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61040 上传时间:2024-05-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2021新高考历史(通史版)择性考试一轮复习单元过关检测:第十四单元 世界现代化模式的创新与调整——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过关检测(十四)一、选择题1(2019江苏海安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列宁曾经这样概括俄国某一时期的阶段特点:“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这个时期最有可能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四月提纲发表前后C七月流血事件后 D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后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没有用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这个资本家政府”可知,此时应为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统治时期,应为四月提纲发表前后,故B项正确。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是在二月革命后,故A项错误;七月流血事件,即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暴力镇压

2、群众事件,故C项错误;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前,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已经用暴力压迫群众,故D项错误。2(2019陕西汉中中学高三第二次月考)从革命性质分析,俄国革命实际上经历了三种革命:即发生在彼得格勒和莫斯科等工业中心的无产阶级革命,发生在广大农村的以农民夺取土地为主要方式的农民革命,发生在民族地区的民族革命。最终,力量弱小的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据此判断,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A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B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C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D一战激化了国内各种矛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俄国革命由无产阶级革命、农民革命、民族革命等组成,最终由布尔什维克党赢得并巩固了政权,这体

3、现了俄国革命的成功主要是由于无产阶级有效调动了各种社会力量参与革命,故A项正确。坚持了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故B项错误;坚持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是俄国革命成功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一战”,故D项错误。3(2020黑龙江哈尔滨月考)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这意味着()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答案C解析由材料“1917年革命

4、之前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可见,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C项。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一战的信息,排除D项。4(2019云南省二模)1921年7月,列宁指出:“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功地收取粮食税”,为此,他要求各省立即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材料反映了()A农业集体化侵害苏俄农民利益B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存在随意性C余粮收集制加剧了苏俄的危机D苏俄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21年7月”“解决食品危机的最主要的条件在于成

5、功地收取粮食税”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材料“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推行新经济政策的迫切性,故选D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执政时期,排除A项;材料“采取措施恢复和加强粮食收购机构,建立税收检察机构,并为粮食机关提供必需的党的权威和国家强制机关的全部权力”说明新经济政策执行是比较严谨的,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C项。5(2019陕西省高三二联)有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中,在鼓励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又限制市场作用。这同样是一种矛盾的态度,特别是通过国家政治力量干预商品交换,为商品交换规定固定的场所。该学者意在说明新

6、经济政策()A与当时苏俄基本国情不相符B为斯大林模式奠定理论基础C目的是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D实质上是向社会主义的过渡答案D解析造成该学者所描述的矛盾态度出现的原因是新经济政策既在一定范围内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又以最终战胜资本主义,达到向社会主义过渡为目的,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是该学者观点本质所在,故排除。6(2019长沙市统一模拟)下表为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表。综合表格可知,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产品项目时间煤(万吨)石油(万吨)生铁(万吨)钢(万吨)1913年29109204204201928年35501160338430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方案6800

7、1900800830第一个五年计划最佳方案7500220010001040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追加数1700实际完成数(1932年)64402140616592A领导层急于改变落后面貌B经济稳健发展依赖重化工业C钢铁工业整体上没有提高D煤化产业决定工业化的成败答案A解析结合1928年到1932年苏联“一五”计划的完成情况和中间的调整情况可知,最佳方案、追加数都未能落到实处,说明计划指标过高,这体现了当时苏联领导者急于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态,A项正确。7(2019大连测试)下面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表(单位:%)。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

8、是()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A工人极端贫困 B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C汽车价格暴涨 D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答案B解析信贷造成的虚假繁荣,使追逐利润的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脱离人们的实际购买力,容易造成资金周转不利,企业破产,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隐患,排除;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不属于隐患,故D项错误。8(2019广东惠州调研)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

9、措施()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故A项正确。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21之后,与“一战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9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项错误。9(2019江西五市八校联考)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

10、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材料意在说明()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出胡佛政府进行局部干预,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故A项错误;材料中胡佛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因此大增”,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项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胡佛局部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更加彻底的改革,“危机是世界性的”,国际合作只是克服危机的措

11、施之一,故D项错误。10(2019河南郑州模拟)1933年美国政府以蓝鹰为标志(如图),发动了“蓝鹰运动”,蓝鹰一只脚踩的是齿轮,一只脚踩的是闪电,“NRA”即“全国复兴管理局”,每件商品生产出来之后只有被政府贴上蓝鹰标志的才可以进入市场。当时这一做法是为了()A增强国有企业中政府的影响力B鼓励企业以闪电速度加速生产C用政府力量加速金融业的复兴D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只有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生产的产品才能贴上蓝鹰标志进入市场售卖,而全国工业复兴法要求企业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下,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即改变企业生产管理的无序状态,故D项正确。11(201

12、9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某学者认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有了两种选择:一种是以国家权力有计划地规划经济发展的模式,制约财富的分配;另一种则是在相对自由开放的市场经济上,制定各种节制资本与保障人民福利的政策。这两种选择()A说明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已成为共识B均通过经济改革改变了国家的性质C反映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趋势D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案D解析两种选择代表了计划经济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发展模式,这是美苏分别在结合本国国情下探索出的适合各自国家发展的经济模式,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12(2019石家庄市高三二模)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站在私营企业

13、对立面,不惜用国家政权力量限制私营企业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新政”在许多情况下都在帮助改善私营企业地位,有时甚至不惜放弃自由改革理想。据此可知,以上认识()A包含了社会主义学者的新观点B都一定程度上夸大了历史事实C从不同视角评价了罗斯福新政D都肯定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第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限制了私营企业的发展,对罗斯福新政是一种否定态度;另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而促进其发展。由此可见,材料从不同角度评价了罗斯福新政,C项正确,排除D项。社会主义学者主要是否定私有制经济发展,强调公有制经济和国家计划

14、经济,与材料不符合,排除A项;第二种观点认为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改善了私营企业的地位从而促进其发展,是符合史实的,排除B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叶书宗关于苏联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问题材料二对斯大林模式,人们一直有不同的评价:从成就的角度,强调这一模式对苏联国力提高有巨大作用;批评这一模式严重的弊端和付出的过重代价;从斯大林执政初期的苏联国内外环境出发,认为苏联走这一模式有必要性;结合20世纪30年代以及二战后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认为这一模式对世界其

15、他国家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王云龙等世界现代化历程俄罗斯欧卷、闻一俄罗斯通史等改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2)选取材料二中关于“斯大林模式”的两种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说明。答案(1)改变: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的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示例一)观点说明:这一模式使苏联得以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刻不容缓的难题,推动了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或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通

16、过两个五年计划,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这一模式使苏联长期片面优先发展重工业,严重影响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或排斥市场调节;农民为工业化付出的代价过大)。(示例二)观点说明:苏联当时仍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又处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下;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这种高度集中的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这种模式通过计划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开辟了不同于西方的工业化道路;计划经济对资本主义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一定

17、影响。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工业化建设产生过积极的作用。解析第(1)问,由材料一“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再联系史实,从理论和实践回答变化。第(2)问,属于开放型问题,四种观点选择任意两种阐述均可,结合史实言之有理即可。14(2019云南铜仁一中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的

18、崛起围绕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罗斯福新政的相关史实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观点:经济危机与国家干预资本主义。论述:1929年美国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不愿放弃自由放任政策,从而进一步加重了经济危机,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失去信心,资本主义制度面临严峻考验。在危机面前,罗斯福当选总统,宣布实行“新政”,推动了美国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创新,在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前提下加强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并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解析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一个民族的觉醒,与他所处的危机状态密切相关,可以联系1929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的社会现实,拟出论题:经济危机与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然后,联系美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影响分析论证。注意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