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6141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村景 冀教版.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9村 景【教学目标】1.会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村、结、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2.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正确认读本课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想象文中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教学素材】1.有关菊花的简介。2.有关莲藕的介绍。3.有关江南的资料。4.有关教学图片。【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藤、结、衬、傍、赏、煮、酒、烹、盏、读”10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村、结、

2、傍、农、茶、池、灯、读”8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巩知识,导新课1朗读课文。 说一说本课向我们介绍了怎样一个场景。生:课文把我们带进了那带着新翻泥土气息的、飘着草木清香的乡村。生:课文展现了静谧的乡村美景和和睦优美的生活情景。2听写生字。二、读中悟,悟中读1师:刚才大家读得可真棒,老师也想读了,看谁听得最认真,并且边听边想“你感觉乡村的景色怎么样?”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头脑中的画面?引导学生进入意境,赏读全文。(课件出示12)2学生再次自由读文,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朗读。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读出来。生:(课件出示1

3、3)“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在我脑中是一幅植物旺盛生长的情景。(板书:豆、瓜 绿叶、红花)生:(课件出示14)“山有色,水无沙,渔村傍农家。”我体会出那里是山清水秀,自然风光很美。(板书:山、水 渔家、农家)生:(课件出示15)“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我体会到那里是村民的生活安逸、宁静。(板书:赏观 煮烹)生:(课件出示16)“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我体会到那里人们很勤奋,生活很幸福。(板书:采莲女读书娃)4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朗读并体会情感。师总结:这篇课文通过对田园风光和自然风光的描绘,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和睦优美的江南生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5指

4、导背诵。(1)学生讨论背诵快的好办法,自由背。(2)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结合图片背诵。三、拓知识,求延伸1.读了这篇文章,大家一定爱上了这个江南的小乡村。你去过农村吗?能把你看到的景色讲给大家听吗?(课件出示17)生:远处,农民伯伯在田间劳动。我们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来到了农民朋友家。我和农民朋友的几个孩子去玩耍。我们来到了一个两岸种满竹子的池塘,去看那一群可爱的鸭子,一个农民拿着一些饲料在喂鸭子,他把食物扔到很远处,小鸭子一下子就游到那里,争先恐后地吃起来。接着,我们去养鸡的地方,一只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草地上捉虫子吃,一只公鸡像一名守护它们的卫士一样在四周大踏步的走来走去,威武极了!2.其实古

5、人也写了很多描写田园风光的诗词,请同学们查找一些有关诗词,进行欣赏、摘抄、背诵。(课件出示18)课外作业新设计一、按要求填空。生( )(填近义词)观( )(填近义词)有( )(填反义词)二、在括号里填上表示动作的词。( )菊 ( )竹 ( )酒( )茶 ( )莲 ( )书三、根据课文填空:蔓( )豆, 藤( )瓜, 绿叶( )红花。 山( )色, 水( )沙, 渔村( )农家。 ( )菊又( )竹, ( )酒再( )茶。 半塘池边( )莲女, 一盏灯前( )书娃。答案:一、结 赏 无二、(赏)菊 (观)竹(煮)酒 (烹)茶 (采)莲 (读)书三、蔓(生)豆,藤(结)瓜,绿叶(衬)红花。山(有)

6、色,水(无)沙, 渔村(傍)农家。(赏)菊又(观)竹,(煮)酒再(烹)茶。 半塘池边(采)莲女,一盏灯前(读)书娃。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

7、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定说“这是乌云滚滚。”当幼儿看到闪电时,我告诉他“这叫电光闪闪。”接着幼儿听到雷声惊叫起来,我抓住时机说:“这就是雷声隆隆。”一会儿下起了大雨,我问:“雨下得怎样?”幼儿说大极了,我就舀一盆水往下一倒,作比较观察,让幼儿掌握“倾盆大雨”这个词。雨后,我又带幼儿观察晴朗的天空,朗诵自编的一首儿歌:“蓝天高,白云飘,鸟儿飞,树儿摇,太阳公公咪咪笑。”这样抓住特征见景生情,幼儿不仅印象深刻,对雷雨前后气象变化的词语学得快,记得牢,而且会应用。我还在观察的基

8、础上,引导幼儿联想,让他们与以往学的词语、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发展想象力中发展语言。如啄木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像医生用的手术刀样,给大树开刀治病。通过联想,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描述观察对象。板书设计豆、瓜村 景美 绿叶、红花渔家、农家景 生活美 赏观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煮烹采莲女读书娃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9、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

10、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课后反思:1.村景这篇韵文格调轻快,语气蝉联,语言清新,从田园山水写到乡村人物,选取典型与分类排列相结合,勾画出静谧、和缓、诱人、自然的乡村风光,洋溢着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喜悦、挚爱的感情。教学这篇课文,就是要学生读韵文,想情境,仿佛亲身游历,达到浑然忘我的境界,激发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首先要求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制成资料卡片,课上小组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江南生活的图片、照片或资料。教师补充一些图片资料,丰富了学生对江南生活的了解,唤起学生热爱乡村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学生反复诵读,有了

11、情感体验以后,我提出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想象:“边读边想象,你的头脑中好象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给大家描述描述。”这一问题的提出,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纷纷发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虽然孩子们的语言并不优美,但是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看到的景色比什么都美。他们把对语言的感悟变成了有形的画面,使文章主题得到升华,也对课文有了进一步感悟。 2.由于二年级孩子小,语言积累还不够丰富,所以描述起来需要老师的指导。我在学生描述的过程中,不断地帮他们补充,孩子们兴趣盎然,越说越想说,越说越爱说,最后,我把孩子们所描述的用优美连贯的语言组织起来,说给孩子们听,让孩子们再一次感悟语言的魅力,使画面在他们的头脑中再一次活了起来,不但感觉身临其境,而且浮想联翩,激发了学生对淳朴的农村生活、对大自然挚爱的情感。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