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篇童年强化训练选填突破夯实基础1.下面不属于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作品是()A.童年 B.我的大学C.在人间D.母亲2.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A.正直的老工人B.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C.认真负责的老师D.勤劳的农民3.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A.父亲 B.母亲C.妻子D.孩子4.对阿廖沙正面影响最大的是()A.两个舅舅B.外祖父C.外祖母 D.母亲5.童年中,阿廖沙是在谁的怂恿下把过节用的白桌布染成了蓝色,而遭到外祖父的毒打的?()A.小茨冈 B.米哈伊尔 C.萨沙 D.雅科夫6.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基础创作的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了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7.阿廖沙的父亲死后,他随母亲来到外祖父家,引起了大舅和小舅雅科夫的争斗,他们怕阿廖沙的母亲,闹着分家,一家人打成一团。8.童年中,大舅想捉弄老裁缝,让侄子萨沙把烧得滚烫的顶针放在老裁缝手边,不料却被无意中戴上。9.“好事情”对人生有透彻的感悟,经常指导阿廖沙观察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教给他人生的道理。但“好事情”终因而被赶走,阿廖沙非常生气但毫无办法。10.童年这部小说从“我”随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结束。大题强化素养赋能11.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我和伊凡的友谊不断地增长;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在忙家务事,我几乎整天跟着小茨冈
3、打转儿。当外祖父打我的时候,他仍然是用自己的手挡着鞭子,第二天,他把打肿了的手伸给我看,埋怨说:“这一点儿用也没有!你并没有挨得轻一些,可是我呢,你瞧这打的!我再也不干了,不管你了!”可是,下一次他又受了一次不必要的疼痛。“你不是不愿意了吗?”“是不愿意来着,可是又伸了过去不知怎的,不自觉地就伸了过去”(1)文段出自童年,作者被列宁誉为“”。(2)结合文段内容,说说小茨冈是一个怎样的人。12.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外祖父并不凶恶,
4、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残酷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1)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为什么?(2)在“我”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13.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 我也开始挣钱了。 我逢节假日就走街串巷去捡牛骨头、破布片儿、烂纸和钉子。把一普特破布和烂纸卖给旧货商可得二十个戈比,烂铁也是这个价钱,一普特骨头得十戈比或者八戈比。 平常放了学也去捡,星期六去卖,一下子能得三十到五十个戈比,运气好的时候还要多。 每次外祖母接过我的钱,都会急忙塞到裙子的口袋里,夸奖说: “真能干,好孩子!咱们俩完全可以养活自己!”有一次,
5、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默默地哭了,一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子尖上。(1)在“我”的眼中,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2)为什么外祖母看着“我”挣的钱默默地哭了?14.2021营口请运用所积累的名著知识,完成下面问题。我穿过院子爬到屋顶上,从开着的窗子里观察他。我看到桌上的酒精灯闪着青色的火焰,他躬着黑乎乎的身影在一个破本子上记东西,镜片像清冷的冰块,放射着寒光。也不知道这人变的什么戏法,我好奇得不得了,常常趴在屋顶上一连几个小时都不愿离去。文段中加点的“他”是谁?你认为他身上的什么精神最值得你学习?第20篇童年1.D【解题思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分别是童年在
6、人间我的大学,故答案选D。2.B【解题思路】“好事情”是阿廖沙童年时期认识的知识分子朋友,是一位房客,他沉默寡言,知识渊博。3.C4.C【解题思路】外祖母常常给阿廖沙讲怜悯穷人、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教育他不要去报复别人,要与人为善,给阿廖沙带来“正面影响”。故答案选C。5.C【解题思路】阿廖沙在表哥萨沙的怂恿下把白桌布染成了蓝色。6.自传体阿廖沙7.米哈伊尔讨要嫁妆8.格里戈里外祖父9.周围的人不喜欢他外祖父10.母亲去投奔外祖父“人间”混饭吃11.(1)高尔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2)小茨冈是一个善良纯朴、勇敢、有爱心的人。12.(1)一方面,他是为了安慰“我”,让“我”不要生气;另一方面,他希望“我”理解他的行为,不要记恨他。(2)残暴凶狠,教育不得法,爱用暴力解决问题,但内心也有善良的一面。13.(1)外祖母慈祥、善良、能干,对“我”有着无私的爱。(2)一是为“我”能够自立、懂事而感动;二是因为看到“我”小小年纪就要去挣钱养家,觉得自己不能让“我”过上好日子,认为自己无能而感到难过。14.“好事情”。他专注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很喜欢看书,有着对知识的渴望,房间里有各种各样的书,还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他喜欢一心一意做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