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江苏省姜堰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 一 语 文 试 题一、语言知识运用(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一愁莫展 坍圮 跌宕 提纲契领B峥嵘岁月 熨贴 黏合 弱不禁风C川流不息 踯躅 慰藉 不屈不挠D相辅相承 狙击 梗概 凝眸远眺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矛盾,企业发展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存在着利益考量,出现一些钩心斗角的现象也是难免的。B黄宏的表演轻松、幽默,常常逗得观众捧腹大笑,笑声中人们心里所有的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了。C近日,北大图书馆里的一张侧面照片在网上热传
2、,被网友称为北大图书馆男神,一些女网友称他帅到不可一世。D“地沟油”事件爆出了中国餐饮业的黑幕,凸现了企业良心与道德的缺失,每每看到这些新闻报道,总让人义愤填膺,不忍卒读。3下列句子划线部分词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抱歉打扰您了!我想跟您垂询一下如何解压,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记者小王采访心理学家张教授。B银行营业厅服务员对张小明说:“你想干什么?”张小明来到银行营业厅,正选择要到哪个窗口办业务。C“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间矛盾问题时表达自己的意见。D“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某大学工会讨论高龄退休干部
3、活动方案时,75岁高龄的前院长刘伟说。4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的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第一,虽然我的专业是哲学,但我的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始终喜欢看“课外书”,而我从文学作品和各类人文书籍中同样学到了哲学。第二,虽然我的阅读范围很宽,但对书籍的选择却很挑剔,以读经典名著为主,其他的书只是随便翻翻,对媒体宣传的畅销书完全不予理睬。第三,虽然读的是经典名著,但我喜欢把它们当作闲书来读,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而我确实在读经典名著中得到了最好的消遣。(周国平语)A读书旨趣是:阅读范围不限于哲学,读书很挑剔,当作闲书来读。B读书旨趣是:喜欢看“课外书”,阅读范围很宽,读是为了消遣。C读书旨趣是
4、:喜欢看“课外书”,主要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D读书旨趣是:从各类书籍中学哲学,不理睬畅销书,读中得到消遣。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我到城隍庙里(城隍庙早已改成俱乐部),在月台下面,原来说书人放桌子的地方停着一个卖汤的。我感到一阵失望, , ; , ; , !现在又如何荒凉现在又如何可怜了啊城隍庙原先我们看来多么热闹它的大殿原先在我们心目中是多么雄伟先前我们以为神圣的现在又如何卑陋A B C D 二、文言文阅读(33分)(一)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
5、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节选自阿房宫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
6、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节选自六国论)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始速祸焉 速:加速 当与秦相较 当:同“倘”,如果B戍卒叫,函谷举 举:拔,攻占 后秦击赵者再 再:第二次C族秦者
7、,秦也 族:灭族 洎牧以谗诛 洎:及,等到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给予 日益骄固 固:顽固7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意思最相近的是(3分)( )A齐楚之精英 B可谓智力孤危 C思厥先祖父 D礼天下之奇才8选文第一段,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_(二)周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永平中,补南行唐长。到官,晓吏人曰:“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遂杀县中尤无状者数十人,吏人大震。迁博平令。收考奸臧,无出狱者。以威名迁齐相,亦颇严酷,专任刑法,而善为辞案条教,为州内所则。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建初中,为勃海太守。每敕
8、令到郡,辄隐闭不出,先遣使属县尽决刑罪,乃出诏书。坐征诣廷尉,免归。纡廉洁无资,常筑墼以自给。肃宗闻而怜之,复以为郎,再迁召陵侯相。廷掾惮纡严明,欲损其威,乃晨取死人断手足,立寺门。纡闻,便往至死人边,若与死人共语状。阴察视口眼有稻芒,乃密问守门人曰:“悉谁载藁入城者?”门者对:“唯有廷掾耳。”又问铃下:“外颇有疑令与死人语者不?”对曰:“廷掾疑君。”乃收廷掾考问,具服“不杀人,取道边死人”。后人莫敢欺者。征拜洛阳令。下车,先问大姓名主,吏数闾里豪强以对。纡厉声怒曰:“本问贵戚若马、窦等辈,岂能知此卖菜佣乎?”于是部吏望风旨,争以激切为事。贵戚局蹐,京师肃清。和帝即位,太傅邓彪奏纡在任过酷,不
9、宜典司京辇。免归田里。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纡自谓无全,乃柴门自守,以待其祸。然笃等以纡公正,而怨隙有素,遂不敢害。永元五年,复征为御史中丞。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纡疾之,乃上疏曰:“臣闻臧文仲之事君也,见有礼于君者,事之如孝子之养父母;见无礼于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案夏阳侯瑰,本出轻薄,志在邪僻,学无经术,而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轻忽天威,辱慢王室,当伏诛戮。”六年夏,旱,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二人被掠生虫,坐左转骑都尉。七年,迁将作大匠。九年,卒于官。(选自后汉书酷吏列传第六十七,有删节)【注】 墼(j):未烧的砖坯。寺:官署。铃下:指属下。局蹐(j
10、 j):形容畏缩不安。9下列句中的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车驾自幸洛阳录囚徒 幸:幸运B后坐杀无辜,复左转博平令坐:因犯罪C为州内所则 则:准则D案夏阳侯瑰 案:同“按”,按照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常筑墼以自给 举以予人,如弃草芥B乃晨取死人断手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诸窦虽诛,而夏阳侯瑰犹尚在朝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D见无礼于君者 不拘于时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周纡年轻时就喜欢韩非子的法治方式,任南行唐长时,一上任,就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惊。B周纡任勃海太守时,廷掾想煞其
11、威风,弄尸体立于官署门前;周纡通过观察问讯,很快破案,自此再无人敢欺骗周纡。C周纡担任洛阳令时,手下官吏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D周纡因其“严酷,专任刑法”而多次被免官;但因其“廉洁”“公正”,不但未被仇人加害,而且朝廷多用之。12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3分,共15分)(1)朝廷不以纡不肖,使牧黎民,而性仇猾吏,志除豪贼,且勿相试!译文:_(2)妄构讲舍,外招儒徒,实会奸桀。译文:_(3)后窦氏贵盛,笃兄弟秉权,睚眦宿怨,无不僵仆。译文:_(4)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译文:_(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
12、吾乎。译文: _三、名句名篇默写(9分)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荀子劝学)(2)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3)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 赤壁赋)(4) ,不知东方之既白。(苏轼 赤壁赋) (5) ,金块珠砾,弃掷逦迤。(杜牧阿房宫赋)(6)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7)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天下归心。 (曹操短歌行)(9)不愤不启, 。(论语述而)四、现代文阅读(一)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17题。旧 书李 琬大概半年了吧,我不
13、再去过那家古旧书店。它是否依旧安好?不得而知。酒香不怕巷子深。那爿小小的书店,盘踞于一个地势低洼、路径偏僻的小区。一开始是去它附近的新华书店,顺便下到这个书店望望。后来,便是只去这家旧书店了。它给我最大的记忆,不过是两朵橘黄色的灯光,斜斜地投在这个城市疲惫的罅隙里面,把那些满面尘土的读物和画作,映照得无比令人渴望。我从它那里真正买下的,不过是一本秋海棠、两本西藏擦擦艺术的小画册。其实在发现这家书店之前,我就目睹了一家古旧书店的短寿。那家书店原本开在我生活的大院里,主要卖一些五十年到八十年代出版的外国著作。一本藏族民间故事引逗出我许多古拙的知觉。几个月之后那书店就永远地消失了。正因为此,我才暗暗
14、祈求那家生存下来的古旧书店免于无声的坍圮。我惊异于旧书和旧书拥有者之间的缘分。幼年读书的时光里,身边的旧书并不少。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香妃。那大概是十来岁的时候,我到父亲的老同学家中做客。父亲和老同学酒酣眼热,我一人钻进书房乱翻一气。结果我被淡淡的霉味蛊惑了。我找到了抽屉里的一本香妃。书皮破败,纸页油腻。我坐在床单褪色的小床上,窗外是萧森的树影,捧着书我忘记了时间。我并不记得具体的内容,只记得仿佛香妃的剪下来的辫子那么干枯,这个辫子干枯的女人真的很神秘。那个下午,那个逼仄破旧的房间,让我魂牵梦萦了很多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后来的那本秋海棠有着碧绿色的封皮,柔软光洁,
15、当属旧书堆里的罕物。封面绘着一朵秀雅的海棠花。让我感叹不已的是,扉页上红色小篆的“骆志培藏书”印记,还有空白页中的签字章“骆志培”。我突入了这个藏书者的阅读史。我不得不承认,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给了我别样的快意。丰子恺散文选带给我的则是一张快乐糖的糖纸。那糖纸被岁月和书页压得平平整整。它原来该是被主人用作书签的吧;为了感激这意外的礼物,我把它小心地粘贴在扉页上,让它永远地失去了书签的价值,从此获得了陈列于博物馆一般的境遇。这或许是自私的,但我再也不愿失去这张辗转人世三十多年的糖纸,连同它所记录的、我无法释读的往事。和那些老房子、老街区以及一切有形无形的遗产一样,旧书的旧,只是一种表象;老
16、,才是一种资历。即便是表面上看去毫无痕迹的旧书,也能带给我一种甜蜜的错觉:它已经陪伴我很久了。一页一页翻着,那黄褐色的霉,恰似皮肤上的斑点,属于老去的情人。你和它一起变老,它喂养你的灵魂以岁月。那些漫漶的词句,是任何一本新书都无法赐予的温情。因为老,它们不比新书站得更高,却更深。当你拥有了那些被同样热爱书籍的生命碾磨过的旧书,它们便开始碾磨你的生命。你会看到,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祖父和孙子,父亲和女儿,漂泊异乡的同乡人,共存一个社区却属于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剥除外在的身份,作为阅读者,你发现他们就是你在茫茫宇宙里素未谋面的邻居,只因为他们陪你,或者说你也陪着他们,读了同一本书。你们向同一本书
17、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对待旧书的态度,也是我们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诗人于坚说过:遥远和旧这两个词一旦消失,那么世界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我们大概无法最终拯救二手书店的命运。但如果它们能够存活下来,我愿意在每一个炎炎夏日的傍晚走进那爿昏黑的旧书店。14.纵观全文,文章第自然段插入对另一家古旧书店的回忆,有何作用?(4分) 15文中说“或许正是从那时开始,我发现了旧书和新书的不同”,请结合自然段的内容,概括旧书的不同之处。(6分) 16解释“你们向同一本书裸露自身,也从同一本书汲取营养”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7请仔细阅读全文,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五、现代文阅读(二)论述类
18、文本(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天人合一”与生态学周国平九十年代以来,国学好像又成了显学。而在国学热中,有一个概念赫然高悬,这便是“天人合一”。在一些人嘴里,它简直是新福音,用它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几乎一切重大难题。其最旗帜鲜明者甚至断言,惟“天人合一”才能拯救人类,舍此别无出路。按照他们的解释,西方文化的要害在于天人相分乃至对立,由此导致人性异化和生态危机,殊不知完备的人性理论和生态哲学在中国古已有之,“天人合一”便是,它的威力足以引导人类重建内心的和外部的和谐。我的印象是,鼓吹者们一方面将儒道佛一锅煮,最后熬剩下了“天人合一”这一点浓汁,另一方面又使这一点浓汁囊括了一切
19、有益成分,于是有了包治百病的神效。“天人合一”原是一种儒家学说,把道家的“物我两忘”、禅宗的“见性成佛”硬塞入“天人合一”的模子里,未免牛头不对马嘴。即使儒家学说也不能归结为“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仅是儒家在人与宇宙之关系问题上的一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关于“天人合一”的含义,我认为张岱年先生在中国哲学大纲中的归纳最为准确,即一是滥觞于孟子、流布于宋儒的天人相通思想,二是董仲舒的天人相类思想。他认为,后者纯属牵强附会的无稽之谈;而前者主张人的心性与宇宙的本质相通,因而人藉内省或良知即可知天道。这是基本上属于认识论的范畴,颇有些道理,我们自可对之作学理的探讨,却没有理由无限地扩大其涵义和夸大其价
20、值。事实上,在西方哲学中也不乏类似的思想,例如柏拉图的回忆说,笛卡儿的天赋观念说,可是人家并没有从中寻找什么新福音,相反倒是挖掘出了西方文明危机的根源。把“天人合一”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进一步解释成一种生态哲学,这已经成为国学新时髦。最近看到一本书,是美国科学家和学术活动家普里迈克写的保护生物学概论,译成中文洋洋五十多万字,对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作了系统的研究和论述。我一面翻看这本书,一面想起某些国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态危机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当然,学有专攻,我们不能要求研究中国哲学的学者精通生态学,但我们也许有权要求一切学者尊重科学,承认环境保护
21、也是科学,而不要在一种望文生义的“天人合一”境界中飘飘然自我陶醉。18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_ _19文中画线句表明了作者什么观点?(6分) _ _20文中说“想起某些国人欲靠天人合一解救世界生态危机的雄心,不禁感到啼笑皆非”,结合全文,简述“啼笑皆非”的原因。(6分) _ _六、作文(70分)21请以“坚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高一语文期中试题答案1C (A一筹莫展 提纲挈领 B 熨帖 D相辅相成)2A (A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作勾心斗角;B付诸东流:把东西扔进东流的水里冲走。比喻前功尽弃或希望落空。不能用于消除烦恼、
22、忧愁;C不可一世:认为当代的人都不行。形容目空一切,狂妄自大到了极点;不忍卒读:D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3D (“老朽”是老人自谦之词,符合语境。A项,“垂询”中的“垂”为敬语,多用于尊称长辈、上级对自己的行动的询问,不合语境。B项,不符合说话者的身份及所处的场合,可改为“我能帮助您吗,先生?”。C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4C (读书旨趣有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的关键都在“但是”后面的内容,即喜欢看“课外书”,读经典名著,不端做学问的架子读。做这类的题型要注意认真研读,抓住重点。)5B6C
23、(A速:招致 B再:两次 D与:结交、亲附)7D (A精英指收藏的财富;B智力指智慧和力量、实力;C祖父指祖辈和父辈。)8排比、夸张、反问(答对一个即可得1分)。这样写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秦王朝覆灭前不恤民力、穷奢极侈的排场,增强了警示的力度(2分)9B (幸,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则,效法。案同“按”,考查,核实。)10A (A来;B就/竟;C虽然/ 即使;D对/被)11B (周紆破案是在升迁为召陵侯相以后)12(1)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不肖”,“牧”,“豪贼”)(2) 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聚集奸诈凶暴
24、的人。(“构” ,“奸桀”, “会”)(3)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过去只要有一丁点儿旧怨的,没有不被杀的。(“秉”,“睚眦”, “僵仆”)(4)假如凭借偌大的天下,自取下策而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苟”, “下”, “故事”)(5)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师”,“庸”,句意)13(1)而致千里 (2)术业有专攻 (3)渺沧海之一粟 (4)相与枕藉乎舟中(5)鼎铛玉石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7)怅寥廓 (8)周公吐哺 (9)不悱不发14(4分)突出了那家古旧书店的短寿(1分)与眼前的书店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之情(
25、2分)引出了下文作者的惊异于旧书和拥有者之间的缘分(1分)15(6分)旧书能够使人得以窥看另一个读书者的心灵。旧书常常记录着一些令人无法释读的往事。旧书的“老”(岁月)能喂养人灵魂,赐予人温情。旧书把很多人连在一起。(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16(4分)生活在不同历史节点的生命,在同一本旧书上留下了各自的生命印痕;(2分)这生命的印痕连同书中的智慧共成为旧书的营养,被不同的生命吸收。(2分)17(6分)对旧书的喜爱与珍惜;对曾经与旧书相伴的岁月的怀念;对曾经拥有旧书的读书人的亲近;对旧书价值的肯定;对旧书前景的担忧与无奈;呼吁人们对以旧书为代表的积淀历史的事物的关注。(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
26、可)18首先,摆出谬论“天人合一”可以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重大难题;接着,揭示谬论错误所在,阐明对“天人合一”的正确理解;最后,提出希望,学者应该尊重科学。(每点2分)19作者认为鼓吹者一方面杂糅了儒道佛思想,缩小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天人合一”的内涵并夸大了它的价值。(每点3分)20因为“天人合一”论是杂取拼凑出来的伪科学,鼓吹者却宣称可以解救世界生态危机,实在可笑;把本是认识论的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加以拔高,不懂科学也不尊重科学,却自我陶醉,实在可悲。(每点3分)21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周纡,字文通,下邳徐县人。他为人苛刻,缺少恩惠,喜欢韩非的学说。(明帝)永平中期
27、,周纡补任南行唐长。上任后,他晓谕官吏百姓说:“朝廷不认为我不贤能,派我管理百姓,而我天生仇恨狡诈的官吏,立志除掉豪强盗贼,希望大家不要以身试法!”接着杀了县内几十个特别凶暴的人,官吏百姓大为震动。周纡升为博平县令。他拘捕拷问贪污受贿的人,没有一个人活着出狱。周纡凭着声威晋升为齐国相,依然十分严厉残酷,一味动用刑律,并且擅长写案牍和法律条文,受到州内各郡县的效法。后来因滥杀无辜,再次被降为博平县令。(章帝)建初中期,周纡担任勃海太守。天子赦免罪犯的诏书每次下达到郡时,周纡总是将诏书藏起不拿出来,先派人到所属各县将罪犯全部判处完,才拿出诏书。结果被征召到廷尉府,免官回家。周纡为官廉洁,没有钱财,
28、他经常做砖坯来维持生计。肃宗听说以后很同情他,又让他担任郎官,又升迁为召陵侯相。廷掾害怕周纡威猛明察,想煞煞他的威风,就在清晨弄来一具尸体,将其手脚砍断,立在相府门前。周纡得知后就去察看,他站在死人身边,装着好像跟死人说话的样子。暗中观察到死人口中和眼中有稻芒,就秘密向把守城门的人问道:“都有谁运稻草进城?”看门的人说:“只有廷掾。”他又问身边侍从:“外面有谁对我跟死人说话持很怀疑的态度吗?”侍从说:“廷掾对您怀疑。”于是周纡将廷掾逮捕拷问,廷掾全部供认“没杀人,弄来的是路边的死人”。自此谁也不敢欺骗周纡。天子召他担任洛阳令。周纡刚上任,先打听望族的名单,官吏列举民间的豪强来回答。周纡动了怒,
29、厉声说道:“我本是问像马氏、窦氏等贵戚人家,难道需要知道这些卖菜的奴仆吗?”于是手下官吏瞧着他的脸色旨意行事,比着做激烈严酷的事。那些显贵的皇亲国戚都小心翼翼,京师一派太平。和帝即皇帝位以后,太傅邓彪上奏周纡任职期间过于严酷,不宜主管京师。周纡被免职回乡。后来窦氏显贵得势,窦笃兄弟把持政权,过去只要有一丁点儿旧怨的,统统被杀。周纡认为自己不可能保全性命,就关了柴门不出,等着灾祸临头。然而窦笃等人因为周纡做事公正,而且(谁都知道周纡与自己)一向有仇怨,因而没敢加害(他)。永元五年,周纡再次被召用为御史中丞。窦氏许多人虽然被杀,而夏阳侯窦瑰还在朝中。周纡痛恨此事,就上疏说:“臣听说臧文仲侍奉国君,见到对国君合礼的人,侍奉他就像孝子侍奉父母一样;见到对国君无礼的人,诛杀他就像鹰鹯追逐鸟雀。据查夏阳侯窦瑰,本来轻浮刻薄,心志乖戾不正,对经典毫无学问,但他妄自建造讲堂,对外招收儒生,实际聚集奸诈凶暴的人。他轻视皇上声威,轻慢皇室,应当处以死刑。”永元六年夏天,发生旱灾,天子亲自到洛阳监狱察看囚犯情况及记录的罪状,见到两名犯人被拷打后伤口生虫,将周纡降职为骑都尉。七年,迁任将作大匠。永元九年,在任上去世。- 9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