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时空观念线索特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从1966年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制度化、法律化的健康轨道。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的夙愿。一国两制为祖国统一奠定了理论基础,香港、澳门顺利回归,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祖国统一大业获得重大发展。第1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
2、主政治的特色。 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分析认识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把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发展历程。 掌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的背景、经过,理解1954年宪法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的依据、含义,理解认识其伟大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1准备(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北京。(2)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决定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
3、交部长。2标志: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1时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内容(1)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内容: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意义:确立了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它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在政权形式上的表现。 (2)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全面建立国家机构,选举和决定了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决定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3历史意义(1
4、)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进一步民主化的重要标志。(2)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和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暂代宪法的过渡状态。(3)为加强人民民主制度、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奠定了初步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1形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这一制度正式形成。2发展: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但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建和发展1含义: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5、区,分别建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自治权力。 2原因: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3创建和发展(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2)1954年宪法更进一步明确规定,民族区域自治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3)到1998年底,全国共建立自治区5个,自治州、县(旗)150多个。4意义: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名师点睛】1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职能的表现(1)机构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6、具有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的性质。(2)内容上,规定了国家性质和政治体制,确立的各项原则为1954年宪法奠定了基础。2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而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3)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是政治协商会议,后者是前者的存在形式。(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有参政议政的权力,但无决策权。(5)
7、“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自治指的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权力,而不是某一少数民族的自治。【轻巧识记】1“一、一、三、四”归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个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一种代表产生方式:普选。三大特点:高度集中、权利广泛、人民主权。四大职能: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2. 图示法记忆1954年宪法特点3图示法记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料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8、宪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规定了国家的性质。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史料介绍了当时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哪几方面的内容?从上述条款中,概括1954年宪法的性质和作用。提示 介绍了国家的性质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从宪法的第一条和第二条可知,它代表了新中国广大人民的意志,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它能极大地调动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1949年共同纲领与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不同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背景不同新中国即将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制度即将确立制定主体不同中国人民政
9、治协商会议制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内容不同制定了新中国各项制度的总原则用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国体与政体性质不同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历史作用不同对新中国的各项工作起到了规范和指导作用为我国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主政治的特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料我国的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情况表届次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代表总数1 226人1 226人3 040人中共党员668人(占54.5%)708人(占57.7%)1 667人(占54.8%)民主党派人士274人(占22.3%)284人(占23.2%)565人(占18.6%)无党派人士284人(占23.2
10、%)234人(占19.1%)808人(占26.6%)表明其他45.2%的人大代表由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组成。史料表格反映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什么信息。提示 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中共党员、各党派和社会各阶层人士组成。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职能的变化及政治协商制度的作用史料一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再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从此以后它应作为独立的统一战线组织将继续存在,并须在一切必要的地方设立地方组织,其名称可沿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统战工作会议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实行后统一战线组织问题的意见史料二我们中国协商民主的主要意义是能够保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能够保
11、证各个阶层、各种民族、信仰各种宗教的人和各个政党,都能通过这种形式参政议政。协商民主在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种民主形式,同时又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进行民主监督的一种民主形式。李君如中国在民主政治的问题上不要妄自菲薄说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了变化。“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1)根据史料一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成为统一战线组织。(2)据史料二,归纳我国协商民主政治的作用。提示 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协商达成共识;及时对中共的领导进行民
12、主监督;保证了各阶层公民有序地参政议政。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与作用史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族民族自治机关。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史料二推进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把雄伟辽阔的青藏高原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安定祥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胡锦涛在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国情的。说明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行使政治权利。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政治作用。体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经济作用。(1)据史料一,指出我国民
13、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何时规定的,概括其主要内容。提示 1949年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规定的。内容: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由各民族代表组成的自治机关。(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提示 实现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做主的愿望,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1)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人民选举代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统一管理国家事务。(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多党合
14、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参政党;四项基本原则是政治基础;各民主党派都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3)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核心内容是自治权;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一、我国的国体和政体以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1国体: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2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比较(1)相同点两者都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两者都由定期选举产生的代
15、表或议员组成。两者都属于一种间接民主。(2)不同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行使权力的主体全体人民资产阶级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制主要权力机构立法机关,除受人民监督外,不受任何国家机关制约行政、立法、司法权三权分立阶级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代表资产阶级利益政党活动方式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对点演练】1将卢梭“主权在民”的理论和马克思提出“国家一切权力归属于广大劳动人民”的观点付诸实践,作为我国政权建设根本原则的成功运用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建立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C建立人民
16、代表大会制度 D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C。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形式上确立了民主政体,但革命果实为北洋军阀所篡夺,故A项错误;多党合作的政协制度,是一种党派间的合作制度,而非主权在民,故B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来自人民,而且享有真实广泛的权力,是人民主权在新时期的成功应用,故C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少数民族在聚居区的一种自治制度,不具有普遍性、广泛性,故D项错误。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四大特点1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这是各民主党派共同的政治准则。2以服务社会主义事业为共同目标。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中,都有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国家的总任
17、务、总目标而共同奋斗的内容。3中共执政,各民主党派参政,不存在轮流执政。4各民主党派在宪法上是平等、自由的。【对点演练】2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制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解析:选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的政党制度,各民主党派有参政议政的权力,避免了轮流执政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故选D。1共同纲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
18、国纲领。通过这一纲领的会议是()A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D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B。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故选B项。21954年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C召开了人大颁布了宪法D创建了多党合作的政局解析:选C。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开展是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与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不符,故 A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是在1956年,故B项错误;1954年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第
19、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新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故C项正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故D项错误。3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的根本政治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村民自治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解析:选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三大基本政治制度,其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故选B项。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通过这一宪法条文的会议
20、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析:选B。依据材料“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信息可知,这次会议召开是在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法律保障和制度保障,因此这次会议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择B项符合题意。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与材料相对应的基本政治制度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基层
21、民主选举制度解析:选B。在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需要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故选B项。6下图反映了西藏自治区成立后卫生教育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五十年来,这些成就取得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完善B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贯彻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解析:选A。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此后西藏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故A项正确;中共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的实施开始于1949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是
22、在1956年,是针对民主党派提出来的,时间、内容上均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是在1984年,时间上与材料不符,故D项错误。教材答疑名师指津探究思考(教材P49)1提示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色:人民当家做主,人民主权,最广泛的民主。(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特色:共产党执政领导,多党派参政议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色: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少数民族当家做主,行使自治权利。2略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共同纲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地位是较为特殊的,是一种特例。材料中“特殊”“特例”是指共同纲领()A起到宪法性作用B不由
23、全国人大制定C体现了多党合作D是一个纲领性文件解析:选A。共同纲领是1949年颁布的,由于召开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条件还未成熟,其内容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故A项正确。2某中学考试有这样一道文字题:试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共同纲领。在阅卷中假如你是历史老师,应该给满分的答案是()A制定机构不同,分别由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和全国人大制定B性质不同,分别为资本主义性质宪法和社会主义性质宪法C从时间上看,都颁布于新政权建立之后D从影响上看,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解析:选D。共同纲领是中国人民政
24、治协商会议制定的,A错误;共同纲领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B错误;共同纲领颁布时,新中国尚未成立,C错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共同纲领起着新中国临时宪法的作用,故选D项。3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的颁行,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的新阶段。这里的“新阶段”主要是指()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职权的任务结束B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C人民民主政权建立D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宪政基础奠定解析:选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从法律层面确定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的基本原则,故D项正确。4毛泽东指出:“我们的这个宪法,是社
25、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导致“宪法”具有这个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尚未建立B无产阶级占全国人口比例低 C社会主义工业化尚未开展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解析:选D。1954年宪法颁布时,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尚未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尚未确立,故选D项。5刘少奇的宪法草案报告中指出:“我们采取这种制度,是同我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中国人民就是要采用这样的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这里的制度是指()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解析:选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政治制度,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性质,“是同我
26、们国家根本性质联系的”,故A项正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与题意无关,故C项错误;社会主义制度过于宽泛,故D项错误。6它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材料中的“它” ()A见证了社会转型的巨变B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C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D制定了新中国施政纲领解析:选A。据材料“实现了一切权力归农会向一切权力归人民的完全转变,开创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可知,它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反映了社会转型的巨变,故A项正确;雅典开创了民主政治的先河,故B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国内民族平等的保证,故C项错误;
2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新中国施政纲领,故D项错误。7学者汪辉评论新中国的某一制度说,它“汲取了传统中国从俗从宜的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但这一制度不是历史的复制,而是全新的创造”。其评论的是()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村民自治制度 解析:选A。根据材料“新中国的某一制度”“治边经验”“根据不同的习俗、文化、制度和历史状态以形成多样性的中央地方关系”可以推测该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把自己建立的新政权,称作“中华人民共和国”,这最深刻地反
28、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追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中国政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对于千百年来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工人和农民来说,新中国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解放。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材料二60年来,我国的基本民主制度从无到有,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的政党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成果,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材料一中,新中国名称的确定体现出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根本政治追求”?简
29、要说明新中国成立对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政党制度的具体名称。简析当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时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解析 (1)第一小问“根本政治追求”,结合材料一中“对于千百年来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贫苦工人和农民来说,新中国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解放”得出是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第二小问意义,实际考查新中国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所起的重大作用。(2)第一小问名称,根据所学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关系,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得出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其他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之间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关系。答案 (1)追求:人民至上,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答“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最终来源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并接受人民的监督”亦可)意义:新中国成立,为国家政权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新中国成立,人民翻身做了主人,为国家政治建设准备了深厚的群众基础。(2)名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关系: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地位,各民主党派必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关系。- 1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