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3学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9368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3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3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河北省武邑中学2019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3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闺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1.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写她“悔”,这是采用了什么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2.试从“以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本诗。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送魏二 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3.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答:

2、四、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 途中逢管倅 赵彦端憔悴天涯,故人相遇情如故。别离何遽,忍唱阳关句!我是行人,更送行人去。愁无据,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 注:(1)何遽(j):为什么那么快。(2)阳关句:别离之曲。(3)无据:无边无际4.本词以“寒蝉鸣处,回首斜阳暮”做结尾,有何妙处?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吴宫怀古 陆龟蒙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注】香径:指春秋时吴国馆娃宫美人采香处。故址在今苏州西南香山旁。长洲:即长洲苑,吴王游猎之处。在今苏州西南、太湖北。5这首诗歌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答: 6对于国家

3、兴亡,作者表明了什么新观点?(5分)答: 六、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8分)寒食 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注】寒食:节令名,在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以介子推抱木焚死,就定于这天禁火寒食。杜陵:位于西安南郊杜陵塬上,内有宣帝陵、王皇后陵及其他陪葬陵墓。7寒食前两句是如何处理景与情的关系的?请作简要赏析。(5分)答: 8两首诗都写“寒食”,但表达的情感却不相同,请概述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 1.这是先扬后抑的手

4、法。 刻画了少妇由乐而悔的微妙心理变化,突出了少妇的感伤和哀怨,突出“闺怨”主题。造成强烈反差,使人物、情节富于变化,有波澜。2.由一段沉埋于沙的“折戟”(小),联想到重大历史事件,发国家存亡之感慨(大)。 以设想的“锁二乔”之事(小),表现魏用蜀败、历史变异大主题(大)。3.这首诗前两句实写江楼醉别,橘柚飘香,江风骤雨。后两句虚写,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遥远的潇湘愁听凄清的猿啼的孤寂与愁苦的情景,虚实相生,烘托出与友人分别时的惆怅悲凉的氛围,表达了对友人不舍和牵挂之情。 4.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寒蝉凄鸣,斜阳西沉,营造一个凄苦惆怅的意境,烘托了别离之情。 言尽意远,引起读者无穷无尽的想象。5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2分)昔日“香径”、“长洲”如今满眼“棘丛”,吴王宫中当日穷奢极欲、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现在只化做一股凄惨的悲风在吹拂。(2分)6.亡国的罪魁祸首是帝王,不应归罪西施。一个王朝的没落是诸种因素的合力使然,诗人否定了女祸亡国的观点。7乐景写哀。孟诗的前两句借江南二月繁花竞丽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在他乡过寒食节的极度悲伤的感情。(3分)这两句诗一写繁华,一写悲苦,用的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2分)8孟诗表达了诗人佳节思亲的伤感和同情民间疾苦的情怀。(2分)韦诗抒发了诗人离家在外的孤独之感和思念故乡、亲人的一往深情。(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