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评价类选择题考题示范(2013课标I卷T33)1952年,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中指出:“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总收获量比1940年增加了48。以前认为是最尖锐、最严重的问题谷物问题,就这样顺利地解决了,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这一论断( )A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 B成为加快工业化的依据 C是对农业改革的肯定 D是对斯大林模式的维护【答题指导】1命题立意:本题通过苏共领导人马林科夫在十九大的政治报告考查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主要考查解读史论、准确理解、分析、判断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2获取信息(三个基本信息)(信息1)“1952年,苏共领导人”:由
2、此判断考查的是苏联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信息2)“今年谷物的总收获量达到80亿普特彻底而永远地解决了”。(信息3) 限定词“这一论断”,明确了从材料中解读信息,获取结论的求答方向。3逐项分析(1)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52年”,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判断,当时苏联没有彻底永远地解决谷物问题,据此排除A。(2)苏联的工业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已经实行,排除B。(3)农业改革源自赫鲁晓夫改革,此时尚未进行,故排除C。(4)据题干时间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论断夸大了史实,是为维护斯大林模式,故选择D。题型特点1试题形式上主要有两种类型:(1)第一种是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备选项给出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
3、择最符合主体的评价。例如:(2013福建Tl8)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美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时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2013海南Tl4)武昌起义后全国有l5省先后宣布独立,各省先后担任最高军政长官(都督)者背景不尽相同,其中新军将领l3人,革命党5人,咨议局议长3人,巡抚3人,布政使1人,提督l人,督练公所总参议1人。据此可知辛亥革命 ( )(2013江苏T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
4、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问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2012课标卷T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2)第二种是题于给出评价,备选项给出与评价相联系的主体,从中选择最符合评价的主体。该题型大多与材料型选择题相结合,大多以新材料来设置新的情境,以新的思维角度来设置新的问题
5、。例如:(2011山东T9)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2012广东T22)有学者说:“苏联制度的设计用意,在于尽快将一个极落后,开发度极低的国家,早早送上工业化的大道尽管这个制度极其缺乏效率,极其浪费,却毕竟达到了上述目标。”据此可知该学者 ( )A赞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B客观评价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认为斯大林模式有合理之处 D否认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2题型标志:题干中一般都有“这一评价”“这一论断”“这一认识”“这一思想”等标志性词语,有些题目不一定明确带有评价或认识等限制词,但是仍属于评价类选择题
6、,解答时应注意分辨。3命题特点:此类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现象、事件、人物、观点及结论等的分析、判断和评价能力,体现了近几年高考考查能力立意的基本原则,是高考的重点题型。考场破题(1)推理反证法。结合史实对主体与评价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成立进行逐一推理分析,然后再将题干与备选项进行反向推理论证,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2)信息简化法。评价的内容往往过于繁琐,以材料形式出现,不易读懂,针对此情况可运用信息简化法。首先确定评价的主体,然后结合题意和限定条件对评价内容中所体现的信息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并简化,最后将评价与主体对比分析,找出最佳答案。(3)史论结合法。运用相应的理论和史实对被评价的主体或
7、对该主体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逐个排除干扰项,最终确定最佳答案。(4)特别提醒:解答评价类试题的原则:坚持正确的唯物史观立场。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对同一事件的评价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要坚持正确的立场。坚持正确的标准。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和实践标准,即一切历史活动凡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正确的就应该肯定。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命题预测1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这一继承制度 ( )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B使政权趋向严密 C有利于社会稳定 D易导致权力纷争2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
8、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 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3研究者较普遍地认为,罗马法的某些领域如刑法,比之民、商法对后世的法律的影响就比较小。这一认识是基于古罗马的民法、商法() A其法律体系比刑法更完备 B最能体现人文精神和法治原则 C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法律制度 D其适用范围比刑法更广泛41961年不结盟运动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这一运动( ) A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B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C动摇了美苏的霸权地位 D促进了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4评价类选择题1D2D 材料介绍在海禁政策实施前,当地家给户 足;实施后货物流通不畅,居民生活水平下 降,驱使一些人成为不务正业的人或盗贼,由 此可见海禁政策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A、 B、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故D正确。3A4B 材料中描述了不结盟运动的宗旨和原则, 这有利于推动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转化, 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