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946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2022年高三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分类汇编 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08 共和国年轮(1949至今)1(20221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50年代中期,周恩来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某国际会议上强调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会议最终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这次会议上,周恩来作出的重要贡献有A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B就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提出六点建设性意见C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阐述了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答案】A【详解】材料是对万隆会议的描述,其中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召开,A项正确;B项与日内瓦会议有关,排除;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地提

2、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排除C项;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排除D项。故选A项。2(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如图为1978年和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答案】B【详解】根据饼状图可以看出,与1978年相比,1987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结构中,公有制属性的零售额下降,非公有制占比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私有制得到发展,民众的就业观念发生

3、变化,就业形式多样,引起了零售额结构的变动,B项正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完成是在21世纪初,排除A项;这一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因此计划管理调控的作用在下降,排除C项;通过零售额占比情况无法得出当时经济结构调整完成进度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6浙江高考真题)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中举足轻重。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回眸历史,愈加凸显出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这个不一般就在于它

4、是()A多边贸易体制主导下的成果B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C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D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答案】D【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这一崭新的试验很快取得明显成就。深圳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D项正确;深圳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共中央主动建立的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并不是多边贸易体制

5、主导下的成果,排除A项;题干中深圳经济特区的不一般主要体现在其“开创性”方面,“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的产物”“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要成就”,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C项。故选D项。4(2022湖南高考真题)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待业保险”制度是一种覆盖范围仅限于国营企业且保障层次很低的失业救

6、济制度,仅仅是为了解决失业者最基本的生活困难,实行“失业保险”制度表明我国已能实事求是地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的失业现象,摆脱了旧有观念的束缚,依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寻找多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从而使失业保险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可见思想解放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并不是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是国家对失业现象的界定变了,排除A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排除B项;材料主旨不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且“已经”的说法夸大了,排除C项。故选D项。5(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下图是1978年与1986年

7、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图示可以看出,农业占比减少,工商业、运输业等的占比有所增长。20世纪80年代,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农业劳动力逐步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日益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群体,加上此时农村改革进入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1),更多农民选择从事别的职业,因此有了个体工商、物流运输等迅速发展,B项正确;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改革,排除A项;材料不能看出城乡之间的差距,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郊区的

8、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参考百度百科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6(20221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浦东还是“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民间戏言“到上海要摆渡,到农村跨一步”。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随后,金融街、科技3园区等相继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下列项中,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A标志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成为中国进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C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答案】B【详解】199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取得了巨大成就,上海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

9、放的重要标志,故B项正确;开发开放浦东是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1984年已经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A项;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排除C项;1984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后,国务院批准建立的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排除D项。故选B项。7(20226浙江高考真题)新华社北京某日讯:“一九七七年全国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到今天为止已经胜利结束。广大人民赞扬这次高校招生考试(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广开才路的盛举。”这场冬季里的春闱,在当时引起了强烈反响。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同志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当时是()A拨乱反正的一

10、个重要标志B“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C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D改革开放步入新阶段的标志【答案】A【详解】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A项正确;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排除B项;恢复高考不是教育发展的指导方针,排除C项;1977年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对私人企业的技术引进加以指导,其后,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

11、并承担引进过程中的一切风险,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1962年到1966年,在企业提出的技术引进申请中,有904%获得了批准。摘编自王永生技术进步及其组织日本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等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制定12年科技规划,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在技术引进方面,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1960年,苏联政府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这以后,我国完全依靠

12、自己的力量发展国防尖端科学技术。摘编自杨德才等二十世纪中国科学技术史稿等材料三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面对着严峻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果断决定研制“两弹一星”重点突破国防尖端技术,中央确定我国国防尖端科技的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强调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据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日两国技术引进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技术引进呈现不同特点的背景。(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经验

13、。【答案】(1)特点:日本: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制定法律保障;引入标准逐渐放宽;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日本加入资本主义阵营。中国:政府主导;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 (2)背景: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战后经济恢复的需要。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一边倒”外交政策;苏联对新中国前期的支援;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遏制;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受到冷战的影响。(3)历史经验: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

14、;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国际合作、交流。(1)特点:日本:根据材料“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企业决定引进方式和内容”可知,政府指导,私人企业主导;根据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颁布外资法等一系列法规,加强对技术引进的管理”可知,制定法律保障;根据材料“日本政府逐渐放宽引进技术的管理和审查标准”可知,引入标准逐渐放宽;根据材料“政府有关部门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列出鼓励进口和限制进口的技术项目”可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根可知,据材料“所引进的技术主要来自欧美”引入技术主要来自欧美。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后即确立发展科技的方针。1956年,国家

15、制定12年科技规划”可知,政府主导,计划发展;根据材料“明确提出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该首先掌握世界现有的先进科学成就,在开展国际科学合作时应力求自力更生”可知,国际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结合;根据材料“50年代,由苏联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项目共计304项;由东欧各国援建、成套供应设备的建设项目共116项、引进成套设备的同时,还重视引进科学技术、人才、资金和管理经验”可知,引入技术主要来自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引入范围广泛,侧重尖端技术。(2)背景:日本: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冷战时期

16、,日本加入了资本主义阵营;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经济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因此大量引入技术。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从外交环境看,这一时期苏联对新中国的前期支援与后期遏制;从经济发展角度看,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以及一五计划的推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技术引入受到冷战的影响。(3)历史经验:根据材料“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可知,科技发展要坚持自力更生和引入技术相结合;从发展领域看,重视尖端国防科技的研发;根据材料“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可知,重视科技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1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注重技术创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9(2022浙江高考真题)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一个永恒的话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思想家观点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庄子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庄子)荀子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荀子)材料二 马克思说:“土地是人类伟大的实验场所”。每当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着手来表述他们自己历史的时候,人们总是把这种环绕着土地而引发的人与土地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分析和处理其他历史现象的一条脊骨。案例举证: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富者田连阡陌”;汉为护农计,令“

18、贾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困辱之”;在政府政令的号召下,情愿离开“狭乡”远涉关山去到“宽乡”落户的人们,是北魏的自耕农;至唐前期,狭乡不足者,听于宽乡遥授。为了改变“千年田八百主”的小生产状态,中国共产党在“改地换天”的过程中,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编自赵俪生文集、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材料三 草在结它的籽,风在摇它的叶。“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季羡林语)徜徉于中国皖南古村落宏村,仿佛置身于绿波清秀的山水画卷。从高处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背倚黄山余脉,四周山水与粉墙青瓦融

19、为一体,反映出中国古代对人地关系认识的哲学高度,堪称文化与环境协调融合的典范佳构。节自世界遗产在中国等(1)人地关系,也是天人关系。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荀子在天人关系上的思想主张。在老子看来,天地人关系中的“有”和“无”“难”和“易”“福”和“祸”都可以相互转化,其据以分析的方法论是什么?请说明庄子“齐物”追求的精神境界。(2)在人地关系的图景中,古往今来许多政治家或政党通过田制改革,调整人地关系。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指出商鞅于“帝王之制”“改”的是什么?说明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为了改变小生产状态,“改地换天”的新中国,开展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请用一句话概括“改造”的内涵。

20、(3)阅读材料一二三,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对人地关系的认知,产生出不同的思想主张和政策面向,影响最大者莫过于“重农抑商”。结合所学,阐述这一为历代王朝所推行的经济政策在汉代商业领域的具体表现及其影响。从人地关系的认识出发,分析说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安徽宏村被誉为“科学与诗意最完美结合”的古村落,结合所学,说一说其巧夺天工的“中华一绝”是什么?试对其背山面水、错落有致的卧牛形村落布局予以描述。【答案】(1)主张:天行有常;人道有为(或“制天命而用之”);方法论:辩证法;境界:与天地万物为一。(2)内容: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化: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内涵: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

21、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集体经济发展道路。(3)选择,表现: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商人赋税加倍(或“重租税以困辱之”);盐铁官营。影响: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选择,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相互依存;一绝:人工水系;布局: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身、桥为脚。(或山如牛头、古树如牛角、民居如牛身、塘湖如牛胃和牛肚、水圳如牛肠、桥如牛腿。)(1)主张:由材料“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及所学知识可知,荀子认为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作能与天地相配合,体现了事物

22、运动的规律性,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即: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方法论:由所学知识可知,老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境界:由材料“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及所学知识可知,庄子认为天下任何事物无不都是由秋毫之末组成,与天下相比,泰山莫不是秋毫之末那么小,而泰山也由秋毫之末组成,与天地万物归一,从而达到逍遥自由。(2)内容:由材料“富者田连阡陌”可知,商鞅变法中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化:由所学知识可知,北魏至唐前期田制的变化是推行均田制,国家授田给农民;内涵:由所学知识可知,新中

23、国成立后,党在完成土地改革的基础上,遵循自愿互利、国家帮助的原则,通过合作化道路,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集体经济发展道路。(3)选择,表现:由材料“贯人毋得衣锦绣绮縠絺纻罽,操兵,乘骑马。”“重租税以因辱之”及所学知识可知,汉代重农抑商的具体表现是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商人入市籍,不得为官;对商人和市场严格管制;对商人加倍征收赋税(或“重租税以困辱之”);实行盐铁官营。影响:由所学知识可知,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选择,关系:由材料“我不把天理解为天命,也不把人理解为人生;我认为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我们人类”

24、可知,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征服与被征服,而是相互依存。一绝: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安徽宏村巧夺天工的“中华一绝”是人工水系。布局:由材料“从高处望去,宏村就像一只昂首奋蹄的大水牛,背倚黄山余脉,四周山水与粉墙青瓦融为一体”及所学知识可知,宏村的布局为山为牛头、树为角、屋为身、桥为脚。(或山如牛头、古树如牛角、民居如牛身、塘湖如牛胃和牛肚、水圳如牛肠、桥如牛腿)10(2022湖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491978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中国共产党认为只有工业化才能最终解决贫穷落后,才能最终解决农民问题。为此,中国

25、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19531957年国家预算收入中,由农业及副产品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利润和税收间接构成的财政收入约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0%。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材料二 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当农副产品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已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条件下,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

26、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上材料改编自武力1949-2006年城乡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政策的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城乡关系的变化。【答案】(1)新政权的建立;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苏联经验。(2)变化:1949-1978年:由于缺少工业化的资金,实行计划经济

27、,农村支持城市。1978-2005年:改革开放推行,市场日益发挥作用,农村支持城市。2006年至今: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详解】(1)条件:根据材料“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根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农业快速发展并为工业化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得出社会主义改造,合作社建立;根据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得出中国共产党建立了牢固的人民政权;根据所学知识从外部环境角度得出苏联模式的借鉴。(2)根据材料一“1949-1978年”“为此,中国共产党逐步建立起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体

28、制。农业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农业剩余产品,降低了工业发展成本”得出1949-1978年:由于缺少工业化的资金,实行计划经济,农村支持城市。根据材料二“1978年后,城乡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政府不再完全通过计划的手段来调节城乡关系,但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趋向并没有立即改变”“农民和农村主要通过直接投资(乡镇企业)、提供劳动力等方式,为工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得出1978-2005年:改革开放推行,市场日益发挥作用,农村支持城市。根据材料二“2006年,国家取消了农业税”“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得出2006年至今: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工业反哺农业,

29、城市支持农村。11(2022广东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8年,中国共产党多次提出“现代化的军事工业”“装备的现代化”“军队现代化”等说法,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明确指出,必须“努力于建设新军知发展新的军事工业”,并强调“军新军制离不了现代化,把技术条件增强起来”。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等材料二1954年9月,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要“建设成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摘编自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材料三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

30、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摘编自周恩来选集材料四1979年9月,叶剑英在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必要条件。”摘编自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结合时代背景,简析材料一、二、三中“现代化”内容变化的原因。(2)指出材料四中“现代化”目标的新内涵,并简述其意义。【答案】(1)材料一: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

31、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新内涵: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详解】(1)材料一:根据“1938年”的时间,可得出抗战全面爆发,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材料二:根据“1954年9月”可得出一五计划开展,工业化起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材料三:根据“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宣布了实现四个现代

32、化的任务”可从当时国内外的形势进行概括,可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当时正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2)新内涵:根据“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概括,可得出经济上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治上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思想上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意义:根据所学可得出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有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促进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与完善;有利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12(2022

33、浙江高考真题)“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与时俱进的改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僻在雍州,不与中国诸侯之会盟,夷程(狄)遇之。孝公于是布惠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引自司马迁史记材料二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国家垄断资本工业政策,建立了大量的政府企业机构,这些工业对民营工业的排挤是战时民营工业难以成长的重要原因。不过,在内战和恶性通胀等大环境下,到20世纪40年代末,无论是民营还是官营工业,都无一例外处于瘫痪或

34、崩溃的状态。1946年,在中国共产党发出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之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就已经开始。到1952年年底,除了西藏等部分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地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引自中国经济史编写组中国经济史材料三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确立的一项大政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在功能定位上,明确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科技供给,

35、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国实力的变化及其主要原因。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磅礴气势,结合所学,概括其布局特点。(2)阅读材料二,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民营工业“处于瘫痪或崩溃的状态”的原因。以解放区土地改革为例,扼要说明“土地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变

36、革”。(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写出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向中国共产党确立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会议的名称,指出非公有制经济的“功能定位”。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回顾历史,写出1985年中共中央确定的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战略方针,扼要阐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重大意义。【答案】(1)变化:由弱国变为强国。原因:商鞅变法。特点:整齐严密;体系完整;兵种齐全。(2)原因:官僚资本的压迫;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说明: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选择目标:建立社会

37、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会议名称:中共十五大。功能定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选择战略方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意义: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变化:根据材料“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年,诸侯毕贺。(秦)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及所学知识可得,秦国实力由弱国变为强国。原因:根

38、据所学知识可得,由于商鞅变法的进行,为秦国的富强奠定了基础。特点:根据材料秦始皇陵兵马俑军阵生动再现了两千多年前秦军“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的磅礴气势及所学知识可得,整齐严密;体系完整;兵种齐全。(2)原因:根据材料“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国家垄断资本工业政策,建立了大量的政府企业机构,这些工业对民营工业的排挤是战时民营工业难以成长的重要原因”可归纳为,官僚资本的压迫;根据材料“不过,在内战和恶性通胀等大环境下,到20世纪40年代末,无论是民营还是官营工业,都无一例外处于瘫痪或崩溃的状态”可归纳为,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说明:根据材料“到1952

39、年年底,除了西藏等部分民族地区和台湾地区之外,全国农村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地改革既是一场深刻的经济变革,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和政治变革”及所学知识可得,实现“耕者有其田”极大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3)根据材料“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推进自主创新,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及所学知识可得,这两个目标都可以选择,相对比较灵活,只要说明合理符合题意即可。选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0、会议名称:中共十五大。功能定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选择战略方针: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意义: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鲜明特点;是对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变革作用的理论概括;成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1(2022河南模拟预测)1954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条例,在城市里统一设置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街道办事处为市政府或市辖区政府的派出机构,属于基层行政组织;居委会的法定性质为“群众自治组织”,但在当时主要作为街道办事处的进一步延伸。这一举措旨在A保障三大改造的

41、顺利进行B加快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C提高国家的城市治理水平D健全国家的基层法律制度【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新中国基层社会治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城市设立基层政权机关和民众自治机构,其本质是对1954年宪法的精神的落实,旨在提高基层民主化程度,改进国家城市治理水平,C项正确;A、B两项并不是这一举措的目的所在,排除;材料只涉及一部法律条例,不足以健全法律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山东德州三模)1950年春,政务院规定:“除批准征收的地方税收外,所有关税、盐税、货物税、工商税的一切收入,均归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统一调度使用”,“各地国营贸易机构业务范围的规

42、定与物资调动,均由中央人民政府贸易部统一负责”。此举旨在A借鉴苏联模式,建立计划经济B增强财政力量,确保经济稳定C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协调发展D改变各自为政,树立中央权威【答案】B【详解】1950年正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政府加强对财政、商贸的控制,以为维护经济稳定,增强财政力量,B项正确;这一时期尚未明确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排除A项;上述举措是加强中央对经济的管控,并不是为了缩小地方差距,排除C项;D项的“各自为政”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3(2022海南海口二模)1969年,美国决定修改禁止购买中国商品的外国资产条例,允许在国外旅行或居住的美国人购买少量中国商品,以非商业性进口目的进

43、入美国。这主要说明A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走向B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C美国对华政策已经有所松动D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答案】A【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美国在与苏联的争霸战争中处于劣势,被迫采取“收缩战略”,并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题干中的信息“修改禁止购买中国商品的外国资产条例”即是其体现,这主要说明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关系走向”,A项正确;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题干中的信息同时也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松动,这有利于改善中国外交环境,但并非材料主旨,排除C项、D项。故选A项。4(2022重庆模拟预测)新

44、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庆对全民所有制的累计投资达8269亿元,其中重工业投资达491亿元,轻工业投资达5514万元。重庆塑料厂、长寿电、长寿化工)等7个建设项目被纳入全国“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工程。这体现了A重庆战略地位的突出B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C三大改造的重要成果D合理的工业布局形成【答案】B【详解】据题意可知,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重庆的重工业投资远远超过轻工业,这体现了国家在“一五”计划期间有限发展重工业的战略,B项正确;这体现的是重庆迎合国家战略方向,并不是重庆的战略地位突出,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一五”计划,而非三大改造的成果,排除C项;仅根据重庆的投资情况无法体现合理的工

45、业布局的形成,排除D项。故选B项。5(2022江苏常州模拟预测)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结束后一个月,中美双方开始了停战谈判。周恩来就此次谈判做出了全面指示:“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周恩来这番话说明当时我国谈判的出发点是()A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B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C坚守并扩大已有战略成果D坚决抗击美帝国主义侵略【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抗美,是保家卫国,是当行的爱国主义的正义战争;援朝,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和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是保家卫国,是社会

46、主义国家应尽的国际主义义务,当侵略者伤亡惨重,被迫求和的时候,那么我们就得审时度势,把战争停下来,争取在和平的环境中进行新中国的建设,B项正确;A项尽可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只是抗美援朝出发点之一,根本出发点是在和平环境中建设新中国,排除A项;CD项与材料中“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6(2022山东德州三模)1981年10月国务院批转关于实行工业企业经济责任制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可以采取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种经济责任制形式。这一规定的实施A加强了中央政府监管力度B优化了国企所有制结构C推动了企业管理方式转型D建立

47、了现代企业制度【答案】C【详解】根据“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可以采取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种经济责任制形式”可知这一规定是扩大了企业经营生产的自主权,从而推动了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型,而非加强中央政府的监管,C项正确,排除A项;这一规定实在扩大企业自主权,推动企业管理方式的转型,而非优化所有制结构,排除B项;此时还没有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2022江苏扬州模拟预测)如表为1978-2017年扬州市产业占比情况,表中数据表明A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B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呈现持续增长C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城市化进程D农业为主的产业格局未发生变化【答案】A

48、【详解】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可知第三产业呈现上涨趋势,第二产业呈现平稳下降趋势,第一产业呈现下降趋势,表明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A项正确;“持续增长”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城市化进程,排除C项;“未发生变化”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8(2022山东潍坊模拟预测)据如图可知,我国在90年代末以后A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C中西部的经济总量超过东部D城乡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答案】B【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978-2014年我国四大区域人均GDP增长率由东部高于其它三个地区到中、西、东北部均高于东部,反映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国家注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B项正确;21世纪初,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材料不存在各个区域经济总量的比较,而是人均GDP的变化,排除C项;城乡间经济差距逐步缩小是指城市和乡村的经济发展差距缩小,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