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编 第三章 第5节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豁然堂记明徐渭越中山之大者,若禹穴、香炉、峨眉、秦望之属,以十数,而小者至不可计。至于湖,则总之称鉴湖,而支流之别出者,益不可胜计矣。郡城隍祠,在卧龙山之臂,其西有堂,当湖山环会处。语其似,大约缭青萦白,髻峙带澄。而近俯雉堞,远闻村落。其间林莽田隰之布错,人禽宫室之亏蔽,稻黍菱蒲莲芡之产,畊渔犁楫之具,纷披于坻洼;烟云雪月之变,倏忽于昏旦。数十百里间,巨丽纤华,无不毕集人衿带上。或至游舫冶尊,歌笑互答,若当时龟龄所称“莲女”“渔郎”者,时亦点缀其中。于是登斯堂,不问其人,即有外感中攻,抑郁无聊之事,每一流瞩,烦虑顿消。而官斯土者,每当宴
2、集过客,亦往往寓庖于此。独规制无法,四蒙以辟,西面凿牖,仅容两躯。客主座必东,而既背湖山,起座一观,还则随失。是为坐斥旷明,而自取晦塞。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令客座东而西向,倚几以临即湖山,终席不去。而后,向之所云诸景,若舍塞而就旷,却晦而即明。工既讫,拟其名,以为莫“豁然”宜。既名矣,复思其义曰:“嗟乎,人之心一耳。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我有七尺躯即同室之亲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及其所障既彻,即四海之疏,痛痒未必当吾前也,而燦然若无一而不婴于吾之见者,不犹今之湖山,虽远在百里,而通以牖者耶?由此观之,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而私一己、公万物之
3、几系焉。此名斯堂者与登斯堂者,不可不交相勉者也,而直为一湖山也哉?”既以名于是义,将以共于人也,次而为之记。注:龟龄:南宋王十朋,字龟龄。辟:通“壁”,墙壁。婴:通“撄”,触。系:关联。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予病其然,悉取西南牖之,直辟其东一面。译文:_(2)其豁与不豁,一间耳。译文:_答案:(1)我非常不满这种状况,(于是)把西面和南面两堵墙全部开成窗口,只保留一面东墙(没有打通)。(2)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相距一条缝隙而已(或:只是一点间隔而已)。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当 其 为 私 所 障 时 仅 仅 知 我 有 七 尺 躯 即 同 室 之 亲 痛 痒
4、当 前 而 盲 然 若 一 无 所 见 者 不 犹 向 之 湖 山 虽 近 在 目 前 而 蒙 以 辟 者 耶?答案:当其为私所障时/仅仅知我有七尺躯/即同室之亲(此处可断可不断)痛痒当前/而盲然若一无所见者/不犹向之湖山/虽近在目前/而蒙以辟者耶?译文:越地的山比较大的,像禹穴、香炉、峨眉、秦望之类,有十多座,而小的就数不清了。至于湖,则总称之为鉴湖,而由大潮派生出去另外形成的小湖,就更加不可胜计了。郡里的城隍庙,在卧龙山的半山腰上,庙的西面有一座堂,正建在湖山环抱会合的地方。要说这景色像什么,大体上是青山白水相间、回旋缠绕,像女子的发髻那样高耸,像莹洁的长绢那样清澄。而低头近看可见城墙,远
5、处可听到村落里的人声。其间树木、草地、田地、沼泽错杂分布,人群、鸟类、房屋相互遮蔽,大米、小米、菱、蒲、莲、芡等出产,耕地和捕鱼用的犁、桨等工具,散乱地遍布于高地或洼地里;忽而烟云迷蒙,忽而皓月当空,从早到晚变化非常迅疾。在方圆近百里之间,无论巨大的壮伟场面或细微的美好景物,莫不汇集在人们的衣襟带上。有时来到游船上饮酒,游人的歌声与笑声此起彼落,就像当年诗人王十朋所描写的“莲女”、“渔郎”,也时时点缀其间。此时登上这座堂,不论他是什么人,即使受到外来的刺激或内心的煎熬,而感到压抑或无聊的事,只要一看到这大好景致,烦恼忧虑就会顷刻消散。而在这里做官的,每当宴请过往客人,也往往特聘厨师来此。只是这
6、座堂修筑得毫无章法,四面都被遮蔽住,仅向西开了一扇小窗,里面只容得下两个人。客人坐在朝东的主座,就不得不背靠湖山,要观看景色就必须离座转身,等转回来景色就随之看不见了。这是由于放弃了空旷明亮,而自取晦暗闭塞的缘故。我非常不满这种状况,(于是)把西面和南面两堵墙全部开成窗口,只保留一面东墙(没有打通),又让客人改为在东边座位就坐,面朝向西,他倚靠在酒桌上就面对着湖山,直到宴席结束也不会离去。从此以后,刚才所说的那些景色,就全都舍弃了闭塞而达到了开阔,摆脱了晦暗而接近于明亮。工程完毕以后,打算为它起名,觉得没有比“豁然”更适宜的了。已经命名了,又反复思索它的含义,想道:“唉,人心其实和这堂一样啊。
7、当被私利遮蔽时,只知道自己的七尺身躯,即使是同居一室的亲人,他们的痛痒就发生在他眼前,却什么也看不见,不就像原先的湖山,虽然近在眼前,却被遮蔽了一样吗?等到所遮蔽的东西去除以后,即使是四海之遥,痛痒不一定发生在我眼前,反而鲜明得好像无不萦绕在我眼前,不就像现在的湖山,虽然远在百里以外,却透过窗户就能看到一样吗?由此看来,人心的豁达与不豁达,相距一条缝隙而已,而只顾一已私利与以天下万物为公的细微差别,全维系在这上面了。这就是命名这座堂的人和登上这座堂的人,不可不相互勉励的啊,难道只是为了湖山的胜景吗?”我既已为了这些用意而命名这座堂,本是准备公之于众人的,于是写下了这篇记。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8、完成文后题目。吴船录(选四则)范成大(一)石湖居士以淳熙丁酉岁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成都。是日,泊舟小东郭合江亭下。合江者,岷江别派,自永康离堆,分入成都及彭蜀诸郡,合于此。以下新津。绿林平野,烟水清远,极似江南。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管界巡检营在亭旁,每花开及三分,巡检司具申,一两日开燕(通“宴”),监司预焉。蜀人入吴者,皆自此登舟,其西,则万里桥。诸葛孔明送费祎使吴,曰:“万里之行,始于此。”后因以名桥。杜子美诗曰:“门泊东吴万里船。”此桥正为吴人设。余在郡时,每出东郭,过此桥,辄为之慨然。东下五里曰板桥滩,自蜀都下峡,滩之始也。(二)辛巳。招送客燕(通“宴”)于眉山
9、馆,与叙别。荔子已过,郡中犹余一株,皆如渥丹,尽撷以见饷。偶有两盘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乃知寻常用篮络盛贮,徒欲透风,不知为雨露沾洒、风日炙薄,经宿色香都变。试取数百颗,贮于大合(通“盒”),密封之,走介入成都。以遗高、朱二使者,亦两夕到。二君回书云:“风露之气如新。”记之以告好事者。(三)丙申。离东林,饭太平宫前草市中。过清虚庵,在拨云峰下。晚入城。庐山虽号九屏,然实不甚深,山行皆绕大峰之足,远望只一独山也。然比他山为高,云绕山腹则雨,云翳山顶则晴。俗云:“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此语可与“滟滪如象,瞿唐莫上;滟滪如马,瞿唐莫下”为对。(四)戊戌。风小止,巳时发江
10、州。回望庐山,渐束而高,不复迤逦之状。过湖口,望大孤如道士冠,立碧波万顷中,亦奇观也。九十里至交石峡宿。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亭之上曰芳华楼,前后植梅甚多,故事腊月赏梅于此。译文:_(2)偶有两盘留馆中,经宿取视,绿叶红实粲然。译文:_答案:(1)合江亭上有一个芳华楼,前后种植了很多梅花,根据旧例腊月在这里赏梅。(2)恰好有两盘荔枝留在旅馆里,过夜拿来一看,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果实,一番新鲜灿烂的样子。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自 宋 以 后 能 文 章 者 不 通 小 学 国 朝 诸 儒 通 小 学 者 又 不 能 文 章 余 早 岁 窥 此 门径 因人 事
11、 太 繁 又 久 历 戎 行 不 克 卒 业 至 今 用 为 疚 憾。(曾国藩家书治学篇)答案:自宋以后/能文章者不通小学/国朝诸儒通小学者又不能文章/余早岁窥此门径/因人事太繁/又久历戎行/不克卒业/至今用为疚憾。译文:(一)石湖居士在淳熙丁酉年五月二十九日戊辰离开成都。这天,船停靠在小东门合江亭附近。合江,是岷江的支流,从永康离堆,分开流经成都及彭蜀各郡,汇合到这里。合江往下是新津。此处林木葱绿,田野平旷,河水清幽,雾霭迷蒙,非常像江南。合江亭上有一个芳华楼,前后种植了很多梅花,根据旧例腊月在这里赏梅。管界巡检营就设在亭旁,每当梅花开到三分好时,巡检官就准备好请柬,在一两天内设宴赏梅,刺史
12、也来参加。蜀国人到东吴去的,都从这里上船,亭子西边,就是万里桥。诸葛亮送费祎出使吴国,在这里说过:“万里行程,从此开始。”后来就用“万里”命名这座桥。杜甫诗句说:“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桥正是为吴人架设的。我在成都时,常常出东门,经过此桥,总是要发感慨。亭东过去五里有一处叫板桥滩,是从成都到三峡开始有江滩的地方。(二)辛巳日,在眉山馆设宴招待远行的客人,和他们话别。此时荔枝已经谢市,但郡里还有一棵荔枝树,上面的荔枝果红如朱砂,全部摘下拿来招待。恰好有两盘荔枝留在旅馆里,过夜拿来一看,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果实,一番新鲜灿烂的样子。这才晓得平时用篮子盛放荔枝,只想着让它透风,却不知道荔枝被雨露沾湿,风吹
13、日晒,一夜过来颜色和香气都变了。我试着拿几百颗荔枝,放在大盒子里密封起来,派仆人到成都,送给高、朱二位使者,也是两天到的。高、朱两位回信说:“荔枝餐风饮露的气息还像新摘下来的。”我记下这件事,好让那些喜欢多事的人知道。(三)丙申日,离开东林寺,在太平宫前草市中用餐。到拨云峰下访问清虚庵。傍晚到城里。庐山虽然号称九屏,但其实际上不很幽深,在山路上行走都绕着大山山脚,远远望去只是一座孤山。但它比别的山高,云绕山腰就有雨,云罩山顶就放晴。俗语说:“庐山戴帽,平地安灶;庐山系腰,平地安桥。”这话可和“滟滪如象,瞿唐(即瞿塘峡)莫上;滟滪如马,瞿唐莫下”成为一副对联。(四)戊戌日,风稍微停息,巳时从江州
14、出发。回头去看庐山,只见群峰聚拢高耸,不再呈现绵延起伏的形状。经过湖口,望见大孤山像道士戴的帽子一样,耸立在长江的万顷碧波中,也是一处奇特的景观。船走了九十里后到交石峡停靠歇宿。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梁、晋争为天下劲敌。晋虏彦章妻子归之太原,赐以第宅,供给甚备,间遣使者招彦章。彦章斩其使者以自绝。然晋畏彦章之在梁也,必欲招致之,待其妻子愈厚。是时,晋已尽有河北,而梁末帝昏乱,小人赵岩、张汉杰等用事,大臣宿将多被谗间。龙德三年夏,晋取郓州,梁人大恐。宰相敬翔入见末帝,泣曰:“今强敌未灭,陛下弃忽臣言,臣身不用,不如死!”末
15、帝问所欲言,翔曰:“事急矣,非彦章不可!”末帝乃召彦章为招讨使,以段凝为副。时庄宗在魏,以朱守殷守夹寨,闻彦章为招讨使,惊曰:“彦章骁勇,吾尝避其锋,非守殷敌也。”即驰骑救之。比至,而南城已破矣。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彦章愤梁日削,而嫉岩等所为,尝谓人曰:“俟吾破贼还,诛奸臣以谢天下。”岩等闻之惧,与凝协力倾之,乃罢彦章。晋兵攻兖州,末帝召彦章使守捉东路,彦章以兵少战败,被擒。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彦章谢曰:“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遂
16、见杀,年六十一。注:守捉: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者曰道,军、城、镇、守捉皆有使。1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段凝已有异志,凝与赵岩、张汉杰交通。_(2)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_解析:第一句重点在于对词语“异志”和“交通”的理解,前者应具体指明,后者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要用现代汉语意思准确翻译。第二句重点在于对词语“全”、“活”的理解,在此处“全”、“活”为使动用法。答案:(1)当时段凝已经有了背叛彦章的念头,段凝便和赵岩、张汉杰相互勾结串通一气。(2)庄宗爱惜彦章的善战和勇敢,想要使他能保全和存活下来。译文:王彦章字子明,郓州寿张人。他勇猛很有力气,能光着
17、脚在荆棘上行走百余步。梁、晋争夺天下。晋人抓住彦章的妻儿把他们送到太原,赐给他们居住的宅第,供给的物资非常周全,(然后晋人)暗中派遣使者招降彦章。彦章将使者斩首而断绝了自己的退路。但是晋人惧怕彦章在梁国,决心招他归顺,(因此)更加厚待他的妻儿。这时,晋国已经全部占有黄河以北的地区,而梁末帝昏庸无能,奸邪的小人赵岩、张汉杰等当权,有名望的大臣老将多被他们的谗言所害。龙德三年夏,晋攻取郓州,梁举国惊恐。宰相敬翔入朝见末帝,哭泣说:“如今强敌还没有被消灭,陛下如果不听我的话,我这身老骨头也没什么用了,不如死了算了!”末帝问他想说什么话,敬翔说:“事情很紧急了,非用彦章不可!”末帝于是征召彦章担任招讨
18、使,让段凝担任副将。当时庄宗在魏地,命朱守殷驻守夹寨,庄宗听说彦章担任招讨使,惊慌地说:“彦章骁勇善战,我常避开他的锋芒,不是守殷所能抵挡得了的。”立即率军前去救援守殷。等庄宗赶到时,南城已被彦章攻破。这时段凝已对梁早有二心,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勾结串通。彦章激愤于梁的国力一天天地衰微,因而痛恨赵岩等奸臣的所作所为,曾经对人说:“等我破贼之后返回,一定诛杀奸臣来向天下百姓谢罪。”赵岩等人听到后非常害怕,于是与段凝互相配合极力排挤、陷害彦章,(梁末帝)于是罢免了彦章的官职。晋兵攻打兖州,末帝征召彦章命他率少量人马驻守东路,彦章因兵少而战败,被晋人活捉。彦章是个武人没有读过书,经常用民间俗话对人说:
19、“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庄宗敬爱他骁勇善战,想保全他的性命,彦章推辞说:“我与陛下血战了十多年,如今兵败被俘走投无路,不处死我还等什么?况且我深受梁国的恩惠,不死就无法报答,哪有早上为梁效力而晚上又为晋效力的道理,这样我活着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于是彦章被杀,享年六十一岁。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选自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序)解析:文中关键围绕“趣”
20、字作文章,“于是”开头,后面又出现“则”表示转折,这样原文的三个层次就十分清晰了。答案: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译文:世间人所难获得的只有趣罢了。趣就好比是山上的颜色,水里头的滋味,花里头的光影,女人里头的姿态,即使是很会说话的人也不能说出一句话来,只有那些用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观代人仰慕着趣的名声,追求近似于趣的东西;于是有人辨说着书法绘画,鉴赏着古董就自以为是“清”了;又有人不务实际想些玄奥道理,离开红尘、不问世事就自以为是“远”了。等而下之,又有像那韦苏州(应物)的刻意烧香煮茶的人。这些都是趣的皮
21、毛,和趣的神情没什么关系。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阅江楼记明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道同体。虽一豫一游,亦思为天下后世法。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思。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阨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
22、致也。”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四夷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止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淫响,藏燕赵之艳姬。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
23、无所事乎战争矣。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选自四部丛刊本宋学士文集)注:穆清:和穆清明。崇椒:高高的山顶。朝宗:意为“归海”。临春、结绮、齐云、落星:皆为楼阁名。逢掖:宽袖之衣,古代儒者所穿之服。贞珉:指碑石。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逮我皇帝,定鼎于兹。_(2)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_答案:(1)直到当今皇上,在这里建国定都。(2)应当想到皇上的恩
24、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一样无边无际。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桥 之 南 有 堤 激 立 石 柱 柱 南 京 兆 主 之 柱 北 冯 翊 主 之 有 令 丞 各 领 徒 千 五 百 人 桥 之 北 首 垒 石 水 中 故 谓 之 石 柱 桥 也。(节选自三辅黄图)答案:桥之南有堤激/立石柱/柱南京兆主之/柱北冯翊主之/有令丞各领徒千五百人/桥之北首/垒石水中/故谓之石柱桥也。译文:金陵是帝王居住的城邑。从六朝以至南唐,全都是偏安一方,无法与当地山川所呈现的王气相适应。直到当今皇上,在这里建国定都,才足以与之相当。从此声威教化所及,不因地分南
25、北而有所阻隔;涵养精神和穆而清明,几乎与天道融为一体。即使一次巡游、一次娱乐,也想到怎样被天下后世效法。京城的西北方有座狮子山,是从卢龙山蜿蜒伸展而来。长江有如一线长虹,盘绕着流过山脚下。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登上楼极目四望,万千景色次第罗列,千年的大地秘藏,似乎顷刻显露无遗。这难道不是天地有意造就了美景,以等待一统海内的明君,来展现千秋万世的奇现吗?每当风和日暖的时候,皇上的车驾降临,登上山巅,倚着栏杆远眺,必定神情悠悠而启动遐想。看见长江汉江的流水滔滔东去,诸侯赴京朝见天子,高深的城池,严密固防的关隘,必定说:
26、“这是我栉风沐雨、战胜强敌、攻城取地所获得的啊。”广阔的中华大地,更感到想要怎样来保全它。看见波涛的浩荡起伏,帆船的上下颠簸,外国船只连续前来朝见,四方珍宝争相进贡奉献,必定说:“这是我用恩德安抚、以威力镇服,声望延及内外所达到的啊。”四方僻远的边陲,更想到要设法有所安抚他们。看见大江两岸之间、四郊田野之上,耕夫有烈日烘烤皮肤、寒气冻裂脚趾的烦劳,农女有采桑送饭的辛勤,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对于天下的黎民,更想到要让他们安居乐业。由看到这类现象而触发的感慨推及起来,真是不胜枚举。我知道这座楼的兴建,是皇上用来舒展自己的怀抱,凭借着景物而触发感慨,无不寄寓着他
27、志在治理天下的思绪,何止是仅仅观赏长江的风景呢?那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啊;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啊。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但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怎样来解释它啊。虽然这样,长江发源于岷山,曲折蜿蜒地流经七千余里才向东入海,白波汹涌,碧浪翻腾,六朝之时,往往将它倚为天然险阻;如今已是南北一家,于是视长江为平安河流,不再用于战争了。然而,这到底是谁的力量呢?读书人有登上此楼观看此江的,应当想到皇上的恩德有如苍天,浩浩荡荡难以形容它的广阔,简直与大禹凿山疏水拯救万民的功绩一样无边无际。忠君报国的心情,难道还有不油然而生的吗?我没有才能,奉皇上旨意撰写这篇记文,于是准备将心中替皇上考虑到的昼夜辛劳操持国事最急切之处,铭刻于碑石。至于其他流连光景的言辞,一概略而不言,唯恐有所亵渎。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