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19554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1页
第21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徐州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生物周练(一)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15题,每题2分,共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经高尔基体加工后,与高尔基体膜内表面受体结合,启动囊泡形成。细胞内某基因发生突变,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不能发送到胞外。据此推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不可能是A推动囊泡运输B启动高尔基体出芽C参与分泌蛋白共价修饰D参与分泌蛋白构象最终形成【答案】A【解析】: 若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是推动囊泡运输,则细胞内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无法推动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运输到高尔基体,不会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A错误;若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是

2、启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则细胞内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无法启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B正确;内质网合成的分泌蛋白,经高尔基体加工后,与高尔基体膜内表面受体结合,启动囊泡形成,若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是参与分泌蛋白共价修饰,则细胞内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分泌蛋白无法经过高尔基体的进一步加工,进而无法启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C正确;分泌蛋白构象的最终形成是在高尔基体完成,若该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是分泌蛋白构象的最终形成,则细胞内该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高尔基体中分泌蛋白堆积,D正确。PS: 无论是内质网还是高尔基体,形成囊泡进行蛋白质运输传送的前提是

3、这样的: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对其中的蛋白质进行必要的加工后,被内质网膜或高尔基体膜识别后才能形成囊泡;囊泡形成后再以“出芽”的形式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上断裂出来。其中的加工包括某些基团的共价修饰、蛋白质构象的形成,包括糖链连接到蛋白质上等。如果加工不完整、构象不正确,都不能形成囊泡运输出内质网或高尔基体。2下列关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在能看到约5个细胞的高倍视野中统计不同时期细胞数,以比较各时期时长B实验在诱导加倍成功的细胞内可见散乱排列的染色体C实验和实验的装片制作流程相同D实验和实验中根尖解离不充分会导致细胞重叠【答案】A

4、【解析】实验应该是在能看到约50个细胞的高倍视野中统计不同时期细胞数,以比较各时期时长,具体内容见必修一书本第116页的实验,A错误;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都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但不影响着丝点的分裂,因此,实验后期染色体数目虽然加倍,但缺乏纺锤体的牵引,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散乱排列,B正确;实验和实验的装片制作流程相同,均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C正确;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如果根尖解离不充分会导致细胞重叠,从而影响观察,D正确。3植物细胞膜磷脂双分子层对水有一定的通透性,但研究发现大量的水通过细胞膜上的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下列关于水通道蛋白与植物体内水分代谢关系的叙述

5、,错误的是A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叶片气孔更易开放B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C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在缺水条件下更易发生萎蔫D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细胞伸长生长速度降低【答案】B【解析】水分子跨膜运输的方式有两种,一是自由扩散,依赖于膜两侧的水分子相对含量梯度;二是协助扩散,需要依赖膜上水通道蛋白的协助。保卫细胞吸水膨胀会使气孔开放,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水更容易进出细胞,所以气孔更容易开放与关闭,A正确;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水进出细胞受阻,所以在高渗溶液中质壁分离的过程会减慢,但依旧会发生质壁分离,B错误;水通道蛋白活性增强的植物,水更容易进出细

6、胞。在缺水条件下,水容易离开细胞,保卫细胞失水,气孔关闭,植物表现出萎蔫,C正确;细胞代谢的程度与细胞内自由水的相对含量密切相关,水通道蛋白活性减弱的植物,水进出细胞受阻,细胞代谢受到影响,所以生长速率会减慢,D正确。PS:气孔是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当保卫细胞吸水时,气孔开放;当保卫细胞失水时,气孔关闭。4某农场技术员对作物种子发育过程中有机物积累及转化进行动态监测。关于检测方法及出现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嫩大豆种子切片苏丹染液染色显微镜观察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B嫩小麦籽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碘液观察被染成深蓝色的淀粉C嫩花生种子加水研磨加双缩脲试剂依据紫色反应检测蛋白质D嫩甜玉米籽

7、粒加水研磨离心取上清液加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检测还原糖【答案】B【解析】利用颜色反应鉴定相关有机物的原理是: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水浴加热下出现砖红色沉淀,鉴定材料需富含还原糖且无颜色干扰;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只要有两个及以上的肽键即可呈现紫色反应;脂肪颗粒可与苏丹III染液反应生成橘黄色颗粒;碘液检测淀粉,呈现蓝色。嫩大豆种子中含有脂肪,切片后经苏丹染液染色,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内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A正确;嫩小麦籽粒中含有淀粉,但含量低且淀粉很难溶于水,所以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几乎不含淀粉,加碘液后无法呈现深蓝色,B错误;嫩花生种子中含有蛋白质,双缩脲试剂检测出现紫色,C

8、正确;嫩甜玉米籽粒加水研磨并离心后的上清液中含有还原糖,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D正确。5一位30岁男性患者,2天前因不洁饮食出现腹痛、腹泻,入院后被诊断为细菌性痢疾,部分检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生理指标测定值正常值腋下体温()389360374白细胞计数(L-1)135109(410)109血钠浓度(mmolL-1)180140160A患者的体温维持在389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B发病期间患者会因为腹泻出现脱水,因此血钠浓度升高C发病期间患者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体内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D患者的体温升高是由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答案】D【解析】由于患者体温一直维

9、持在38.9相对稳定,因此产热量等于散热量,A正确;患者因腹泻出现脱水,体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血钠浓度也升高,B正确;患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患者的尿液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恢复正常,C正确;由于患者体温维持不变,说明其体温调节中枢仍然发挥作用,因为患者被诊断为细菌性病疾,其体温升高是机体对疾病的反应,有利于免疫系统正常工作,是一种病理性体温升高,不是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所致,D错误。6T淋巴细胞不但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在体液免疫应答中亦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B环孢霉素A能使T淋巴细胞增殖

10、受阻,可减弱免疫排斥反应C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完成体液免疫D艾滋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受HIV攻击后,机体免疫监控和清除功能受损,易患癌症【答案】C【解析】T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A正确;T淋巴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统称特异性免疫)中均发挥作用,当环孢霉素A使T淋巴细胞增殖受阻时,可导致免疫系统处于无免疫状态或弱免疫状态,因此,可减弱免疫排斥反应,B正确;T淋巴细胞通过释放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而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发挥体液免疫功能;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毒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

11、裂解死亡,完成细胞免疫,C错误;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而T细胞是细胞免疫的核心功能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的T淋巴细胞受HIV攻击后,机体免疫的监控和清除功能受损,不能及时清除体内衰老、病变的细胞,易患癌症,D正确。7仙人掌肉质茎表面密集的硬刺可以抵御动物摄食。科学家对某地区仙人掌进行多年研究,发现其肉质茎上硬刺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刺密度过低或过高的类型很少。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野猪喜食少刺的仙人掌,土蜂一般将卵产到多刺的仙人掌中,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土蜂选择多刺的仙人掌产卵,此类仙人掌易被大量土蜂幼虫取食而死亡B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使得此地仙人掌肉质茎上刺的密度保

12、持相对稳定C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压力会促使此地仙人掌加速分化形成新种D若土蜂在少刺的仙人掌产卵,其幼虫会在野猪取食仙人掌时被吞食【答案】C【解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共同进化。共同进化的结果是形成了生物多样性,即基因(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土蜂选择多刺的仙人掌产卵,其幼虫以肉质茎为食,因此多刺的仙人掌易被土蜂幼虫取食而死亡,A正确;题意显示,仙人掌肉质茎上硬刺密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刺密度过低或过高的类型很少,可推测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使得此地仙人掌肉质茎上刺的密度保持相对稳定,B正确;土蜂和野猪的双重选择压力会促使此地仙人掌的刺

13、密度保持相对稳定,而不是快速进化为新种,C错误;野猪喜食少刺的仙人掌,因此可推测若土蜂在少刺的仙人掌产卵,其幼虫会在野猪取食仙人掌时被吞食,D正确。8KIF18A是以微管(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为轨道的驱动蛋白,在细胞内依赖ATP影响微管末端动态不稳定性,从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挥功能。结合下图,说法不正确的是(分裂间期分为G1、S和G2期,其中S期为DNA复制时期)AKIF18A对于纺锤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BKIF18A在G1期表达较高,在G2/M期表达量降低CKIF18A与线粒体在M期均较为活跃DKIF18A可促进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答案】B【解析】细胞周期分为两个阶段:分裂间期和分裂

14、期。分裂间期主要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或细胞两极的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色体,纺锤丝牵引着丝点移向两极。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由图可知,KIF18A在分裂期发挥作用,又根据题意,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KIF18A是以微管为轨道的驱动蛋白,因此对于纺锤体形态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G1期

15、为DNA合成前期,为DNA复制做准备,G2期为合成后期,为M期做准备,KIF18A主要在M期发挥作用,因此KIF18A在G2以及M期表达较高,B错误;纺锤丝在M期不断运动,需要消耗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所以KF18A与线粒体在M期均较为活跃,C正确;KIF18A是以微管(纺锤丝由微管蛋白组成)为轨道的驱动蛋白,纺锤丝牵引染色体排列到赤板的位置上,所以KIF18A可促进染色体排列到赤道板上,D正确。9黑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生性胆小、机警,常在具有隐蔽条件的湿地及周边地区涉水觅食,主要以小鱼、蛙、昆虫等为食。加强湿地的科学管理可促进黑鹳种群数量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减少湿地

16、及周边地区环境污染,能降低黑鹳死亡率,使种群数量增加B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C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水平有助于增加黑鹳种群数量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若只标记成鸟会导致黑鹳种群数量统计结果偏小【答案】D【解析】减少环境污染会使黑鹳的生存环境更加适宜,其死亡率降低,从而使种群数量增加,A正确;减少湿地及周边的水产养殖活动,可为小鱼、蛙、昆虫等增加生存空间,使它们种群数量增加,进而为黑鹳提供较多的食物来源,B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了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提高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使黑鹳的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使黑鹳生活的环境更加适宜,这些都有助于增加黑鹳

17、的种群数量,C正确;标志重捕法的公式为:种群中个体数(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第二次重捕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只标记成鸟,而不标记幼鸟,那“第一次捕获并标记的个体数”就是标记的成鸟数,对应比例相当,不影响最终计算出的个体总数,即黑鹳的种群数量统计结果不会有大的偏差,D错误。PS:(2020镇江期末)研究人员在对某淡水养殖湖泊研究后,绘制了该湖泊中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虾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标记,第二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并计数,则最终调查的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将 无明显差异 (填“明显偏大”、“明显偏小”或“无明显差异”

18、)。10猕猴为某岛屿生境中重要的动物类群,近40年调查发现猕猴种群最初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目前岛屿各区域均有分布。根据己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猕猴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B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猕猴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的关键因素C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分布类型为均匀型D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环境容纳量降低,猕猴遗传多样性将下降【答案】C【解析】种群数量变化的类型主要有增长、波动、下降(甚至灭绝)三种类型,其中增长类型又可分为“S”型增长和“J”型增长。“S”型增长曲线表示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种群增长速率在各阶段

19、不同,随着时间的增加,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S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环境条件是资源和空间有限,存在天敌,种群数量增长受种群密度制约。“J”型增长曲线表示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J型曲线实现的条件是:资源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根据题干信息,目前猕猴数量约1200只,以及未来60年的猕猴数量有增长但增长幅度较前40年在减缓,由此可知目前该岛屿猕猴种群增长速率呈下降趋势,A正确;根据前40年获得的数据模拟理想条件下未来60年的数量变化,但预测数据并没有出现理想条件的“J”型增长,显然地理环境封闭是限制种群数量持续

20、增加的关键因素,B正确;最初猕猴集中分布于岛屿西南一侧,随后逐渐在整个岛屿的各区域均有分布,但并不意味着就是均匀分布,C错误;若该岛屿生境遭到破坏,猕猴的环境容纳量降低,猕猴种群数量减少,因此其种群的基因库会减小,即遗传多样性下降,D正确。PS:种群的空间分布型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均匀分布:指种群内的各个个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均匀的距离。自然界中均匀分布罕见。 成因:种群内个体的竞争,竞争阳光、土壤养分、土壤水分等; 生物个体分泌有毒物质于土壤中,以阻止同种植物幼苗的生长,或人为干预。随机分布:指每一个体在种群领域中各个点上出现的机会相等。每个个体的出现都有同等的机会。这种分布在自然界中

21、不常见。 成因:最主要的是在资源和空间充足、较均匀时常呈此分布;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等。集群分布:指种群内个体分布不均匀,会形成许多密集的团块状。集群分布是最常见的类型。 成因:环境资源分布不均与,富饶与贫乏相嵌或微地形的差异。11生物大分子之间的相互结合在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与DNA结合后都能调控基因表达BRNA聚合酶与起始密码子结合启动转录的起始CRNA与蛋白质的结合在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DDNA与RNA的结合可发生在HIV中【答案】C【解析】 DNA和DNA水解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结合后,DNA被催化分解,无法调控基因表达,A错误;起始密码子位于m

22、RNA上,是编码起始氨基酸的三个碱基。启动子位于基因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序列,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形成转录复合体,转录由此开始。B错误;RNA主要分为:mRNA、tRNA和rRNA,其中rRNA与蛋白质组成核糖体,在翻译过程中mRNA、t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所以RNA与蛋白质的结合在细胞生物中普遍存在,C正确;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内的代谢系统和营养物质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DNA与RNA的结合(逆转录时)发生在宿主细胞中,D错误。12野生动物园圈养草食性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可以用粪食性金龟进行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3、A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B金龟的食物来自于草食性动物,处于生态系统的第3营养级C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草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D金龟的活动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答案】A【解析】生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以及动物的性外激素等,都属于化学信息,因此粪便的气味吸引粪食性金龟属于化学信息传递,A正确;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草食性动物是第二营养级,粪食性金龟以草食性动物的粪便为食,属于分解者,不参与构成由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故不属于捕食食物链中的任何营养级,B错误;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即植物

24、所同化的能量,所以粪食性金龟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来源于植物所同化的能量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是:下一/这一营养级同化量 100%,在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之间。金龟将动物的粪便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这些物质又被植物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促进了营养物质的循环,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但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13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对细胞分化具有调控作用。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多种类型的癌细胞中发生了抑癌基因的过量甲基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内

25、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B甲基化的启动子区更易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C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D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答案】B【解析】补充相关知识:细胞癌变的原因:外因:主要是三类致癌因子,即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内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DNA的CpG岛(CpG岛主要位于基因的启动子和外显子区域,是富含CpG二核苷酸的一些区域, CpG是胞嘧啶(C)磷酸(p)鸟嘌呤(G)的缩写),DNA甲基化

26、通过DNA甲基转移酶来完成,如下图所示: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个体的生长、发育、基因表达模式以及基因组的稳定性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且这种修饰在个体发育和细胞增殖的过程中是可以稳定传递的。DNA甲基化可分为高甲基化和低甲基化,高甲基化意味着被甲基化的基因沉默,低甲基化意味着该基因的激活,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的大量医学研究表明,DNA异常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细胞癌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异常的DNA高甲基化还是低甲基化都会导致基因的表达异常,从而促进了癌症的发生。例如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正常细胞的某些抑癌基因和DNA修复基因启动子区域的CpG岛会出现甲基化水平的升高(高

27、甲基化),使得抑癌基因沉默和修复基因失活,因而丧失对肿瘤发生的抑制作用,同时基因损伤增加。DNA的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机制如下图所示:研究DNA甲基化在肿瘤预防和治疗上具有重要意义:DNA甲基化是一种表观遗传修饰,与基因突变不同,表观遗传学的改变大都是可逆的,因此,通过检测DNA 甲基化可以提前发现癌变,通过纠正DNA 甲基化异常则可能逆转细胞的恶变。比如利用甲基化酶抑制剂抑制甲基化的发生,进而改变细胞的表观遗传学状态可能是治疗癌症的一条新途径。综上所述分析: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CH3),细胞的内外环境因素均可引起DNA的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进而调控细胞

28、分化,A正确;从题目图中可以看出,基因包括启动子、转录区域、终止子等部分,启动子和转录区域为基因中不同的区段,基因启动子区域被甲基化后,会抑制该基因的转录,因此甲基化的启动子区不利于暴露转录模板链的碱基序列,B错误;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后,抑癌基因不能正常表达,会导致细胞不正常增殖,C正确;某些DNA甲基化抑制剂,可以抑制抑癌基因过量甲基化,阻止细胞癌变,可作为抗癌药物研发的候选对象,D正确。14孟买血型是由两对等位基因I/i(位于第9号染色体)和H/h(位于第19号染色体)相互作用产生的,使ABO血型的表型比例发生改变,其机理如下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两

29、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B血型表现的基础C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D根据ABO血型可以明确判断亲子关系【答案】D【解析】图示可知,H基因的表达的是IA、IB基因能够表现的基础,即只有H基因表达了,才能有A型血、B型血、AB型血以及O型血。其中IA_ H_表现为A型血,IB_ H_ 表现为B型血,IA IB H_表现为AB型血,iiH_表现为O型血。如果没有H基因,则均表现为O型血,即_ _ hh。由题图可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由图可知,凡是基因型为_ _ hh的个体都是O型血,说明H基因表达的产物是A

30、、B血型表现的基础,B正确;基因型为_ _ hh和iiH_的个体都是O型血,父母均为O型血时,可生出B型血的后代,如IBIBhh与iiHh,C正确;由图可知,与血型相关的基因型有多种,不同基因型的亲本可能生育出具有相同基因型的后代,所以亲子鉴定时,不可以只根据血型来判断亲子关系,D错误。15.下图表示牛胚胎移植的流程,其中表示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过程注射相关激素,使供、受体同期发情B. 过程注射促性腺激素,达到超数排卵的目的C. 过程主要涉及人工授精和从卵巢中冲取胚胎D. 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图中表示同期发情处理,需要对供体母牛和受

31、体母牛注射相关的激素如孕激素,A正确;表示超数排卵处理,需要对供体母牛注射促性腺激素,B正确;表示人工授精和冲卵,冲卵是指从供体母牛的子宫内冲取早期胚胎,C错误;表示胚胎的收集、检查和培养,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合移植的胚胎,D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5题,每题3分,共计15分。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6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的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以及群落内生物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根据以上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春天草原返青,秋天草木枯黄,这些都不属于广义群落结构的范畴B农田

32、、鱼塘、园林等群落结构的形成过程中,人为因素起着重要作用C当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种间关系、物种的丰富度将不再变化D群落的结构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受多种因素影响,处于动态变化中【答案】BD【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演替。演替的种类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

33、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春天草原返青,秋天草木枯黄,这是群落在时间上的配置(即季相变化),属于广义群落结构的范畴,A错误;人类的许多活动会影响着群落的演替,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在人工群落的建设过程中,人为因素起到了很关键的影响作用,B正确;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空间结构等达到相对稳定,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于动态平衡之中,C错误;由于外界环境因素以及群落内部因素是在不断变化的,必然会导致群落的结构也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动态的,D正确。17细胞周期在调控因子的严

34、格调控下沿着G1期(DNA合成前期)、S期(DNA合成期)、G2期(DNA合成后期)和M期(细胞分裂期)四个阶段有条不紊地运行。为了探究细胞周期运行的调控机制,研究人员取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了融合实验,获得如下结果。下列推论正确的是细胞融合的组合方式融合细胞中的现象M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M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S期细胞和G1期细胞原G1期细胞核中DNA进行复制S期细胞和G2期细胞原G2期细胞核中DNA没有启动复制A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B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C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M期细胞

35、染色体DNA不会复制D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原S期细胞中染色质不会凝缩【答案】ABC【解析】M期和G期细胞融合后,原G1期细胞中染色质出现凝缩,说明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A正确;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后,原G1期细胞中DNA进行复制,说明S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DNA复制的调控因子,B正确;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由于M期细胞中染色体已经高度螺旋化,而DNA要发生复制首先必须解开双螺旋结构,这在染色体高度螺旋化的状态下无法实现,所以原M期细胞染色体DNA不会复制,C正确;将M期细胞和S期细胞融合,由于M期细胞中存在能诱导染色质凝缩成染色体的调控因子,所以,原S

36、期细胞中染色质会发生凝缩,D错误。18GLUT是人体某细胞的转运葡萄糖的载体蛋白其作用过程如图1所示。葡萄糖的转运速率与葡萄糖浓度的关系如图2所示,实线表示仅葡萄糖存在的情况,虚线表示同时存在稳定浓度的半乳糖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GLUT顺浓度梯度转运葡萄糖构象发生了改变,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B动作电位产生时钠离子内流也需要载体蛋白参与C半乳糖的存在对葡萄糖的转运有抑制作用原因可能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竞争性结合GLUTD组织细胞膜上GLUT的数量减少可能会引起机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多 【答案】ACD【解析】由图1可知,葡萄糖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时需要GLUT(葡萄糖载体蛋白)的协助,这是一种协助扩

37、散的运输方式,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而且每次转运时都会发生自身构象的改变,A正确;动作电位发生时主要涉及Na+大量内流,此过程需要Na+通道蛋白的开放,而不是载体蛋白,B错误;由图2可知,当仅有葡萄糖存在时,随着细胞外葡萄糖浓度的不断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速率先增加后达到饱和,这是受到了细胞膜上GLUT数量的限制。当同时存在稳定浓度的半乳糖时,葡萄糖的转运速率要低于仅有葡萄糖存在时,说明半乳糖的存在抑制了葡萄糖的转运,这可能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竞争性结合了GLUT,C正确;若组织细胞膜上GLUT的数量减少,会导致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量减少,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高血糖会

38、作用于胰岛B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加快合成分泌胰岛素,具体机理如图所示,D正确。PS:有关载体(转运蛋白)的说明:细胞膜上有两类主要膜转运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的主要区别:1.以不同的方式鉴别转运对象:通道蛋白主要转运带电荷的小分子,主要是一些离子;载体蛋白能与其结合位点相适合的小分子; 2.载体蛋白的转运过程伴随着自身构象的改变; 3.载体蛋白介导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通道蛋白只介导被动运输。19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简称APL)是最凶险的一种白血病,98%的患者致病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多数APL患者体内在发生这种变异的过程中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B大多数

39、APL患者体内发生变异的结果是两个不同的基因相接形成新的融合基因C由于经历了细胞分化,早幼粒细胞与血细胞中的DNA和RNA均存在较大不同D降解PML-RARa基因转录的mRNA或抑制过程均有利于缓解病情【答案】AB【解析】 图示表示基因的表达过程(包括转录与翻译),表示癌细胞重新分化为正常细胞过程。由图可知,15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上部分片段发生了交换,这是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类型,这种变化导致15号染色体上的PML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RARa基因发生新的融合而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该融合基因表达出的PML-RARa融合蛋白会抑制正常的细胞分化,从而引发细胞癌变,导致人患急性早幼

40、粒细胞白血病。在染色体易位过程中存在DNA片段的断裂和连接,因此会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与形成,A正确;染色体易位可以导致两个不同的基因相接形成新的融合基因,如图中PML-RARa融合基因的形成,B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分化过程不改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DNA,但不同基因的表达会转录出不同的mRNA,进而翻译出不同的蛋白质,所以早幼粒细胞与血细胞中的DNA相同,RNA存在较大不同,C错误;治疗APL的思路有:抑制过程或者降解PML-RARA基因转录出的mRNA而减少PML-RARa融合蛋白的产生;或者诱导过程的发生,使更多的癌细胞转变成血细胞,从而缓解病情,D错误。20苯丙酮尿症是由

41、PH基因编码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异常引起的一种遗传病。已知人群中染色体上PH基因两侧限制性内切酶Msp酶切位点的分布存在两种形式(图1)。一对夫妻婚后生育了一个患有苯丙酮尿症的孩子,号个体再次怀孕(图2)。为确定胎儿是否正常,需要进行产前诊断,提取该家庭所有成员的DNA经Msp I酶切后进行电泳分离,并利用荧光标记的PH基因片段与酶切片段杂交,得到DNA条带分布情况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B号个体23Kb的DNA条带中一定含有正常pH基因C推测号个体一定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D号个体为PH基因杂合体的概率为2/3【答案】AC【解析】根据题意和图2分

42、析可知:为患病女孩,而其父母正常,说明苯丙酮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号分别为杂合子、杂合子、隐性纯合子。再结合图3电泳DNA条带分布情况可知,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含有正常pH基因,一条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A正确;号个体体内含有两条23Kb的DNA条带,都是异常隐性pH基因,一条来自号个体,一条来自号个体。、号个体体内均含有一条23Kb的DNA条带,一条19Kb的DNA条带,因此,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一定含有异常隐性pH基因,则19Kb的DNA条带肯定是正常pH基因,B错误;号个体体内含有的23Kb的DNA条带应该来自号个体,所以可能含有异常隐性p

43、H基因,也可能含有正常pH基因,19Kb的DNA条带来自号个体,就含有正常pH基因,所以号个体可为显性纯合子或杂合子,其一定不是苯丙酮尿症患者,C正确;而号个体已经是一个胎儿了,所以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2,D错误。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6题,共计55分。21.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被建筑物或冠层叶片遮挡阳光的情况,为了探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研究人员首先测定了不同遮阴环境中光合有效辐射(P)以及蓝光(B)、红光(R)在光合有效辐射中所占的比例。然后,将生长一致的某种盆栽植物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生长数周,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如表所示。环境条件

44、光合有效辐射(P)(molm-2s-1)蓝光比例(B/P)红光比例(R/P)叶绿素a含量(mgg-1)叶绿素b含量(mgg-1)阳光直射10500025039121028建筑遮阴1160036029145039冠层遮阴800033027158045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后ABC三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及其生理意义是 叶绿素含量上升,有利于吸收光能,适应遮光环境 ,B、C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b比例更适应遮阴环境,原因是 遮阴环境中蓝光比例较大,叶绿素b比叶绿素a对蓝光的吸收峰值更高,因此B、C组叶绿素a/b比例小于A组,在遮阴环境中能吸收、利用更多的光能 。(2)将实验后的A、B、C

45、组植物同时置于建筑遮阴环境中,三组植物叶绿体中生成ATP和NADPH最多的是 C 组。(3)将一定数量的实验后B组植物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进行同样时长的光合作用,取叶片做脱色处理,在碘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取出观察,着色最深的是处于 阳光直射 环境中的叶片。(4)植物体一些新生嫩叶经常会遇到被其他叶片部分遮挡的情况。研究发现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一个叶片左、右两部分的叶肉细胞输出的生长素会分别沿着该侧的叶柄细胞向下运输(如图所示)。据此推测,图中被遮挡嫩叶叶柄生长状态发生的变化是 向右侧弯曲生长 ,其原因是 右侧光照导致生长素向下运输量减少,造成右侧生长速度低

46、于左侧 ,这种生理反应的意义在于 减少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本实验目的是为研究植物对遮阴的反应,故实验的自变量为有无遮阴及遮阴程度,因变量为叶绿素含量及光合辐射等指标。(1)A、B、C三组的环境条件分别为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环境中光照减弱,光合有效辐射减弱,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多。叶绿素含量的上升,有利于吸收光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是植物对弱光环境的一种适应。从表格数据还可以得知:由于遮阴环境中蓝光比例较大,叶绿素b比叶绿素a对蓝光的吸收峰值更高,见右图,B、C组叶绿素a/b比例小于A组,在

47、遮阴环境中能吸收更多的光能 ,因此B、C组植物叶片中叶绿素a/b比例更适应遮阴环境。(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ATP和NADPH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一般而言,叶绿素含量越高,光反应越强,故三组植物叶绿体中生成ATP和NADPH最多的是叶绿素含量最高的C组。(3)将叶片做脱色处理后在碘液中浸泡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检测淀粉的产量,光合作用强度越大,则淀粉的量越多。若实验后将B组植物分别置于阳光直射、建筑遮阴和冠层遮阴环境中,这三组的起始叶绿素含量和比例相同,此时光照强度越强,光合有效辐射越大,光合作用越强,暗反应合成的(CH2O)等有机物越多,着色越深,所以着色最深的是处于阳光直射环境中的叶片。(4)

48、图示植物叶片左侧被遮挡,右侧能接受光照,根据题干信息:光照会引起植物细胞内生长素含量减少。所以会导致被遮挡叶片的右侧生长素含量少于左侧,随后生长素发生极性运输至叶柄部分,进而导致叶柄右侧生长素少于左侧,造成右侧生长速度低于左侧,故植物叶柄表现为向右侧弯曲生长;叶柄向右侧弯曲生长,可以减少叶片被遮挡的面积,所以该生理意义在于可减少叶片之间的相互遮挡,增大光合作用的有效面积,提高对光能的利用率,增加有机物的积累量。22. 茶树害虫是影响茶叶产量及品质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者调查了管理方式相同的林下茶园(茶树与高68米的乔木马尾松间作)和常规茶园(无树木遮阴)中的害虫叶蝉及其天敌蜘蛛,结果如表所示。茶

49、园类型叶蝉总数(只)蜘蛛总数(只)游猎型蜘蛛丰富度结网型蜘蛛丰富度蜘蛛多样性林下茶园6921542141228常规茶园141099514815回答下列问题:(1)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改变了群落的 垂直结构,其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增强 。(2)林下茶园结网型蜘蛛丰富度显著高于常规茶园的主要原因是 马尾松遮荫,有利于喜阴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衍 。(3)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属于 竞争 关系,要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从环境容纳量(K值)的角度来看,应使叶蝉数量控制在 低于K/2 水平。(4)林下茶园中叶蝉数量只有常规茶园的1/2左右,主要原因是 与常规茶园相比,林下茶园中叶蝉的天敌蜘蛛的种类和数

50、量多,叶蝉的被捕食量增加,处于林下茶园中的叶蝉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5)林下茶园高大的乔木吸引了某种捕食性鸟类到来,这种鸟摄食叶蝉和各种蜘蛛,鸟类进入后林下茶园生态系统中食物链至少有 27 条。【解析】(1)林下茶园将茶树和乔木间作,乔木需要强光照,茶树需要弱光照,林下茶园改变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增加了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增强。(2)蜘蛛喜阴,马尾松遮荫,有利于结网型蜘蛛的生存和繁衍,所以在林下茶园中结网型蜘蛛丰富度显著高于常规茶园。(3)游猎型蜘蛛和结网型蜘蛛都以茶园中的叶蝉为食,两者是竞争关系,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要

51、达到最大防止效果,应将叶蝉数量控制在低于K/2的水平。(4)根据表格,林下茶园蜘蛛总数比常规茶园多,叶蝉的天敌蜘蛛数量和丰富度都增加,天敌数量的增大,降低了林下茶园中叶蝉的环境容纳量,抑制了叶蝉的数量增长。(5)某种捕食性鸟类能够摄食叶蝉和各种蜘蛛,所以鸟类进入后食物链有:茶树叶蝉游猎型蜘蛛鸟类,茶树叶蝉结网型蜘蛛鸟类,茶树叶蝉鸟类,由于游猎型蜘蛛有14种,结网型蜘蛛有12种,故鸟类涉及的食物链至少14+12+1=27条。23哺乳动物胃内分泌细胞分泌的Ghrelin可与分布于下丘脑的受体GHSR-1结合,形成Ghrelin-下丘脑GHSR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为了

52、探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按图1所示方案开展实验,最后测定各组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hrelin蛋白和下丘脑GHSR-1蛋白的水平,计算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NC组各指标水平设置为1)。回答下列问题:(1)胰岛素是 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2)GHSR-1所在细胞为Ghrelin的 靶细胞 。(3)HC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NC组,从胰岛素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 HC组空腹胰岛素水平高,说明长期饲喂高脂饲料使小鼠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 ),导致空腹血糖水平高于NC组 。(4)实验根据 单一变量 原则设置两组对照,其中H

53、C组的作用是 作为HE的对照组,探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高血糖的影响;与NC组对照证明高脂饮食可诱发高血糖 。(5)HC组小鼠血糖水平升高时,Ghrelin蛋白水平下降,降低了饥饿感、减少了摄食量,从而限制血糖进一步升高,这属于机体的 反馈 调节。(6)由实验结果推测, 低脂饮食、有氧运动 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保持血糖水平正常。【解析】根据题图信息,为了研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实验分为三组,NC组是正常饮食组,HC组是高脂饲料组。HE组是先高脂饲料12周,再进行高脂饲料喂养加有氧运动6周。实验测定的数据有各组小鼠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胃组织Ghrelin蛋白和下丘脑GHSR-1

54、蛋白的水平。由图2的结果可知,HC组和HE组的空腹血糖含量和空腹胰岛素含量均高于NC组,但HE组的胃组织Ghrelin蛋白和下丘脑GHSR-1蛋白含量均高于NC组。(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的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2)题干给出的信息是:哺乳动物胃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Ghrelin可与分布于下丘脑的受体GHSR-1结合,所以GHSR-1所在的细胞为Ghrelin的靶细胞。(3)HC组的胰岛素含量高于NC组,但血糖浓度却高于NC组,说明胰岛素没有起到明显的降血糖作用,可能的原因是长时间的高脂饮食产生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受体减少,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导致空腹血糖水平高于NC

55、组。(4)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的高血糖的影响,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进行对照组设置,HC组与HE组比较,自变量是是否进行有氧运动,由此来探究有氧运动对高脂饮食诱发高血糖的影响。HC组与NC组比较,自变量为是否高脂饲料摄入,由此来证明高脂饮食可诱发高血糖。(5)Ghrelin蛋白可与分布于下丘脑的受体GHSR-1结合,形成Ghrelin-下丘脑GHSR信号通路,促进生长激素分泌,调节摄食行为和糖脂代谢。当血糖浓度升高时,机体通过Ghrelin蛋白水平下降,降低了饥饿感、减少了摄食量。从而限制血糖进一步提高,这体现了机体的反馈调节。(6)根据图中数据显示,低脂饮食和有氧运动都有

56、利于维持血糖平衡,因此建议提倡低脂饮食和有氧运动的生活方式。24. 我国约在7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现在水稻已经成为我国广泛种植的重要作物。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对于旱作水稻的生产有重要意义。科学家从拟南芥中获取功能基因HARDY(HRD),并将其转入水稻中过量表达,提高了水稻的水分利用效率。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在获取拟南芥HRD基因过程中,采用了增强子作为筛选工具。增强子是一段能增强与其相连基因转录的DNA序列,将增强子插入到基因组中可得到若干个突变株系。增强子插入到基因外部,可获得基因 激活 突变株;增强子插入到基因内部,可获得基因 失活 突变株。(2)提取拟南芥总RNA,经 逆转录

57、过程获得总cDNA,利用PCR技术选择性扩增HRD基因的cDNA。以上过程依次需要用到 逆转录酶 和 Taq酶 两种工具酶。(3)将HRD的cDNA插入到Ti质粒的 T-DNA 上构建重组载体,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并将HRD的cDNA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为了便于转基因植物的筛选,重组Ti质粒中必需包括 标记基因 。(4)在干旱条件下,野生型(WT)和HRD增强表达的转基因水稻植株A、B(HRDA、HRDB)的根生物量(根系干重)及叶片蒸腾速率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转基因水稻耐旱能力增强的原因包括 转入的基因增强了植物光合作用,使根生物量增加,根对水分的吸收增多 和 转入的基因使植物

58、的蒸腾速率下降,水分的散失减少 。【解析】知识补充:真核细胞基因结构包括非编码区和编码区。非编码区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编码区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外显子能够编码蛋白质,内含子不编码蛋白质。具体结构见下图:(1)根据题干信息,增强子能增强与其相连的基因的转录,所以插入到外部(启动子的上游)可促进基因转录获得基因激活突变株。增强子属于调控序列,插入内部不起作用,甚至有可能破坏基因,获得基因失活突变株。(2)RNA经过逆转录获得cDNA,逆转录要用到逆转录酶,PCR扩增要用到Taq酶。(3)将HRD的cDNA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构建重组载体,Ti质粒上的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DN

59、A上,这样利用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可将HRD的cDNA整合到水稻细胞染色体上。重组Ti质粒应包含标记基因,其作用是供重组DNA的鉴定与选择。(4)由图1可知,转基因水稻的根生物量多于非转基因水稻,根生物量增大,意味着根系发达,根吸水能力增强了,同时由图2可知,转基因水稻蒸腾速率小于非转基因水稻,散失的水分减少,从而使得转基因水稻抗旱能力增强。25.高尿酸血症是由嘌呤代谢紊乱导致的血液中尿酸含量过高而引起的疾病,通常发展成为痛风。科研人员从海洋中获取高产尿酸氧化酶的菌株。(1)菌株筛选具体操作如下:取样:从某北部湾泥土取样,用 C 稀释、静置。A蒸馏水 B清水 C无菌水 D生理盐水富集:吸取上清菌

60、液,加入至经 高压蒸汽 灭菌的培养基中,培养3天。分离:吸取培养液,梯度稀释到10-6。利用 稀释涂布平板或平板划线 法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培养直至出现单菌落。筛选:挑取单菌落,检测酶活力(U),结果如表中所示。(酶活力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mo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菌株12345酶活力(U)100501420100研究人员选择菌株3进行下一步研究,选择的理由是 菌株3酶活力低,说明酶的催化效率高 。 (2)经鉴定菌株3为血红短杆菌。研究者为进一步探究该菌株培养的最优条件,结果如图1、图2所示:(OD600指菌液600 nm处吸光值,可用于反应菌体浓度) 图1 图2实验结果表明血红短杆

61、菌培养的最优条件是 pH 7.0 35 。高三生物学试卷第6页(共10页)(3)现利用获得的血红短杆菌制取了降低血液中尿酸含量的新型药物,从物理性质角度看所需使用的培养基类型及获取药物后的用药方式: 液体培养基、不能口服(采取注射) 【解析】培养基的分类:按物理状态分类:培养基种类特点用途液体培养基不加凝固剂工业生产半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0.20.7%之间)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固体培养基加凝固剂(如琼脂,1.5%2.0%左右)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菌种保藏按功能分类:种类制备方法原理用途举例选择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些化学物质依据某些微生物对某些物质的特殊需求或抗性而设计从

62、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的微生物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鉴别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某种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产生特定的颜色或其他变化鉴别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1)该小题解题的几个关键点知识是:从土壤中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步骤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涂布培养和筛选菌株。取样后应该用无菌水进行稀释;培养基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进行灭菌;分离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或平板划线法。微生物的富集培养一般用液体培养基;分离和鉴别微生物一般用固体培养基。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等特征一般用半固体培养基(这句话仅做了解)。本小题还给出了“酶活力”这个概念,是指在最适条件下,每分钟转化1mo

63、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说明每分钟转化1mol尿酸所需要的酶量越小,酶的催化效率就越高。根据上述分析,不难得出第(1)小题的答案。(2)根据图1和图2,菌株3(血红短杆菌)在pH等于6或7,温度为35时,OD600值最高,可认为此条件下,菌体浓度最大。但本题的最优条件不能写“pH在6和7之间”,因为对于中性条件和略酸性条件,前者更容易操作和控制。所以培养血红短杆菌的最优条件应该是pH 7.0、温度35。(3)这一小题有一个关键限制条件“从物理性质角度看”。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血红短杆菌,一方面能够使血红短杆菌快速繁殖,另一方面更容易从培养液中分离我们的目标产品尿酸氧化酶,故应使用液体培养基。由于大多数

64、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获取药物后应该注射,不能口服。26癌症患者常常免疫力低下,易染上其他疾病,科学家为研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相关研究。(1)癌细胞具有无限 增殖 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 免疫对其进行清除。(2)研究者分析了一批A型流感患者血液中的-干扰素(IFN-,由巨噬细胞产生,能够抑制病毒的生长和繁殖)含量,这些患者中一部分仅患有流感,一部分同时患有肺癌,结果如图1所示,癌症患者血液中-干扰素的含量 低于 仅患有流感的患者,推测癌细胞会抑制巨噬细胞分泌-干扰素。(3)为研究癌细胞是通过与巨噬细胞直接接触还是通过产生某种物质作用于巨噬细胞,研究者

65、将癌细胞和巨噬细胞放在一起培养,同时放置了聚酯纤维膜防止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直接接触,用病毒感染。结果表明,与癌细胞共培养的巨噬细胞,面对病毒感染很弱势,-干扰素含量较低,由此推测癌细胞通过 产生某种物质 抑制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4)进一步研究发现,巨噬细胞产生MEKK2酶在抑制-干扰素表达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为验证MEKK2酶的作用,科学家设计如下实验:组别实验材料实验处理-干扰素含量(pg/ml)对照组1同对照组3感染病毒120对照组2同对照组1植入肿瘤100对照组3同实验组250实验组植入肿瘤240处理所需的实验材料及实验处理应分别选用 ABE 。(填选项前字母)A正常小鼠 BMEKK2酶

66、缺陷小鼠 C植入肿瘤 D. 不含病毒的缓冲液 E. 不含肿瘤细胞的细胞培养液(5)综上所述,请对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这一现象做出解释。 癌细胞产生了一种物质,作用于巨噬细胞,进而作用于MEKK2酶,抑制了-干扰素基因表达 【解析】(1)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的细胞免疫,由效应T细胞与癌细胞密切接触,使癌细胞裂解死亡。(2)对比图示的结果可知,癌症患者血液中-干扰素的含量低于仅患有流感的患者。由此推测癌细胞可能会抑制巨噬细胞分泌-干扰素。(3)将癌细胞和巨噬细胞放在一起培养,同时放置了聚酯纤维膜防止癌细胞和巨噬细胞直接接触,结果该巨噬细胞面对病

67、毒感染很弱势,-干扰素含量较低,意味着即使癌细胞不与巨噬细胞直接接触,也能抑制巨噬细胞分泌-干扰素,由此推测癌细胞通过产生某种物质并穿过聚酯纤维膜抑制了巨噬细胞产生干扰素。(4)对照实验的设置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巨噬细胞产生的MEKK2酶在抑制-干扰素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故自变量是有无MEKK2酶,可设置正常小鼠和MEKK2酶缺陷小鼠进行对照,即处实验材料为正常小鼠,处实验材料为MEKK2酶缺陷小鼠;同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作植入肿瘤和不含肿瘤细胞的细胞培养液两种处理,即处实验处理为不含肿瘤细胞的细胞培养液;各组均感染病毒后,检测-干扰素的含量,ABE正确。(5)综上所述,癌症患者免疫力低下可能是因为癌细胞产生了一种物质,作用于巨噬细胞,进而作用于巨噬细胞产生的MEKK2酶,抑制-干扰素基因表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