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优化提升, , 学生用书P45)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含义:指发生于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2主要代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3特点(1)封建专制统治体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造成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较为单一,即推翻本国、本地区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旧有社会秩序,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3)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并不充分,决定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进程曲折多变的特点。(4)革命最初的领导者多是大资产阶级及资产阶级化的贵族,人民群众是资产阶级的同盟军,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有一致的斗争目标,但却有不同的
2、斗争目的。(5)方式:主要是武装斗争,革命成功后再颁布法律加以巩固。(6)结果: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主要表现在革命推翻了旧制度(或殖民统治),使国家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二、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在执政方面的比较相同点(1)先掌握军权,然后掌握行政权(2)克伦威尔前期、拿破仑前期、华盛顿都为民主做出了贡献。克伦威尔击败王党,拿破仑多次击败国内封建势力,华盛顿更是一位民主主义者(3)都为国家统一做出过贡献不同点(1)政体不同。克伦威尔建立护国政体,其实是军事独裁;拿破仑直接当皇帝,是帝制;在华盛顿的努力下,美国成为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对民主的贡献不同。从小到大依次是:克伦威尔、
3、拿破仑和华盛顿三、亚洲的觉醒“觉醒”的含义指亚洲资产阶级从改良走上革命,走上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侵略加深了亚洲各国的民族危机(如瓜分狂潮),亚洲封建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兴起;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资产阶级民族和民主意识产生范畴中国的辛亥革命、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革命和改革等意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殖民体系和本地区的封建势力,对各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标志着亚洲各地人民已作为一支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斗争的舞台,传播了民主思潮,为亚洲各国走上独立道路奠定
4、了基础;一批民族资产阶级政党形成,古老的亚洲开始走上近代政党政治的道路;标志着亚洲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四、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与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的比较比较项印度土耳其相同点(1)受十月革命影响(2)一战后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的结果(3)资产阶级政党或组织领导(4)都给殖民统治以沉重打击不同点方式不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暴力革命斗争对象和侧重点不同反对英国殖民当局,争取民族独立土耳其反对协约国瓜分和苏丹统治结果不同因群众斗争超出非暴力范围曾经中止,但最终使印度获得独立赶走外国侵略军,推翻苏丹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并进行一系列改革,实现了民族复兴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
5、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1878年,俾斯麦政府强迫帝国议会通过了非常法,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在非常法实行的12年里,许多社会民主党党员被监禁和驱逐,大量拥护社会民主党的工人被解雇,大批报刊、出版物及工人组织被查禁或取缔。俾斯麦政府也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自1883年起,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疾病保险法事故保险法老年人与伤残者保险法,为工人及其家属、工伤者提供医疗保障,同时也为老年人及伤残者提供养老金和津贴。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6、知识,概括俾斯麦政府颁布非常法的历史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俾斯麦对工人运动采取的基本政策并加以评析。解析 (1)根据材料“19世纪70年代,德国统一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一系列社会问题也随之出现。工业生产中的伤亡事故频繁,工人生活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工人阶级的力量迅速壮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并联系德国政体的特点概括。(2)“基本政策”根据材料“对深受工人拥护的社会民主党进行严厉镇压”“通过立法为工人提供社会保障”等信息概括;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上述政策进行评析。答案 (1)德国统一,经济发展迅速;社会问题凸显,工人生存状况恶化;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力量壮大,工
7、人组织出现;德国君主立宪政体带有浓厚的专制色彩。(2)政策:推行非常法,镇压工人运动;颁布有关社会保障法令,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评析: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阻碍了工人运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生活,缓解了社会矛盾。1克伦威尔是近代英国政治的奠基人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革命(注:指16401653年的英国革命)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最终却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这里面是否有内在的必然性?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当今英国历史学家艾诗立(Maurice Ashley),研究克伦威尔的权威。他年轻时(1937年)曾著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Oliver CromwellThe Co
8、nservative Dictator),内中对克伦威尔全无好话。20年后,艾诗立又著一新传记,书题为克伦威尔之伟大(The Greatness of Oliver Gromwell)。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提出的“内在的必然性”。概述1689年至18世纪中期的英国国王权力变化的过程。(2)后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实际上体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互动。请选择材料二中评价克伦威尔传记的其中一本,从历史人物的活动和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说明其评价的合理性。(不能只作选择不说明理由)解析 (1)第一小问“内在必然性”,材料“以反抗一个人的专制开始”是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时,反
9、对斯图亚特王朝国王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以另一个人的专制结束”是指1649年共和国建立,英国出现克伦威尔的专制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从革命的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的角度分析其“内在必然性”;第二小问过程,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历史发展的史实,从英国国王、议会、内阁关系的演变过程去揭示英国国王权力变化的过程即可。(2)依据材料二作者1937年对克伦威尔“保守的独裁者”的评价,将克伦威尔独裁专制的历史事实和当时(1937年)法西斯国家企图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现实联系起来,说明其合理性;依据材料二作者“20年后”(20世纪50年代)对克伦威尔“克伦威尔之伟大”的评价,将克伦威尔的历史功绩和20世纪50年
10、代英国经历了二战,国际地位下降的现实联系起来,说明其合理性。答案 (1)必然性:封建势力的强大,民主制度的不成熟,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充分。过程:1689年权利法案和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18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国王“统而不治”,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2)观点一:倾向于克伦威尔的独裁。理由:克伦威尔解散国会,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导致革命的反复。1937年作者所处的时代正是二战爆发前夕,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独裁统治。因此作者更倾向于对克伦威尔持否定态度。观点二:倾向于克伦威尔的伟大。理由:克伦威尔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沉重打击了荷兰
11、,为英国的近代霸权奠定了基础。而20世纪50年代英国经历了二战,国际地位下降。因此作者更倾向于肯定克伦威尔的历史功绩。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华盛顿严厉拒绝了部下推举他做国王的请求。他说:“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遭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1797年,华盛顿在第二任总统任期结束时急流勇退,辞职回家,不当终身总统。材料二(1)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于当“国王”或“皇帝”分别采取了怎样的做法?(2)美国独立后,华盛顿为美国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哪些重要贡献?(3)材料二右图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解析 (1)属于基础知识
12、的再认再现,回顾教材知识归纳即可。(2)可结合华盛顿在制宪会议及总统任上的表现进行总结。(3)要结合法国民法典的内容及意义进行分析。答案 (1)做法:华盛顿坚决不当国王,拿破仑接受加冕称帝。(2)贡献: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创立总统否决制,完善了总统制;开创了美国总统连任不超过两届的范例;坚持民主,警惕专制。(3)主题:法国民法典将与时间同在,传诸万世(或法国民法典的精神是永恒的)。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奥托冯俾斯麦,人称“铁血宰相”“德国的建筑师”。1862年9月成为首相的俾斯麦在下院首次演讲中坚定的对议会说道:“当代的重大问题并非通过演说和多数派决议就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13、”从此俾斯麦被冠上了“铁血宰相”的绰号。担任首相期间,俾斯麦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军,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还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但同时又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工人养老、健康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苏联历史学家叶鲁萨里姆斯基说:“他(俾斯麦)不仅仅是1848年不彻底的革命的掘墓人,同时也是这场革命的遗嘱执行人。”这句话可以说是精当而形象地概括了俾斯麦复杂而又矛盾的一生。(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普法战争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和所
14、学知识,概括俾斯麦“铁血政策”的表现并加以评价。解析 (1)根据材料“俾斯麦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军,成立了德意志帝国,俾斯麦靠铁血政策自上而下地统一了德国”得出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德意志崛起奠定基础,根据材料中“帮助法国凡尔赛政府镇压巴黎公社”得出削弱法国的实力,根据所学还可得出导致法德矛盾激化。(2)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中“俾斯麦在1866年发动了普奥战争打败奥地利,1870年又进行普法战争,打败法军,成立了德意志帝国”得出完成统一,根据材料中“他对内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残酷镇压工人运动,但同时又制定了很多保障工人的措施,建立了世界上最
15、早的工人养老、健康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险制度”得出镇压工人运动,同时制定保障措施,缓和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第二小问评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既要看到推动德国的发展,同时也保留了大量的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色彩。答案 (1)影响: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为德意志崛起奠定基础;法兰西第二帝国解体,法国实力削弱;改变了欧洲政治格局,法德矛盾对欧洲产生深远影响。(2)表现:大力发展德国经济军事实力,通过王朝战争完成统一;镇压工人运动,制定劳工立法,稳定社会秩序。评价:完成了德国统一,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德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成为战争策源地。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6、一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材料二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摘编自梁启超孙文的价值(1)概括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之处。(2)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解析 (1)根据材料一“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
17、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逐一概括对孙中山的评价;根据材料二“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可以从政治道德的角度评价。由此概括不同之处。(2)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首先应该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方向的角度来评价,是推动还是阻碍中国社会的前进,然后考虑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进行客观辩证地评价。答案 (1)不同之处:材料一认为孙中山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任答两点即可)材料二认为孙中山政治道德不高。(2)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评价;以是否推动社会发
18、展为依据等。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的,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
19、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解析 (1)从丘吉尔和爱因斯坦的身份、立场及各自的目的,归纳二人对甘地评价不同的原因。(2)第一小问原因,从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可知甘地形象发生变化原因是制止暴行,制止宗教冲
20、突,保护了穆斯林;第二小问影响,从材料二“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可知积极影响是缩小分歧,稳定社会秩序,从“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可知积极影响是有利于缓和矛盾,推动地区和平。答案 (1)分析:丘吉尔站在英国殖民者立场上,更不主张印度独立,反对“非暴力抵抗”和与英国殖民者“不合作”的态度,故意贬低甘地。爱因斯坦倡导反战和平,高度赞赏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增强了印度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不同教徒间的团结,使印度摆脱英国实现民族独立。(2)原因:
21、制止暴行;制止宗教冲突;保护了穆斯林。积极影响:有利于缩小分歧,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缓和矛盾,推动地区和平。6观察下面三幅图片,回答问题。(1)指出孙中山和甘地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方式和结果的不同。(2)如果你准备写一篇有关三位“国父”的研究性学习材料,可以参考的资料主要有哪些类型?(任意举出两种即可)(3)作为青年学生,三位“国父”的人生经历对你的成长有哪些重要启迪?解析 本题考查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中国、印度、土耳其革命的领导人物。要掌握他们领导本国革命的史实,能说出他们对于本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真正从中理解作为伟大人物的博大胸怀、爱国的精神和不屈的意志等等优良的品质。答案 (1)方式:孙中山采取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暴力革命)的方式;甘地采取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方式。结果: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甘地自行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没完成既定目标。(2)个人传记、相关专著、历史遗迹、历史文物等。(3)不计个人名利,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争取民族独立的爱国主义精神;追求“民主”“自由”的人文情怀;不贪恋权位等优秀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