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课 故 乡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7分) 老屋祭李汉荣记忆里老房子比我的年纪还大。听奶奶说,老房子是民国时期建的。房子是土坯的,只有房子的地基是砖垒成的,是那种古绿古绿的砖。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老屋的门是暗绿色的,屋门上的几块玻璃,有的已经破了半边。屋顶覆以苇子编成的席子,椽子很黑,黑得油光发亮,因为日久天长,烟熏火燎,有的地方甚至能滴下油来。窗户很小,即使是白天,屋里的光线也很暗。窗框是木头做的,纸糊的窗棂被风一吹沙沙作响。窗户外面是一棵老枣树,记不清它的年纪了,反正自打我记事起,这棵枣树就
2、年年结出累累硕果。 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夜深人静的夜晚,昏黄色的光晕洒满了小屋,细细的火苗伴着些许的黑烟,袅袅地飘向屋顶。每每这时,父亲总是喜欢点上一支廉价的香烟,坐在小桌旁,深深地吸上一口,然后惬意地吐出缭绕的烟气。橘红色的灯光,照着他古铜色的脸颊,额头上密密的皱纹一道一道地舒展开来,每每此时,我便觉得也许那时便是他最快乐的时候。 屋里的摆设极其简单,外屋中央摆着一张八仙桌和两张老式的藤椅,因为有些年头了,上面的漆掉了许多,斑驳的表面上有些细碎的小坑,上面沾满了油渍和灰尘。里屋摆着一张桌子和一个长方形大柜子,据说是母亲的随嫁品,木质很好,用了这么多年还完好无损。柜子里除了放衣服,还有一
3、些好吃的东西,小时候因为馋,常常偷偷地掀开柜子拿东西吃。 到了金秋时节,红彤彤的枣子便挂满了树梢,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红宝石镶嵌在硕大的树冠上。每年这个季节,便是我们兄妹三个最快乐的日子。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噌噌地爬上树,站在树杈上,摘一把红枣塞进嘴里,醉人的香甜嗖地一下从嘴里甜到心里。妹妹够不着,便仰着脖子在树底下等我晃一下枝头,然后噼里啪啦地下起枣子雨。妹妹提着小竹篮,一边吃,一边捡。至今回想起来那种情形,心里还有说不出的兴奋和感动。 东边的院墙很矮,隔壁院子里长着一棵老槐树,春天的时候,槐花穿过矮矮的院墙,小小的院落里便飘满了槐花的香味,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回味无穷,直到现在我还
4、一直陶醉在童年时代的槐花香里。 父亲早早地盖上了新房,搬离了老房子,住进了新家。一有空的时候,父亲就常回老房子转悠。还经常拾掇拾掇这里,再拾掇拾掇那里,房子漏雨了他就爬上房顶盖盖塑料布,土墙掉皮了就再泥泥。过年的时候,我回了趟老家,到承载着我儿时梦想的老房子里转了转,看了看。因为很久没有住人了,院子里长满了荒草,门前的那棵老枣树已经没有了踪影,地上依稀还能看见几片枯萎凌乱的枣树叶。土坯垒成的院墙终于倒了,只留下南面一段孤零零的门楼,还有那扇写着“忠”字的黑漆漆的大门残留的白色窗棂发出沙沙的响声,像是在诉说着久远的故事 我给父亲说,老屋的院墙倒了,父亲听了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但是,久久的沉默和
5、那一声重重的叹息,让我的心酸酸的。 (有删改) 1. 作者说:“小时候老屋是我快乐的源泉。”细读全文,说说作者回忆了哪些与老屋有关的“快乐”记忆。(4分) 2. 阅读文中画线句,完成相关题目。(4分)(1) 选择一个角度,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因为久经风雨,红色的瓦砾上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微风一吹,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来年的时候,又会是芳草萋萋。 (2) 结合语境,分析加点词的作用。(2分)一有空的时候,父亲就常回老房子转悠。还经常 拾掇拾掇这里,再拾掇拾掇那里,房子漏雨了他就爬上房顶盖盖塑料布,土墙掉皮了就再泥泥。3. 下面这段话是从原文里抽出来的,有人认为应该放在文章开头,有人认
6、为应该放在文章结尾,你的观点呢?请简要写出理由。(3分)老屋的院墙终于倒了,唯有两扇黑漆漆的大门和几间残破的土坯房还矗立在那里,还有一些憔悴的记忆留在风中4. 细读全文,结合【链接材料】,探究作者写老屋祭的意义。(6分)【链接材料】李汉荣在另一篇散文老屋的结尾这样写:星光下,我遥看这老屋,心里升起一种深长的敬畏它像一座静穆的庙宇,寄存着岁月、生命、血脉流转的故事1.【答案示例】看父亲在夜深人静时吸烟。小时候嘴馋,从老屋的柜子里拿东西吃。秋天,兄妹三人在老屋的院子里摘枣子吃。春天在院子里吃又香又甜的槐花。(每点1分)【解题思路】通读全文,依据题目要求筛选主要内容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的段所写的
7、“父亲总是喜欢点上一支廉价的香烟然后惬意地吐出缭绕的烟气”“小时候因为馋,常常偷偷地掀开柜子拿东西吃”“到了金秋时节摘一把红枣塞进嘴里”“春天的时候抓一把槐花放在嘴里,又香又甜”等关键内容概括作答。2.【答案示例】(1)示例一:“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细致而传神地描写了老屋萧瑟的景象,烘托出老屋的历史悠久。(2分)示例二:“草绿色的种子四处飘散”“又会是芳草萋萋”象征了久经风雨的老屋因为有我们的居住而仍旧充满生机的特点。(2分)示例三:瓦砾的“红”与草籽、芳草的“绿”色彩对比鲜明,形象而传神地描绘出老屋历史悠久又生机勃勃的特点。(2分)(2)这些叠词描写了父亲在老屋干活的细节,(1分)与“还”
8、“再”“就”等词语搭配,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对老屋的不舍与留恋。(1分)【解题思路】(1)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句子,理解句子意思,找出句子特点;然后根据句子特点,从修辞手法、句式、用词等角度分析,注意说明其表达效果。句中“红”“绿”色彩对比鲜明,“稀稀疏疏地长了些茅草”这一细节写出了老屋的萧瑟。(2)用了一系列表动作的叠词,写出了父亲对老屋的不舍与留恋。 3.【答案示例】示例一:放在结尾。(1分)自然地总结全文,再现老屋因院墙倒塌后的荒凉,(1分)又传达出作者因老屋倒塌的怅惘之情。(1分)示例二:放在开头。(1分)引出下文,突出老屋因院墙倒塌后的荒凉,(1分)传达出作者因老屋倒塌的怅惘之情,为下
9、文奠定了感情基调。(1分)【解题思路】这段话写出了老屋因院墙倒塌后的荒凉,表达了作者的怅惘之情。放在开头与结尾均可,开头作用主要是引出下文,结尾作用则是总结全文。4.【答案示例】老屋历史悠久,“我”的祖辈和父辈曾生活在这里,我们小时候也在这里度过,这里镌刻着我们这个家族血脉流转的故事,是我们家族精神的家园,所以“我”深深地敬畏老屋。(2分)家的搬离,老屋院墙倒塌,院子里枣树的消失,预示着一种生活的结束和另一种生活的开始。(2分)作者写这篇文章,不仅是祭奠老屋,更是对一种生活消失的复杂微妙的感情,这里有惆怅,有留恋,更有一种无奈以及对父辈的理解。(2分)【解题思路】本题是对文章主题的探究,需要在
10、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链接材料】中句子的含意体会作者对老屋蕴含的感情。老屋虽老,却饱藏着作者童年的记忆,饱含了亲人的爱与情(温暖),老屋是精神的家园,当老屋院墙倒塌,枣树消失,面对熟悉的生活消失的那种复杂微妙的感情,有失落,有留恋,有无奈,有沧桑,更包含了对父辈的理解。第15课 我的叔叔于勒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9分)铜项链詹 蒙 2003年,我在日本东京读预科班,准备两年之后在日本考大学。第二年,我租的旧公寓到期了,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房子。当时已经是冬天,寒风刺骨,东京的天空下起了雪,我颓丧地坐在川崎市新丸子车站的长椅上,在越来越暗的天色里,我哭了起来。不知何时,一位老人坐到我旁
11、边,微笑着说:“孩子,你这么年轻,有什么伤心事一定会过去的。”倾诉的渴望让我不管不顾,滔滔不绝地把全部的惶恐和委屈说给她听。老人无法止住我的哭泣,她拉起我的手一直走到她的家里。那是一座破旧的住宅楼,房间摆放的用具都属于20世纪。遇到这样的好人,真像是奇迹发生。就这样,我总算再次安定下来了。老人很孤独,从不提及自己的丈夫,她只有一个儿子,一年才看她一次。老人有糖尿病,腿脚已经不便,却坚持不肯去医院。我一再追问,才知道她很久没有交国民健康保险了。我ZZ2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ZZ2紧紧握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第二天,我请假陪她去医院。老人的糖尿病已相当严重,
12、马上会双目失明,而且很可能转为尿毒症。回家的路上,老人安慰我说:“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不要紧。”第三天清早,我把仅有的78万日元(相当于5万多元人民币)的存折塞给老人:“用这钱去住院吧。”我没给老人推辞的机会。办完了住院手续,我才知道那可怜的78万日元只够她全部住院费的五分之四。 2005年初夏,为了支付住院费,我没日没夜地打工。这期间她儿子来看过她一次,扔下为数不多的钱就走了。第二个月,老人失明了,并发的尿毒症开始吞噬她最后的残躯。 8月的一天,我去医院看她,一位陌生的男子见到我,如释重负地塞给我一张纸说,他是公立律师事务所的藤山一行,已根据老人的意愿为她起草了遗嘱老
13、人已经把她全部的、根本不能叫财产的财产给了我。律师走后,老人从她那满是皱纹的脖子上把一条粗笨的铜项链摘下来,比画了半天才戴到我的脖子上。她说:“孩子,这条项链是我丈夫生前的馈赠,跟了我57年。它的主人是九条道孝的外孙,日本最著名的贵族里一个年轻有为的军人。这么多年来,这条项链是我的全部。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答应我,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把它送给任何人,要对它不离不弃。” 2005年10月,老人辞世。她的儿子拒付母亲的住院费,理由是遗产的继承人也该继承债务。那时,我还欠医院20万日元的治疗费。两个星期后,藤山律师带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找到我,他是老人的儿子,因为他怀疑母亲藏
14、有巨额财产,要求过目一下清单,否则就和我打官司。我毫不犹豫地同意了,然而当他仔细过目了他母亲的所有遗产以及那条项链后,默默地在财产放弃说明书上签字,转身离去。B11而我直到2007年5月,才还清医院的债务,成了自由人。B12一天晚上,我反复端详那条项链,实在看不出有什么特别。第二天,我带着项链去了东京最权威的古董店。店主用放大镜端详了老半天后告诉我:“这的确是一条老项链,从重量上看它比铜要轻,很可能是铜皮里包裹了其他东西。”老人临终前说,最珍贵的东西不要凭表面来判断,是在暗示我什么吗?我下定决心弄清真相,于是让店主打开了那层铜皮。铜皮里有一颗硕大的钻石,大约3克拉,镶嵌在圆形的白金座中!我们都
15、惊呆了。店主在测量了钻石的纯度与色泽之后对我说:“小姐,恕我直言,你已经是一个相当富有的人了。”B13老人一生困苦,至死都不肯出卖这条项链。然而我始终不解,为什么她临终前不肯对我说明真相。直到有一天,我路过藤山律师的事务所才知道,老人怕我清楚真相后在她儿子面前露出破绽,她知道我不擅于撒谎。 (有删改) 1.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1)我偷偷地去为她办理了国民健康保险,当我把黄色的保险证交给她时,老人紧紧握住我的手不说一句话。(赏析加点词)(4分)(2)“别看它丑陋,最珍贵的东西不要从表面来判断它”这句话蕴含着怎样的哲理?(2分) 2. 第段中,“一个孤老婆子的活与死对这个世界的意义都不大
16、,不要紧”这句话反映了老人怎样复杂的心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3. 铜项链包裹着一颗硕大的钻石,这在文中有多处暗示,请分条概括。(4分) 4.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分)1.【答案示例】(1)“偷偷”表示行动不使人觉察,文中指“我”瞒着老人替她办理保险,不想让她知道,怕她拒绝,表现了“我”的善良体贴与细心。“紧紧”的意思是“牢固”,文中指老人握着“我”的手不放松,表现了老人对“我”的感激之情。(每点2分,共4分)(2)判断一个物品的价值不能只看它的外表,蕴含着判断事物的美丑不能只看表象的哲理。(2分)【解题思路】(1)作答时,要注意结合语境分析,“偷偷”“紧紧”都表现了人
17、物的心理,因此应从人物心理入手,结合语境和事件进行答题。(2)句子强调的是判断事物的价值应看其本质,不能看外表。2.【答案示例】体贴女孩,安慰女孩,不想女孩因为老人的病情严重而担心难过;老人对亲情失望,唯一的儿子一年才来看她一次,对她漠不关心;对生活失去信心,老人的房子破旧,用具陈旧,没钱交保险费,病情严重。(每点2分,共6分)【解题思路】由“意义都不大,不要紧”可知,这是老人对女孩的安慰;结合上文,可知老人唯一的儿子一年才来看她一次,这也令老人对亲情失望;再根据对老人生活环境与状态的描写,可以看出她对生活失去信心。3.【答案示例】 铜项链的主人身份尊贵;老人赠送项链时郑重嘱托;早已知晓项链秘
18、密的律师让“我”签字时的如释重负;古董店店主发现铜项链的重量比铜轻。(每点1分,共4分)【解题思路】首先要找到文中与“铜项链”相关的情节,主要集中在至B12段,然后梳理情节,分条归纳即可。4.【答案示例】本文叙述老人收留女孩,女孩照顾生病的老人,最后老人把包裹着钻石的铜项链馈赠给女孩的故事,表现了她们善良、感恩、不计个人得失、真情付出的高贵品质,彰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析1分,主旨2分,共3分)【解题思路】作答时,要从具体的事件中归纳出本文的主旨。首先要整体把握各段大意,然后分析事件以及人物形象,由此可得到文章的主旨。第16课 *孤独之旅阅读下面的文字
19、,回答问题。(19分)苏小童的夏天姚 讲半个月前,苏小童经历了残酷的中考。按照父亲的规划:如果考上高中,就继续读书;考不上,就子承父业,随他一起进城挑担子卖鸡蛋。 很不幸,苏小童连分数最低的三中也没考上。第二天,他就去城里找父亲。门没锁,父亲也不在家。苏小童放下行李,就向着麻将馆走去。麻将馆里烟雾弥漫,但苏小童还是一眼就看到了黑着脸的父亲。父亲也看到他了,连忙向他招手:“儿子,过来给老子抓两把,改改手气。”他很不喜欢父亲打麻将,因为这事母亲和父亲多次吵架,最终母亲负气离家出走了。 以前放暑假,他来城里找过父亲,随父亲一起去市场,有时会接过父亲的担子挑着走一段。但这次不一样,父亲专门为他准备了一
20、副小一些的担子,还分配给他一个小菜市场。 早上四点起床,四点二十准时出发,这样就算在路上稍微歇息,也能赶在六点半天亮之前到达目的地。这是肥皂厂外的小菜市,从天亮开始热闹起来,一直持续到八点左右,这里的人买好了菜,收拾好就上班去了。小菜市就苏小童一个人卖鸡蛋,在讨价还价的喧嚣声中,苏小童很熟练地数鸡蛋、数钱、找零。市场上的人渐渐稀少,不忙了,苏小童就点三两小面加个酱肉包子当早饭。把肚子填饱了,再买上中午晚上要吃的菜,挑着担子往回走。 夏天的鸡蛋像阳光下的冰淇淋一样脆弱,一不小心就会坏掉。刚开始变坏的鸡蛋,表面看不出来任何变化,却难逃父亲的眼睛。周末,父亲会让苏小童和自己去同一个市场,将这些刚开始
21、变坏的鸡蛋用单独的小篮子装上,让苏小童提去卖,而且告诉大家,这是自己家养的鸡下的蛋,卖鸡蛋是为了凑学费。 独自卖了好几天的鸡蛋,苏小童发现了父亲的秘密。但他没打算忤逆父亲,还是照着父亲的吩咐,去了几百米远的小巷道,摆上装有鸡蛋的篮子,守着卖。偶尔有个人过来问,苏小童就告诉他,鸡蛋是坏的,让对方不要买。问的人就一脸复杂的表情,然后走了。 过了不知道多久,下雨了。苏小童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父亲喊他收拾好篮子去躲雨,别把自己淋坏了,看病要花钱。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 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以前对父亲只是不喜欢,此刻却变成了怨恨。母亲不高兴父亲打麻将,所
22、以离家出走了。想到这里,苏小童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淡然的笑意他开始筹划如何逃离,他用了足足一夜的时间来考虑自己如何才能周全地逃离父亲的魔掌。最后决定,用暑假时间挣钱凑够念高中的建设费,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 第二天,苏小童照例挑着担子去肥皂厂外的小菜市卖鸡蛋,然后在市场安静下来的时候,找到便宜的农家菜,装进自己卖空的鸡蛋担子里,准备着下午用背篓背到大市场去卖晚市。这些菜卖相不好,但是价格便宜,加上是农家菜,所以还算抢手。 上午从市场回来,苏小童就从买回的菜里随便挑出一点做午饭。吃完饭,父亲午休了。苏小童向邻居大叔借了个陈旧但功能尚全的冰糕箱,背着冰糕箱就出去卖冰糕了。第一声叫卖是很难喊出口的,
23、但是只要第一声喊出来了,后面再喊就不害羞了。 B11日子一晃就是八月底了。苏小童向父亲摊牌,说自己不想和他一起做生意,想回学校继续念书。父亲一脸的不屑,就你那点儿分数,还想念书?三中的分数线都没到。 B12苏小童默默不语,在那里数钱。很久他才将那一堆散钱数出来:四千六百二十八块三毛。 B13“这是我这个暑假自己挣到的钱,我打听过了,没到分数线念三中要交两千的建设费,学费是六百八。剩下的钱,足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B14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他打算歇业两天,专门护送儿子回老家。 B15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 1. 苏小童没有考上高中,进城准备子承
24、父业。后来为什么又决定绝不要子承父业?阅读全文,简要分析其原因。(3分)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蕴含着人物怎样的心情?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1)他假装听不到父亲的话,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默默流泪。(2分)(2) 看着小脸晒得如煤炭般的儿子,父亲润湿着眼睛良久,不知道说啥好。(2分) 3. 父亲这一人物形象在小说中有哪些作用?请联系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4. 小说以“要知道,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结尾,有何用意?根据生活经验,结合内容, 简要阐述。(6分) 1.【答案示例】苏小童发现父亲让他把坏鸡蛋卖给别人,(1分)为了挣钱,不择手段,丧失了做人的善良与尊严,(1分)他不愿意像父亲
25、那样活着。(1分)【解题思路】第段写苏小童“最后决定回到校园,绝不要子承父业”,从上文即可得出苏小童态度转折的原因。由“这件事在苏小童的内心深处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可知他怨恨父亲为了挣钱而不择手段,丢失了做人的尊严,所以他想逃离,不再子承父业。2.【答案示例】(1)为父亲只看重钱财不关心自己而气恼、伤心、难过;(1分)为自己听从父亲吩咐卖坏鸡蛋而羞愧、难受、委屈。(1分)(2)因儿子吃了不少苦而心疼,因自己忽视儿子的需求而自责,(1分)为儿子有目标有决心而感动。(1分)【解题思路】解答此题要弄清事件的缘由,根据人物的处境来分析。(1)句,出现在父亲让苏小童卖坏鸡蛋,遇到下雨,父亲为了避免苏小童
26、淋雨生病花更多的钱而叫苏小童躲雨时,苏小童为父亲只看重钱,缺乏对自己的关心而感到伤心难过。(2)句,写的是父亲流泪。父亲看到儿子一个暑假受了这么多苦,攒了这么多钱,但自己却没有关心他,内心感到羞愧。同时又为儿子想读书的决心和努力感到自豪。3.【答案示例】父亲的形象对苏小童的形象起到衬托的作用。如以父亲的欺诈衬托苏小童的诚信。父亲参与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小说以苏小童到城里找父亲引出下文的故事,又如父亲让苏小童卖坏鸡蛋等,小说情节在父亲的牵引下向前发展。丰富小说思想意蕴。小说既赞扬了苏小童的做法和品质,又否定了父亲打麻将、欺诈顾客、对孩子的错误引导等不良行为。(每点2分)【解题思路】父亲是小说
27、的次要人物。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一般有:衬托主要人物;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小说内容。 本文中父亲的形象主要是突出苏小童的形象特点,同时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小说思想意蕴,结合具体内容分析即可。4.【答案示例】“九月一号”是新学期的开始,预示着苏小童要去读高中了。(2分)小说以此为结尾,含蓄表达了父子俩经过一个夏天的交流与冲突,在相互影响中改变了对人生的态度;(2分)预示着父子俩将迎来新的生活,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和美好的期许。(2分)【解题思路】可以从苏小童与父亲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苏小童的角度来看,点出“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表现他的愿望就要实现,全新的生活即将开始;从父亲的角度来看,父亲一直忽视自己的儿子,在得知儿子要读书,并通过努力挣足了学费与生活费后,心里既内疚又感动,这时点明“后天就是九月一号了”,暗示父亲决心从此开始做一个好父亲,迎来新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