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市南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第四次月考试题(含解析)1. 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目前该病毒已经造成超过5160人死亡。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下图途径进行增殖。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EBV增殖过程需细胞提供四种脱氧核苷酸和ATPB. 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C. 过程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相同D. 直接将EBV的-RNA注入人体细胞将引起EBHF【答案】B【解析】【详解】A、埃博拉病毒(EBV)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其增值过程中需要的原料
2、是4种核糖核苷酸,A错误;B、过程产生的mRNA是过程的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嘌呤肯定与嘧啶配对,所以过程所需嘌呤比例与过程所需嘧啶比例相同,B正确;C、一种tRNA只能运输一种氨基酸,而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运输,所以过程翻译过程中需要的氨基酸和tRNA的种类、数量不一定相同,C错误;D、根据题干信息“EBV和宿主细胞结合后,需要核酸-蛋白质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中,才能进行增殖”可知,直接将单独的EBV的-RNA注入细胞不能引起EBHF,D错误。故选B。2.己知普通西瓜为二倍体,西瓜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深绿色条纹(A)对浅绿色(a)为显性。如图为三倍体无子西瓜(商品果实
3、)培育流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有几项正确( )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均含四个染色体组无子西瓜产生的原因是二倍体植株产生花粉时联会紊乱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浅绿色条纹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应用了染色体数目变异A. 1项B. 2项C. 3项D. 4项【答案】A【解析】【分析】普通西瓜为二倍体植物,即体内有2组染色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其幼苗,令二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染色体成为四倍体(4N=44),这种四倍体西瓜能正常开花结果,种子能正常萌发成长。然后用四倍体西瓜植株做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这样在四倍体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结出三倍体的植株,在开花时,其雌
4、蕊要用正常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胚珠不能发育为种子,而果实则正常发育,所以这种西瓜无子。【详解】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中只有部分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错误;无子西瓜产生的原因是三倍体植株产生花粉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错误;果皮深绿色条纹(A)对浅绿色(a)为显性,题图三倍体种子的基因型是Aaa,以该种子产生的植株作母本(开花时授以二倍体花粉)产生的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深绿色条纹,错误;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采用了多倍体育种的方法,其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确。综上只有一项正确。故选A。3.如图为某动物(体细胞染色体为2n)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个细胞D
5、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乙丙和戊丁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B. 丙可以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只能代表精子或卵细胞C. 基因重组可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丙戊过程中D. 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答案】B【解析】【详解】A乙丙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戊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它们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均为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A正确;B丙可以代表体细胞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可以代表精子或卵细胞或极体,B错误;C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戊时期;基因突变发生在丙戊过程
6、中,即细胞分裂间期,C正确;D丁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戊可以表示有丝分裂前、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处于丁和戊时期的细胞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B。4.产前诊断时检查羊水和其中的胎儿脱落细胞,能反映胎儿的病理情况。图甲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图乙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图丙是该家系中部分成员致病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的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培养细胞一般用的是液体培养基B. 胎儿是否患先天愚型可通过显微镜进行镜检查出C. 若-7与-9婚配,则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6D. 若-9再次怀孕胎儿致病基因所在DNA分子电泳结果为图丙,则胎儿是该病患者【答
7、案】C【解析】【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羊水检查的主要过程。分析乙图:乙图是某患者家系遗传系谱简图,5号和6号个体均患病,但他们有一个正常的儿子,即“有中生无为显性,因此该病为显性遗传病;2号男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女儿,说明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分析丙图:图丙是患者该家系中部分成员致病基因所在的DNA分子进行处理,经电泳分离后的结果,比较各个体的电泳结果图可知致病基因位于F片段。【详解】A、动物细胞培养所用培养基为液体培养基,A正确;B、先天愚型(唐氏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是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染色体所致,属于染色体变异,而染色体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因此胎儿是否患先天愚型可通过显微镜进行
8、镜检查出,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B、b表示),则-7的基因型为bb,而-9的基因型及概率为2/3Bb、1/3BB,因此-7和-9婚配,所生后代正常的概率为2/31/2=1/3,患病的概率为2/3,因此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2/31/2=1/2,C错误;D、根据分析可知致病基因位于F片段,由丙图可知胎儿含有F片段,所以胎儿应该为该病患者,D正确。故选C。5.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 )A.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 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 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
9、的大D. 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答案】D【解析】【分析】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净光合作用;分析上图,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分析下图:由图可知,植物体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详解】A、由图可知,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总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A正确;B、由上图可知,植物体在25时,净光合速率最高,说明该温度为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B正确;C、在025范围内,光合作用的增大速率大于呼吸作用,说明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C正确;D、由图可知,超过45,净光合速率为负值,没有有机物的积累,
10、不适合生长,D错误。故选D。6.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04 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 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 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 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答案】C【解析】将某种植物的成熟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04h内,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小后增大,说明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而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是由于物质A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渗透吸水所致,
11、A错误;在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说明物质A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细胞不断失水,因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所以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不相等,B错误;在23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增大,则是因为随着物质A不断被细胞吸收,使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细胞渗透吸水所致,C正确;01h内原生质体体积不断减小,细胞失水,此时A溶液渗透压细胞质基质渗透压细胞液渗透压(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D错误。【点睛】解答此题需明确:水分子是顺相对含量的梯度跨膜运输,在一定浓度的溶质不能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在一定浓度的溶质可透膜的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后自动复原;关键是理
12、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在此基础上,分析两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各选项的问题情境进行分析作答。7.下图表示某同学在某医院取指血时,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模 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给予图中一定剌激,则此处的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该变化是由_引起的。(2)刺激图中的,可以检测到B处的测跫装置指针偏转,说明兴奋可以在处完成传递过程,处信息分子的运动方向是_(用局部放大图中的数字表示)。(3)若在距离5毫米的处给予电剌激,在3.5毫秒后开始收缩;在距离50毫米的处给予电刺激,在5.0毫秒后开始收缩,则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为_毫米/毫秒。 (4)如果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
13、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请你简述实验思路及结果预测:实验思路:刺激图中的_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剌激_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_。【答案】 (1). 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 (2). Na+内流 (3). (4). 30 (5). 或 (6). (7). 刺激或,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中是感受器、是传入神经、是神经中枢、是传出神经、是效应器;是突触后膜上受体,是神经递质,是突触后膜,突触间隙,是突触前膜。(1)图中受到一定的刺激后,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即由外正内负变成外负内正。(2)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突触前膜传到突触
14、后膜,因此局部放大图中信息分子运动的方向为。(3)根据题意分析,两个刺激点之间的距离是50-5=45毫米,兴奋在两者传导的时间=5.0-3.5=1.5毫秒,因此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451.5=30毫米/毫秒。(4)利用图中所示的相关仪器,验证兴奋传递的特点:刺激图中的或,观察B的指针是否偏转,再剌激,观察A的指针是否偏转。结果预测:刺激或,B的指针发生偏转;刺激,A的指针不发生偏转。【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反射弧的组成以及突触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结构的名称,明确突触处兴奋的单向传递导致反射弧中兴奋也是单向传递的。8.乙型脑炎和伪狂犬病是猪的两种常见传染病。下
15、图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能同时预防这两种病疫苗的流程图,其中PrM为乙型脑炎的特异性抗原基因,PK、gG、gD为伪狂犬病的主要抗原基因,TK为伪狂犬病的毒性基因,pgG为启动子,BamH I和EcoR I为两种限制酶,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分别是GGATCC、GAATTC。请回答。(1)过程所需酶有_。下列四种引物中适用于过程的一对引物是_。P1:5 TTGGATCCATGGAAGGCTCAATCATGTG 3P2:5 CACAAGCTTAGATGACGTATCCAAGGAG 3P3:5 TACGGTACCTTAGGGGTTAAGTGGG 3P4:5 GCGAATTCTAACTGTAAGCCGG
16、AGCG 3(2)若健康猪注射蛋白疫苗一段时间后被乙脑病毒感染,请在下图中画出病毒感染后体内抗体浓度变化曲线_。此时,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途径是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3)重组伪狂犬病毒中没有_,因而不具毒性,注射后不会引发猪患病。(4)将获得的病毒疫苗注射到猪体内,可使宿主获得_(特异性)免疫。重组伪狂犬病毒利用宿主细胞内物质合成自身物质,在细胞内_,持续刺激机体,因此病毒疫苗具有用量小、作用更持久等优点。【答案】 (1). 逆转录酶、Taq酶(或热稳定DNA聚合酶); (2). P1、P4 (3). (4). (病毒抗原)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 (5). TK(或毒性基因) (6). 体液免疫
17、、细胞 (7). 增殖并长期保留【解析】【分析】据图分析,过程表示乙脑病毒的RNA逆转录形成相应的目的基因,并通过PCR技术扩增该目的基因;过程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过程表示将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大肠杆菌)的过程。【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涉及到逆转录和PCR技术,因此需要逆转录酶和耐高温DNA聚合酶(Taq酶)的催化。根据目的基因两侧的限制酶(BamHI和EcoRI)的识别序列可知,应该选择的引物是P1和P4。(2)二次免疫抗体迅速产生的主要途径是抗原记忆细胞浆细胞抗体。注射蛋白疫苗一段时间后被乙脑病毒感染后体内抗体浓度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3)根据题干信息已知,TK为伪狂犬病
18、的毒性基因,因此重组伪狂犬病毒中不带TK基因的优点是不具毒性,注射后不会引发猪患病。(4)将获得的病毒疫苗注射到猪体内,一方面病毒中抗原基因在猪细胞中大量表达,诱导猪获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另一方面病毒在动物体内可增殖并长期保留,使得病毒投苗具有用量小、作用更持久等优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人类的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顶基因(b)就表现为秃顶,女性在秃顶基因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秃顶。眼白化病是一种眼部着色减少的遗传病,相关基因用D和d表示,如图为某家系中有关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3号
19、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1)遗传病患者的体细胞中_(填“一定”或“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通过基因检测进行产前诊断可以减少遗传病的发生,若要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要用_种基因探针完成检测。(2)眼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_。(3)5号个体的基因型是_,10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4)从优生的角度分析,11号和12号婚配建议生_(填“男孩”或“女孩”),他们生育一个秃顶且眼白化的男孩概率为_。(5)7号和8号婚配,所生女儿秃顶的概率为_。【答案】 (1). 不一定 (2). 2 (3).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4). BbXDY (5). 5/6 (6)
20、. 女孩 (7). 1/8 (8). 1/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人类秃顶由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在男性中只要有一个秃顶基因(b)就表现为秃顶,则男性患者为Bb或bb,男性正常为BB,女性在秃顶基因纯合状态时才表现出秃顶,则女性患者为bb,女性正常为B;已知3号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又3、4不患有眼白化病而9号患有眼白化病,推测控制眼白化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眼白化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据此分析。【详解】(1)人类遗传病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及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患者体内不含有致病基因。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
21、控制,若要检测胎儿是否患有某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需要制作A和a两种基因探针进行检测。(2)3号个体不携带眼白化病致病基因,又3、4不患有眼白化病而9号患有眼白化病,据此可知眼白化病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3)1号没有秃顶,不患眼白化病,其基因型是BBXDY,2号正常,5号个体患有秃顶,但不患有眼白化病,故2号基因型为BbXDXd,5号基因型是BbXD Y;就秃顶而言,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Bb,则10号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3BB、2/3Bb;就眼白化病而言,由于9号为眼白化病患者即BBXdY,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XDY、XDXd,10的基因型及概率为1/2XDXD、1/2XD
22、Xd,因此10号个体是纯合子的概率是1-1/31/2=5/6。(4)3号和4号的基因型分别为BbXDY、BbXDXd,则11号个体基因型为1/2bbXDXD、1/2bbXDXd,12号个体基因型为BBXDY,从优生的角度分析,11号和12号所生后代女性都正常(BbXDX),而男性一定为秃顶(BbXY),且可能患眼白化病,因此应该生女孩11号和12号婚配建议生女孩,他们生育一个秃顶且眼白化的男孩BbXdY概率为1/21/21/2=1/8。(5)就秃顶而言,1号基因型是BB,2号基因型为Bb,7号为正常女性,可知7号基因型为1/2BB、1/2Bb;3号和4号的基因型均为Bb,8号个体为男性秃顶,则8号基因型为2/3Bb、1/3bb;则7号和8号婚配,所生女儿秃顶(bb)的概率为1/21/22/3=1/6。【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学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特点及实例,能根据题干信息和系谱图推断这两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及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再进行相关概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