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30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2018年1月1日,美国联合航空公司UA890航班“火了”:该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旧金山(38N,120W),最后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居然是2017年12月31日。下图为该航班详细信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UA890航班飞行的时间为( )A. 18小时4分钟B. 13小时4分钟C. 7小时4分钟D. 10小时4分钟2. 网友对这趟航班进行了热议,你觉得最可信的是( )A. “这趟航班上的人赚了一天,谁说金钱买不到时间,这不是买到了吗?”B. “好想坐这趟航班,这样就可以一下子过两个新年了。”C
2、. “欢迎乘坐该趟航班去感受时光倒流,如果过去的一天有遗憾的话,本航班可以给您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D. “如果再回上海一次,还能过一个新年。”3. 关于上海与旧金山的表述合理的是( )A. 上海夏季沿海水域的水温低于旧金山B. 元旦期间,旧金山的气候特征为寒冷湿润C. 冬季上海比旧金山气温低,主要是因为上海受冬季风影响D. 上海与旧金山的自然植被类型相同【答案】1. D 2. B 3. C【解析】【1题详解】读图,UA890航班从上海起飞时,日期是2018年1月1日0:30,旧金山在西8区,此时区时是2017年12月31日8:30,到达旧金山时,日期是2017年12月31日18:34,飞行的
3、时间为10小时4分钟,D对。A、B、C错。【2题详解】网友对这趟航班进行了热议,最可信的是“好想坐这趟航班,这样就可以一下子过两个新年了。”,B可信。这时区时差造成的现象,人们没有赚了一天,金钱买不到时间,A不可信。 可以乘坐该趟航班去感受日期差异,不是时光倒流,过去的一天有遗憾,不会有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C不可信。此时上海新年已过,再回上海一次,不能过一个新年,D错。【3题详解】上海夏季沿海水域受暖流影响,旧金山沿海受寒流影响,上海沿海水域的水温高于旧金山,A错。元旦期间北半球是冬季,旧金山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气候特征为温和湿润,B错。冬季上海比旧金山气温低,主要是因为上海受冬季风影响,C对。
4、上海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旧金山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两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不同,D错。2018年11月14日早晨,江苏多地遭到浓雾锁城,局部地区能见度不足100米,部分高速封闭。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4. 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 B. C. D. 5. 受浓雾影响A. 白天增强B. 白天增加C. 夜晚增强D. 昼夜温差减小【答案】4. B 5. D【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图中为太阳辐射,为被大气削弱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大气逆辐射,为地
5、面辐射。所以本题B选项正确。【5题详解】受浓雾影响,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不会变化,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减少,因此地面辐射减小;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从而昼夜温差减小。D选项正确。读“我国某区局部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I为图中某河流一水文站测得的连续两日流量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 正常年份,此时该流域农作物易遭受( )A. 干旱B. 病虫害C. 暴雨D. 融雪洪涝7. 导致该河流量变化如图I所示的主要原因是( )A. 连续暴雨B. 气温变化C. 暴风雪D. 人为调控【答案】6. D 7. B【解析】【6题详解】图中日期是4月份,结合经纬
6、度,该地是我国东北地区,该季节是春季,积雪融水多,没有干旱灾害,A错误。冬季气温低,病虫害不易存活过冬,B错误。4月雨带未到北方,无暴雨灾害,C错误。春季积雪融化,融水量大,正常年份,该季节流域农作物易遭受融雪洪涝,D正确。故选D。【7题详解】图所示的流量变化,在白天流量大,夜晚流量小,流量与气温呈正相关。所以,导致该河流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温变化,B正确。连续暴雨不会导致河流流量的昼夜差异,A错误。4月暴风雪少,且暴风雪不会导致河流流量的昼夜差异,C错误。题目无法看出“人为调控”影响河流流量变化,D错误。故选B。【点睛】结合材料,准确从文字材料和地图中提取出有用的地理信息,再调动和运用所学知
7、识进行分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018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11月次年5月。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8. 2018年10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 )A. 冷空气到来较早B. 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C. 降水量较往年偏少D. 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9. 海坨山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A. 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B. 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C 灌木带面积
8、较大,便于规划路线D. 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10. 海坨山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岩浆喷出、断裂抬升、风化侵蚀B. 岩浆侵入、断裂抬升、流水侵蚀C.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岩浆侵入D. 变质作用、流水沉积、断裂抬升【答案】8. A 9. D 10. 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冬季风、冬奥会选址及地貌形成过程。【8题详解】秋季亚洲高压开始形成,冬季风开始南下,“海坨戴雪”提早出现主要是冬季风到来较早,形成冷锋天气造成的,A正确;气温降低,水汽蒸发量减小B错误;海坨戴雪应是降水量较往年偏多,C错误;山顶海拔高是一直存在的现象,D错误。故选A。【9题详解】海吃山自然带谱并不完整,A错误;
9、海吃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其与山麓地区的温差约为13.5,当山麓地区温度在13.5以上时,山顶积雪就会融化,故不到夏季就会融化,B错误;灌木带由于植被覆盖率高,不易规划路线,C错误;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大有利于冬奥会雪上运动的进行,D正确。故选D。【10题详解】海吃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为岩浆侵入作用形成;山沟、山脚下泉水众多,为断层结构,岩层断裂上升形成山地;海吃山所在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流水侵蚀作用强。B项正确。故选B。【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
10、”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1. 图中降雪量A.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B.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12. “炸弹气旋”格雷森A. 生成于热带洋面B. 属于温带气旋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答案】11. C 12. B【解析】【11题详解】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
11、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错误。故答案选C项。【12题详解】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项。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13. 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受山体
12、阻挡影响 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受地面增温影响 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 B. C. D. 14. 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气压降低 风向偏西 雨势增强 风速减弱A. B. C. D. 【答案】13. D 14.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首先要清楚台风属于气旋,然后结合气旋分析天气特征,各部位的风向和风速。【13题详解】台风是气旋,是热低压。当台风中心位于甲地时,台湾东北部地区位于低压的北侧,受台风影响盛行东北风,台湾东北部山地对东北风抬升作用明显。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地受东北风的影响,与盛行东北风叠加雨量更大,D正确。【14题详解】台风中
13、心气压低,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上海地区的气压下降,台风中心风力强,靠近上海,风力增强,雨势增强。当台风中心位于浙江北部时,上海位于低压中心北侧盛行偏东风。选择A。下图为世界某区域,K城海拔1048米。这里的人发现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的“白夜”现象。冬季常出现一种神奇的气流,能使厚达10厘米左右的积雪在一天之内融化,因此称之为“吃雪者”,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5. “吃雪者”形成的原因是( )A. 暖流流经,增温增湿B. 位于西风带背风坡,气流下沉C. 暖锋过境,气温升高D. 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16. 该地夏天可以看到“白夜”现象原因( )A. 海拔高,白昼时间长B. 大气散射作用C. 纬
14、度高,有极昼现象D. 晴天多,光照充足17. 当流经K城的河流进入主汛期时,居住在K城附近的人们最可能开展的活动是( )A. 东去种麦B. 西山牧羊C. 南下踏青D. 北山滑雪【答案】15. B 16. B 17. B【解析】【分析】【15题详解】据图可知,流经K城附近的河流发源于西部的山地,再结合纬度范围可知该城市位于盛行西风带的内,因此推理K城处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使积雪融化,B正确;K城处于内陆,洋流影响不到,A错误;冬季,冷空气强盛,不会形成暖锋,C错误;冬季反气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往往形成低温天气,并不能增温,也就不能促使积雪融化,D错误。故选B。【16题详解】据材料可
15、知,“白夜”就是夏季整夜天并不完全黑下来现象。该地海拔仅1048米,会使该地比平地日出早一点,日落晚一点,但仍然会有黑夜,A错误;夏季白昼时间长,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导致太阳光被散射,所以当地人感觉在日落之后到日出之前天不完全黑下来,B正确;据图可知,该地地处53N,夏季昼长夜短,但是不会出现极昼,C错误;晴天多,光照充足不是导致白夜的原因,D错误。故选B。【17题详解】据图可知,K城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因此河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主汛期出现在气温高的夏季,夏季山地高海拔牧草茂盛,水源充足,气候温凉,适宜牧场牧羊,B正确;东去种麦的时间在秋季,A错误;
16、南下踏青的时间在春季,C错误;北山滑雪的时间在冬季,D错误。故选B。【点睛】极昼出现的纬度范围是南、北半球的极圈(6634)及其到极点之间。为了充分利用草场资源,也为了保护草场资源,不能全部都在海拔低的山麓牧场放牧,故分为冬、夏牧场。夏季气温高,在山顶牧场;冬季气温低,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放牧。2019年8月亚马孙平原发生了持续的森林大火。下图为“2019年8月23日世界部分地区一氧化碳浓度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南美洲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的原因是( )A. 受海陆位置影响B. 受大气环流的影响C. 火势沿着河谷蔓延D. 赤道低气压带南移19. 美国东北部
17、出现一氧化碳浓度高值区的原因是( )森林大火多发,烟气排放多经济发达,工业废气排放多城市密集,生活废气排放多乳畜业发达,废气排放多A. B. C. D. 【答案】18. B 19. D【解析】【18题详解】图中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集中于西部地区,而南美洲西部与海洋之间有高大的安第斯山相隔,海洋对一氧化碳浓度影响不大,排除A。图中显示,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主要位于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8月份,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以南的低纬度地区盛行东南信风,受信风影响,一氧化碳随气流由东南向西北运动,导致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B符合题意。亚马孙河谷大致呈东西走向,如果火势沿河谷蔓延
18、,不会导致南美洲一氧化碳高值区大致呈“西北一东南”走向,排除C。8月份,直射点在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北移,排除D。【19题详解】美国东北部地区气候冷湿,8月份为多雨季节,当地森林大火多发的可能性不大,不符合题意。美国东北为美国的传统工业区,经济发达,工业企业相对较多,工业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符合题意。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区是美国城市最为密集地区,人口稠密,生活废气排放多,导致一氧化碳排放量较大,符合题意。一氧化碳一般由燃料矿物燃料和生物质所产生,乳畜业不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排放,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多肉植物叶小、肉厚,非洲西南部的纳马夸
19、兰地区夏季多雾和冬雨使多肉植物疯狂繁殖,其多肉植物出口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图是纳马夸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 多肉植物叶小、肉厚的原因是A. 昼夜温差大,富含营养物B. 降水较多,汁液饱满C. 气候炎热干燥,储存水分D. 地下水丰富,生长旺盛21. 纳马夸兰夏季多雾的原因是A.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明显B. 沿海海水温度较高C. 沿岸暖流提供充足暖湿空气D. 海陆间气温差异大【答案】20. C 21. 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20题详解】据图文资料可知,纳马夸兰地区终年炎热,纳马夸兰雨季短暂,而多肉植物生长繁殖需水较多,故决定该地区野生多肉植物生长因素是水分
20、。多肉植物叶小减少水分的散失,肉厚可以储存水分。C正确。【21题详解】读图并结合所学的知识,可以得出纳马夸兰附近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作用较强,因此纳马夸兰夏季多雾,A正确。【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22. 某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化学工业基地,该城的布局如下图。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城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晚上较严重B. 一年中的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少C. 该城居民发现大气污染现象白天较严重D. 大气污染情况白天、晚上差不多【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山谷风热力环流分析,白天山坡温度上升快,所以山坡气流上升,吹谷风,
21、污染物被带到住宅区,所以居民发现白天的大气污染较严重,C正确;晚上山坡温度下降快,所以山坡气流下沉,吹山风,住宅区气流沿山坡下沉流到谷地,所以居民发现晚上的大气污染较白天轻,A、D错误;由于产业发展,大气污染加重,空气中的凝结核增多,所以晴天较以前减少,阴天的日子比过去增多,B错误。故选C。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3. 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 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 流量大、含沙
22、量季节变化大C.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 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24. 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河水流量 支流汇入 沿岸地貌 两岸岩性A. B. C. D. 25.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 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 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 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 侵蚀加强,河床加深【答案】23. D 24. C 25. C【解析】【23题详解】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
23、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正确答案选D。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对河床的侵蚀严重,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24题详解】北段有汾河支流汇入,增大河流流量,中段河流流量大,加之中游河流含沙量大,会使河床摆动范围增大,与题干矛盾,排除;故摆动范围较小可能与该处峡谷河流地貌及两岸坚硬岩石难以侵蚀有关,正确。故选C。【25题详解】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在主汛期,渭河洪峰的汇入会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
24、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水流不畅,流速降低,侵蚀作用减弱,泥沙淤积增强,含沙量降低,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地形影响流速,河流水量大小跟区域气候有关,要注意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地区,含沙量多少主要与河流水量、搬运能力以及流域植被覆盖程度相关。下图为“2018年5月10日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26. 该日,甲地政府部门可能发布A. 台风预警B. 森林火灾预警C. 寒潮预警D. 滑坡、泥石流预警27. 北京市未来两天的天气状况可能是A. 雨过天晴,气温将显著升高B. 气压下降,出现连续性降水C. 降雨后,可吸入颗粒物减少D. 风向转为
25、偏南风,风速降低【答案】26. D 27. C【解析】【26题详解】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可能出现强降雨,又因为该地区位于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岩层破碎,强降雨容易诱发滑坡、泥石流,当地政府可能发布滑坡、泥石流预警,故D项正确。甲地距海洋较远,不可能发布台风预警,A项错误;甲地降水几率大,不会出现森林大火,B项错误;寒潮是冷锋的典型天气,根据等压线图,甲地不会出现冷锋过境的天气,C项错误。【27题详解】读图可知,北京位于冷锋的锋前,未来两天可能经历冷锋过境的天气,冷锋过境会出现强降雨,过境后天气晴朗,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会较目前下降,A项错误;冷锋过境,气压升高,且降水强度大,B项
26、错误;冷锋会形成降水,降雨会将大气中的可吸入颗粒沉降到地面,降雨过后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会减少,故C项正确;冷锋过境后,该地区受偏北风控制,读等压线图,该地区附近等压线比较均匀,风速变化不大,D项错误。下图为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图中分别示意两种地质构造,、分别示意两种地貌。读图完成下列题。 28. 有关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没有关系B. 地貌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没有关系;褶皱形成后,背斜顶部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地貌C. 褶皱形成后泥沙大量沉积,形成地貌,在地貌重压之下产生了地质构造D. 褶皱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
27、坡坡下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29. 近年来,由于入海泥沙减少,地貌增长速度明显减缓,其原因不可能是( )A. 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B. 中游水利枢纽的建设C. 河流入海水量减少D. 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答案】28. D 29. D【解析】【28题详解】A地貌是冲积扇,位于出山口处,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地质构造断层有关,A项错误。B地貌是冲积扇,位于出山口处,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项错误。C地质构造为断层构造,是内力作用形成的,C项错误。D据图可知,褶皱形成后,在断裂作用下产生地质构造,并形成了断层陡坡,在陡坡坡下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了地貌,D项正确。【29题详解】据图可知,地貌为三
28、角洲,三角洲增长速度的快慢与入海泥沙量有关;入海泥沙量减少,可能是上游地区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较好;中游水利枢纽建设可以减少下游泥沙量;河流入海水量减少,泥沙含量减少;中上游地区暴雨增多,会导致侵蚀作用增强,河流含沙量增加,故D项符合题意。【点睛】三角洲的形成条件:(1)丰富的泥沙来源。(2)海洋或湖泊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使得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不能被波浪和海流或湖水冲走,在河、海或湖相互作用的河口地区沉积,促使三角洲的形成。(3)口外海滨区地势平坦,水深较浅。30. 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平面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A. 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 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 岩浆侵入可能
29、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 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甲处为花岗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软流层,A错误;据图可知,断层顶部存在一个侵蚀面,由此判断断层上覆岩层形成时间晚于断层,断层顶部的砂岩层被岩浆侵入,因此花岗岩的形成要晚于断层顶部砂岩的形成时间,即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前,B错误;岩浆侵入会提供高温条件,可能导致接触部位乙处岩石变质,C正确;丙处的溶洞景观是因石灰岩岩体受水的溶蚀作用形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遇到判定岩层的新老关系或形成时间的早晚,判定的关键是分析岩层所属类型:(1)如果是岩浆岩地层,则应先判定是侵入岩还是喷出岩。如果是侵入岩
30、,则其与其它地层的关系是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则被侵入的地层应先于侵入地层存在。如果是喷出岩,则判断时应分析其起点和终点,该喷出岩应晚于起点和终点之间的地层。(2)如果是沉积岩地层,一般我们按照沉积规律: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先形成的在下,晚形成的在上。(3)如果是变质岩地层,先观察变质岩地层的存在位置,分析产生变质的原因,一般地,变质岩所需求的高温、高压条件往往是岩浆活动中提供的。故变质岩地层应晚于相应岩浆岩形成。第II卷二、综合题(本题共40分)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题。阿塔卡马沙漠位于南美洲西海岸中部,被太平洋和安第斯山脉夹峙,被称为世界“旱极”,当地气温较低,最高气温仅24,成群的
31、企鹅在这里生活,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景观。沙漠靠海岸附近时常会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云雾,当地人称为“卡门却加雾”,这种浓雾永远徘徊在低空,既不能变成降雨落到地面,也很难跨过海1000米左右的海岸山脉,进入阿塔卡马沙漠腹地。智利的研究员从沙漠仙人掌的生存方式获得灵感,发明一种以网捕雾的方法,即在一张大网上布置许多极为细小的网眼,雾穿过网眼时可以凝结成水滴,再通过大网下面的水槽和输水管流到蓄水桶中。(1)根据图中信息推测阿塔卡马盐湖的形成过程。(2)分析阿塔卡马沙漠形成独特的“热带冷沙漠”的原因。(3)分析沙漠滨海地区多“卡门却加雾”,但难以形成降水的原因。【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
32、撞导致地壳抬升,在断裂地带形成注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 聚形成湖泊, 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2)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 ;沿岸秘鲁寒流影响,降温减湿。(3)沿海太平洋水汽蒸发,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来的暖干气流,形成稳定 的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 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 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位于东南信风背风坡一侧,降水少。【解析】【分析】该题考查高山盐湖形成过程、“冷沙漠”成因、雾和降水的形成条件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
33、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读右图可知阿塔卡马盐湖位于安第斯山脉西侧,1000米以上位置。“盐湖”形成包含三层意思:海拔高;有水汇集;水体盐度高,然后针对这三点一一分析形成过程。安第斯山脉整体位于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海拔高);在断裂地带形成洼地,山地冰雪融水和少量降水在洼地汇聚形成湖泊(易积水);湖泊形成后由于气候干旱,蒸发旺盛,盐度增大,形成盐湖(盐分高)。(2)该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中的“非地带性”,虽地处热带却冷,所以旨在分析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影响气温的因素无非纬度、地形、洋流等,结合题目可知该地区海拔较高,所以气温相对较低;结
34、合所学知识知道南美洲西海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可以降温减湿。所以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形成“热带冷沙漠”。(3)该题需要解释“成雾却未致雨”的原因。雾的形成离不开冷暖干湿气流的相遇;雨的形成必须有上升气流。已经成雾,说明前一个条件具备,没有致雨,说明多下沉气流。地处沿海,大洋水汽充足,加上受秘鲁寒流影响形成冷湿空气,多浓雾;沿岸冷湿空气遇到从安第斯山脉翻越下沉的暖干气流(东南信风背风坡多下沉气流),下冷上暖易形成逆温,阻止了下层冷湿气流的上升;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上升。【点睛】该题能力要求较高,对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方面考查较为明显,尤其是描述形成过程
35、类题目对能力要求较高,掌握基本原理,总结一般方法是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关键。3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厄瓜多尔是南美最小国家之一,生物种类繁多,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但泥石流等灾害多发。材料二:厄瓜多尔自然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工业基础薄弱,经济欠发达,对外贸易以初级产品出口为主,经济发展对外依存程度较高。当前厄瓜多尔与中国企业合作完成许多项目,在厄瓜多尔开展经营活动的中资企业已近百家。材料三:厄瓜多尔概况及两城市气候统计图(1)比较甲乙两河径流特征差异,并分析原因。(2)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厄瓜多尔被称为景观“最丰富多样的国家”的原因。(3)厄瓜多尔拟与中国合作开发自然
36、资源,推测可开发哪些资源?并说明理由。(4)简述厄瓜多尔泥石流频发的自然原因。【答案】(1)甲河流量小于乙河,季节变化大于乙河。甲河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甲河流域降水少于乙河流域,且甲河流域流量季节变化大;甲流域为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于乙侧的迎风坡。(2)位于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区域内降水差异大;山地垂直高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海陆兼备,景观多样。东西气候(水热组合)差异大;纬度低,高拔高,山体垂直高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海陆兼备,景观多样。(3)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开发,生物资源开发(森林、渔业等)。降水丰富,落差大;矿产资源蕴藏量大;生物资源丰富(多样)。(
37、4)位于板块边界,岩石破碎;多火山喷发,碎屑物多;地形起伏大,坡度大;降水多(降水集中、多暴雨);季节性冰雪融水量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厄瓜多尔河流水文特征、气候特征、物种丰富的原因及泥石流多发的原因等知识点。【详解】(1)甲乙两河均发源于山地,都有冰雪融水补给,其径流量差别主要取决于气候。据左图可以判断出甲流域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乙河流域为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降水量大,河流径流量大,季节变化小,甲河径流量小于乙河。两河均位于赤道附近,赤道低气压带对河流降水影响差别不大,但由于乙地是东南信风迎风坡,降水多,甲地是东南信风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导致甲乙两河径流特征
38、差异。(2)景观最富多样从地形角度看是相对高差大、绝对海拔高造成的;从气候角度看是纬度低、热量、降水差异大造成的。厄瓜多尔大部分国土位于赤道至5S之间,纬度低,热量充足,山地海拔高,山地垂直高差大,垂直方向温差大,垂直自然带丰富;区域内降水差异大,东部降水丰富形成雨林气候、西部稀少形成沙漠气候,东西气候(水热组合)差异大;海陆兼备,景观多样;地形多样,景观多样。(3)据图分析,厄瓜多尔河流水量大、地势落差大,利于水电开发;据图例及图中信息判断,该国石油、金矿、铜矿资源丰富,利于矿产资源开发;水热差异大,生物资源丰富,利于生物资源开发。(4)厄瓜多尔东部降水量大、西部降水集中于夏季,地势落差大、坡度大,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多地震、火山,地表破碎物质多,因此多发泥石流。季节性积雪融水量大,也可以导致泥石流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