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30792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8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解析》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BY史.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省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注意: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本试卷共8页,两大题,33小题;满分为100分,3.选择题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对应的题号下,否则无效。交卷时只需将答题卷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先秦时期,古代中国的农耕方式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转变。那么,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A石器锄耕 B刀耕火种 C铁犁牛耕 D机械化耕种【答案】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中国传统农业居于原始农业和近现代农业之间的农业生产形态

2、。以使用畜力牵引和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的积累上;其典型形态是铁犁牛耕。故选C,A、B两选项都属于原始农业阶段,D选项属于我国现代农业阶段。2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把都江堰视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因为“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这一切,首先要归功于遥远得看不出面影的A大禹 B郑国 C李冰 D王景【答案】C考点:都江堰。从材料“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我们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地提供庇护和濡养。”可以看出作者对都江堰进行了高度的赞扬,设计者是李冰,故选C

3、。3下列有关宋代商业管理的说法,正确的是A“市”设在城中特定的位置,与住宅区分开 B“市”的启闭由官府统一规定时间C县城以下的乡村一般禁止设“市” D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答案】D考点: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A项错误,宋代坊市界限被打破;B项错误,商业活动在宋代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项错误,宋代出现了草市。故选D。4“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陆游杂赋诗中提到的“草市”最早出现于A秦代 B南北朝时期 C唐代 D宋代【答案】B考点:古代的商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草市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虽然此时是不被政府认可的。故选B。5明清时期“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所起的相似作用在于

4、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延续了自然经济的瓦解过程 延续了汉唐以对外交往的局面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A B C D【答案】C考点:“海禁”与“闭关锁国”。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分析认识能力。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依据所学可知,汉唐时候,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兴盛,而明确时期,则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故应排除,即排除A、B、D三项。故应选C。6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最主要原因是A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B鸦片战争前,中国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C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促使自然经济的解体D鸦片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促使自然经济

5、的解体【答案】A考点: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入侵。故选A,B选项说法不正确,C、D选项都不符合题意。7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A壮大地方实力派的势力 B挽救清王朝的统治C壮大汉族地主的统治 D挽救中华民国统治的危机【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洋务运动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洋务派提出“自强”口号的本质目的是挽救清王朝的统治。所以选B。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于 A19世纪70年代前后 B甲午战争后C辛亥革命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答案

6、】A考点:民族工业。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前后,故选A。B项时期初步发展;C项是黄金发展时期;D项快速萧条时期。9分析19121922年民国初年纺织业发展情况,从中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民国初年民族工业特别是纺织业得到了发展B.南京国民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导致了这一时期的发展C.陈启(沅)在这一时期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D.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工业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答案】A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图表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故选A。南京国民政府在1927年建立, B项不正确,当时民族工业没有形成完整体系,C项不正确,继昌隆缫丝厂设立于19世

7、纪六七十年代, D项也不正确。10国民党统治后期(1937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逐步陷于困境,其重要原因包括: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掠夺 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 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 B. C. D.【答案】A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937年到1949年是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衰落时期,主要原因有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官僚资本的压迫和掠夺、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等,故选A。1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标志这一变革完成的是A解放战争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D三大改

8、造的基本完成【答案】D考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解放战争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只是政权的的更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并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是在1954年,尚未完成私有制的改造。因此ABC三项并不能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到公有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故选D。12.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作出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A.实现党和国有工作重心的转移 B.对社会矛盾作出科学论断C.主要任务是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D.制定了全面建设总路线【答案】B考点:中共八大。A项错误,指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B项正确,八大对中国的

9、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进行了分析;C项本身正确,但是不是主要方面;D项是1958年。13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A项是错误的;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B项是错误的;“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没有协调发展。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取得突破。所以选C。1419571966年是我国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其历史阶段特征是A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

10、织 B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C遭到建国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答案】A考点: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能力。依据所学可知,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总的来说是“两头较好,中间较差;既有巨大成就,也有严重失误”。故应选A。15在近代无锡农村的一户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里,最可能出现的洋货是A咖啡 B面包 C洋酒 D洋火【答案】D考点:近代社会习俗的变革。ABC项都不是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能够得到的,D项正确,洋火进入到了一般的家庭。16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内容是 A提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上 B首

11、次阐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决定开办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十四个港口城市【答案】C考点:十四大。本题属于识记题,对党的历次代表大会的主要内容要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明确每一次大会的最重要内容。17.1978年以后,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强调在管理上的宏观调控C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方式 D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答案】D考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国有企业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故选D。18.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

12、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 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 D使土著人信仰基督教【答案】D考点:仔细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从题目中可以看到,所谓“带去光明” 是指上帝的光明,所以指向土著人传播天主教。使非天主教徒皈依天主教, 是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 19新航路的开辟对后世产生的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增长B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开始疯狂的海外殖民掠夺C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相互隔绝的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

13、创造了条件D 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推动了科学的进步【答案】C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本题是最佳选择题,四个选项都是新航路开辟对后世产生的影响。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两个大的影响是A项、C项,它们是并列的,都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趋势。A项是对欧洲的影响,是区域性的影响。C项是对世界的影响,而且影响至今。B项是当时最直接的影响,D项不是对后世最深远的影响。正确答案为C。20新航路开辟后,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序幕,其扩张手段不包括A.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 B.建立殖民据点 C.进行黑人奴隶贸易 D.倾销工业品【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能力。在西欧殖民扩张早期,采用的手段包括直接建立商业据点,组建商业公

14、司,进行黑奴贸易等;后期才大规模输出工业产品 21“英国人安东尼培根是一名奴隶贩子,丛1768年开始就从事黑奴贸易尽管很多黑人死于途中,每趟获利仍高达百分之几百。这样在八年中,他竟赚了76000英镑,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他用这笔钱在英国开了一家铁厂,几年以后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铁厂之一,他本人也成为著名的企业家。”对这段材料的认识中最准确的是A黑奴贸易使英国商人获利丰厚B殖民者从非洲抢夺了大量劳动力C黑奴贸易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D黑奴贸易具有血腥性【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材料主要讲述了黑奴贸易与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即通过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原

15、始的资本积累。所以C项正确,BDA不符合题意。22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段话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的扩展B蒸汽机的发明C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D分工的发展和劳动工具的专门化【答案】C考点: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A项“原料产地”和D项材料中都没有涉及;B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的发明;故选C。23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生

16、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是指A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B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C资本家加强了对生产价格和市场的控制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答案】B 考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A内容不全面可排除。C与题目“生产关系”这一要求不符合。D出现在20世纪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后。只有B符合题意。241929年,一场空前规模的经济危机席卷美国。下列不属于美国经济危机爆发后表现的是A银行倒闭 B企业破产 C人们纷纷投资股票 D失业人数激增【答案】C考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C项明显错误,说法与事实相反,人们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造成股市崩溃。故选C。25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

17、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答案】D考点:罗斯福新政。本题是一道情境性选择题,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项目及其相关措施。要求准确理解图片和文字叙述所构建的材料情境的含义,从而找到具体措施的对应项目。本题属于中等难度题。26二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仅用十多年时间就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大国。这主要得益于当时的阿登纳政府采用了一种适合本国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通常被称为A社会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混合市场经济

18、 D政府主导型经济【答案】A考点:战后联邦德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战后联邦的国的实行的经济模式被称为社会市场经济,故选A。BCD项都不符合事实。27随着里斯本条约的正式实施,欧盟首位总统已于2010年1月1日正式走马上任,这标志着欧洲政治一体化进入一个新阶段。欧洲一体化进程之所以能克服困难不断前进,在于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推动力。推动欧洲实现政治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是A二战后法德的和解 B联合应对苏联的威胁C西欧经济实力的增强 D共同解决全球化带的冲击【答案】C考点:欧洲一体化进程。本题考查欧洲政治一体化的原因,经济一体化直接推动政治一体化,故选C。28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

19、传这样的说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 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 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理解。由“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得知农民对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选项中只有B项符合题意。所以选B。29欧元的出现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便于欧洲各国贸易往 B与美元的垄断地位抗衡C欧洲统一局面的出现 D欧洲一体化的体现【答案】D考点:欧元。A项本身说法正确,但是不是实质问题;B项无法体现;C项说法

20、错误;D项正确,欧元是欧洲一体化的体现。30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国际恐怖活动 B毒品走私 C全球变暖 D人口爆炸【答案】C考点: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析题干,恩格斯强调的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的极大破坏导致人类自己也深受这种破坏之害。分析各个选项,A、B、D所述都是人类世界自己的矛盾,与自然界没有关系,只有C项所述的自然界的重大变化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问题,所以答案为 C。丘北县民族中学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答题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

21、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二、材料分析题(共40分)31、(10分)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是商品经济活力逐渐增强的表现,但在封建社会中,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没有新的突破。材料一 “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材料二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嘉靖间倍之”。到乾

22、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 岳麓版高中教材材料三 西方的经济发展总的说是“渐进”的,而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中国很长的历史都是中央集中行政管理与小农自主生产相结合。这种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集中的行政管理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宋代城市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2分)(3)纵观中国历史,概括指出“这种模式”“阻止任何除农业以外的新尝试”的表现和影响。(4分)【答案】(1)特点: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2分)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分)(

23、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答出两点可得2分)(3)表现和影响: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影响了商品经济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正常的对外交往。(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4分)考点:中国古代经济。(1)北宋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彻底打破了坊市的界限,商店可以随处开设。“无论四时皆然”说明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酒楼歌馆” 说明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说明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

24、嘉靖间倍之”。 “居民百倍于昔”说明人口显著增加。(3)“这种模式”是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相结合,结合所学知识,明清时期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影响了商品经济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正常的对外交往。32、(15分)在高中学习阶段,历史老师指导同学们结合课本知识,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活动。小雯同学首先结合课题,从学校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到了两组相关图片(材料一),小华同学对陆路交通工具的变迁情有独钟,也将收集到的图片和文字材料与大家共享(材料二)。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一些闭塞的地区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

25、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中国的现代化的进程。周积明最初的纪元请回答:(1)材料一两组图片反映了社会生活变迁的哪两个方面?(2分)(2)小雯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采用了什么有效的方法和途径?(2分)你对此还有什么好的建议?(2分)(3)观察材料二,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近代新式交通工具有什么进步之处?(4分)(4)根据材料三,归纳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5分)【答案】(1)服饰(装)和婚姻礼俗。(2分)(2)通

26、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比较的方式。(回答其中2点即可)(2分)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回答其中2点即可)(2分)(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回答其中2点即可)(4分)(4)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回答其中2点即可)(5分)考点:近代生活习俗与交通的变化。(1)根据材料一可以很容易得出答案:服饰和婚姻习俗的变化。(2)此问考查历史研究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图书馆收集资料;

27、通过互联网收集资料;分类比较的方式。(3)与传统交通工具相比,现代交通工具具有速度快、运力大、费用低等特点。(4)根据材料可以分析得出,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打破了一些闭塞地区的落后状态,带来了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等,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寻求即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

28、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请回答: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2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2分)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1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

29、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这一趋势(进程)同时还存在哪些问题?(3分)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2分)【答案】.三幅图片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2分)。“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2分)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1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

30、、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分,对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2分)。考点:经济全球化。(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幅图片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再回答中国与世贸组织的关系。(2)注意题干信息“希望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

31、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对策。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CDBCABAA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CADCDDC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CCBCDACBDC31、(10分)参考答案(1)特点:商业活动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2分)饮食服务娱乐设施比较完备,城市经济职能增强。(2分)(2)原因:交通要冲;手工业、商业发达;城市人口增加。(答出两点可得2分)(3)表现和影响:重农

32、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影响了商品经济发展;闭关锁国,阻碍了正常的对外交往。(4分,每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4分)32.(1)服饰(装)和婚姻礼俗。(2分)(2)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比较的方式。(回答其中2点即可)(2分)还可以通过调查、采访、分析比较等方式。(回答其中2点即可)(2分)(3)交通运输更为便捷、牵引动力发生变化、更有利于国计民生(或速度更快、运力更大、费用更低廉等)。(回答其中2点即可)(4分)(4)进一步打破了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束缚,加强了各地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交流,促进了先进观念、知识技术等传播,推动了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推动了

33、中国近现代化进程。(回答其中2点即可)(5分)33、.三幅图片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3分)。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1分)。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2分)。“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2分)中国2001年加入该组织。(1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1分)存在哪些问题: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竞争的利益失衡,发展中国家资金匮乏、债务沉重、贸易条件恶化、金融风险增加及技术水平落后,其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方面面临空前的压力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环境污染、人口爆炸、能危机、粮食短缺、传染病横行、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问题日益突出,影响全人类的根本利益,直接涉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3分,对两点或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建议: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制定合理对策,在积极主动参与中谋求发展(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