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750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2012高一历史教案 1.2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23(岳麓版必修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课 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一、教学目标【课标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知识目标】:秦的统一、皇帝制度的确立、郡县两级制、巩固统一的措施、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能力目标】:1、通过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的讲述,增强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阅读历史材料,学会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分析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秦朝统一在中国历史上重大意义,培养维护国

2、家统一的爱国主义情感;明确秦朝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既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也是巩固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通过具体内容及其深远影响讲述,增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二、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尤其注意查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含义,收集秦始皇及秦朝的相关资料。【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课件,以便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三、教学指导【教法】:讲述法、对比分析法、谈话法、问题教学法。【教法指导】:本课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

3、探究学习”等栏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使抽象的制度变得形象化,进行网络教学;收集资料、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释。【学法】:比较法、探究学习法【学法指导】:本课围绕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从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特点、实质及对秦朝和后世的影响多方面展开论述,理论色彩比较浓厚,不易掌握,但却是本章之重点。学习本文应注重引导学生弄清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然后分析相应制度的特点,同时思考:这些制度是否体现了中央集权的特色?为何要实行中央集权制?这种制度有何利弊多思考将有利于对课

4、文的理解。当然,秦朝的制度包罗万象,要更好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应了解秦朝的经济、文化、思想等多方面,多阅读古典文集十分必要。四、教材分析1、重点、难点与疑点【重点】了解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的过程(三要素:皇帝制度的确立,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朝各官僚机构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难点】专制主义集权制度的概念、政策措施;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秦朝及后世产生什么影响?【疑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却成为近代中国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绊脚石,那该如何评价该制度?2、知识结构3、课文解读课 文解 读秦始皇统一六国,创立了封建专制

5、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一切服从于中央。至高无上的皇权 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实行变法,力图通过兼并战争来扩展自己的疆域。战国时期,在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展开“变法”运动,著名的有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

6、法,齐国威王新政,燕国乐毅改革等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日益强大。商鞅变法是指战国时(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商鞅在秦国进行的两次政治改革。变法,奠定了秦国富强的基础。秦王嬴政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秦统一六国是春秋战国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初并天下后,秦王嬴政认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

7、,作为自己的名号。“皇帝”实际是“三皇五帝”的合称。据史记五帝本纪注文中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三皇;史记秦始皇本纪为天皇、地皇、泰皇(即后来俗说的人皇);五帝,一说是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另一说是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他们都是传说中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秦王嬴政宣布:“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皇帝”成为我国最高封建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所沿用。“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秦始皇为了维护皇帝的尊严,规定:只有皇帝一人才能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或“诏”;皇帝所用的玉印称

8、“玺”,意在强调皇帝与众不同,以强调皇帝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感。该规定为皇帝树立了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皇帝专制权威,能巩固君权,奠定万世一系帝位的基础。秦始皇统治时期,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充分体现皇权专制的特色,秦始皇集国家权力于一身,“言即法律”。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凭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的信物。右半留存在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动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用虎符调兵是保证兵权在皇帝手中的重要制度。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

9、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皇帝制度基本内涵,即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它不仅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也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障,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秦始皇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中国古代为辅佐君主实行对全国专制统治而设置的中央组织机构与官职的体制,称为中央官制。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这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三公”之下为“九卿”,他们都是中央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官员,不世袭。丞相,“掌丞天子,助

10、理万机”,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左、右二丞相。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掌副丞相”,地位仅次于丞相。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但权重,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担任御史大夫官职的人往往是皇帝的近臣和耳目,起着箝制丞相的作用。太尉,“掌武事”,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其地位与丞相一样。太尉是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不长设。秦朝时期,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之下还有诸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三公”以下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官员称“九卿”,有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从

11、这些中央机构看,秦朝已建立起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在中央主要的三个官职处于相互牵制的状态,军国大权则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秦朝中央行政体制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而又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在新兼并的地区设县,后来又在边地设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打破了西周以来分封割据的状况,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对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交流,都起了重大作用。郡

12、,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后增至四十余郡,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级行政机关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郡监(也称“监御史”),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由朝廷任命,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郡守负责对县令、县长的工作进行考察。县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秦朝这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

13、,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统治机构的最高统治权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秦朝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其特点是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即皇权至上。秦朝统治机构最终确保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这套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央集权是封建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封建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两者相辅相成,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 为安定边境,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不断扩大,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

14、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秦朝是我国古代首次出现疆土广阔并且权力高度集中的一个皇朝,这也为以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秦统一后,秦始皇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筑长城作为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国家,秦的许多措施都具有开创性,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影响深远。这些措施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都其了重要作用。秦始皇推行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政治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

15、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延续了二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大兴土木,营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劳民伤财;农民赋役沉重,收入的三分之二都上缴国家;残酷的刑罚也强加到全国人民头上,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皇权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易形成暴政,因此而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日益激化。这也是中央集权制度的负面作用。广大农民忍无可忍,在陈胜、吴广的领导下揭竿而起,爆发了中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

16、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爆发于公元前209年,推翻了秦朝的黑暗统治,开辟了我国农民阶级用暴力反抗封建统治的道路。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了短促的十几年后,便土崩瓦解。秦末暴政使得秦王朝丧尽民心,“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历史总是在反复告诫:一个丧失民心的政权,无论其专政机器如何庞大,它最终会土崩瓦解,寿终正寝。五、教学设计1、新课导入首先,巩固第一课学习内容(复习导入)然后得出结论:任何制度皆有利弊之权衡,它的存在是以能否适应统治阶级的统治需要为依据的。若某项制度不能很好地维护阶级统治,新的政治制度必将以其独有的魅力来替换陈旧落后的制度,这是历史的必然。其实,早在春秋“楚王问鼎”

17、时期,分封制已受到公然挑战,到战国末年,分封制已走向瓦解,奴隶社会的政治统治已摇摇欲坠。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试问,此时原有的一套政治制度还能适应封建王朝的统治吗?显然不能!因此,秦始皇建立封建王朝后,新的政治制度也将酝酿而生。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第一单元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2、过程设计【课件展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师】一看课题,提到秦朝,大家第一印象是什么?【生】秦始皇、兵马俑、万里长城、秦皇陵(PPT播放相关图片,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师】的确,这些都是秦朝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也是一笔丰厚的世界文化财富。而作为这个

18、王朝的统治者秦始皇,也自将被历史铭记。是他揭开了封建王朝的帷幕。【课件展示】秦始皇的画像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秦始皇的画像:秦始皇头戴冠冕,身着龙袍,腰戴白玉,还佩有一柄长剑,显示了惟我独尊,君临天下的帝王身份;目光炯炯,虎视眈眈,手指前方,一副威严而傲慢的神态。流露出当年威震六国之态,展现了一统天下的勃勃雄心。 【课件展示】一、秦王朝的建立秦灭六国形势示意图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一统江山(可谐音为“喊赵薇去演戏”,便于记忆)。当时有首诗描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秦国本是战国时期西部一小国,后因商鞅变法而强大,通过远交近攻

19、,各个击破,最终灭六国,建立起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开创了“大一统”的政治局面。秦统一天下后,为巩固统治,建立起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度。接下来,我们就该制度作一深入分析。【课件展示】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课文分别从“皇帝制度的建立”、“中央官制的建立”、“地方建立郡县制”三个方面来讲述的,我们也将逐次深入。【课件展示】1:皇帝制度的确立这里有三则材料,我们一起看看,从中反映出秦朝皇帝制度有何特点?【课件展示】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

20、王不以为然,他提出“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并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他还采纳了群臣关于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的建议。 材料二:“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 材料三:秦代以前,玺并非最高统治者所专有。春秋战国时,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据载,秦朝的传国玉玺其文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生】皇帝一人说了算、皇位可以世袭、皇帝权力最大【师】其实同学们已基本答到点子上了:大家知道,先秦时期国家最高统治者一般只称“王”,而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事业

21、,自感功高盖世的嬴政,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其权势和地位,他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字,合成“皇帝”,确立起“皇帝”名号。这说明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人间的最高统治者,还要将他的权威赋予神的力量。这是秦完成一统大业的产物,反映了神化君权的新统治观念的出现,显示了皇帝独尊的权势和地位。不仅如此,秦始皇自称为“朕”,唯他是尊;还规定“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 命令称“制”或“诏”等等。这充分显示皇帝地位如何?【生】神圣不可动摇,皇权独尊。【师】是的,这充分反映了皇权独尊,这是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能够巩固君权,奠定了万世一系帝业的基础。其次,材料中说“天下之事

22、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于上”。这更能说明什么问题?【生】皇权至上。【师】没错,这最能反映皇权专制的特色。当时国家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都由皇帝任免,调动军队的虎符也由皇帝掌握。【课件展示】虎符图片大家知道虎符是用来干什么的吗?【生】虎符是古代帝王授予臣属兵权和调拨军队的信物。右半留存在朝廷,左半发给地方官吏或统兵的将帅。调动军队时,须由使臣持符验合方能生效。【师】很好,用虎符调兵保证了兵权始终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皇帝“言即是法”,把国家权力集于一身,说一不二。这标志着秦王朝权力的高度集中。 另外,材料中还透露了一个信息“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这

23、又反映了什么问题呢?【生】皇位世袭。【师】很明显,这是一种“家天下”的皇位世袭制,这是君主权力集中的另一体现。它与“皇权至上”、“皇权独尊”构成了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课件展示】皇帝制度的核心与特点:皇权独尊、皇帝至上、皇位世袭【总结】在“皇权至上”、“皇权独尊”、“皇位世袭”构成的皇帝制度下,皇帝始终处于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地位,君权得到神话。这种制度不仅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而且是维护“家天下”的重要保证,为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说明:本部分内容是以后学习的关键,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课件中设计的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可采用谈话

24、、问答、议论等多种方式进行,最后可归纳总结出答案。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开创性思维,不要“自言自语”。)【师】通过上面的学习,大家对“皇帝制度的建立”这一框一定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欢迎我们班同学来表演个节目(注,节目需同学在课前做好充分演练工作,该节目取材于秦始皇本纪:“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在旁者,皆杀之。”)讨论:秦始皇为什么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如此在意?同学的表演中反映了什么问题?答案提示: 原因:丞相乃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位高权重。秦始皇注意丞相的活动

25、,是为了防止相权威胁皇权。也可能是秦始皇认为丞相车骑多,过于讲排场,易于形成奢侈腐败之风。 反映了皇帝制度的残酷性,皇帝的话就是法令,事无大小,皇帝独裁;也反映了秦朝政治制度的严苛、残暴,为秦朝的速亡埋下了伏笔。(说明,该材料本是历史必修(1)的“学思之窗”内容,比较形象,在本框学习中起印证作用。把材料改编为历史剧由学生表演,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将更直接形象地刻画出皇帝制度的表象。答题时,可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师】刚才同学的表演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是皇帝制度的必然表象,这一制度成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中央集权制度的其它内容:【课件展

26、示】2:中央官制的建立【师】首先了解,什么叫“中央官制”?【生】中国古代为辅佐君主实行对全国专制统治而设置的中央组织机构与官职的体制,称为中央官制。【师】秦朝在战国时期官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建立了一套以皇帝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官制。【课件展示】秦朝中央官制示意图 (注,本部分内容应紧扣图表分析,培养学生看图辨意、分析图表的能力。) 同时指出:丞相是皇帝的第一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有左、右二丞相。丞相地位最高,但受御史大夫牵制,且无兵权;御史大夫是丞相的副手,但权重,负责掌理奏章、下达诏令和监察百官。担任御史大夫官职的人往往是皇帝的近臣和耳目,起着箝制丞相的作用;太尉是最高军

27、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但不长设。秦朝时期,秦始皇自掌军权。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后世习称“三公”。但也有学者认为秦朝并无“三公”,“三公”中的太尉是虚设的,所谓“三公”,实际只有二位。“三公”以下中央政府职能部门主要官员称“九卿”,有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但有些学者认为秦朝没有建置法定的九卿官,“九言其多也”,在丞相之下达到二千石的官员数目不止九人。“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下,分工严密而又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由谁操纵?【生】由皇帝一个人操纵。【师】这样就保证了皇权不致旁落,体现了专制色彩。通过上面的分析,大家有没有发现秦朝中央官制有何特点?【生

28、】专制、最高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上【师】大家回答的呢也七七八八,那么我们现在来个归纳: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而又互相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至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统治的特点。 这一制度的确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强化了中央控制,为后世仿效。【师】紧接着,我们再来探究秦朝在地方建立的郡县制度,分析它对加强中央极圈有何帮助?【课件展示】3:秦朝地方建立郡县制【师】郡县制是春秋战国

29、以来逐步形成的地方行政制度。秦统一后,确定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奠定了中央集权的基础,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课件展示】秦朝郡县示意图郡是中央政府以下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由郡守主持全郡政务,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另设郡尉,负责军务,直接领兵;郡监,监察郡之行政,并有牵制郡守的作用。郡下辖若干县。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由县令(不满万户之县长官称县长)主持政务,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县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丞负责司法。郡县官吏都由中央政府任免。县以下是乡、里等基层行政机构。【课件展示】秦朝政府组织系统简

30、表在皇帝制度基础上建立的地方郡县制和“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的建立,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以皇权为核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该官僚机构组织十分严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有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即皇权至上。形成了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金字塔式统治机构【课件展示】秦朝金字塔式统治机构示意图(图表讲解,形象生动,易于宏观把握,便于理解)【师】这套官僚机构的建立,在全国确立起当时世界最发达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那么,什么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呢?【生】皇权至上、中央权力最大、地方听从中央(注: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重点,应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不要

31、像公式一样直接套用,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另一方面加强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培养)【总结】其实,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两个概念。专制主义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主要体现在皇位终身制和世袭制上,特征是皇帝个人独裁专断,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则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一切服从于中央。就这两者而言,地方和中央都必须服从皇帝一人。另外,当专制主席皇权加强时,往往是中央集权比较有效时,专制主义皇权削弱时,往往也是中央集权不力时。由此可见,两者存在什么关系?【生

32、】中央集权是封建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封建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两者相辅相成。【师】很好,中央集权和封建专制互相结合,都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了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君主个人的绝对权威。这对巩固秦王朝的统治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下一部分内容【课件展示】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的秦朝【师】学习本部分内容之前,我们先放松一下,一起看段影片古今大战秦佣情(注:影片剪切开头部分约3分钟,点到为止。影片中包含本框学习基本常识,一可激发学生兴趣,二可节约教学时间)【师】大家发现,影片中反映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的秦王朝怎样的局面?【生】国土广袤、民族统一、劳民伤财、迅速败亡(注:本部分宜以写生讨论为主

33、,教师作总结,不宜花教多时间)【师】大家看得很仔细,基本反映了秦朝统治局面:【课件展示】1:秦朝疆域广袤秦朝疆域覆盖示意图【师】秦朝占六国之地,北击匈奴,南平百越,疆域不断扩大。据秦始皇本纪载:秦朝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为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并形成以华夏族为主题的中华民族,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中国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课件展示】1:秦朝统一巩固秦朝巩固统一的内容与成果【师】偌大的国家,秦朝又怎样来巩固它的统一呢?【生】(结合影片资料并查找书本回答):颁布秦律;修建长城驰道、直道;统一货币、度量衡;统一文字;整顿各地风俗。(

34、注:本部分内容不需重点讲述,在上述影片中有所体现,可在学生查找书本回答时出示相关PPT图片,给学生以直观感受即可。在某些方面,若时间允许,也可适当展开。如说明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富于智慧和独创性的见证,是血与汗的结晶,也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在当时起到一定的防卫作用。但本部分内容不宜超过3分钟。)【师】秦朝推行的各种措施,有利于巩固秦朝政治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不过,尽管秦始皇通过各项措施巩固了王朝统治,国势强大。然而,始皇“传之万世”的梦想有没有实现呢?【生】没有。就像影片中反映秦始皇实施暴政,民众造反现象频繁。最终被陈胜吴广的竹竿挑破。【课件展示】1:秦

35、朝统治速亡【师】是的,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在经历短暂的十几年后,土崩瓦解。【发散思维】秦王朝始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势强大,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但为什么秦朝短命而亡呢?【生】暴政。【师】好,那么这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没有什么联系?这就是我们要探讨的第四个问题【课件展示】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思考一下该制度对秦朝和后世有何影响?(注:本部分内容是学习重中之重,应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强调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总结】一方面,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局面,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成为当时世界强国

36、; 另一方面,尽管皇权有着至高无上的神圣权威,在调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但易形成暴政,因此而加重人民的负担,社会经济生活遭到严重破坏,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秦末暴政使得秦王朝丧尽民心,最终该政权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历史总是在反复告诫:一个丧失民心的政权,无论其专政机器如何庞大,它最终会土崩瓦解,寿终正寝。不过,这一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却十分深远。它具有很强的开拓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但到封建社会末期,它也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导致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世界。3、课堂活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搞个活动历史法

37、庭【课前准备】:秦始皇被秦朝人民告上了法庭。请你为被告秦始皇写一份辩词或为原告秦朝人民写一份诉状。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原告被告 原告:秦朝人民大众 被告:秦始皇 法官:全体学生原告陈辞:你不体恤人民,是一个暴君。被告辩护:朕德高三皇,功盖五帝。当事人双方首先展开针锋相对的较量,皆能自圆其说,大法官难以定夺,现请各位律师为自己的当事人辩护,要求证据确凿。(注:“辩护”是活动的重点,该过程就是对秦朝统治功过的回顾,需要论证合理)判决结果:?下节课开庭审判(注:由于活动时间较短,课堂不宜立即作出“宣判”,把活动留到课后让学生进一步探讨,使教学源于教材而又走出课堂。)4、作

38、业布置假如你生活在秦朝,或你因某些特殊原因突然回到秦朝生活,或你就是秦始皇,你会做些什么?以回秦记为题,写一篇科幻小说。小说将择优刊登在校报上,可以小说连载。七、教学拓展古史为证秦王朝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仆射周青臣进颂曰:“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始皇悦。博士齐人淳于越进曰:“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始皇下其议。

39、丞相李斯曰:“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时变异也。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

40、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史海钩沉秦始皇嬴政(前259前210),秦庄襄王之子,生于赵国邯郸,亦名赵政。公元前246年即王位时,年仅13岁,由丞相吕不韦以“仲父”的身份辅政。公元前238年,22岁的嬴政开始亲政。同年,镇压了嫪毐(loi)发动的叛乱。第二年,免去吕不韦丞相的职务,从此“独治其民”。嬴政掌权后,重用尉缭、李斯等大臣,谋划灭亡六国的策略,任命王翦、桓(y)、李信、王贲、蒙恬等为将军,展开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公元前230年,灭韩;公元前228年,灭赵;公元前225年,灭魏;公元前223年,灭楚;公元前222年,灭燕;公元前221年

41、,灭齐。秦军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不到十年的时间,就灭掉了东方六国,一统天下。为了巩固统一,嬴政在李斯等人的辅佐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主要的有: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改“王”为“皇帝”;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治、军事等。丞相之下设诸卿,分管具体政务。地方实行郡县制;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驰道、文字;焚书坑儒,以法为教,以吏为师,严禁私学,加强思想控制。这些措施,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但也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特别是焚书坑儒,毁灭了大批文化典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秦始皇还用严刑酷法统治人民,大兴土木,增加徭役、赋税

42、,造成“丁男被甲,丁女转输,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汉书严安传)的悲惨景象。史界纵论秦皇功过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目前国内绝大多数史学家都持第三种看法。对秦始皇政策争议最大的,是他的“焚书坑儒”。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是为镇压鼓吹复辟倒退的儒生和儒家思想,具有“厚今薄古”的进步意义,当然也不否认其鲜明的阶级局限性。另一种意见认为,“焚书坑儒”从出发点到立足点,都是彻头彻尾野蛮、反动的,它导致万马齐喑,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局面

43、,后果极为严重。还有的认为,对“焚书坑儒”应作具体的分析,它是巩固统一的需要,但手段残暴,影响极坏。王朝雄风秦帝国秦帝国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地理位置本身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难进易守。秦统治者可以进攻东面的其他国家而无后顾之忧。地处边远地区的位置也使秦军队由于经常要对蛮族作战而处于战备状态。事实上,秦人是最早用钢制武器取代青铜武器、用骑兵取代战车兵的中国人。秦胜利的另一重要因素是,公元前318年,秦占领了四川的产粮大平原;这大大地扩大了秦的地盘、增强了秦的力量,使秦与中国其他国家的关系有点如同早先马其顿与诸希腊城邦的关系那样。最后,秦统治者是些能干而又野心勃勃的现实主义者

44、,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建立了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血泪哭述孟姜女哭长城 秦朝时候,有个善良美丽的女子,名叫孟姜女。她和范喜良心心相印,征得了父母的同意后,就准备结为夫妻。成亲那天,孟家张灯结彩,宾客满堂,一派喜气洋洋的情景。眼看天快黑了,喝喜酒的人也都渐渐散了,新郎新娘正要入洞房,忽然只听见鸡飞狗叫,随后闯进来一队恶狠狠的官兵,不容分说,用铁链一锁,硬把范喜良抓到长城去做工了。好端端的喜事变成了一场空,孟姜女悲愤交加,日夜思念着丈夫。她想:我与其坐在家里干着急,还不如自己到长城去找他。对!就这么办!孟姜女立刻收拾收拾行装,上路了。

45、一路上,也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跋涉过多少险山恶水,孟姜女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掉过一滴泪,终于,凭着顽强的毅力,凭着对丈夫深深的爱,她到达了长城。这时的长城已经是由一个个工地组成的一道很长很长的城墙了,孟姜女一个工地一个工地地找过来,却始终不见丈夫的踪影。最后,她鼓起勇气,向一队正要上工的民工询问:“你们这儿有个范喜良吗?”民工说:“有这么个人,新来的。”孟姜女一听,甭提多开心了!她连忙再问:“他在哪儿呢?”民工说:“已经死了,尸首都已经填了城脚了!”猛地听到这个噩耗,真好似晴天霹雳一般,孟姜女只觉眼前一黑,一阵心酸,大哭起来。整整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连天地都感动了。天越来越阴沉,风

46、越来越猛烈,只听“哗啦”一声,一段长城被哭倒了,露出来的正是范喜良的尸首,孟姜女的眼泪滴在了他血肉模糊的脸上。她终于见到了自己心爱的丈夫,但他却再也看不到她了,因为他已经被残暴的秦始皇害死了。八、教学反思本课教学容量教大,若面面俱到,将难以及时完成教学任务,应突出重点,大胆舍取。最好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生创造性发挥,可指导学生表演历史剧,搞“历史法庭辩论”,也可在教学中穿插相关影音资料,提高学生积极性。回秦记的纂写也颇有特色,既巩固书本,又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让学习走出教室。九、教学升华一、选择题:1

47、、据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完成大一统的产物B、皇帝名号的确立是秦王嬴政谦虚的产物C、丞相和御史主动提出要给秦王改名号D、秦王试图通过改名号让子孙认识自己2、以下关于赢政定“皇帝”称号不正确的是 ( )A.具有神化皇权的意图B.表明赢政要效法古代有道明君C.是中央集权发展的必然结果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3、“天下共苦战斗不息,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这种观点: (

48、 )A、力主推行分封制 B、反对分封制C、实行郡国并行制 D、推行世袭制4、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 指的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宗法制 D、世袭制5、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区别是A、以什伍为基层单位 B、职位由朝廷任免而非世袭C、以编户为基层单位 D、直接接受朝廷命令和监督6、与分封制相比,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 )A、皇位时代相传,以稳固“家天下”的基础B、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C、皇帝掌握从中央地方的人事大权D、为提高威权而神化皇权7、电影英雄中,无名(刺客)对战长空(刺客)时,给一旁抚琴的老者一把钱币,钱币有刀状、铲状等各种形状。秦始皇统

49、一中国后,中国的封建社会最为广泛流通的货币一直是 ( )A、秦半两钱 B、五铢钱 C、圆形方孔钱 D、银锭8、1975年12月,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云梦县发掘出了大量秦代竹简,其中一些竹简上刻着内容具体的田律。规定:“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壅堤水。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百姓犬入禁苑中不追兽及捕兽者,勿敢杀,其追兽及捕兽者,杀之。” 田律为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 )A、战国秦汉时期的法律非常严酷B、封建君主力图把山林湖泊占为己有C、战国秦汉时期人们已经意识到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D、田律中的规定是不科学的,说明人们还不尊重客观规律二、材料分析: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

50、王,毋以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候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回答: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 秦始皇采取“求其宁息”的措施有哪些?对后世有何影响?三、论述题:有人基本肯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有人否定这个制度,还有人认为其功过参半,你倾向哪个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附属答案1、A 2、B 3、B 4、B 5、B 6、A 7、A 8、A9、分封制的废或立问题;李斯;措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影响:秦废分封,设郡县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统一,有利于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10、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