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551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6.9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54页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4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6课《抗日战争》.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54页
亲,该文档总共5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图 1 九一八纪念馆 图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图 3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在中国有许多关于抗战的纪念馆,观察上面图片,你认为修建这些纪念馆的目的何在?提示:警醒后人,勿忘国耻;激励后人,为中华民族崛起而奋斗。学习目标1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2认识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的史实。3理解全民族抗战的重要性。4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其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新知预习一、全民族的抗战1背景:日本逐步扩大侵华规模,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1)九一八事变:1931 年,中国东北三省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2)华北事变:1935 年,华北地区

2、日趋殖民地化,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全面侵华,北平、天津相继失守。2 实 现:1937年,国 共 两 党 停 止 内 战,组 成_,全国军民奋起抗战。3概况(1)中国共产党敌后抗战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2)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组织_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战役。4结果(1)取得平型关、_等战役的胜利。(2)失去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的大片领土。(3)1938 年 10 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日战

3、争进入_。问题探索 1 美国时代杂志 1938 年 1 月 3 日载:“在 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 13 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试答:提示:淞沪会战。二、日军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后,对南京的和平居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六周之内,屠杀手无寸铁的南京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军人超过三十万。2潘家峪惨案:1941 年初,河北省丰润县潘家峪全村的一千五百多人中有一千二百多人被杀害。3细菌战:“七三一部队”用中国活人作试验。问题探索 2 代表中国参加东京审判的梅汝璈法官曾写下这样的话:“我不是一

4、个复仇主义者,我无意于把日本帝国主义者欠下我们的血债写在日本人民的账上。但是,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招致未来的灾祸。”历史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反思?试答:提示:牢记历史教训,防止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三、抗战的胜利1胜利(1)敌后战场百团大战:1940 年下半年,华北地区,_指挥;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2)国外战场目的:为确保_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概况:1942 年初,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到_,同日军作战;1945 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2标志:1945 年

5、8 月 15 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伟大胜利。3意义(1)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2)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3)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问题探索 3 右图是时代杂志封面,这一期没有像通常一样安排一个封面人物,而是一幅图像:通体白底,中央一个太阳,红得如血,上面画上了一个浓黑的大叉子。此设计的寓意何在?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什么?试答:提示:日本法西斯灭亡。中国人民坚持抗日以及反法西斯国家的密切配合。主题一国共联合抗日史料应用材料一

6、 七七事变前,日本关东军司令官植田谦吉在其主持的大连侵华会议上,狂妄地叫嚣:三个月之内就可解决中国。因此,日本政府在短短十多个月内,集中了二十八个师团的兵力,同时在华北和华东展开进攻,然后南下华中,企图一举打垮中国军队的主力,消除中国军队的抵抗,达到侵占中国的目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正面战场重要战役介绍材料二 用这种革命战术,他(指日本引者注)要占领我们一省,至少时间就是一个月,如其统计起来,他们要占领我们十八省,至少要费十八月,这十八月时间,那国际形势的变化还了得?何况他一个月,必不能迅速占领我们一省呢?所以我们各个人如果有觉悟,随时随地作防御工作,随时随地准备牺牲抵抗,如此,不仅不怕日本人

7、有三千架飞机,就是他再加三万架飞机,对我也无可奈何。蒋介石抵御外侮与复兴民族请分析:(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2)材料二表明了蒋介石对战争的什么态度?结合史实加以说明。答案:(1)一方面反映了日本的狂妄野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日本国小、资源少,难以支持长期的大规模战争、想速战速决的事实。(2)坚持防御抵抗。停止内战,组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计划。重点聚焦要点 1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的作用及与敌后战场的关系1作用(1)抗战初期,由国民政府领导的正面战场抗战比较努力,是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也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2)由于敌

8、强我弱以及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造成华北、华中、华南和华东大片国土沦陷。(3)正面战场的抗战,延缓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2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配合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牵制了大量的侵华日军,而敌后战场则在敌人后方消耗敌人的力量,配合着正面战场。要点 2 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革命统一战线比较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革命统一战线历史背景是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妄图灭亡中国的背景下实现的是在“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共同愿望的背景下实现的不同点群众范围具有空前广泛的民族性,包括国内各阶级、各阶层及海外侨胞和其他爱国人士,还包括以蒋介石

9、为首的国民政府主要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和农民阶级四大革命阶级合作方式党外党 内不同点组织形式没有正式的、统一的组织机构,没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有统一的组织形式,有统一的政治纲领新三民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共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而且掌握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权,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共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政权和军队,没有掌握革命的领导权不同点矛盾斗争国共两党的斗争、两条抗战路线的斗争主要表现为革命力量反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斗争不同点结果影响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保证,并最终实现了抗战的胜利虽然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但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导致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相同点都是由当时中

10、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都受到了国际因素的影响,如共产国际的推动作用;都由中国共产党倡导并促成典例精析例 1马英九参加海基会成立二十周年庆祝大会时表示,两岸关系当前成果来之不易,要想尽办法求和平。国共两党历史上曾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正式实现的标志是()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 中国共产党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表八一宣言 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国共两党代表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A BCD解析:两次国共合作的标志分别是 1924 年 1 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和 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故排除。答案:B思维点拨:两次统一战

11、线的不同结局表明,对中华民族的命运而言,国共两党合则两兴,分则两伤。误区警示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革命根据地”,特指 1927 年至 1937 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 1937 年到 1945 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跟踪练习1从七七事变到武汉失守,国民党军队比较积极地抵抗日本侵略军的进攻。这一时期,国民党军队抗战取得的最大成果是()A在正面战场上歼灭了大量日军B使日本侵略军的战略意图失败C配合中共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解析: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先后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多次会战,有力地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粉碎

12、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使日军侵华的战略意图失败。答案:B2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是为了()A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B建立中华民国,反帝反封建C反帝反封建,抗击日本侵略D抗击日本侵略,完成祖国统一解析:国共两党的两次合作分别是在 19241927 年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和 19371945 年抗日战争时期。从时间上可直接排除 A、B 两项;D 项中“完成祖国统一”不是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目的。答案:C主题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史料应用材料一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关于目前

13、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日本天皇停战诏书请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3)依据材料一、二,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答案:(1)政治上: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军事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共产党在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军。(2)日本发动战争是为了争夺霸权,日本的对外战争给包括日本在内的东亚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14、3)主要原因:中国人民的全民族抗战。次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沉重打击(苏、美、英等国对日作战),美国对日本投放原子弹。重点聚焦要点 1 抗日战争的六大特点1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2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3两个战场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整个抗战时期。4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5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6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15、。要点 2 抗日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不同结果及原因近代史上两次中日战争的基本形势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却完全不同: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而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并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出现这两种不同结局的因素主要有:从领导因素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求和;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对日本侵略者进行打击,逐步粉碎了日军的侵略计划从战略战术看甲午中日战争中,李鸿章采取避战自保、消极应战的方针,以致坐失良机,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抗日战

16、争中,两大战场互相配合,中共制定了持久抗战的方针,并把游击战提高到战略地位,最后赢得了胜利从国际环境看甲午中日战争时,日本侵华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列强共同的愿望,列强偏袒日本;抗日战争时期,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中国抗战得到了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和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有力支持和援助典例精析例 2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一败一胜,造成不同结果的最主要原因是()A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不同B两次战争发生时的国际环境不同C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领导力量不同D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军队的装备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日本两次侵华战争的比较。本题首先可排除 A 项,两次战争发生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相同的,

17、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C、D 三项都是两次战争的不同之处,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即 C 项,因为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的抗战,国共两党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答案:C思维点拨: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全民族的英勇抗战。误区警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长期存在的与国民党破坏革命统一战线导致国共关系破裂不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贯穿抗日战争的始终,国共两党的合作也始终得以维持,这是抗日战争获胜的重要保证。跟踪练习11945 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

18、,要求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这两个谜底认识正确的是()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作用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这两个谜底仅考虑到外国因素,日本无条件投降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人民的抗战。答案:D2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比较,中国方面的最大变化是()A抗日战争的领导者已不是腐败的统治集团B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了全民族抗战C军队素质提高,广大将士具有爱国精神D国家综合国力已经大大

19、增强解析: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故选 B 项。答案:B1(2015呼和浩特高一阶段考试)3 月 13 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谈到二战后东京审判时说:“对于这一场大战的总结,并不是日本人自己作出,应该说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战时日本领导人“是根据联合国一方战胜国判断被定罪”。这一说法()A表明日本欲按自己的意图对二战作出总结B质疑东京审判的公正,企图挑战战后国际秩序C是在美国授意下否认侵略的一贯行为D正视东京审判以换取国际对钓鱼岛问题的同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东京审判。依据所学,东京审判是指 1946年 1 月 19 日至 1948 年 11 月 12 日,远东国际军事

20、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战犯的国际审判。而安倍的话“是联合国一方的战胜者作出的断罪行为”是在质疑东京审判,企图否认战争罪行。故 B 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答案:B2(2015广州高一阶段考试)1937 年 9 月,八路军开赴山西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在晋北平型关与敌万余人激战,反复冲锋”,115 师歼敌千余人,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这场胜利是()A百团大战 B淞沪会战C平型关大捷D徐州会战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题干中出现平型关、配合山西国民党军队,由此可推出题干中叙述的是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分别在长三角与鲁苏地区。百团大战是共产党独立发动

21、完成的,故本题选择 C 项。答案:C3(2015呼和浩特高一阶段考试)“介石先生惠鉴:恩来诸同志回延安称述先生盛德,钦佩无余。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毛泽东谨启。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该史料反映此时()A蒋介石尚未叛变革命B国民党处于国民大革命的领导地位C中国共产党尚未走向成熟D在特定时期,阶级矛盾服从于民族矛盾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及与教材知识的联系能力。根据题干“民国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九日”判断时间是 1938年 9 月 29 日,当时正是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B 项正确;蒋介石1927 年叛变革命,排除 A 项;1935 年遵义会议

22、后中国共产党已经走向成熟,排除 C 项;“先生领导全国民族进行空前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凡我国人无不敬仰”。材料反映了国共两党捐弃前嫌联合抗日的情况,因此选择 D 项。答案:D4(2015太原高一月考)1944 年日本天皇裕仁的弟弟三笠宫崇仁在其书中写道:“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如掠夺、强奸、杀害平民、放火等等。”“现在的日本是无所不取,掠夺殆尽。这还成什么事体!”“回顾以前高喊圣战、正义云云,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从中我们得到的认识主要是()A日本反战力量强大B中华民族意识增强C战争引发人性反思D抗战提高中国威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3、的能力。由材料“中国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队的残暴行为叫喊的声音越高,事实越近于相反”可以分析出三笠宫崇仁已经对战争中的残暴行为进行反思了,所以本题答案选 C 项。A、B、D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C5(2015烟台高一同步测试)2015 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也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抗日战争是一场全民族抗战,下列史实按其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 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 民族工业由华中向西南地区转移 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A BC 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937 年 10月 12 日叶挺出任新四军军长;1942 年 1 月

24、 5 日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民族工业由华中向西南地区转移是 1938 年南京政府迁往重庆时期;1938 年 3 月 16 日4 月 15 日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所以答案选 C 项。答案:C6(2015呼和浩特高一阶段考试)1940 年,美国合众社驻北平的记者曾发出以下电讯:“自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之后,北平四周之华军,亦实行响应,甚为活跃。现北平日军极为震动,平津铁路,昨日不通。”这反映了()A敌后战场的抗战作风顽强B正面战场会战得到有力配合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形成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的主战场解析:从材料时间“1940 年”和“华军部队在河北开始大规模进击”,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

25、的是“百团大战”,这反映了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顽强抗战的史实,所以 A 项正确。答案:A7(2015吉林高一检测)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在当年的综合战果报告中指出:“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 1.5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 200 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 19.9 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这表明()A国民党正面战场连续溃败B国民党放弃了抗战C日本灭亡中国的计划被粉碎D敌后战场作用重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敌大半为中共军,与蒋军相反,在本年交战 1.5 万次中,和中共的作战占七成五。在交战的 2

26、00 万敌军中,半数以上也都是中共军。在我方所收容的 19.9 万具敌遗体中,中共军也占半数。”可以分析出抗日战争中中共的敌后战场作用重大,所以本题选 D 项,A、B、C 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D8(2015呼和浩特高一阶段考试)“我军之三十三师团使用迂回穿插之战术,以两个联队之军以寡击众,披肝沥胆,做浴血之战,解 救 同 盟 之 英 吉 利 军 七 千 余 众,夺 回 中 外 记 者 教 士 五 百 余众”。上述材料说明了()A中国远征军解放了缅甸全境B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相互配合C日军在缅甸遭到毁灭性打击D在缅英军都依靠中国远征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7、的能力。根据材料我军之三十三师团解救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余人、中外记者教士五百余人,所以本题选 B 项。A、C、D三项均与材料不符。答案:B综合探究【探究素材】国共合作的原因史料 1 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获得了谅解,共赴国难。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发表宣言,承诺:承认三民主义并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名义;取消红军名义,并将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 年 7 月 15 日)【探究问题】1.怎样理解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必然性?2两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有何差异?【探究思路】材料主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共同抗日,中国

28、共产党做出更高的姿态,以民族大义为重,接受国民政府的领导。【探究结论】1(1)日本侵华,国土沦丧,中日民族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2)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危机的形势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便成为历史的必然,这促使国共两党由内战对抗走向合作抗战。2第一次是党内合作;第二次是党外合作,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国共两党各自领导所属的政权和军队,在战略上相互支持和配合。【探究素材】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史料 2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

29、刻的社会变革。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胡锦涛在抗战胜利 60 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探究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历史意义?【探究思路】胡锦涛的这一讲话主要说明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从抗战的地位、历史作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深刻地评价了抗日战争胜利的价值。【探究结论】(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