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60681 上传时间:2025-10-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0课 《游褒禅山记》 学案1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游褒禅山记导学提纲(1)【学习目标】1 学习目标续写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理清文章思路,深入思考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作者尽志无悔的观点。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第三段。2 落实素养教育学习作者深思慎取的为学态度。【学情分析】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抓住景物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我们今天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与我们过去学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议论,记游实际上只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导学流程】一、自主学习1王安石,字介甫,号

2、半山,宋朝临川(今江西省临川)人,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 “ ”。是“ ”之一。 作品: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2.背景介绍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改革政治;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他是个具有坚强毅力的改革家,尽管受到种种阻碍,也毫不动摇退缩。他的这种坚定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课文中也有反映。褒禅山在今安徽省含山县城北里,风景秀美,“文革”前寺院(即课文记述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 3.自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褒禅山_(2)舍于

3、其址_(3)庐冢_ (4)有碑仆道_(5)有穴窈然_ (6)咎其欲出者_(7)瑰怪_(8)无物以相之_ (9)安上纯父_ (10)盖音谬也_(11)夷以近_ (12)罕至_二、深入学习1.写出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于是余有叹焉古义:_;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_;今义:数目,十一。(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_;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_;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_;今义:连词。2.小组内翻译第一段前四句,思考这段文字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开头点明所游的地点是

4、 ,接着指出 ,然后写禅院,最后写华山洞的 。3.小组内翻译第二段,思考写前洞与后洞有何不同?4.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3)有泉侧出 (4)而其见愈奇(5)则其至又加少矣 (6)火尚足以明(7)常在于险远三、 知识拓展应用第一部分(第1、2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 第1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2段:记游华山洞经过小组讨论问题预设1.一对一讨论深入学习1、3;2.1/2小组讨论深入学习2;3.小组讨论深入学习4和知识拓展应用。提问展示问题预设1.口头提问展示深入学习1、2、3;2.小组讨论口头展示深入学习4和知识拓展应用。课堂检测习题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庐冢()瑰怪()褒禅山()有碑仆道()舍于其址()有穴窈然()咎其欲出者()无物以相之()答案:zhnubopshyojixin2文学文化常识填空。王安石,_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字_,号_,谥号_。抚州临川人。“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有临川先生文集。答案:北宋介甫半山文3将下列空缺处补充完整。(1)余与四人拥火以入,_,_,而其见愈奇。(2)夫夷以近,_,_,则至者少。(3)然力足以至焉,_,而在己为有悔。答案:(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2)则游者众险以远(3)于人为可讥课堂小结1.2.3.整理内化【思维导(脑)图】本节课未解决的问题和疑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