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60620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PPT 页数:111 大小:1.9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8页
第98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99页
第99页 / 共111页
201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1-1-4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湘教版).ppt_第100页
第100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四讲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 要点一 比较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征(重点)运动形式自转公转概念绕地轴的旋转绕太阳的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俯视逆时针从南极上空俯视顺时针同左地轴空间指向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运动形式自转公转运动周期现象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1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1太阳日24小时(昼夜更替现象周期)1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 (直射点回归运动周期)速度角速度除南北极点外,各地均为15/时(或1/4分钟)平均约1/天近日点快(1月初)远日点慢(7月初)线速度因纬度而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约30千米/秒关系地球自转的平面(赤道

2、面)与公转轨道平面(黄道面)目前存在2326的交角(黄赤交角)特别提醒(1)地球上的某一地点的自转轨迹就是它所在的纬线圈,即自转是沿纬线圈自西向东绕地轴的旋转运动。(2)地球自转和经度的关系。(3)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了360;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由于一天中地球还要绕日公转,因此地球绕太阳旋转了36059,时间是24小时,这是地球的昼夜交替周期,是人类使用的基本时间单位。(4)如果地球只是自转而不公转,则恒星日与太阳日等长。或者说,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是因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公转造成的。(5)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都是

3、向东或者都是向西,则恒星日要短于太阳日。(6)如果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不一致,即两种运动方向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则恒星日要长于太阳日。(7)如果一个人向东走,所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比太阳日短,向西走所见到的昼夜更替周期比太阳日长。要点二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重、难点)1.黄赤交角的影响(1)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及地轴在公转过程中倾斜方向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以一回归年为周期往复移动。(2)直射点移动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3)有无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叫北回归线;有无太阳直射的最南界线叫南回归线。(4)回归线的纬度度数和黄赤交角相等。(5)黄赤交角与黄道面与地轴的夹角是互余的。(6)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

4、在高纬度地区每年都有极昼极夜现象。(7)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叫北极圈(北纬6634);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叫南极圈(南纬6634)。(8)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了各地一年中正午太阳最大高度角和最小高度角的大小。(9)黄赤交角的大小决定各地昼夜长短变化幅度。2黄赤交角变化对地球的影响 五带以回归线、极圈为界线;回归线的度数由黄赤交角决定,即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的度数;回归线的度数与极圈的度数为余角关系,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引起五带范围的变化。(1)如果黄赤交角等于0:说明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重合,这时候,地轴不仅垂直于赤道平面也垂直于黄道平面。在这种条件下绕日公转,太阳直射点只能

5、始终直射在赤道上,而晨昏线始终过南、北两极点,与经线圈重合,分割的昼弧与夜弧,全球均等长。因此,太阳直射点将不再移动,昼夜长短将不再变化,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没有四季的变化。(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增大,昼夜长短变化的周期将延长,四季的差异将更加明显,太阳回归运动的周期将变长。从温度带来说,直射的范围加大了,即热带的范围加大了,斜射的地区有一部分变成了直射的地区,另一部分则加剧了斜射的程度;随着直射范围的增大,晨昏线转过的角度也将随之增大,极昼极夜的范围也将增大,即寒带的面积也将增大,这样,温带的面积将减少。(3)如果黄赤交角变小:就是直射的范围减小,即热带的范围减小,极昼极夜的

6、范围减小,即寒带的范围减小,这样,温带的范围将要扩大。所以,黄赤交角决定了太阳直射点能离开赤道的最大角距离回归线度数,同时也决定了能出现极昼极夜的最大范围极圈度数,这是天文上划分五带的主要根据,且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之和正好等于90,因此黄赤交角的变化必然引起五带范围的变化,这是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一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一个来回,引起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时间变化(引起某地点地表获得太阳辐射能的时间变化)这样形成了四季更替。特别提醒 若黄赤交角为,则回归线纬度为,极圈的纬度为90。如:若黄赤交角为35,则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为35N,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为

7、5590之间。要点三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重、难点)原因受运动惯性的影响,物体总是力图保持原来的方向和速度,但由于受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影响,导致它们逐渐偏离了原来的运动方向特点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的运动方向;只影响运动方向,不影响运动速度;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规律 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表现 河岸不对称、大气中的气流运动方向改变、大洋中洋流运动方向改变判定方法(左右手法则)北半球用右手表示,南半球用左手表示,掌心向上,四指代表物体原来的运动方向,大拇指指向即为物体运动的偏向 特别提醒 假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目前正相反,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规律该如何变化?若地球自转速度加快或变慢呢

8、?假如地球自东向西自转,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将向左偏,南半球将向右偏。假如地球自转的速度加快,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将更为明显。假如地球自转速度变慢,偏向将不太明显。要点四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及时空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结果之一是形成了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突出地位,结合地球公转图、光照图考查,是主要的考查形式。夏半年(北半球)春秋分冬半年(北半球)图示直 射 点夏半年(北半球)春秋分冬半年(北半球)图示光照图纬度变化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

9、现极夜现象;南半球相反夏半年(北半球)春秋分冬半年(北半球)季节变化北半球:太阳处于段时: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太阳处于段时: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相反全球昼夜平分北半球:太阳处于段时: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太阳处于段时: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相反 特别提醒(1)产生昼夜现象的原因是地球不透明、不发光;产生以24小时为周期的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的原因是地球公转。但不能说地球不自转就不存在昼夜更替,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则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2)太阳直射点位于哪个半球(南或北),哪个半球就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

10、昼渐长,夜渐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正好相反。(3)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极点将近半年是极昼或极夜,极圈仅一天极昼或极夜。要点五 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另一结果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它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起共同形成了地球运动的重要意义,并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深刻影响。结合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光照图、楼房间距问题等考查是主要的命题形式。1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1)某日太阳高度的全球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四周递减,直至晨昏圈上为0,呈同心圆分布。(2)某日某地太阳高度日变化 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日出以后,太阳高度增大;正午(地方时12点),太阳高度达最大;正午以后,太阳高度减

11、小;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中不变(极夜除外)。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北半球的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春、秋分日赤道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其他地区介于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 3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4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图解法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N时,求M地正午太阳高度。过M点作太阳直射点光线的平行光线。连接M和地心并延长,作其垂线,即地平面,则H即为正午太阳高度角。H90()(2)公式法 一地

12、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计算:H90|。公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特别提醒(1)正午太阳高度角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即为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角。(2)最小太阳高度角为地方时24时的太阳高度角,也就是一日中最小的太阳高度角。H最小90 公式中H为最小太阳高度,为所求地点地理纬度,永远取正值,为直射点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如果所求出H最小0,说明此日该地区出现极昼。(3)等太阳高度线图判读 等太阳高度线图可以看作是以太阳直射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图的中心为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以该点为中心向四

13、周逐渐减小;通过该点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地方时是12点;通过该点的纬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纬线,直射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度。在太阳直射的经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纬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赤道,则赤道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就相差多少度;如果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上,则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要点六 日照图的类型及判读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时间,观测到的光照图不同。光照图的判读,是本单元的核心知识。1日照图类型(1)地球公转轨道图 在地球公转轨道图中,完整展现二分二至日的光照图,一般结合地轴方向、近日点、远日点进行判读。(2)公转轨道局部图 结合公转方向和昼夜分布

14、判读。图中阴影为夜半球,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可确定为9月23日左右的光照图。(3)地球侧视图 一般北极在上,南极在下,赤道为一直线,居中,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并平分赤道。二分日时,晨昏线起止于南北两极点,二至日时,晨昏线起止于与南北极圈相切的两切点,除二分日以外的时间,晨昏线与极地的某两纬线圈(纬度度数相同)相切。以上三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平分,下面的图在纵切面上昼夜半球不等分。(4)极地俯视图 中心为极点,外圆为赤道,虚线为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5)斜侧(俯)视图 观测点既不在赤道上空,也不在极点上空,观测到的光照情况即为斜侧(俯)视图。(6)矩形投影图 矩形投影图

15、是将南北极点、南北极圈、南北回归线放大到与赤道一样长,它与实际图相比有很大的变形,离赤道越远,变形越大。判读此类图的关键是晨昏线、极昼极夜和赤道上的日出(6点)、日落(18点)时间等。(7)局部图 解题时把图像补充完整,可降低解题难度。2日照图的判读(1)南北半球确定 对于侧视图,通常是上北下南,而对于俯视图或有关变式图,根据地球自转的方向来判断南北半球是常用的有效方法。根据“北逆南顺”来判断。如图,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从经度排列上看,东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增大,西经度由西向东数值减小。下图中甲为北半球,乙为南半球。(2)太阳高度的确定 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四周逐渐降低,直射点的太阳高度为90,

16、晨昏线为0。直射点位于昼半球的中心。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晨昏线与某纬线相切,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昼半球中间经线度数,太阳直射点的纬度90相切点所在的纬度(直射点与发生极昼的地区在同一半球)。(3)地方时的确定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昼半球中央经线为正午12时,夜半球中央经线为0时。(4)昼夜长短的确定 纬度变化。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极昼范围是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及其以北地区;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越往南,夜越长,南极地区出现极夜,极夜范围是南纬(90直射点的纬度数)及其以

17、南地区。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相反。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直射点向南移动,则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无论直射点怎样移动,赤道上终年昼夜等长。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昼和夜的经度数比 昼长昼弧经度数/15(正午12时日出时间)2 夜长夜弧经度数/15(子夜24时日落时间)2 特别提醒(1)正午日影朝向和长短变化 正午日影的朝向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周年往返移动,正午日影朝向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日影始终朝北(北极点除外)。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冬至日,太

18、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的日影始终朝南(南极点除外)。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正午日影最短。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日影最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回归线上只有一次),直射时日影最短(日影与物体本身重合)。(2)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 在北半球春、秋二分日,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面升起,正西面落下。因此日出时日影朝西,日落时日影朝东。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南。从春分日至夏

19、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升起和落下方向也逐渐北移;从夏至日至秋分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向南移。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于夜,南半球反之。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域除外)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因而日出时日影朝向西北,日落时日影朝向东北。从秋分日至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南移;从冬至日至第二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太阳的升落方向也逐渐北移。地球上出现极昼的地区,北半球太阳正北升,正北落,南半球太阳正南升,正南落。南北极点上,出现极昼期间,太阳高度在一天中是不变的。(即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总是与极点的地平圈平行,太阳在一天中

20、没有升起和落下)。由此可见,太阳的升落方向(日影的朝向与升落方向相反)不仅随空间而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开始,随着纬度的升高,太阳的升落在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幅度也逐渐增大。(3)地球公转过程中的对称现象 空间对称性 a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 如图1所示,A、B两点关于赤道对称,那么A点与B点的纬度数值相同,它们所在纬线的长度也是一样的。很容易观察到,A点所在纬线的昼弧与B点所在纬线的夜弧等长,也就是说,任何一天A点所在纬度的黑夜时间等于B点所在纬度的白昼时间;A点所在纬度的白昼时间等于B点所在纬度的黑夜时间。b关于太阳直射点南北对称的两点 如图2所示,A、B两点关于太阳直射点(甲点)南北对称。

21、由于A、B两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相同,所以A、B两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时间对称性 a日出日落时刻(地方时)关于正午12时(0时)对称 如图3所示,A点位于所在纬线的昼弧中点上,因此A点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B、C两点为过A点的纬线与晨昏线的交点,那么B、C两点的地方时即该纬线的日出日落时间。由于弧AB与弧AC等长,所以日出日落时刻(地方时)关于正午12时对称,也即任何地点的上午时间和下午时间是等长的。b关于夏至(或者冬至)对称的两个时间 如图4所示,A、B两点是关于6月22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图中不难发现,A、B两点几乎处于同一纬线。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某地在

22、关于夏至(或者冬至)对称的两个时间,正午太阳高度角和昼长都是相同的。c关于春分日(或者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 如图4所示,B、C两点是关于9月23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A、D两点是关于3月21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从图中不难发现,B、C两点是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也就是说,可以近似地认为关于春秋分日对称的两个时间,太阳直射点关于赤道对称。d关于1月初(或者7月初)对称的两个时间 依据开普勒定律,在地球绕日公转过程中,地球在近日点处公转速度最大,在远日点处最慢。因此,我们可以近似地认为关于1月初(近日点)或者7月初(远日点)对称的两个日期地球公转速度相同。值得指出的是,时间

23、上的对称与空间上的对称是密不可分的,前者也表现在空间上,后者也表现在时间上。了解了这一点后,在分析具体问题时才能很好地把握其规律性。要点七 1.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1)地震波项目内容概念地震的能量以波动的方式向外传播性质弹性波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岩石弹性震动能量波地球内能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递项目内容分类纵波(P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横波(S波)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传播共性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经过不同介质的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特性纵波的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横波的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意义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和状态,划分内部圈层(2)不连续面 地震波波

24、速发生突然变化的面叫作不连续面。两个不连续面。界面深度(千米)地震波速的变化分界意义莫霍面33P波和S波的速度都突然增加地壳与地幔古登堡面2 900P波速度突然下降,S波完全消失地幔与地核(3)三个圈层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深度(千米)物质组成状态 温度压力、密度地壳莫霍面古登堡面172 900岩石 固态地幔上地幔铁、镁的硅酸盐类固态下地幔地核外核铁、镍液态内核固态 特别提醒 地壳的厚度不均,大陆地壳厚,平均厚度为33千米;大洋地壳薄,平均厚度为7千米,整个地壳的平均厚度为17千米。岩石圈不同于地壳,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二者的关系如图所示: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成为岩石圈和其

25、他圈层的分界线,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源地。2地球外部圈层的特征 通常把地壳表层以外的由大气、水体和生物组成的自然界划分为三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统称为地球的外部圈层。外部圈层概念组成其他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气体及其中的悬浮物厚度2 0003 000千米水圈由各种水体组成的外部圈层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连续但不规则生物圈地球表层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最活跃的圈层 特别提醒 地球的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的关系如下图:典例1(2010成都)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

26、图回答(1)(3)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D23时20分(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剖析】北半球夏至日,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依图信息可判断NM之间跨经度为120,时长为8小时,则为昼,且130E经线为12时,故北京时间为11时20分;该日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则越往北昼越长,故NM之间跨经度越多;黄赤交角变大,则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也变大,则该日南半

27、球昼更短。【答案】(1)B(2)D(3)A 典例2(2010甘肃河西联考)我国古代人民根据日月运行位置和天气及动植物生长等自然现象,把一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读二十四节气分布图(图甲),回答(1)(2)题。(1)在下列各组节气中,北京的昼长时间最接近的是()A清明、雨水B立冬、立秋 C小雪、大寒D雨水、处暑(2)图乙是北半球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变化示意图,图中四点的日期所处的节气正确的是()A表示大雪B表示立春 C表示秋分D表示芒种【剖析】第(1)题,图中显示小雪与大寒两个节气关于冬至对称,则这两天太阳直射点位置相同,故北京在这两天昼长时

28、间最接近。第(2)题,依题意,图中表示切点位于北极圈,则可能是冬至或夏至。若为夏至,则为冬至后、为春分后、为冬至前节气,结合题中选项分析都不符合;若为冬至,则为夏至后、为秋分后、为夏至前节气,结合选项分析,唯有表示芒种合适。【答案】(1)C(2)D 典例3(2010东北四市)下图为P地某日太阳运行轨迹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P地的纬度是()A70SB6634S C70ND6634N(2)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A2326S B20N C23S D20S【剖析】图中显示该地出现极昼现象,且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内;南极圈只有冬至日刚好会出现极昼现象,而该日此地日

29、出时太阳高度为3,不可能是南极圈的情况,结合选项,唯有70S可能;依据该地位于70S,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可计算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23S。【答案】(1)A(2)C 典例4(2010广东韶关)某同学习惯每天早晨在上学路上观察天空的太阳(右图),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若a、b为该同学在两个不同日期的相同时刻(北京时间7:00)经过P点时所看到的天空中的太阳位置。据此回答(1)(2)题。(1)P点位于()A南半球135EB北半球105E C南半球105ED北半球135E(2)若该同学于某日(天气晴)早晨7:00(北京时间)到达P点时看天空,太阳还未从地平线上升起,请判断,此时

30、下图中地的气候特点是()A高温多雨B低温干燥 C温和多雨D高温干燥【剖析】图中SN为南北方向,PQ垂直于SN,则Q表示正东方向,图中a表示太阳该日从正东方向升起,必为春秋分日,且此时为地方时6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7时,则该地位于北半球105E;该地某日北京时间7时太阳还没有升起,说明该日昼短夜长,为当地冬季;图中地位于30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答案】(1)B(2)C 典例5(2010合肥)右图所示地区在南半球,弧线a为晨昏线,弧线b为纬线,a、b弧线分别相交于A、B两点,M、N为劣弧AB的中点,S为极点。据此回答(1)(2)题。(1)当M点与S点重合时()A正午太阳高

31、度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B长江流域处于梅雨季节 C南极中山站正值科学考察最佳季节 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2)若N点所在经线为30E,M与N重合,且与S之间距离最大时()A 太 阳 直 射 点 的 地 理 坐 标 为2326N,150W B北京时间为6月22日6时 CN地正午太阳高度不等于0 DN地昼长为0小时或24小时【剖析】当M点与S点重合,即表示晨昏线与南极点相交,则表示春分或秋分,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MN重合,且与S点之间距离最大,则晨昏线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刚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答案】(1)A(2)D 典例6(2010石家庄检测)下图示意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的光照情况(虚线为晨昏线

32、),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示各点相对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AP点位于Q点的东南 BQ点位于P点的正西 CR点位于P点的正东D R 点 位于Q点的西南(2)图示时刻()AR点的地方时为12时BP点的地方时不到6时 CQ点的地方时为18时DQ点的地方时较R点早【剖析】图中显示PQ纬度相同,依据自转方向可判断Q位于P点的正西方;近日点附近时南极出现极昼现象,则R点为0时,据此可推算出P点还不到6时。【答案】(1)B(2)B 例1(2010海南地理)北京时间6时40分,在南半球轮船上的船员看见太阳从东南方的海面升起。据此回答(1)(2)题。(1)该轮船所在位置的经度可能是()A95E

33、B110E C135E D170E(2)这段时间内,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A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 B东北信风带纬度位置最高 C东北平原雪花飞舞 D北极地区冰面缩小【剖析】第(1)题,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说明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南半球的轮船所在位置该日昼长夜短,日出时刻(地方时)在6时之间,而此时北京时间为6时40分,经计算可知,两地经度差大于10,且该地位于120E以西,据此判断该地区可能位于95E。第(2)题,依上题分析,可确定“这段时间”指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则北半球处于冬半年,东北平原可能雪花飞舞,故C正确。东北信风带位于北半球,在北半球夏季纬度最高;北极地区地当地夏

34、季冰面因融冰而缩小。【答案】(1)A(2)C 例2(2010全国卷)假设从空中R点看到地表的纬线m和晨昏线n如图所示。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为S。据此回答(1)(3)题。(1)S地的纬度()A与M地相同B介于M、N两地之间 C高于N地D低于M地(2)如果在位于大陆上的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则这一时期()AS地的白昼比N地长 B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火险等级高 C巴西东南部正值雨季 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3)若R点沿直线RS()A上升,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B下降,看到m、n的两交点间距离加大 C上升,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 D上升或下降,看到m、n的形状保持不变【剖析】

35、第(1)题,由题意知,从空中R点看到的地表纬线m为一直线,说明R一定在m纬线圈所在的平面上;而R点在地表的垂直投影S则是R与地心连线和球面的交点,如图所示。再结合图中晨昏线的弯曲方向可以判断S地纬度低于M地。第(2)题,由图知,晨昏线和纬线相交且切点在纬线北侧,故该地区位于北半球,N地看见太阳正在落下,说明此时n以南为夜半球,北半球为夏半年,则这一时期越往北昼越长,故A错;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火险等级高,B对;巴西东南部为季风性湿润气候,该处雨季时北半球处于冬季,C错;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时为北半球冬季,此时长江处于枯水期,D错。第(3)题,若R点沿直线RS上升

36、,说明R一定位于较m纬线纬度较高的纬线圈平面上,此时可看到m纬线显现向南弯曲的形状,而n曲线弯曲方向不变,则看到m、n呈现弯曲方向相反的相交曲线,故C正确,D错误。R点沿直线RS上升或下降,m、n的两交点间距不变。【答案】(1)D(2)B(3)C 例3(2010全国卷)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 国 科 考 队 员 在 中 国 北 极 黄 河 站(7855N,1156E)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回答(1)(3)题。(1)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北京时间约为()A10时B13时C16时D19时(2)当日,日落于黄河站的()A东方B西方C南方D北方(3)据此推算,黄河站此次极夜开始的时

37、间约在前一年的()A9月2130日 B10月110日 C10月1120日D10月2130日【剖析】第(1)题,首先明确3月9日在黄河站 观 看 极 夜 后 首 次 日 出 时,晨 昏 线 应 和7855N相切,切点过1156E,即1156E为12点,可求出北京时间约为19点。第(2)题,由上题解析知,该日黄河站夜长24小时,12点日出,12点日落,此时太阳在正南方地平面。第(3)题,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一致的,都有时间上的对称性。因此黄河站极夜结束时3月9日距春分日3月22日的时间应和极夜开始时距9月23日的时间相等,前者为春分前13天,则后者为秋分后13天,选B。【答案

38、】(1)D(2)C(3)B 例4(2010福建)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将历时184天。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据此回答(1)(2)题。(1)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A开普敦(1832E)B伦敦(经度0)C惠灵顿(17446E)D布宜诺斯艾利斯(5824W)(2)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A先向北,后向南 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 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剖析】第(1)题,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即P位于极圈内。P点盛行东南风,则推出P位于南极圈内。4

39、月30日太阳直射北半球,则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则P点地方时为12时。据图中信息可知:120E地方时为20时。根据地方时计算方法可算出P点所在经度应为0。第(2)题,3月21日6月22日P点自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6月22日9月23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9月23日12月22日,P点从南极点向北移动到极圈位置;12月22日次年3月21日,P点从南极圈向南移动到南极点位置。【答案】(1)B(2)C 例5(2010安徽)11月22日,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观测房屋采光状况时,发现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如图所示),在甲楼顶层 GPS 测 得 纬 度 为 31.8366、经 度

40、 为117.2179、高程为96m。据此完成(1)(2)题。(1)隔25小时再次观测时,甲楼阴影可遮挡乙楼()A二层西部 B 四 层 东部 C五层西部D七层东部(2)此后一个月内()A法国进入冷饮畅销期B 广 东 省 进 入雨季 C澳大利亚播种冬小麦D 云 南 省 昼 短夜长【剖析】第(1)题,据图且依材料:甲楼阴影恰好遮住乙楼三层中部,判断图示时刻为当地正午,并由甲地日影朝向正北方向,判断该地为北半球。隔25小时后,为11月23日13时,太阳向西南方向移动,且太阳高度降低,故楼影向东北方向移动,且楼影变长,故选B。第(2)题,11月22日以后一个月,仍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云

41、南省昼短夜长。北半球夏半年,法国冷饮畅销,广东省进入雨季。澳大利亚播种季节为北半球春季。【答案】(1)B(2)D 例6(2010四川)下图是某日同一经线日出时刻(地方时)随纬度变化图。图内三条曲线,其中一条是正确的。请阅读正确曲线,回答(1)(2)题。(1)若上图表示6月22日状况,则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约为()A15小时16小时20分 B17小时19小时20分 C19小时20分21小时20分 D22小时40分23小时20分(2)若上图表示南半球的状况,当北京时间12点时,下列四图中与之相符的是()【剖 析】第(1)题,6 月 22 日 北 极 圈(6634N)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图示最下方曲线显示60N出现极昼,不符合实际;联系教材夏至日光照图可知,北极圈以南高纬度地区昼长随纬度变化的幅度较大,而靠近赤道的低纬度地区昼长随纬度变化的幅度较小,故三曲线中最上方曲线符合6月22日的变化状况。南纬4050地区的夜长为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昼长。图中40N4:30日出,昼长为15小时,50N3:50日出,昼长为16小时20分,故A正确。第(2)题,如果图示最上方曲线表示南半球状况,则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昼短夜长),排除B、C;据该经线赤道日出地方时为6点时北京时间为12点,可推知该经线为30E,进而可知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50W,故A错,选D。【答案】(1)A(2)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