流传把使命扛在肩上与人民同甘共苦可用素材:1、詹天佑国不计名与利詹天佑,在国内
62、一无资本、二无技术、三无人才的艰难局面面前,满怀爱国热情,受命修建京张铁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山山岭岭,只用了500万元、4年时间就修成了外国人计划需资900万元、需时7年才能修完的京张铁路。前来参观的外国专家无不震惊和赞叹。当时,美国有所大学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并请他参加仪式。可是,詹天佑正担负着另一条铁路的设计任务,因而毅然谢绝了邀请。他这种为国家不为个人功名的精神,赢得了国内外的称赞。2、华罗庚毅然回国:大数学家华罗庚,在“七七”事变后,从生活待遇优厚的英国回到抗日烽火到处燃烧的祖国,不为金钱和学位,回国后积极参加抗日救国运动。1950年
63、,他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第一流数学家,并被美国伊里诺大学聘为终身教授,但他毅然带领全家回到刚解放的祖国。3、郑成功收复台湾:早在1624年,荷兰殖民-主义就派兵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实行了极端野蛮残酷的统治,台湾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进行斗争。1661年,在东南沿海领导抗清斗争的郑成功,率领战船350多艘,将士25000多人,包围了台湾,经过9个月的激战,荷兰总督被-迫签订投降书,台湾又回到祖国怀抱。4、爱国英雄杨靖宇:杨靖宇21岁参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残忍的日军剖开他的遗体,
64、当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时,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 5、游泳一哥孙杨的人生起起落落,既有巴塞罗那世锦赛的豪气冲天,也有换教练、无证驾驶等诸多负面新闻。而在22岁生日之际,坦言认错,感谢大家的批评、关心和鼓励,希望大家相信他在成长、在成熟,会更努力、更自律,会有一个崭新的开始。今天的孙杨站在泳池边、领奖台上,赢得的瞩目和掌声无数,那已经不仅是对他不断刷新世界纪录为国争光的体育成绩的赞许,更有对其忠诚爱国、刻苦勤奋、勇担重任等高尚情操、人格、精神的肯定! 6、论财富,他并不是中国最富裕的人,甚至连光州首富都够不上,比他有钱的人随便都能说出一大排,但是几十年来他
65、累计捐赠到位款物超过800万,他让爱满人间,让温暖传遍人心,他用心灵的烛光照亮世界,他的爱让世界不再寒冷。他就是87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教授,201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卢院士夫妇平时生活非常节俭,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一片忠诚。他们决定用多年积蓄,设立“卢永根徐雪宾教育基金”,用于奖励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品学兼优的贫困本科生和研究生、奖励农学院忠诚于教学科研的教师以及资助农学院邀请的农业领域国内外著名科学家来校讲座。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 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他们用大爱盈满人间!爱暖人间,亦如顾城。要
66、在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人都习惯光明;爱暖人间,亦如冰心,愿上苍给我足够的云翳,来造就一个美丽的黄昏;爱暖人间,亦如伍尔夫,让我们记住共同走过的岁月,记住爱,记住阳光。莫道冰火不相容,是火用热情融化了冰冷的心,化为一湾春水东流。莫道天地不相容,是地不懈地奔跑,追随天到尽头,写下天地合一的神话。莫道不相容,心和心相连,爱和爱相伴,从此没有心的离散,再没有世界的凄凉。让爱温暖人间,让人心紧紧相连。因为有爱,我们的世界才会如此美丽,因为爱,使世界不再是荒原,让我们怀着一颗感动的心,来体验这个世界的温暖。 7、2017年你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战狼刷屏?电影的背景是非洲某国发生反政府叛乱,中国海军舰
67、艇编队前往撤侨。非洲战乱危及海外华人,欧洲雇佣兵辣手屠戮中国、非洲平民,前解放军特种兵挺身而出,中国海军火力奔袭掩护有评论说,当那些发生在新闻中的情节被呈现在大荧幕时,是那么的震撼和不可思议,刷屏的背后是这个和平时代依然存在的英雄情结。如果说电影画面高于生活,英雄形象尚有刻意追求的高大上成分的话,“我是演说家”节目中战地记者蒋晓峰温文尔雅沉稳淡定地娓娓讲述让我对国际维和以及援建英雄敬慕更为有加且深信不疑。 “当你没有办法阻止战争,那就把战争真相告诉全世界。这就是我们的使命,因为有这个使命,我们相信这个世界会多一点和平,多一点公正。因为这个使命,我们相信,记者不死,只会凋零。”我被蒋晓峰的演讲深深打动。言语间能感受到蒋晓峰是在用全部生命,投入他所热爱的新闻事业。“我想说我们不是用命,我们是用使命在报道。”“什么是使命?就是你在它的召唤之下,你说的每一句话,你做的每一件事,你过的每一天,你都会觉得人生没有虚度,你都不会否定自己的价值。”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中国在世界舞台上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心与世界同在,让大爱不分国界。行文结构:议论文的思路和结构有: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并列式等结构方式,使议论文结构完整。本文可用并列式结构,首先提出中心论点: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其次,提出分论点,进行并列式阐述:可列举华罗庚、詹天佑等事例。最后,总括全文,再次点题。结构上,做到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