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南开区2019届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有时候在深夜,急走于湫隘的小巷之中;万籁无声,只有自己的足音,橐橐地回响着;沉重地敲在心上,叫人惊忌不安。有时候悉悉索索的衣裾 , 仿佛有谁尾随在背后似的,更令人惶悚害怕;然而这种静寂,在一个过惯了喧阗生活的我看来,觉得是大有风趣的。我会丢开了一切_的杂念,专心致志于欣赏当前的静境,耽忧不测的遭逢我觉得这些都是夜行的乐趣。有时候结伴同行,那我更会放大了胆,恣肆地_一切叫我害怕的声息,_似的证明自己的无畏精神;然而只要有一声犬吠,一阵枭鸣,我都会蓦然振骇起来。(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字音和字形,全
2、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湫隘(y) 橐(tu)橐 惊忌(j)不安B.衣裾(j) 惶悚(sng) 喧阗(tin)C.结(ji)伴 恣(z)肆 枭(xio)鸣D.似(sh)的 蓦(m)然 振(zhn)骇(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芜杂 谛听 自欺欺人B.芜乱 谛听 掩耳盗铃C.芜杂 聆听 掩耳盗铃D.宪乱 聆听 自欺欺人2.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西安交大创办少年班,目的是给那些智力超常的孩子一个更好的因材施教的平台,为国家在高端拔尖人才培养方面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人的有特色的道路。B.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
3、带着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C.今后四年,天津市将重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通过职业培训掌握现代农业技术,满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D.红海行动有着极高的上座率和极好的口碑,成为2018年春节档影片中的一匹黑马,凭借34亿的票房成绩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第二高票房。二、名著阅读3.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正确的一项是( ) A窦娥冤四折一个楔子关汉卿六月飞雪命,不公平的命B张衡传纪传体班固作二京赋候风地动仪C巴黎圣母院法国小说雨果浪漫主义奥菲莉娅D雨巷现代诗歌戴望舒现代派象征主义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A.AB.BC.CD.D三、现代文阅读4.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写在舞台边上(节选)黄裳
4、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它是整个伟大的中国艺术传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的戏曲艺术是歌、舞并重的综合舞台艺术。它以“唱、做、念、打”为主,辅之以“圓场”为代表的舞台调度手法和独特的服装、道具、切末、脸谱、锣鼓、丝竹伴奏等艺术手段经过近千年戏曲艺人的辛勤创造、积累,从广泛的生活、艺术领域中吸取营养,形成了一种具有非凡表现现实生活能力的诱人艺术力量,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不妨以艺术大师齐白石的作品作些比较。齐白石是“大写意”派的代表画家,他笔下的花草山水无不以简练而浑成的笔法写出。但在用写意方法勾勒出的花瓣,叶片中间,往往栖息着蜻蜓、蟋蟀、纺织娘这样细小的昆
5、虫,这是用工笔画出的,笔法的细致,往往使观者可以看到那透明翅翼中间纤细的纹路。无论是粗笔或细笔,画家给观众提供的是同样生动的,洋溢着生之活力的形象,而两者又是统一的。 在中国传统的戏曲舞台上,我们几乎可以看到同样或类似的情形。戏曲艺术家仿佛是一位非常精明的鉴赏家,他在五光十色、无比丰富的生活中,能发现哪些是重要的就抓住不放,哪些是次要的可以略去。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也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 中国戏曲舞台上“上下场”、“圆场”等一系列舞台调度方法,是一种非常经济、简洁、聪明的方法。它摆脱了空间
6、与时间的束缚,使演员获得了极大的自由。人物在马背上奔驰,在道路上躜行,穿过深宅曲院、进入密室、绣房,这些难以在通常话剧舞台上再现的困难课题,在这里几乎都不成为问题。但遇宣泄、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激烈斗争的机会,就决不放过。必以狮子搏兔的全力,调动一切手段,加以再现。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面部的表情,衣衫的转折、抛掷,繁复身段的运用,歌声的变幻,念白的抑扬无一不被用来作为揭露人物内心的武器。大胆的省略与精微的刻画在构思细密的节奏中成为一种高度谐和的统一体。观众得到的是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一切都在同时间、地点完成。 艺术家的表演,有时夸张便夸张到极处,细腻也细腻到极处。导
7、演设计有时竟会使人联想到现代艺术形式一一电影的手法。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使观众不能不惊异。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是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但这“自由”又是受着自身的制约的。一步不能脱离生法,也不能离开本身的“程式”。 程式是死的又是活的;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杨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发展不会停止,程式的变化、丰富过程也永远不会停止。 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故事。但并不因此而使其艺术魅力有所削弱。这首先是固为,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理题材、刻画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今天舞台上保留下来的
8、许多传统戏,在其创作的当时,正是那时的现代剧。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成功,被保留下来了,直到今天。今天戏曲舞台上通行的服饰,正是明代(约十四到十七世纪)的衣冠,这是因为戏曲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飞跃的发展,而当时也正是现代剧产生得最多的时期。 中国古典戏曲总是以完整的、有头有尾的故事出现的。由于演出习惯的变更与观众欣赏的集中,人们往往更加重视整出戏中尤为精彩的许多段落。人们都希望在一次演出的组合中能看到题材、风格表演各不相同的许多单折戏。这样做更易于满足观众中间不同的要求并使演出更丰富而精炼,异彩纷呈。 一九八四年二月六日(1)下列对“中国戏曲艺术”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9、.中国戏曲艺术具存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特征,经过近千年的创造与积累,具有非凡的表现现实生活的能力,其中京剧最具代表性。B.戏曲舞台上,精微地刻画人物内心,展现人物之间尖锐激烈的斗争,与齐白石用工笔画出叶片中间柄息的细小昆虫,情形类似。C.中国戏曲舞台上,空间与时间的大胆省略与人物内心的精微刻画高度谐和统一,观众得到的是同时呈现的“视听之娱”。D.古代戏曲在创作时,也是那个时代的现代剧。创作者借用了现代的衣冠,表现当时的生活,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喜爱。(2)下列理解和推理,与原文相符的一项是( ) A.中国戏曲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
10、发展、繁荣基本同步,明代是中国戏曲产生得最多的时期,这一时期,“文人画”创作数量到达巅峰。B.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扬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程式”制约戏曲演员的自由,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C.中国古典戏曲表现的多半是历史题材或传说、神话故事,创作者借用了古代的衣冠,但处理题材、刻画人物的依据却是当前的现实,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D.中国古典戏曲总是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而在一次演出中安排题树、风格表演各不相同的许多单折戏,更易于满足观众的不同的要求并使演出更丰富而精炼,异彩纷呈。(3)不能表现“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
11、由”的一项是( ) A.“上下场”、“圆场”等舞台调度方法,可以使人物自由地走于道路,进入庭院。B.刻画人物内心时,中择戏曲演员所使用的手段,比姊妹艺术丰富。C.时空转化难以在通常的话剧舞台上再现,而中国戏曲摆脱了时空束缚。D.近景、特写的使用是如此的频繁与自如,与现代电影手法接近。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吃大饼(有删节)沈从文 战前数年朋友来往通信中,遇到形容生活穷困境况时,照例常说“吃大饼”过日子。凡使用这个形容词的,在他本人生活上,虽未必即到“陷入绝境”,在他本人情绪上,实俨然已有点“招架不住”神气,似乎只要加重一点儿,就到“喝北风”程度了。可是“大饼”是个什么样子?有多大?
12、如何做?如何吃?倘若他是一个南方人,要他老老实实回答时,这人若够老实,也许自己会瞠然不语,却令人哑然失笑,因为他虽惯会使用这个名词,可未必见过“大饼”,更未必吃过“大饼”,他吃的或者是巴掌大、焦盐、揉糖,再沾上一小撮芝麻,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上面那个装阔旗人掬两丈京钱买的东西一样,事实上名叫“烧饼”,或“烤饼”。(橘生淮南而为枳,这东西过长江就越来越小巧秀气,到后就索性改名为“金钱烧饼”了。论式样,昆明地方所见的倒不少如三尖角的,褡裢式的,银锭式的,隔月形的,至于中间有个孔,相传为三百年时戚继光征倭寇用作军士干粮,如今说来还带点抗战意味的“戚饼”,反而少见。)也许达人虽吃过“大饼”,还依然不明
13、白这东西本身有多大的,因为凡在桌子旁坐定吃大饼,可能是照云南人熟习的炒饵块烩饵块方式,早已切成丝切成片,加上作料,把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全失去了。宋人笔记说,秦桧的儿孙生长城市,不识豆麦所出,量米时桧询问米粮来源,有人说从簟席上出,有人说从斗斛中出。无一个想得到是从田地里生长。邯郸淳笑林说,北人不识笋,吴人为设笋,问从何来,告说是竹子生的。还家煮床箦,预备大吃一顿,久煮不烂,还以为是吴人不诚实,有意捉弄他。可见有些东西即或吃过,还不知道它的本性,也是常有的事。 生长于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南朋友,必自以为对于大饼是个完全内行,其实所知道的也只是就经验所及而言罢了,大饼过了河过了江向南方跑,沿黄河上海
14、长江上游向西南高原跑,大饼的命运如何,就依然不大容易知道。 民国十八年我到武昌时,被朋友孙大雨诗人邀到一个小铺子去吃牛肉大饼。大雨那时节正对于许多事都还充满好奇心,认为这小铺子极有诗意。铺子中简单得很,除却几件粗重桌椅,只是当门一个大而厚重的黄铜锅罐闷了一大锅白汁牛肉,另外站板上棚下一个两尺大三寸厚的大饼。照习惯,限定每天卖完一锅肉,一个饼,即关上铺板休息。小碗盏,大筷子,桌凳复拙重古朴,加上那做买卖人的神气派头,不免令人疑心这原是个有历史背景的职业。问一问,才知道这一家人的先代,原来是随同蒙古达达迈过长江到此落脚的,到太平天国时,又成为长毛贩卖制度之一种,并说那口铜锅,那份锅家业,都是祖先传
15、下来的!试看看那口厚重放光的锅罐,那个二尺大三寸厚素朴壮观的饼面,同时再注意一下掌柜的伸出生有疏疏黄毛的太手,持着大铜勺从热气基勝锅中取肉,舞着大铜刀割饼时情景,真不能不相信,这里有的是“历史”,面前的一位,也许还是匈奴族王子的遗裔。使人想起荆轲专属本来的活计,干这种活计的人,当前已不足请,在历史上刼很做过几件不平凡事业的。 民国二十八年我在昆明,某一天忽被朋友邀到一个丽江朋友家中去吃西藏式大饼。上桌时,一尺五六寸大,三寸厚,特点是饼面干干净净一片素朴的焦黄(看就使人又感觉接触了神农氏后代的传统生活习惯,也接触了另外一个民族的宗教习惯)。把这个东西一片片割切下来,用大雪山下牦牛身上出产的酥油制
16、成酥油茶同吃,原是边地最平常的方式,不值得提。可是当时我们却还用红楼梦上史湘云吃过的鹿脯(而且照孔子旅行时的方式,用刀削吃的),以及吕氏春秋本味篇(亦即历史上有名大厨子伊尹)所未提及的,来自一万尺高大雪山上的四五种稀奇古怪动植物,一同填入腹中,这两件和大饼有关的事,我相信生长北方每天吃大饼的朋友,是不会想到的。 第三件事是大饼既用“大”为名,最大的饼究竟能有多大?就个人眼目所及,大饼似乎和普通锅面有关,锅面大小又和家庭组织有关,所以如今所见的二尺见方三寸厚的形式,可以说是一般形式,论家庭组织,唐代算得庞大,一家百口是常有的事,可是不分家未必即同炊。杜阳编述叙杂事最善夸饰,记同昌公主死事,李可及
17、为安排一场叹百年舞,用到八百匹官施,舞竟珠翠满地。可是轮到赏赐三十骆驼的饼送给葬役夫时,还是只说“各径阔二尺”。从记载上看,且像是已到最大限度,大饼之大超越纪录,实应数一位赵老总的成就。孙光宪北梦琐言说:五代王建主蜀时,有一位善吃喝好客人的赵雄武,绰号“赵大饼”,每次用面三斗做饼一枚,做成后,有好几间屋子大。唐人普通房间纵不如宋人费木料,也总得有两丈见方,这个饼很可能就有六丈大小。当时这种大饼的用途,说是值大内宴会,或豪家设厂筵时,这位起官人即于众宾内奉献一枚,裁剖用之,各人一份,吃得大家饱饱的。至于这个六丈见方的大饼,从赵府转到另外一处筵席,如何抬去,可不说明。若不太厚,或者卷成一束,派那十
18、五位鲜衣花裤大师傅抬去,也未可知。这种大饼的制法,就是一种秘密,据说当时至亲好友,即不肯传授,无由模仿。若不然,别的不说,现在昆明电话局长赵先生,既以喜做烧鸭子著名,又好客,只要如法仿造大饼一枚,请客时,就可以把三百客人同时邀集,不至于感到束手了。 后记:假期匆匆过去,家中大小工作重新开始,想起孩子们在嚷叫“吃不饱”之余,然能不断大笑。在讨论到大小男丁三口今年雨季来临时,得如何学习赤脚和泥浆奋斗,都十分高兴。主妇在为家事为生活把一个作主妇的最高工作效率用尽后,尚永远不失去脸上代表从容与快乐的微笑。以及寄住城中由念佛而神经失常的妹妹,在极痛苦情形中,亦尚能独自用笑来排遣挣扎,我心想,一家人尚能笑
19、,真不妨事。写点小故事,赠给同样无可吃的正直国民,在他的单纯沉闷工作外,若能有机会笑笑,也不为无意义!一般人常说,战争是要血和泪的。据个人意思,人生中某一种无形战争,所需要的也许倒是保持那个“虽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 三月一日桃源(1)简单的一个大饼,充饥而已,在有想法的人的眼里,别具特色。请概括本文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描述了各色大饼的哪些特征? (2)鉴赏文中画线句子。 (3)请简述简单一个大饼,在沈从文笔下有哪些丰富内涵。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两顶是( ) A.本文以“吃大饼”喻指生活穷困开篇,和后记中如何在困窘中生活呼应,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活下来的生存状态,这种活法需要
20、勇气与耐心,俨然大饼成为证明你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B.作者先将南方各色饼的特征描述一番,然而这些南方的饼把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全失去了,少见带点抗战意味的“戚饼”,折射出当时南方远离战争安逸的生活状态。C.文章第二段,承上启下,指出北方人对大饼的认识仅限于经验,引出下文对蒙古、西南等地大饼的介绍,一个大饼可见历史变迁,人世沧桑。D.第四段中用“吕氏春秋本味篇(亦即历史上有名大厨子伊尹)所未提及的”衬托在丽江吃大饼时吃到的四五种“动植物”稀奇古怪,增强了藏式大饼的神秘感,增加了异域风情。E.文章语言平实,思维纵横南北东西,笔端触及古今,大量引用古籍,展开联想与想象,使大饼成为记录历史的一种方式,
21、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四、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吴改元宝鼎 吴主以陆凯为左丞相,万彧为右丞相,吴主恶人视己,群臣侍见,莫敢举目。陆凯曰:“君臣无不相识之道,若猝有不虞 , 不知所赴。”吴主乃听凯自视,而它人如故。 吴主居武昌,扬州之民溯流供给,甚苦之,又奢侈无度,公私穷匮。凯上疏曰:“今四边无事,当务养民丰财,而更穷奢极欲,无灾而民命尽,无为而国财空,臣窃痛之。昔汉室既衰,三家鼎立;今曹、刘失道,皆为晋有,此目前之明验也。臣愚,但为陛下惜国家耳。武昌土地危险,塉确,非王者之都,且童谣云: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以此观之,足明民心与天意矣。今国
22、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大帝时,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景帝以来,乃有千数,此耗財之甚者也又左右之臣,率非其人,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臣愿陛下省息百役,罢去苛扰,料出宫女,清选百官,则天悦民附,国家永安矣。”吴主虽不悦,以其宿望,特优容之。 九月,诏:“自今虽诏有所欲,及已奏得可,而于事不便者,皆不可隐情。” 戊戌 , 有司奏:“大晋受禅于魏,宜一用前代正朔、服色,如虞遵唐故事。”从之。 冬,十月,丙午朔,日有食冬。 永安山贼施但,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北至建业,众方余人,未至三十里住,择吉日入城。遣使以谦命召丁固、诸
23、葛靓,固、靓斩其使,发兵逆战于牛屯。但兵皆无甲胄,即时败散。谦独坐车中,生获之。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吴主并其母及弟俊皆杀之。初,望气者云:“荆州有王气,当破扬州。”故吴主徙都武昌。及但反,自以为得计,遣数百人鼓噪入建业,杀但妻子,云“天子使荆州兵来破扬州贼。” 十一月,初并圜丘、方丘之祀于南北郊。 罢山阳公国督军,除其禁制。 十二月,吴主还都建业,使后父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收留镇武昌。朝士以牧尊戚,颇推令谏争,滕后之宠由是渐衰,更遣牧居苍梧,虽爵位不夺,其实迁也,在道以忧死。何太后常保佑滕后,太史又言中宫不可易。吴主使巫觋,故得不废,常供养升平宫,不复进见,诸姬佩皇后玺绂者甚众,滕后受朝贺表
24、疏而已。吴主使黄门遍行州郡,料取将吏家女,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岁岁言名,年十五,六一简阅,简阅不中,乃得出嫁。后宫以千数,而采择无已。(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若粹有不虞 , 不知所赴 虞:欺骗B.发兵逆战于牛屯 逆:迎,抵抗C.固不敢杀,以状白吴主 白:禀告D.虽爵位不夺,其实迁也 迁:放逐(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后宫列女及诸织络数不满百,景帝以来,乃有千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B.丙午朔,日有食之 不如因而厚遇之C.在道以忧死 作师说以贻之D.其二千石大臣子女,皆岁岁言 名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25、也(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所以定名为资治通鉴。B.正朔,一年的第一天。古代改朝换代,要改定正朔,本文中代指前代历法。C.戊戌,即戊戌年。古人干支相配,组成六十花甲子,本以纪日,后又用以纪月纪年。D.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两千石,在秦汉时期,地方郡一级的政权机关长官郡守的年禄是二千石,后世常常以二千石来代指地方郡守级的官员。(4)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
26、/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B.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C.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D.今国无一年之蓄/民有离散之怨/国有露根之渐/而官吏务为苛急/莫之或恤。(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主居于武昌,扬州百姓逆流而上提供物资,在没有发生灾荒的时候,就已经使百姓精力用尽;又奢侈无度,国无大事,己经国库空虚了。足见,吴王昏庸,劳民伤財。B.吴主左承相陆凯忠言直谏,进言吴王减免劳役、捐税,减少宫女,严格选官,然而未被采纳。C.吴主庶弟协同山贼犯上作乱,终被活捉,吴
27、主杀死了孙谦及其兄弟、母亲,不念亲情。D.吴主迷信巫术而又好色无度,后宫女子上千依然不断选人入宫。(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吴主乃听凯自视,而它人如故。今曹、刘失道,皆为晋有,此目前之明验也。又左右之臣,率非其人,群党相扶,害忠隐贤,此皆蠹政病民者也。五、诗歌鉴赏7.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观夜潮(清)吴锡麟高楼极目大江宽,为待潮生夜倚阑。隔岸忽沉灯数点,如山涌到雪千盘。鱼龙卷地秋风壮,星斗摇天海气寒。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注】钱江潮为自然奇观,曾有不少文人墨客以诗文记之。此诗为夜间观潮之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8、.首联,点明观潮的时间、地点。楼髙方能极目,江宽才有大潮到来的壮阔恢弘。首联平平而起为后文做好铺垫。B.颔联,“如山涌到雪千盘”,正面写大潮初来时的形象,潮水如山,如盘中之雪,化动为静,有声有色。C.颈联,“鱼龙”状潮之形,“卷地”现潮之力,“星斗摇天”写出大潮的声威。D.此诗“待”写出对大潮的期盼,“忽”表现了潮来时的惊喜,额联表现了观潮人心怀壮阔,景中有情。(2)此诗尾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请从动静的角度赏析“隔岸忽沉灯数点”句。 六、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阿房宫赋描写高耸的建筑不计其数的一句是“_,_”。 (2)琵琶行中写出弹琵琶的指法和乐曲名
29、的句子是“_,初为霓裳后六幺”。 (3)赤壁陚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运行规律的名句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 (4)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5)写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冒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_”。 七、语言表达9.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下面是全民健身日的标志,请写出构图要素,并指出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 10.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纠正另外两处问题。 “90后关注养生”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说到底是一种价值理性的回归。在过去,一
30、些“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的年轻人,他们随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养生从年轻做起,不仅能够让“90后”更加健康长寿,也能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从而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随意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_。_。八、材料作文1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 点赞第一的回答这样说:“他们为现状焦虑,又没有毅力践行决心去改变自己;三分钟热度,时常憎恶自己的不争气,坚持最多的事情就是坚持不下去;本想在有限的生命里体验很多种生活,却只会把同样的日子机械重复很多年;终日洗迹社交网络,脸色蜡黄地对
31、着手机和电脑的冷光屏,可以说上几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不曾经历过真正沧桑,却还失守了最后一点少年意气,他们以最普通的身份埋没在人群中,却过着最煎熬的日子。” 评论区中,一万多人点赞了那句“我就是这样的人”。 人生不易。一位作家说: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也有这样一句话: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的重要手段。说要自律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坚持自律的人很少。自律之人出众,不自律之人,淘汰出局。要求: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答案解析部分一、选择题 1.【答案】 (1)B(2)B 【考点】形声字的分辨,形近字的分辨,同音字的
32、分辨,形似字的分辨,近义实词辨析,成语的使用 【解析】【分析】(1)A项,湫隘(y)i,惊忌不安惊悸不安;C项,结伴(ji)ji;D项,振骇震骇。故选B。 (2)芜杂:杂乱,没有条理。芜乱:杂乱。与“杂念”搭配,两个词语都可以。谛听:注意地听,仔细听。聆听:指集中精力、认真地听。结合“一切叫我害怕的声息”分析,选用“谛听”。掩耳盗铃: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了的事偏要设法掩盖。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结合“似的证明自己的无畏精神”“只要有一声犬吠,一阵枭鸣,我都会蓦然振骇起来”等分析可知,我只是自己欺骗自己,并没有真正做到无畏,选用“掩耳盗铃
33、”。故选B。 故答案为:B;B【点评】(1)此题考查辨析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及字音的能力。汉字拼音的错误,往往表现为声韵母的混淆、多音字的误读、声调符号及标注位置的错误等。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外,涉及范围很广。因此,对于易混字、多音字、易错字等,要勤于积累,注意进行分类整理。一般而言,字形题考查的常见类型有以下五种:音近(同)形似而误、音同而误、形近而误、同义异形词、义近致误。 (2)本题考查辨析近义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司语意
34、义及用法。2.【答案】 A 【考点】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B项,语序不当,“在学校里都热情地与他们交流”; C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通过”句主语承前句宾语省略,省略不当,在“通过”前加“农民”; D项,搭配不当,“红海行动成为第二高票房”搭配不当。故选A。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最常用的办法是结构分析法,即找出句子的“主干”和“枝叶”。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
35、发现病因。二、名著阅读3.【答案】 D 【考点】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A项,“命,不公平的命”是雷雨侍萍的台词; B项,张衡传作者范晔; C项,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艾斯米拉达。故选D。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要完整地阅读名著,了解名著主要内容,把握名著脉络,熟悉重要故事情节;能根据相关故事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其形象;能分析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突出主题的作用;同时还要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三、现代文阅读4.【答案】 (1)D(2)D(3)B 【考点】社会科学类 【解析】【分析】(1)D项,“现实针对性强的古代戏曲得以保留”有误。结合原文内容“因为现实针对
36、性强与艺术上的成功,被保留下来了,直到今天”分析可知,原文应为“因为现实针对性强与艺术上的成功”。故选D。 (2)A项,“文人画创作数量到达巅峰”有误。原文“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所形成的一系列表现方法与手段,是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文人画流派的萌芽、发展、繁荣几乎是同步的”。B项,“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推理无据,结合文本内容“程式是死的又是活的;程式是艺术家创造、积累起来的,也是在杨弃、提炼的过程中固定下来的。发展不会停止,程式的变化、丰富过程也永远不会停止”分析可知,原文难以推断出“程式缓慢地发展也限制了中国戏曲的发展”。C项,“所以,现实主义的生命力强大”有误,因果倒置。原文“这首
37、先是因为,现实主义的生命力是强大的”。故选D。 (3)题干问的是“中国戏曲表演艺术家所获得的远远超过一切姊妹艺术的可羡慕的自由”分析,主要从中国戏曲的自由角度分析。B项,答非所问,此项属于戏曲舞台上对人物精微的刻画。故选B。 故答案为:D;D;B【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 (2)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
38、,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3)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回答本题,先在文中分别找到备选项内容的对应语段,采用比对方法,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5.【答案】 (1)南方人吃的“大饼”小,或大饼被切成丝,失去了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民国十八年,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充满了诗意与传奇。民国二十八年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充满藏族风情。(大,厚,饼面焦黄干净素朴,搭配稀奇古怪的雪山上的动植物一起食用。)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2)抓住最能体现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特点的细节,描写制
39、卖大饼用的铜锅、铜勺、铜刀,二尺大三寸厚的大饼和掌柜的带有明显异族特征的大手;通过“伸,持,舞”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掌柜取肉,切饼的情形;想象/猜测掌柜的神奇身世,联想到历史上荆轲一样的游侠儿;这样的细节描写与联想想象,让一个普通的大饼铺子顿时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历史气息。(3)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能活得下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这种活法需要勇气和耐心(“虽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饼不仅是食物,为了充饥,在有想法的人眼中,它又是证明你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文中关于各色大饼的特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北殊异,不只是人的性格,更多是饮食状态。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历史变迁(民族融合
40、),人世沧桑。一个大饼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一顿牛肉大饼,看到简单生活里的诗意。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家庭组织变迁。(4)A,D 【考点】分析作品的结构,概括作品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析】【分析】(1)结合文本内容“这东西过长江就越来越小巧秀气,到后就索性改名为金钱烧饼了”“因为凡在桌子旁坐定吃大饼,可能是照云南人熟习的炒饵块烩饵块方式,早已切成丝切成片,加上作料,把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全失去了”分析可知,南方人吃的“大饼”小,或大饼被切成丝,失去了大饼原来的素朴;结合“民国十八年我到武昌时,被朋友孙大雨诗人邀到一个小铺子
41、去吃牛肉大饼。大雨那时节正对于许多事都还充满好奇心,认为这小铺子极有诗意”分析,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充满了诗意与传奇;结合“民国二十八年我在昆明,某一天忽被朋友邀到一个丽江朋友家中去吃西藏式大饼。上桌时,一尺五六寸大,三寸厚原是边地最平常的方式,不值得提”分析可知,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充满藏族风情;结合“北梦琐言说:五代王建主蜀时,有一位善吃喝好客人的赵雄武,绰号赵大饼,每次用面三斗做饼一枚,做成后,有好几间屋子大”“当时这种大饼的用途据说当时至亲好友,即不肯传授,无由模仿”分析可知,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 (2)结合“看看那口厚重放光的锅罐”“二尺大三寸厚素朴壮观的饼面”“掌
42、柜的伸出生有疏疏黄毛的大手”“大铜勺”“舞着大铜刀”等分析可知,描写制卖大饼用的铜锅、铜勺、铜刀,二尺大三寸厚的大饼和掌柜的大手,抓住体现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特点来写;结合“伸出生有疏疏黄毛的太手,持着大铜勺从热气基勝锅中取肉,舞着大铜刀割饼时情景”分析,运用“伸”“持”“舞”等一系列动词,动作描写,写出掌柜的一系列动作的娴熟。结合“这里有的是历史,面前的一位,也许还是匈奴族王子的遗裔,使人想起荆轲专属本来的活计,干这种活计的人,当前已不足请,在历史上也许做过几件不平凡事业的”分析可知,结合“也许”“想起”分析,此处运用想象,猜测掌柜的神奇身世。关于掌柜一系列动作描写及对掌柜神奇身世的猜测,让
43、这个大饼铺子笼罩着神秘气息,增强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 (3)结合“战前数年朋友来往通信中,遇到形容生活穷困境况时,照例常说吃大饼过日子。凡使用这个形容词的,在他本人生活上,虽未必即到陷入绝境,在他本人情绪上,实俨然已有点招架不住神气”“据个人意思,人生中某一种无形战争,所需要的也许倒是保持那个虽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分析,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能活得下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这种活法需要勇气和耐心。结合南方人吃的“大饼”小;民国十八年,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民国二十八年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的内容分析,“大饼”南北殊异,不只是人的性格,更多是饮食状态。结合“问一问,
44、才知道这一家人的先代,原来是随同蒙古达达迈过长江到此落脚的,到太平天国时,又成为长毛贩卖制度之一种,并说那口铜锅,那份锅家业,都是祖先传下来的”“上桌时,一尺五六寸大,三寸厚,特点是饼面干干净净一片素朴的焦黄(看就使人又感觉接触了神农氏后代的传统生活习惯,也接触了另外一个民族的宗教习惯)”等分析可知,一个大饼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结合“民国十八年我到武昌时,被朋友孙大雨诗人邀到一个小铺子去吃牛肉大饼。大雨那时节正对于许多事都还充满好奇心,认为这小铺子极有诗意”分析可知,一顿牛肉大饼,看到简单生活里的诗意。 (4)B项,“折射出当时南方远离战争安逸的生活状态”错误。结合
45、文本内容“论式样,昆明地方所见的倒不少如三尖角的,褡裢式的,银锭式的,隔月形的,至于中间有个孔,相传为三百年时戚继光征倭寇用作军士干粮,如今说来还带点抗战意味的戚饼,反而少见”分析可知,此处主要写昆明所见大饼的形状等,“折射出当时南方远离战争安逸的生活状态”无中生有。C项,“指出北方人对大饼的认识仅限于经验”错误。结合“生长于长江以北的山东河南朋友,必自以为对于大饼是个完全内行,其实所知道的也只是就经验所及而言罢了”分析,这只是作者的推测。E项,“思维纵横南北东西”错误。文中关于各色大饼的特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北殊异,可以看到历史变迁等。没有涉及东西方向的比较。故选AD。 故答案为:南方人吃
46、的“大饼”小,或大饼被切成丝,失去了大饼原来的素朴与壮观。民国十八年,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充满了诗意与传奇。民国二十八年在昆明,吃到的藏式大饼,充满藏族风情。(大,厚,饼面焦黄干净素朴,搭配稀奇古怪的雪山上的动植物一起食用。)北梦琐言中记载的历史上最大的饼。 抓住最能体现在武昌吃到的牛肉大饼特点的细节,描写制卖大饼用的铜锅、铜勺、铜刀,二尺大三寸厚的大饼和掌柜的带有明显异族特征的大手;通过“伸,持,舞”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再现了掌柜取肉,切饼的情形;想象/猜测掌柜的神奇身世,联想到历史上荆轲一样的游侠儿;这样的细节描写与联想想象,让一个普通的大饼铺子顿时笼罩在一种神秘的氛围里,增强了文章的文
47、化历史气息。 吃大饼的生活是指勉强能活得下来的生存状态,可是这种活法需要勇气和耐心(“虽败北不气馁”的微笑或大笑)。饼不仅是食物,为了充饥,在有想法的人眼中,它又是证明你生活状态的一面镜子。文中关于各色大饼的特征的描写,让我们看到南北殊异,不只是人的性格,更多是饮食状态。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历史变迁(民族融合),人世沧桑。一个大饼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饮食特点、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一顿牛肉大饼,看到简单生活里的诗意。一个大饼,可以看到家庭组织变迁。 AD【点评】本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和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
48、行整合概括,分条回答问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
49、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四、文言文阅读 6.【答案】 (1)A(2)A(3)C(4)D(5)C(6)吴主于是听凭陆凯注视他(吴主自己),而对别人依然如故。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占有,这就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此外您身边的臣子,大多没有什么才能,他们结成帮派,互相扶植,陷害忠良,埋没贤才,这些都是些损政害民的人。 【考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文化常识 【解析】【分析】(1)A项,“虞”,结合前面内容“君臣无不相识之道”分析,此处“欺骗”错误。应该是预料、意料的意思。句意:如果突然发生了意料不到的
50、事情,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故选A。 (2)A项,连词,表转折,竟然。B项,助词,不译;代词,他。C项,连词,由于、因为;连词,表目的,来。D项,代词,那些;代词,它。故选A。 (3)C项,“戊戌,即戊戌年”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九月”“冬十月”“十一月”“十二月”等分析可知,应该是戊戌日,二十三日。戊戌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35个。前一位是丁酉,后一位是己亥。论阴阳五行,天干之戊属阳之土,地支之戌属阳之土。故选C。 (4)“无一年之蓄”“有离散之怨”分别对应的主语是“国”“民”,“民”前面需要断开,排除A项、B项。“为”是做的意思,“苛急”修饰“为”,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C项。句意:现在国家仅有
51、不足一年的积蓄,百姓有离散的怨言,国家这棵大树已经渐渐露出了根本,而官吏却致力于苛刻催逼百姓,没有人体恤他们。故选D。 (5)C项,“吴主庶弟协同山贼犯上作乱,终被活捉”错误。结合文本内容“永安山贼施但,因民劳怨,聚众数千人,劫吴主庶弟永安侯谦作乱”分析,劫持了吴主庶弟、永安侯孙谦作乱。故选C。 (6)“乃”,连词,于是;“听”,听凭、听任;“视”,注视;“吴主乃听凯自视”(宾语前置句);“而”,连词,表并列;“如故”,跟原来一样。“失道”,失去准则,违背道义;“为”,介词,表被动,被;“此”,代词,这;“之”,助词,的;“明验”,明显的证验或应验;“此目前之明验也”(判断句)。“左右”,身边
52、;“之”,助词,的;“率”,大概、大致;“非其人”,此处需要结合前后语境意译,译为没有什么才能;“扶”,扶持;“害”,陷害;“隐”,埋没;“忠、贤”,忠良、贤才(形容词作名词);“此”,代词,这;“蠹”,蛀蚀、败坏;“病”,损害;“此皆蠹政病民者也”(判断句)。 故答案为:A;A;C;D;C; 吴主于是听凭陆凯注视他(吴主自己),而对别人依然如故。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占有,这就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此外您身边的臣子,大多没有什么才能,他们结成帮派,互相扶植,陷害忠良,埋没贤才,这些都是些损政害民的人。【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推断文言实词可以运用语境解
53、词法。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另外,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2)此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基本能力。根据句意和对文言文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要根据语境判断在选项中的含义。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时,应根据平时课内对文化常识的知识积累与不断复习,结合着具体语境分析,然后做出判断。 (4)此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能力。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紧紧抓住“曰”“云
54、”“言”,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6)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的能力。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注意重点字,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省略句”,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附参考译文】 吴主任命陆凯为左丞相,万为右丞相。吴主憎恶别人注视他,群臣朝见或在一旁侍候,没有人敢抬眼看他。陆凯说:“君臣之间没
55、有不相识的道理,如果突然发生了意料不到的事情,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吴主于是听凭陆凯注视他,而对别人却依然如故。 吴主居住在武昌,扬州的百姓逆流而上提供物资,异常劳苦。再加上吴主奢侈无度,使得国家和人民都穷困匮乏。陆凯上疏说:“如今四周边境都没有战事,应当致力于休养民力,积蓄财富,然而却愈发穷奢极欲;还没有发生灾难而百姓的精力已尽,还没有什么作为而国库的资财已经空虚,我私下为此感到忧虑。从前汉室衰微,三家鼎立,如今曹、刘失道,都被晋所占有,这是近在眼前的、十分明显的证据。我蠢笨无知,只是为陛下珍惜国家而已。武昌地势高险,土质薄,多山石,并非帝王建都的地方,况且童谣说: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
56、还建业死,不在武昌居。由此看来,是可以证明人心与天意了。现在国家仅有不足一年的积蓄,百姓有离散的怨言,国家这棵大树已经渐渐露出了根本,而官吏却致力于苛刻催逼百姓,没有人体恤他们。大帝的时候,后宫的女子以及各种织工,人数不足百人,景帝以来,人数已经上千,这就使资财的耗费非常严重了。另外,您身边的臣子,大多没有什么才能,他们结成帮派相互扶持,陷害忠良,埋没贤达,这都是些损政害民的人。我希望陛下减省、停止多种劳役,免去苛刻的骚扰,清理、减少宫女,严格选拔官吏,那么就会使天喜悦而民归附,国家长久安定了。”吴主虽然不高兴,但由于陆凯的名望大,就对他特别宽容。 九月,晋武帝下诏书:“从现在开始,即使诏令有
57、要求,以及已上奏并获得批准,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有不便之处的,都不得隐瞒实情。” 戊戌(二十三日),有关部门上奏称:“大晋受到魏的禅让,应当一概沿用前代历法与车马祭牲的颜色,如同虞舜遵循唐尧旧制一样。”晋武帝听从了这一意见。 冬季,十月丙午朔(初一),出现日食。 永安山贼施但,乘百姓劳苦有怨言,聚集了民众数千人,劫持了吴主庶弟、永安侯孙谦作乱。他们向北到建业,徒众有一万余人,离建业不到三十里时驻扎下来,选择吉日进城。施但派使者以孙谦的名义召丁固、诸葛靓,丁固、诸葛靓杀了使者,发兵在牛屯迎战施但。施但的兵士都没有盔甲,立时就被打败而逃散了。孙谦独自坐在车子里,被活捉了。丁固不敢杀他,把情况禀告吴主,
58、吴主连同孙谦的母亲及弟弟孙俊都杀了。当初,望云气的人说:荆州有帝王之气,应当能攻破扬州。因此吴主迁都到武昌。等到施但造反,吴主自以为预言应验了,就派遣数百人击鼓叫进入建业,杀了施但的妻子儿女,说:“天子派荆州兵来打败扬州贼。” 十一月,晋开始把冬至一圜丘祭天、夏至在方泽祭地的仪式合并于南郊和北郊。 晋罢免了汉朝后裔居住的山阳国的监督卫队,解除了对山阳国的禁制。 十二月,吴主又把国都迁回建业,派皇后的父亲、卫将军、录尚书事滕牧留下来镇守武昌。朝廷中的官吏因滕牧是显贵的皇亲,都推举他,让他向上谏争,滕皇后因此逐渐地失去了恩宠。吴主又让滕牧去苍梧居住,虽然没有削夺他的爵位,实际上是把他放逐了,他在半
59、路上由于忧郁而死去。何太后时常护佑着滕后,又加上太史说皇后不可更换,吴主信巫术,所以滕后没有被废,日常供养在升平宫,不再进见吴主。宫中的姬妾很多人都佩带着皇后印玺绶带,滕后却只是接受大臣们的朝贺和上奏的表疏而已。吴主派遣宦官走遍了州郡,挑先将吏家中的女子;只要是二千石大臣家里的女儿,每年都要申报姓名年龄,到了十五六岁就要进行考察、检选,没有被选中的才可以出嫁。后宫女子已有上千人,吴主仍然不断地挑选新人入宫。五、诗歌鉴赏 7.【答案】 (1)B(2)潮声消隐,明月西沉,江面微澜,塔影倒映。描绘了一幅夜晚观潮登楼所见的,大潮退去,江面宁静优美的画面。(3)诗人登楼观潮,大潮初至,波涛涌起,仿佛不是
60、潮涨而是对岸灯火下沉,化静为动。此句从灯火突然消失暗写潮至,更见大潮初来时声势力量令人恍惚战栗的紧张心态。 【考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分析】(1)B项,“有声有色”错误。颔联写“潮生”之初,细致壮观,比喻巧妙,表现了诗人的兴奋。诗句写钱塘江夜晚涨潮将对岸映入水中的几点灯火淹掉,潮涨之时浪花似雪、浪头如山的景象。“如山涌”是比喻,“雪千盘”是夸张,都是描写钱塘潮的壮观形象。没有涉及声音。故选B。 (2)“明月渐低声已歇,一枝塔影卧微澜”,选取了潮声、明月、江面、塔影等意象,写出了一幅夜晚观潮登楼所见的,潮已退去,江面平静的画面。尾联以
61、退潮收束全诗,画面平静柔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柔和。 (3)“隔岸忽沉灯数点”,写“潮生”之初,细致壮观,比喻巧妙。用“对岸灯火下沉”写波涛涌起大潮的到来,化静为动。结合后句“如山涌到雪千盘”分析,以灯火突然消失来写大潮到来,可见大潮的声势、力量,表现了诗人的兴奋、恍惚的心情。 故答案为:B; 潮声消隐,明月西沉,江面微澜,塔影倒映。描绘了一幅夜晚观潮登楼所见的,大潮退去,江面宁静优美的画面。 诗人登楼观潮,大潮初至,波涛涌起,仿佛不是潮涨而是对岸灯火下沉,化静为动。此句从灯火突然消失暗写潮至,更见大潮初来时声势力量令人恍惚战栗的紧张心态。【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
62、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中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意象是承载诗词反映的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它可能是现实的也可能是作者想象的。它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体。其在诗词中的作用,要从诗词内容、主旨,意境和情感几个方面去把握。 (3)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
63、效果。六、情景默写 8.【答案】 (1)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2)轻拢慢捻抹复挑(3)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4)积善成德(5)何妨吟啸且徐行 【考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矗”“捻”“曾”“啸”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轻拢慢捻抹复挑;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积善成德;何妨吟啸且徐行【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
64、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七、语言表达 9.【答案】 主体图形是由两个“8”字构成的一对富有动感的健身者形象,寓意为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下方依次是“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标志的基础构图中,蕴含着“健身”拼音缩写“JS”和英文“Health”(健康)首字母“H”,表达出国家通过全民健身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
65、宗旨目标。 【考点】图文转换 【解析】【分析】主要由两个“8”字,“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JS”,“H”等。答题要准确有序,揭示寓意由表及里,在字数不超的前提下力求全面。如结合题干提示“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分析,两个“8”字构成的健身者形象;“JS”,蕴含着“健身”拼音缩写;字母“H”,“Health”首字母等;“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表达出全民健身的宗旨、目标和重大意义。 故答案为:主体图形是由两个“8”字构成的一对富有动感的健身者形象,寓意为8月8日是全民健身日;下方依次是“全民健身日”的中、英文名称;标志的基础构图中,蕴含着“健身”拼音缩写“JS”和英文“Health”(
66、健康)首字母“H”,表达出国家通过全民健身日,促进全国各族人民身心健康,社会和谐的重大意义和宗旨目标。【点评】此题考查把握图文转换的能力。图文转换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解答此题时,一要观察清楚图表上的内容,二要读清楚题目的要求。10.【答案】 养生从年轻做起也不一定会掀起全民养生热潮;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不一定会使人健康长寿,也不一定能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 【解析】【分析】题干明确说明“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故考生应圈出表述过于绝对
67、化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必定”“一定”“只有才”“只要就”等词语。如“他们随意的生活方式,必然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养生从年轻做起,不仅能够让90后更加健康长寿,也能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从而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再分析改过的句子,“随意的生活方式不一定会带来身体健康方面的危机”,该句把原句中的“必然”改为“不一定”,考生可以仿照这种方式进行修改。 故答案为:养生从年轻做起也不一定会掀起全民养生热潮;掀起全民养生热潮,不一定会使人健康长寿,也不一定能提高中国人的身体素质【点评】本题考查考生推断的能力。此题首先要研读语段,找出推断存在问题、表述不准确的地方。句对应原文中相关句子。仿照句,写出后
68、两个句子。要注意例句的结构、句式、修辞、字数等,尽量保持一致。八、材料作文 11.【答案】 【参考例文】 不自律,无前程 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层层地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为创造一种井然的秩序为我们的学习生活取更大的自由。 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并反省。自律也能让我们克制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自觉地用校规校纪约束自己,自觉地用社会公德、高尚品格规范自己,自觉地用法令制度提醒自己,这就叫作严以自律。 我们的祖先历来把自律、自省、修己等看作是做人、做事的基础,是反省自身以及教育别人的基本内容。然而,一项社会调查表明,高中生认为现代社会最应提倡的品行排在前五位的是:竞争、守法、
69、责任心、平等、孝顺。而社会道德中的自律,却远远排不上名次。显然,自律已被人们普遍忽略了。 据第43期电脑报头版报道,20012002学年度,北京某著名高校共有312人因成绩不合格而招致试读乃至退学的处理。其中80%以上的学生是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而导致学业荒废。该校学生处的负责人还告诉记者,这种现象在各大学中都存在。由此可见,即便是大学生,甚至是重点大学的大学生,如果忽视自律的话,竟也会如此放纵自己,行为失去准则。 如果说,一个学生不能自律,失去的仅仅是个人的前程,那么,一个国家工作人员不能自律的话,问题的性质就严重得多了。在率先致富的人群里,的确有靠劳动、靠知识致富的人,但也不乏有靠歪门邪道,
70、靠损人利己,靠贪污腐败来获取不义之财的人。有一件这样的事:一位官至副厅级的干部因贪污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在铁窗内,他给远在美国读书的儿子写了封信:“亲爱的儿子,平常爸爸最爱你,可今天对你伤害最大的,也是你这个不争气的爸爸!你在美国读书期间,爸爸每年都去看你,可现在不能了,也无法在经济和生活上给你帮助今后在人生道路上,你一定要学法、知法、懂法” 不自律,无前程,不仅对青年学生,对国家干部是这样,对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可是在我们生活中,在我们周围的朋友中,仍然有许多人不能控制自己,喜欢沉浸在网吧,着迷于电脑游戏,或者沉湎于各种嬉戏游乐,荒废时光。在这里,告诫各位,千万不要忘了自律,严于自律,才有前
71、程,这是千真万确的道理。【考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全面把握所给材料,概括出材料的主旨,根据所给材料主旨确定自己作文的立意。本作文题目由两个部分组成,提示语和要求。材料主要讲知乎上有一个问题:“你见过最不求上进的人是什么样子的?”,点赞第一的回答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然后引出“自律”话题。“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人生是一个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为解决问题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断成熟。如果我们总在一种被要求的环境下学习和生活是很难进步的
72、,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说要自律的人很多,但是能够坚持自律的人很少”,我们需要持之以恒,坚持自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自律之人出众,不自律之人,淘汰出局”,不自律会慢慢摧毁一个人的心智、外貌、甚至是人生。唯有自律,才是解决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径。不自律的人,找不到奋斗的方向、无意义地耗费着生命。“我就是这样的人”,折射出当今时代人们的普遍生存状态,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得过且过。 参考立意:做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恒心,促使你进步;自律的重要性;坚持与成功;相信自己,改变自己,超越自己等。【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把握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只要符合材料的内容含义,选好一个角度立意即可。本题中,依据材料,可写“自律”,反向立意也可以。注意成文既要就事论事,更要缘事析理,透过现象看本质,立足现实,有感而发,情感真挚,莫作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