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4776 上传时间:2025-10-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八年级语文 陋室铭教案课 题 陋室铭课时一课时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读成诵,整体感知课文; 能力目标:品读文本的写法特点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正确人生观。教法与 学 法教法:启发、探究、学案导学 学法:主动思维法 小组讨论多媒体 教师活动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 入 新 课 古代名士文人特别喜爱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这些客观之物就有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风、明月。一所简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刘禹锡的传世佳作陋室铭。 学生走入文本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引发学生学习该文的兴趣。

2、学 案 导 学 检 测 预 习 通过学案导学来检查预习的情况: 1、 了解作者 2、了解文体特点 3、检测词语(特别注意) 陋室( )德馨( ) 苔痕( ) 鸿儒( ) 案牍( ) 调素琴( )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出示课件适时补充 1、 学生介绍作者 2、 学生介绍文体特点,明确了题目的含义 3、 学生读准字音(或到黑板注音) 学案导学教学法使学生充分的预习,能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做旁观者,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 品 味 赏 析 1、反复吟诵 教师指导:把握轻重缓急,读出节奏。本文使用了大量骈句,还要注意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录音范读,体会节奏、韵律的音乐美(教师可泛读)。 2、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3、,整体感知作者的创作思路。 教师点拨 陋室 不陋 德馨 室外景 景色之雅 室中人 交往之雅 室中事 情趣之雅 诸葛庐 子云亭 何陋之有 3、再读课文,师生合作,探究问题 拟人 对比 类比 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他们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结论 概括写法、主题1、学生各自朗读全文。 学生齐读,力求做到读准字音。 学生听读 2、 学生解释词语 几名同学翻译课文 学生分析为主 3、学生自主提出最感兴趣、最有价值的问题,来考考其他的同学,有难度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品析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此环节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充分发挥

4、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注重生生互动。学生获得了情感熏陶及态度上的提升,并让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主动加入到朗读、评论、质疑等学习活动中来。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 探索精神。 总 结 收 获 说说看,本节的目标你完成的怎样了?进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赠言师生共勉:不管世事如何变迁 , 给自己在心底留一块净土! 学生谈收获 让教学气氛民主和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 展 延 伸链接生活: 学习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了解了作者托陋室以言志,表达自己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下面把你尝试作者的写法写的铭文宣读给大家。 师生共评 联系身边的生活完成,力求达到主题明确,表达鲜明的情感态度。 同学读作品其他同学点评拓展视野,使课堂氛围达到高潮,意味无穷。 布 置 作 业 1、课下收集刘禹锡的有关作品来进一步了解刘禹锡的思想清怀。 2、进一步完善自己的铭文。 3、对出下联: 上联 赏读陋室悟德新 下联 4、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表达了主人的节操、情趣? (教师可选择) 通过多种渠道来积累知识。 课外相关的内容来引导学生注重知识的积累。 板 书 设 计陋室铭 托 物- 言 志 陋室 德馨 不陋 拟人 室外景 景色之雅 高洁傲岸 室中人 交往之雅 安贫乐道 对比 室中事 情趣之雅 诸葛庐 子云亭 何陋 之有 类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语文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