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7659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石景山区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试卷生 物一、选择题1. 下列化合物中,组成的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A. 纤维素和脂肪 B. 维生素和胰岛素C. 核糖和核酸 D. 糖原和磷脂【答案】A【解析】纤维素和脂肪的组成元素为C、H、O,共3种;胰岛素的组成元素最少含有C、H、O、N4种;核酸的组成元素有C、H、O、N、P5种;磷脂的组成元素是C、H、O、N、P5种,故选A。2. 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细胞识别与有关B. 能动静止不动C. 葡萄糖通过细胞膜需要的协助D.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答案】B【解析】据图分析,是糖蛋白,与细胞识

2、别作用有关,A正确;是磷脂双分子层,是可以运动的,B错误;葡萄糖通过细胞膜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或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C正确;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D正确。3. 下列关于主动转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该运输方式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B. 该运输方式可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物质C. 该运输方式需要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D. 根吸收矿质离子属于该运输方式,而海水鱼的鳃向体外排盐不属于【答案】D【解析】主动运输是细胞最重要的吸收或排出物质的方式,体现了生命活动的主动性,A正确;主动运输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转运物质,B正确;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

3、的协助,还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根吸收矿质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海水鱼的鳃向体外排盐的方式也是主动运输,D错误。4. 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 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 B. 肠腺细胞分泌肽酶到细胞外C.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 D. 生长激素从细胞内到细胞外【答案】C【解析】抗体、肽酶和生长激素属于胞外蛋白,通过胞吐作用被分泌到细胞外;mRNA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选C。5. 下列有关生物体内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B. 离开活细胞的酶可以有催化能力C. 酶的专一性由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D. 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答案】D【解析

4、】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因此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A正确;离开活细胞的酶只要条件适宜,就可以有催化能力,B正确;酶的专一性有其特定的分子结构决定,C正确;酶只能降低反应活化能,不能为反应过程供能,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酶的相关知识点:(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2)酶的催化作用可发生在细胞内(如呼吸酶),也可发生在细胞外(如消化酶)。(3)结构决定功能,酶的分子结构不同决定酶的功能不同。(4)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6. 下列关于 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过程可在蓝藻和某些细

5、菌中进行B. 过程可在线粒体或细胞质基质中进行C. 葡萄糖中的能量经过程全部转移至丙酮酸中D. 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过程【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图中过程可以表示有氧呼吸,也可以表示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蓝藻细胞和硝化细菌等虽没有线粒体,但可以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原核生物中的第一和第二阶段同时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真核生物中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B正确;葡萄糖中的能量在经过程中释放少部分,大部分仍储存在丙酮酸中,C错误;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可进行过程,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并产生CO2,D正确。7. 用高

6、倍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能够观察到的结构是A. 细胞壁、染色体 B. 染色体、细胞板C. 染色体、赤道板 D. 叶绿体、染色体【答案】A【解析】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可以观察到细胞壁、染色体等,A正确;细胞板出现于有丝分裂末期,中期没有细胞板,B错误;赤道板是一个假想的板,并不存在,C错误;洋葱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8. 下列细胞中,全能性最高的是A. 胚胎干细胞 B. 淋巴干细胞 C. 造血干细胞 D. 神经干细胞【答案】A【解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分化程度越低,全能性越高。胚胎干细胞属于全能干细胞,造血干细胞、淋巴干细胞、神经干细胞

7、都属于多能干细胞,因此全能性最高的是胚胎干细胞,故选A。9.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 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的个体发育都是有积极意义的C. 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 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答案】B【解析】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的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但是各个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的个体发育都是有积极意义的,B正确;细胞分裂、分化都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

8、生命过程中,C错误;对于多细胞生物而言,细胞的衰老和机体的衰老并不都是同步进行的,衰老生物体内大多数细胞处于衰老状态,D错误。10. 下列现象的出现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无关的是A. 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B. 扦插成活后的枝条与亲本遗传物质相同C. 三倍体西瓜植株一般不能形成正常种子D. 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答案】B【解析】白菜与甘蓝体细胞杂交后的杂种植株可育,原因是杂种细胞内存在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发生联会紊乱的现象,由此可见,该现象与联会行为有直接关系,A错误;扦插成活后的枝条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没有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遗传物质

9、复制后平均分配,所以与亲本遗传物质相同,B正确;三倍体西瓜植株高度不育是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紊乱,不能或很难形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C错误;基因型为Aa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3:1的分离比是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D错误。11.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A. 遗传性状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规律B. 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C. 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D. 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答案】C【解析】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包括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故选C。12. 下列有关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10、 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RNA只存在于细胞质中B. 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C. 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RNA没有碱基对D. 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答案】D【解析】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A错误;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B错误;转录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形成的tRNA含有部分碱基对,C错误;DNA上不存在密码子,密码子只存在于mRNA上,D正确。13. 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关于该流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是转录,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合成

11、mRNAB. 过程中只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即可完成C.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属于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 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蛋白质一定会改变【答案】C【解析】过程是转录,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A错误;过程是翻译,需要mRNA、氨基酸、核糖体、酶、ATP、tRNA等,B错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属于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正确;某段DNA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一定会改变,但是由于密码子存在简并性,形成的蛋白质不一定会改变,D错误。14. 某家族中有白化病致病基因(a)和色盲致病基因(Xb),基因

12、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的一个异常卵细胞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细胞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结构变异B. 该细胞的产生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而致C. 该卵细胞与一个正常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患21-三体综合征D. 该卵细胞与一个正常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患色盲的概率为0【答案】D【解析】正常情况下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而该卵细胞中XB和Xb这对等位基因同时出现,这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A错误;XB和Xb这对等位基因存在的同源染色体应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此图中没有分离,说明该细胞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

13、而产生的,B错误;该细胞与一个正常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比正常细胞多了一条X染色体,而21三体综合征比正常体细胞多的是21号常染色体,C错误;该卵细胞与一个正常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个体肯定含有XB,不可能患色盲,D正确。15. 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均可产生新的基因B.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C. 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D. 人工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大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答案】C【解析】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A错误;三倍体植物可以由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B错误;四倍体的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单倍体中,可能

14、存在等位基因,C正确;人工诱变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获得的突变体大多数表现出不良性状,D错误。16.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低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农田中的杂草生长B. 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C. 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成熟D. 脱落酸在果实的成熟阶段含量最高,以促进种子萌发【答案】B【解析】因为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要强,所以可利用高浓度的2,4-D来除去小麦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A项错误;植物组织培养时,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会影响细胞分化,当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比例低时促进根分化,高时促进芽的分化

15、,B项正确;促进果实成熟的乙烯,不是赤霉素,C项错误;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果实脱落,抑制种子萌发,D项错误。【考点定位】植物激素的应用【名师点睛】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名称对应生长调节剂应用生长素萘乙酸、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农业除草剂赤霉素赤霉素促进植物茎秆伸长;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休眠,用来提早播种细胞分裂素青鲜素蔬菜贮藏中,常用它来保持蔬菜鲜绿,延长贮存时间乙烯乙烯利处理瓜类幼苗,能增加雌花形成率,增产脱落酸矮壮素落叶与棉铃在未成熟前的大量脱落17. 下列关于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 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B. 溶

16、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 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 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答案】B【解析】吞噬细胞吞噬细菌没有特异性,A错误;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参与了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B正确;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先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C错误;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感应阶段都有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D错误。18. 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该溶液,一段时间内小鼠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A. 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下降B. 有氧呼吸增强,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C.

17、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D.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5%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增大,A 错误; 有氧呼吸不变,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基本不变,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pH不会明显下降,B 错误;输入5%葡萄糖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葡萄糖被吸收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C 正确;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正常小鼠的尿液中应该不含葡萄糖,D 错误。19. 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相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体内S

18、型菌和R型菌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死亡的小鼠体内可分离出S型菌和R型菌B. 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所消灭C. 曲线bc上升与S型菌使小鼠发病后免疫力下降有关D. S型菌由0开始增多是由于R型菌基因突变的结果【答案】D【解析】注:选项中字母应该用小写由图可知,在死亡的小鼠体内能分离出S型细菌和R型细菌,A正确;曲线ab段下降的原因是R型细菌被小鼠的免疫系统发现并消灭,B正确;曲线bc上升迟于S型细菌,可能与S型菌使小鼠的发病后免疫能力降低有关,C正确;小鼠体内S型细菌的出现是S型细菌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并与R型细菌的DNA发生基因重组的结果

19、,D错误。20. 生态系统中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的原因不包括A. 每个营养级生命活动的维持总要消耗能量B. 照射到生产者上的太阳能没有被全部固定C. 每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D. 上一个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个体未被下一个营养级捕食【答案】B【解析】各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参与该生物呼吸作用,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乙热能的形式散失,A正确;生态系统中能量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而照射到生产者上的没有被固定的太阳能不属于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B错误;每个营养级的能量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C正确;酶个营养级中都有一部分未被利用的能量,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能量流

20、动的特点,着重考查考生对逐级递减的原因的理解,考生要能够识记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每个营养级(不包括顶级消费者)的四个能量去向,利用该去向对问题进行解释即可。21.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B. 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应先漂洗后染色C. 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色素带也最宽D. 处理插条的生长素浓度不同,插条的生根数也不同【答案】B【解析】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计算其平均值,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A错误;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叶绿素a色素带

21、最宽,C错误;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生理状态相同的插条,生根数可能相同,D错误。22.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细胞培养前和培养过程中都要用胰蛋白酶处理B. 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会积累有害物质,因而需加抗生素中和C. 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D. 若培养的细胞为成纤维细胞,可为基因工程和核移植提供受体细胞【答案】A【解析】动物细胞培养前要用胰蛋白酶处理使得植物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胰蛋白酶处理贴壁生长的细胞,A正确;动物组织培养液中加入抗生素的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B错误;动物细胞培养目的较多,如获得大量健康细胞和

22、检测有毒物质,并不只是获得大量的细胞分泌蛋白,C错误;基因工程中,导入目的基因的动物细胞一般是受精卵,胚胎工程中,核移植的受体细胞一般是去核的卵母细胞,D错误。23. 下列关于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鸡血细胞常用来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B.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C. 生物膜是对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D. 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自由扩散实现的【答案】B24. 下图中的甲表示二倍体动物某个精原细胞的核DNA相对含量和染色体数目,乙丁表示其产生精子过程中核DNA和染色体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乙时期的细胞和丙时期细胞均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 甲乙过程中发生了DNA复制

23、C. 乙丙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D. 丙丁过程中发生了着丝点分裂【答案】D【解析】据图分析,与甲图相比,乙图的DNA加倍,是染色体数目的两倍,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QQ、中期、后期;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丁图中DNA和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为精细胞。根据以上分析可知,乙细胞、丙细胞都含有2个染色体组,丁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A正确;甲到乙的过程表示间期,发生了DNA的复制,B正确;乙丙过程包括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所以该过程发生了基因重组,C正确;丙图DNA和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已经分裂,D错误。2

24、5. 下列物质或过程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变化的是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B. DNA聚合酶C. 遗传信息的翻译 D. 染色体的结构变异【答案】C【解析】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会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数量减少,A错误;DNA聚合酶会导致磷酸二酯键的数量增加,B错误;遗传信息的翻译会增加肽键的数目,不影响磷酸二酯键数目,C正确;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会导致磷酸二酯键数目增加或减少,D错误。26. 某哺乳动物毛色由位于3对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素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

25、能。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 AAbbDDaabbdd B. AABBDDaabbddC. aabbDDaabbdd D. AAbbDDaaBBDD【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分析,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F2为52+3+9=64份,可以推出F1产生雌雄配子各8种,即F1的基因型为三杂AaBbDd。AAbbDDaabbdd,F1基因型AabbDd,A错误;AABBDDaabbdd,F1基因型AaBbDd,B正确;aabbDDaabbdd,F1基因型aabbDd

26、,C错误;AAbbDDaaBBDD,F1基因型AaBbDD,D错误。27. 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B. 每个DNA 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均含3HC. 每个 DNA 分子中均只有一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D. 每条染色单体均只有一个DNA分子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含3H【答案】A【解析】若将处于G1期的胡萝卜愈伤组织细胞置于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在间期的S期时DNA复制1次,所以第一次细胞分裂完成后得到的2个子细胞都是每一条染色体的DNA都只有1条链

27、被标记,培养至第二次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中的两条染色单体均含3H标记,故A正确。28. 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的目的不包括A. 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B. 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C. 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D. 延长食物链,消耗能量环节增多,降低能量利用率【答案】D【解析】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努力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分层多级利用,A正确;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抵抗力稳定性,B正确;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加强生物防治,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C正确;建立生态农业时巧设、增设食物链,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

28、,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利用率,D错误。29. 下列有关细菌纯化培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B. 每次划线后接种环要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灭菌C. 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都是一个细菌细胞的克隆D. 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法接种,得到单菌落便于计数【答案】C【解析】在培养细菌时要获得纯净的培养物,需要进行严格的消毒或灭菌,实验操作者接种前要用70%的酒精棉球擦手消毒,A正确。每次划线后为了保证划线时的菌种只来自上次划线区域的末端,所以每次划线后都要灼烧灭菌,最后一次是为了杀死菌种,防止污染环境,B正确。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而来的多个细菌,C错

29、误。菌液梯度稀释后用涂布平板法接种,有利于得到单菌落方便计数,D正确。30. 下列有关传统发酵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作果酒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醋,再制果酒B. 酿制果醋所需酵母菌和醋酸菌的发酵底物、条件完全相同C. 制作腐乳需利用毛霉产生的酶分解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D. 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应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答案】C【解析】制作果醋最快捷的途径是先制果酒,再制果醋,A错误;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所需的温度、氧气条件是不相同的,发酵底物也可以不同,B错误;毛霉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分解,C正确;制作果酒、果醋和腐乳过程都必须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只有产生足够的菌

30、种才能保证发酵成功,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发酵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二、非选择题31. 下图表示线粒体蛋白的定向转运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1)线粒体外膜的主要成分是_。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可用_染液进行染色。 (2)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过程发生在_期。所需的原料是_,原料、ATP和_酶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过程的场所是_。(3)M蛋白经TOM复合体转运,最终结合到_上,据此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_阶段关系密切。(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_(填图中编号)过程。【答案】 (

31、1). 磷脂和蛋白质 (2). 健那绿 (3). 间(G1、G2) (4). 核糖核苷酸 (5). RNA聚合 (6). 核糖体 (7). 线粒体内膜 (8). 三 (9).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表示核DNA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表示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表示翻译形成蛋白质T,是T蛋白和线粒体外膜上的载体蛋白结合,形成TOM复合体,在TOM复合体的协助下,M蛋白可进入线粒体内,并嵌合在线粒体内膜上。(1)线粒体外膜属于一种生物膜,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2)连续分裂的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表示转录,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需要的原料

32、是核糖核苷酸,还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过程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M蛋白最终结合到了线粒体内膜上,二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因此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关系密切。(4)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说明T蛋白没有进入线粒体,可能是TOM复合体的形成出现了问题,即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过程。【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确定图中四个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明确T蛋白与线粒体外膜上的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可以协助M蛋白进入线粒体并与线粒体内膜结合。32. 科研人员对猕猴桃果肉的光合放氧特性进行了研究。图1为光合放氧测定装置

33、示意图,图2为不同光照条件下果肉随时间变化的光合放氧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果肉薄片放入含乙醇的试管,并加入适量_,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原因是_。(2)图1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 的主要作用是_。设置水浴室的目的是_。(3)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_。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_的干扰。(4)对图2中15 20 min时反应液中氧气浓度几乎不变的合理解释是_;若在20 min后停止光照,则短时间内叶绿体中含量减少的物质有_ (填序号:C5化合物 ATP H C3化合物),推测20 25 min时曲线的变化趋势是

34、_。【答案】 (1). CaCO3 (2). 光合色素溶解在乙醇中 (3). 提供CO2 (4). 控制反应温度 (5). 光照、温度、CO2(NaHCO3)浓度 (6). 溶解氧 (7). 光合产氧量与呼吸耗氧量相等 (8). (9). 下降【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2,图中1-15min氧气浓度增加,说明细胞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1520min氧气浓度不变,细胞呼吸速率等于光合速率。(1)提取光合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由于光合色素能溶解在乙醇中,因此长时间浸泡在乙醇中的果肉薄片会变成白色。(2)图1中NaHCO3分解可产生CO2

35、,因此在反应室中加入NaHCO3的主要作用是提供CO2;设置水浴室的目的是控制反应温度。(3)图1中影响光合放氧速率的因素有光照、温度(水浴)、CO2(NaHCO3)浓度;氧电极可以检测反应液中氧气的浓度,测定前应排除反应液中溶解氧的干扰。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的过程以及实质,能够根据图2中的氧气变化量确定不同曲线段之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间的大小关系。33. 研究化石时发现,某地区在距今10000年前生活着长尾山鸡和中长尾山鸡。距今5000年前,该区域出现了一条宽阔的大河,将该地区分割为甲、乙两区域。距今约30年前,统计发现甲区域山鸡仍为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乙区域全部

36、为短尾山鸡。研究发现,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能正常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甲区域的长尾和中长尾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交配,但受精卵不能发育。回答下列问题:(1)甲区域的山鸡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_多样性。(2)乙区域出现的短尾山鸡 _(填“是”或“不是”)一个新物种。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乙区域出现短尾山鸡的原因_。(3)近些年,甲区域的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研究人员对该区域山鸡的数量与山鸡的翅色基因(Aa)和翅形基因(Bb)频率的研究数据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近些年发生明显进化的山鸡是_。1997年时,长尾山鸡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数量为_。【答案】 (1). 基因 (2). 是 (

37、3).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甲乙两个地区的山鸡产生不同的变异;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 (4). 中长尾鸡 (5). 960【解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涉及基因频率、生物多样性、物种的形成,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1)甲区域内山鸡是同一种群,所以个体间尾部形态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2)乙区域内出现的短尾山鸡是一个新物种,因为甲区域的两种山鸡与乙区域的短尾山鸡均能杂交,但受精卵不能发育,说明短尾山鸡与其它山鸡间存在了生殖隔离。(3)乙区域短尾山鸡出现的原因是突变导致种群的基因频率发

38、生改变,大河阻碍甲、乙区域山鸡间的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山鸡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从而使基因库逐渐产生明显差异,最终导致生殖隔离。(4)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分析表格中长尾山鸡的B基因频率变化很大,所以明显进化的山鸡是中长尾山鸡。在1997年时,A基因频率为40%,所以基因型为AA的占40%40%=16%,那么长尾山鸡数量为600016%=960.点睛:判断是属于基因多样性还是物种多样性,看对象是种群还是不同的物种,如果在同一个种群中,个体有多种形态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如果说明一个区域有多个物种,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34. 鸡干扰素是一种具有高效和广谱抗病毒作用的细胞因子,广泛用

39、于动物领域的抗病毒治疗。科研人员将鸡干扰素基因作为目的基因,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导入烟草,以获得抗病毒烟草。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鸡干扰素的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表示相关的操作,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_和_序列,以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限制酶,选择的原则是_。A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B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C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

40、列不相同D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相同(2)步骤所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中未标注出的必需元件还有_,步骤中需先用_处理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3)步骤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4)用烟草花叶病毒对获得的转基因烟草和普通烟草进行接种实验,接种后第19天对照组植株进入病情指数(植物受病毒侵染的严重程度)为100的平台期,而转基因植株在第_天才进入平台期,但此时的病情指数为79。说明转基因烟草植株对病毒的侵染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抗性较低,可能的原因有_。【答案】 (1). 鸡干扰素

41、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 (2). GAATTC (3). GGATCC (4). AC (5). 复制原点 (6). Ca2+ (7). 逆转录 (8). 鸡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或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鸡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 (9). 22 (10). 实验得到的干扰素表达量较低,未能很好启动机体产生抗性;或:病毒接种量过大,相对来说干扰素诱导调控作用滞后;或:植物体内缺乏干扰素受体,导致外源基因表达的干扰素诱导或调控作用减弱【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解,图中过程表示获取目的基因,过程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农杆菌,过程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1)步骤中,

42、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由于需要用EcoR、BamH两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因此科研人员还在两种引物的一端分别加上了GAATTC和GGATCC序列,以便于后续的剪切和连接。为防止酶切产物自身环化,构建表达载体需用两种限制酶,Ti质粒内,每种限制酶只有一个切割位点,A正确;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不能有限制酶的切割位点,B错误;酶切后,目的基因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不相同,否则会自我环化,C正确;酶切后,Ti质粒形成的两个黏性末端序列应该不同,否则会自我连接,D错误。(2)基因表达载体必需具备的成分有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启

43、动子、终止子和复制原点,图中还缺复制原点;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需要钙离子处理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因此过程中需先用Ca2+(或CaCl2)处理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3)提取的愈伤组织细胞的RNA通过逆转录过程得到DNA;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可能是因为鸡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或导入烟草愈伤组织细胞的鸡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4)据图分析,接种后第19天对照组植株进入病情指数为100的平台期,而转基因植株在第22天才进入平台期,且此时的病情指数为79,说明转基因烟草植株对病毒的侵染表现出一定的抗性,但抗性较低,可能是因为实验得到的干扰素表达量较低,未能很好启动机体

44、产生抗性(或病毒接种量过大,相对来说干扰素诱导调控作用滞后;或植物体内缺乏干扰素受体,导致外源基因表达的干扰素诱导或调控作用减弱)。【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判断四个数字代表的基因工程的过程的名称,并根据两种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判断引物应该设计的碱基序列。35. 下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肌肉收缩的部分过程,当乙酰胆碱(Ach)作用于A(Ach受体兼Na通道)时,产生动作电位;当兴奋传导至B时,C(Ca2通道)打开,肌质网中Ca2释放,引起肌肉收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_的组成部分,当Ach作用于A时,在骨骼肌细胞内_(选填“能”或“不能”)检测

45、到Ach,此时骨骼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为_。(2)已知神经骨骼肌接头上存在分解Ach的胆碱酯酶,有机磷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可推测有机磷农药中毒后,肌肉会出现_症状。(3)Ca2通过_的方式从肌质网释放到细胞质中,引起肌肉收缩。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使Na内流减少。若血钙含量偏高,肌肉会出现_症状。【答案】 (1). 效应器 (2). 不能 (3). 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4). 持续收缩 (5). 易化扩散(协助扩散) (6). 肌无力(肌肉不能正常收缩)【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

46、成;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1)由题意知,图表示兴奋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引起骨骼肌收缩的部分过程,效应器是指由传出神经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所以神经-骨骼肌接头属于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组成部分;由于Ach作用于A突触后膜表面的受体,所以骨骼肌细胞内不会检测到Ach;此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因此膜外电位变化为由正变负。(2)有机磷农药中毒后,分解Ach的胆碱酯酶的活性降低,Ach的分解受到抑制,Ac

47、h持续作用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受体,引起肌肉持续收缩症状。(3)Ca2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从肌质网释放到细胞质中,引起肌肉收缩;已知细胞外Ca2对Na存在膜屏障作用,使Na内流减少,因此若血钙含量偏高,使Na内流减少,引起肌无力症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突触的结构和传递兴奋的机理,明确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并没有进入到突触后神经元细胞内。36. 荷仙菇是一种药食兼用的大型真菌,具有抗癌、免疫调节、提高造血功能等功效。科研人员进行了荷仙菇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将荷仙菇超微菌粉用生理盐水配制成高、中、低剂量的溶液,并设置不同的对照组,每组10只带瘤小鼠。各组给药体积均为0.2mL/10g,每

48、天1次,连续给药10天。末次给药24h后,处死小鼠进行相关分析,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分析作答:组别剂量(mg/kg)小鼠质量增长(g)肿瘤质量(g)抑瘤率(%)高剂量组10002.280.6353.52中剂量组5003.490.7743.96低剂量组1001.420.7842.66对照组甲20 0.870.1886.86对照组乙8.311.37 (1)对照组甲加入的试剂是目前常用的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其主要 作用机理是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合成,对处于细胞增殖_期的肿瘤细胞作用最明显。五组实验中,该组的抑瘤率最_。但使用该药物的患者容易出现白细胞数量下降、恶心呕吐等不良

49、反应。对照组乙对小鼠的处理应是每天注射_。(2)实验结果说明_。(3)要证明荷仙菇的抗肿瘤作用,还应对小鼠进行胸腺指数(胸腺重量/体重)、脾脏指数(脾脏重量/体重)的测定。若实验结果支持荷仙菇能抗肿瘤,则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应显著_,这是因为_。(4)另有实验结果表明,3个给药组小鼠的干扰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上升,血管内 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则均下降,说明这两种物质对小鼠肿瘤生长状况的影响 分别是_。【答案】 (1). 间(S) (2). 大 (3). 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4). 3个实验组都有显著抑癌作用,且高剂量组的抑癌效果最佳 (5). 提高 (6). 胸腺和脾脏都是免疫器官,

50、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7). 抑制和促进【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荷仙菇超微菌的剂量,因变量是小鼠质量增长(g)、肿瘤质量(g)、抑瘤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三种剂量组的小鼠质量增长都降低了,且剂量越低,小鼠质量增长越小;三种剂量组的肿瘤质量液都减小了,高剂量组减少得最多;三种剂量中,随着剂量的增加,抑瘤率增加。对照组甲的剂量最小,与对照组乙相比,其小鼠呈负生长,肿瘤质量下降的很低,抑瘤率很高。与对照组甲相比,三组的小鼠质量增加了,肿瘤质量液增加了,抑瘤率都降低了。(1)根据题意分析,环磷酰胺主要作用是抑制DNA的复制,二DNA的复制发生于有

51、丝分裂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此其对处于细胞增殖间期的肿瘤细胞作用最明显;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对照组甲的抑瘤率最高(大);对照组乙应该是空白对照组,所以对小鼠的处理应是每天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3个实验组都有显著抑癌作用,且高剂量组的抑癌效果最佳。(3)胸腺和脾脏都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因此若实验结果支持荷仙菇能抗肿瘤,则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应显著提高。(4)另有实验结果表明,3个给药组小鼠的干扰素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上升,说明干扰素能够抑制小鼠肿瘤的生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含量则均下降,说明生长因子能够促进小鼠肿瘤生长。【点睛

5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根据表格内容和数据分析和判断各种剂量组的三种指标与对照组甲、乙对比的结果。37. 女性怀孕后会分泌一种糖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尿液中会检出HCG的存在。用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试纸可以测试女性是否怀孕。下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制备单克隆抗体利用的生物学技术有_和_。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_,注射后小鼠体内发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类型是_。(2)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得到乙,常采用的方法有_。(3)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对乙筛选,得到的细胞丙的特点是_。(4)对丙检测筛选得到丁,采用的方法是_。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

53、_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5)将验孕试纸标有MAX标志线的一端插入待测尿液中(尿液不能没过该线),片刻后取出平放,若尿液中含有HCG,会随尿液向右扩散,与包埋在标志线右侧区域的被显色剂标记的抗HCG抗体1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的复合体继续随尿液向右扩散至检测线处,又可以与固定在该区域的抗体2结合形成新的复合体,并不断积累,从而在此处显示出颜色。对照线区域固定着另外一种抗体3,可以捕获被显色剂标记的抗体1。因而当尿液继续扩散到对照线时,也会显示出颜色。据此判断: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显示颜色,表示_;若仅有对照线显示颜色,表示_;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不显示颜色,表示_。【答案】 (1). 动物细胞培

54、养 (2). 动物细胞融合 (3). 抗原 (4). 体液免疫 (5). PEG、电刺激、灭活的病毒 (6). 既能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7). 抗原抗体杂交 (8).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 (9). 待测女性已怀孕 (10). 未怀孕 (11). 操作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解析】试题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B淋巴细胞(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图中乙表示融合细胞,丙杂交瘤细胞,丁表示能够产生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1)根据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可知,该技术涉及到的生物学技术有动物细胞培养和动物细胞融合。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引起机体产生体液免疫。(2)促进动物细胞融合常用的方法有PEG、电刺激、灭活的病毒等。(3)细胞丙是杂交瘤细胞,既可以无限增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4)丁是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对其产生的抗体可以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法进行检测;生产的单克隆抗体可以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或HCG)特异性结合,从而诊断早孕。(4)根据题意分析,若仅有对照线显示颜色,表示未怀孕;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显示颜色,表示待测女性已怀孕;若检测线和对照线均不显示颜色,表示操作不正确或试纸条已失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