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 选择性阅读一、填空题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人名)在20世纪 30年代末到40年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2.诗序有“大序”“小序”。“大序”解释了风、雅、颂,风是(感化)、讽刺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颂是形容盛德的意思。朱自清30年代末40年代初13说文解字周易史记风化(感化)、讽刺正盛德一二三三、简答题5.学校读书节活动上,校园记者在进行随机采访,请你接受采访并回答问题。记者:这位同学,你好!相信你应该读过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对
2、经典有着自己的研读和理解,请问你最喜欢里面提到的哪部经典?请说明理由。一二三我:我最喜欢诗经,它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人的生活,也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记者:请问你的兴趣点在哪一方面?如果是选择性阅读,你会选择书中哪些篇目来读呢?我:我喜欢古典诗歌,会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来读。我最喜欢诗经,它里面的诗歌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等古时的社会风貌,让我了解到古人的生活,也激发了我学习诗歌的兴趣。我喜欢古典诗歌,会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来读。一二三(2)【鉴名著】我们读一本书,根据自己的兴趣、读书的目的或策略的
3、不同,可以采用各种阅读方法。如西游记就适合“精读”和“跳读”。请参考示例,说说你会用哪种阅读方法阅读经典常谈的哪一章节,有哪些阅读收获。一二三示例:我采用“精读”法读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芭蕉扇的故事。孙悟空一借芭蕉扇被骗后,其他师徒三人关于是否“西行”的对话,表现了各自的心理。沙僧认为“进退两难”,深为取经前途担忧;猪八戒想“拣无火处走”,其一贯的“散伙”想法再次复燃;唐僧“只欲往有经处去”,表达了坚定不移的取经决心。通过比较人物语言,让我感受到书中人物鲜明的个性,同时让我明白面对挫折,信念越坚定,越会为解决困难找方法。一二三答案:示例:我采用精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中关于诗经的章节。诗经第四专门
4、介绍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课文诗经二首的学习,我更加喜爱诗经一书,决心认真阅读整本书,既可了解西周到春秋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又能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一二三(2)【任务二:主题探究】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一二三答案: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第一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用字法;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第八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史记汉书第九,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一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