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1 课案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2256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1 课案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1 课案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1 课案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6届高三新课标卷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练习:专题1 课案3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WORD版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案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15江西吉安一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时间是哲学中永恒之谜。什么是时间?它意味着什么?离开了人有时间吗?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时间首先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一起的。事物在变迁,生命在流逝,人生极其有限,生活何其短促那么,有没有可能或如何可能去超越它呢?去构造一个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吗?去皈依上帝相信灵魂永在吗?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着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它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在这种哲学背景下,个体生死之谜便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在儒家哲人看来,只有懂得生

2、,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觉到存在。人之所以在走向死亡中痛切感受存在本身,正因为存在本身毕竟在于生的意义。正因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对死亡就可以无所谓甚至不屑一顾。正因为“生”有意义和价值,就让个体生命自然终结而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那哀伤的就并非死而是短促的生时间太快,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这便是儒家哲人所追求的生死理想。生的意义既然只存在于人际关怀的现实群体中,那么,追求个体灵魂的不朽或对感性时空的超越和舍弃,以投入无现实体的神的怀抱,便是不必要和不可能的。如何可以赋予个体所占有的短促的生存以密集的意义,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才

3、是应该努力追求的存在课题。一方面,是沉重地慨叹着人生无常、生命短促,另一方面则是严肃的历史感和强烈的使命感。时间在这里通过人的历史而具有积淀了的情感感受意义,成了依依不舍、眷恋人生、执着现实的感性情感的纠缠物。时间情感化是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它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通由人的情感的渗透,表达了对生的执着,对存在的领悟和对生成的感受。在这里,时间是情感性的,它的绵延或顿挫,它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性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那是机械的框架和恒等的苍白;如果情感没有时间,那是动物的本能和生命的虚无。只有期待(未来)、状态(现在)、记忆(过去)

4、集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在中国艺术中,无论是“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及时行乐,莫负年华也好;无论是“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济世救民,建功立业也好;无论是化空间为时间的中国建筑、绘画也好;或者是完全由心理的真实来支配和构造时空的中国戏曲也好,都通由时间的情感化而加重了生死感受和人生自觉的分量。它并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生死问题,它只是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这样,有关存在的哲学最终就在这人类化了的具有历史积淀成果的流动着的情感本身。(节选自李泽厚华夏美学人生的领悟,有删改)1.从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什么

5、是时间?”这是哲学中永恒之谜。儒家哲人的谜底是个体生死之谜被溶解在时间性的人际关系和人性情感之中。B.儒家先哲拒绝作抽象思辨,也没有狂热的信仰,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因而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C.只有集过去、现在、未来于一身的情感的时间,才是活生生的人的生命,这也是人与动物的主要区别。D.在中国古典诗词中,不论是及时行乐、莫负年华的咏叹,还是济世救民、建功立业的抒写,都在时间的情感化中体现出生命主题的厚重。解析:B“他们对人生普遍缺乏理性的思考”表述错误,文中有“执着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一句(第二段第一句)。A项,表述在原文第二段第二句;C项,表述在原文最后一段第四、五句话。D项,

6、表述在原文最后一段。2.(原创题)下列关于“时间情感化”的表述,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关于时间情感化,在儒家看来,也只是与人的生死存亡联系在起。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悟到了生死的意义,就明白了时间的意味。B.关于时间情感化,儒家认为应该努力追求在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这样,时间就具有了丰富的情感感受意义。C.时间情感化是将世界予以内在化的最高层次,成为华夏文艺和儒家美学的一个根本特征。D.中国艺术通由时间的情感化而加重了生死感受和人生自觉的分量,并且不断地通过情感而面对着它,品味着它。解析:A“只是”绝对化,“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表述不全面,原文第二段

7、为“只有懂得生,才能懂得死,才能在死的自觉中感觉到存在”。B项,表述可在第三段找到依据。C项,表述可在第三段的最后找到依据。D项,表述在文章最后可找到依据。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先秦儒家持守的是一种执着于现实人生的实用理性,不去追求超越时间的永恒,他们信奉“朝闻道,夕死可矣”,坦然面对死亡,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B.在儒家哲人的思想中,个体生命自然终结无需恐惧哀伤,如果要哀伤,也是哀伤生,因为人们对生的价值和意义占有和了解得太少。C.“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面对如何在这稍纵即逝的短暂人生和感性现实本身中赢得永恒和不朽的深沉感喟。D.在儒家有关存在的哲学中,时间的存在或消亡,是与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如果时间没有情感,或是情感没有时间,都是不可想象的。解析:A“因为死不过是新生的开始”,对原文理解有误,原文还有一句话“而是把永恒和超越放在当下既得的时间中”。B项,在第二段最后。C项,在最后一段开头。D项,表述在最后一段第四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