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语用微写作”板块限时练(二十二)一、语言文字运用(满分20分,限时12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你学最好的,_也就能有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_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是经典。()。而且,它的意义和价值还是永久性的。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为什么要读先秦诸子?因为先秦诸子是经典中的经典,精华中的精华。老子、孔子、墨子、韩非子等许多先哲提出的伟大的思想,是关于人与人类社会的,具有永久
2、性,几千年来一直_着我们的生活。于是,当关乎人的问题为我们所困惑时,自然而然会求助先哲和经典。这便是哲学和经典的意义。今天阅读经典,阅读先秦诸子,不过是以此帮助我们思考人生,_。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充其量每况愈下影响收获幸福B看样子等而下之左右获得智慧C充其量等而下之影响获得智慧D看样子每况愈下左右收获幸福解析:选C充其量:最大限度地估算。重在量和质上,符合语意。看样子:看事物的表面。重在表面,不符合语境。等而下之:由这一等逐级往下,指跟某一事物比较起来更差。重在事物性质,符合语意。每况愈下:情况越来越坏。重在变化过程,不符合语境。影响:以间接或无形的方式来作用或
3、改变。符合事实。左右:支配、操纵。语义太绝对,不符合事实。获得智慧,与语段内容衔接紧密;收获幸福,与前一句不搭,且此段文字与幸福无关。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所谓“经典”,就是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B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C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所谓“经典”。D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就是所谓的“经典”。解析:选BB项的主语与上一句保持一致,内容正确,表述清晰。其他三句不具备这些因素。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当我们被关乎人的问
4、题所困惑时,自然而然会求助先哲和经典。B当关乎人的问题困惑我们时,自然而然会求助先哲和经典。C当关乎人的问题为我们所困惑时,自然而然会向先哲和经典求助。D当我们为关乎人的问题所困惑时,自然而然会求助于先哲和经典。解析:选DA项,被所,搭配不当。又,后半句缺少表示动作支配对象的介词“于”。B项,状语内部作主语的是“问题”,与下半句暗含的主语“我们”不一致。又,后半句缺少表示动作支配对象的介词“于”。C项,主客颠倒。“关乎人的问题”与“我们”对调。4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在家中安装智能摄像头是只供家庭成员“观
5、看”,但没想到的是,竟然有可能会被“裸露”于网上,一些“别有用心”者经过简单操作之后,他们随时可以_,而“主人”却浑然不知。如何才能保证_?一方面需要使用者不使用原始预设的,或_,而且要对用户名和密码定期进行更换;另一方面则是需要职能部门制定并提高行业标准,从监管角度保证市场上出售的家庭智能摄像头的安全性。答: 参考答案:“观察”到家中的情况智能摄像头的安全过于简单的用户名与密码(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文段,围绕“报国情怀”,根据画线句子仿写三句话,组成排比句式。(5分)中国用不到10年的时间就完成了核潜艇的研究和入列,莽莽海疆有了制敌于千里之外的“钢铁蛟龙”,背后深藏着科研人员的奋斗和牺牲。
6、他们用“赫赫而无名”的人生,诠释了“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的报国情怀。这是一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赤子情怀;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情怀这是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情怀这是一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奋发情怀二、微写作主题(二十二)生而自由,但无处不在枷锁中自由与束缚深刻思辨话主题自由是人类的追求和向往,千百年来,人们热情地讴歌自由,执着地追求着自由,无数为了自由而战的勇士更是用行动实践着“不自由毋宁死”的誓言。自由是进步的象征,历史每向前一步,人类都或多或少地靠近着彻底解放的门槛。但自由不是绝对的。
7、有人说自由就是无拘无束,为所欲为。错!自由和束缚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个人的自由不能违反法律,不能损害他人,不能因为你自由了,就让他人不自由。自由意味着责任,也意味着自律,你有多大的自由,你就有多大的责任。人类的自由应该以法律和道德为底线,人人都应该以法律和道德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否则人类就是自取灭亡。自由与束缚的关系,就是人在这个世界上受限制和自己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规范的大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独特性、思想性、能动性,但是又不能过分地挑战和藐视社会普遍认同的基本价值。多角思考定立意1自由和束缚是对立统一的。2自由不是放纵和任意妄为。3打破枷锁,让精神破笼而出。4束缚
8、会扼杀你的灵感和自由。5人生只有经历“不自由”的必然选择后,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6人生需要自由,更需要束缚。化大为小写微篇人生如河,一路奔腾,初始欢快,继而激越;人生如河,丰富多彩,但稍不留神便可能冲击堤岸酿成大灾。人的一生应自由奔放,但应该在堤岸的守护中前行。这水势是追求、是激情、是理想,这堤岸是法、是德、是规矩、是良俗。人生的堤岸不是桎梏,而是意味深长的边界,是情深意切的护卫。敬畏堤岸,让人生的堤岸像利剑高悬;守护好堤岸,人生的轨迹就会在堤岸的怀抱里自由地越走越远。点评“自由与束缚”这个话题要求学生由内而外的思考。学生的思路通常是从自身角度出发,体会这样的感受,然后再由自己及别人、社会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地导向外界生活。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话题要么借助较多的积累写成一篇深刻磅礴的议论文;要么从生活中选取典型的生活场景,把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蕴含其中,化虚为实,写成富有感性而又意蕴深厚的哲理性散文。上面的文段便是后者的一个典型示例,借助于河水自由奔放和河堤守护来形象阐述二者的关系。这对考生来说可能更好把握,更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