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4510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2012高一历史每课一练 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4(人教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3一、 选择题1(2011山西四校高三二联)通典记载“(汉)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遗丞相史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金史记载“己卯,制纠弹之官知有犯法而不举者,减犯人罪一等科之,关亲者许回避。”上述材料说明( )A弹劾是中国古代监察的一项重要权力B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C中国古代监察机构的权力来自皇权D中国古代监察制度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解析】D 材料大意是通典记载着汉文帝十三年,因为御史不守法规,不能完成职内之事,因此让丞相史出任州官并督察监

2、察御史。新唐书 百官志记录说左右丞相掌管着监察百官的职责,纠正官员过失,弹劾御史所指出的不当的问题。金史记载己卯年,规定负责监察弹劾的官员如果明知有违法乱纪的人却隐匿不上报的,和犯人一样处罚,有亲戚关系的官员要回避。材料说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从西汉到金代逐步走向完善与成熟。2(2011聊城高三期中考)与下图相对应的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解析】C 从材料第一幅图表明的是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第二幅图表明的是行省制。3(2011泰州高三期中联考) “故太平君子,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予,兄教其

3、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予,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该材料说明唐朝科举考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唯一途径; 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A B C D【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唐朝科举制度的作用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科举制是使出身不高的庶族地主可以通过考试进入仕途,唐初由于军功可以授予官职,另外少数民族首领如果归顺可以被册封爵位,皇亲国戚可以凭血亲关系被授予爵位,所以应排除,此题正确选项是D

4、。4(2011泰州高三期中联考)下列选项中有关两图所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分别实行于汉初和元朝B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对中央集权所起的作用截然相反C两种地方行政制度的实施均是吸取和借鉴了前朝的教训D两种地方行政制度均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并为此后历朝沿用【解析】D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过程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左面的图反映的是汉朝初期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右面的图反映的是元朝的行省制度,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汉初的封国制后来酿成了七国之乱,威胁到汉朝的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故错误的是D,因此此题应该选择D。5(2011揭阳梅州

5、两市高三一联)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对于上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宰相的数量逐渐增加C相权不断遭到削弱 D皇权不断得到加强【解析】A 此题考查的是对中国古代王权和相权关系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朝宰相和唐朝相比在人数上有所增多,直接说明的是B项正确,反映到相权和王权关系的变化故C和D项正确,汉代宰相位高权重从题干并不能直接反映,而且根据所学汉朝设中朝削弱相权,皇权至上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根本,故A项不正确,所以此题应该选择 A。6(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下列不属于古代政治中枢机构的是( )A汉武帝时期的内朝 B元代

6、的中书省C明朝的六部 D雍正时期的军机处【解析】B 元史学界主流意见认为,元代的中书省本质上并不是传统宰相制度的自然发展,而是大蒙古国时期大断事官机构的延续。7 (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隋炀帝时,刘炫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不断扩大A B C D【解析】A 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材料的大意说以前州郡的属员多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有中央委派的很少。隋代起,地方的官员都

7、要由中央吏部诠选,不能由刺史和县令自行辟除。8 (201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考)自秦建制以来,历代王朝一方面以丞相(宰相)作为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另一方面在机制上削弱宰相的权力。下列哪些措施符合这一特征( )西汉设置“中朝”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设立内阁 清朝设立军机处A B C D【解析】A 本题考察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权利演变。明朝时期的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清朝实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军机处仅成为传达皇帝谕旨、公布文告的机关。但名义上仍为清代最高级之官署。9 (201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中考)下列主张与汉武帝实行的推恩令相近的是( )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小则易使以义

8、,国小则亡邪心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今诸侯子弟或十数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高帝末年,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A B C D【解析】C。本题考察中国古代汉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推恩令具体办法是,令诸侯王各分为若干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以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者,则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分封。出自贾谊治安策的意思是想要使天下太平,莫过于多封一些诸侯,并减弱每个诸侯国的力量。力量单薄就容易使他们遵守朝廷法纪,国土狭小则不会有邪念。其主张是实行分封制。出自晁错削藩策意思是晚削藩不如早削藩。出自史记平

9、津侯主父列传,其主张是实行推恩令。出自史记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其意思是汉高祖默念,非刘氏不得称王,如果没有功劳,皇帝封侯那么天下人可以一起讨伐。10 (2011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下列机构中负责管理监察事物的是( )秦御史大夫 唐朝门下省清朝议政王大臣 西汉刺史A B C D【解析】D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朝门下省和清朝议政王大臣掌管决策权,故应排除,所以正确选项是D。11(2011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 )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10、 B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现象C已经成为束缚人们思想的工具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解析】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科举制的积极作用在于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而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在于监察机制有效管理,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12(2011沈阳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反映唐朝当时的实质问题是(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 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解析】B 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唐朝最大的政治问题是藩镇割据,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突出。13(2011沈阳重点高中

11、协作校期中测试)“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 )A郡国并行制度 B中朝制度C 刺史制度 D 察举制度【解析】A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汉初采取的制度既有周朝的分封制,又采取了秦朝的郡县制,所以此题应该选择A。14(2011济南高三调研)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是( )A汉武帝设立中朝 B唐朝实行三省制C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D秦朝三公九卿制【解析】A 根据所学,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

12、一身,位高权重。为了加强皇权,汉武帝实行内外朝制,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这些人组成“内朝”(中朝)。本题选A项。清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是类似的做法。15(2011济南高三调研)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中书门下【解析】A 根据所学,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隋唐时期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

13、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三省六部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材料“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可以判断出他供职的部门应该是尚书省,中书、门下省主要负责决策、审议。16(2011济南高三调研)资治通鉴载“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材料涉及的政治制度( )A确立于秦朝,汉武帝时期完善 B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C削弱了君权,突出了臣下的作用 D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解析】D本题考查了在唐朝完善起来的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进行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的决策,门下省认为有不当可以回驳要求重新修改。这一制度

14、加强了中央集权,牵制了丞相的权利,巩固了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A项说法错误;B项指的是清朝雍正年间的军机处;C项说法错误,作用正相反。17(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我国现行的“省”这种行政区划是由下列哪种制度演变而来的(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行中书省【解析】D 根据所学史实“省” 这种地方行政区划最早开始于元朝的行省制,所以此题应选择D。18(201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中考)史学家钱穆指出“在此制度下,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决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他说的“制度”是( )A荐举制 B封邦建国制 C科举制 D三省六部制【解析】C 根据所学史实为人民优秀分子提供参政

15、机会的制度是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使有真才实学的庶族地主参与到政治管理,故此题应选择C。19(2011长沙一中高三月考一)班固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秦亡后,县令、长在汉初继续留任B秦朝每县掌治100个亭C汉朝县扩大辖区,掌治100个乡D汉代县制大体沿用秦制【解析】D 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县令、长,”可知是汉承秦制,而不是ABC的解读。20(2011临沂高三质检)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

16、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语出宋真宗赵恒)这首诗不能说明( )A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 D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解析】D 根据材料和所学,A项说法正确,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B项正确,宋朝较重视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C项正确,当时儒家经典成为学校教科书;D项皇族考取功名后承袭恩荫一说错误,皇族历为世袭,不需要参加科举考试,本题选D项。二、主观题21(2011江苏金坛高三调研测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省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省,中书省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

17、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类语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请叫答(1)据材料一,指出唐初的一道旨意主要包括了哪些人的意见?(2分)(2)据材料二说明唐初政治

18、的特点是什么?这种特点的产生主要取决于什么?(3分)(3)材料三所述故事实质上是哪两种权威之间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2分)(4)据上述材料,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封建制度的政治特点。(3分)【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要注意问的是“哪些人”,不要答成机构。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与概括归纳能力。从材料中得知,唐太宗要处死诈伪做官的人,负责审理此案的戴青用法法律的权威阻止了唐太宗,可以看出在皇权与法律的矛盾中,法律战胜了皇权。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有材料可知,当时皇权受到大臣与法律的制约。第二问主要根据教材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皇帝和三省大臣。(2分)(2)特点皇权之下的民主制。(1分)取决于皇帝的个人品质和唐政权建立的时代背景。(2分)(3)实质皇权与法律权威之间的冲突。(1分)说明法律权威占据上风。(1分)(4)唐初君主权力受到大臣和法律的制约。(2分)我国封建制度的特点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中皇权至高无上。(1分)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