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6351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2012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辅导资料:专题(4)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专题四 世界古代和近代政治、经济文明专题复习辅导【考情分析】一、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专题1近三年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主要侧重于基础知识。从题型上看,以选择题为主。但2011年天津卷,2011年浙江卷、安徽卷高考主观题均涉及到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2从命题角度上看,主要是把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与西方近代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相联系,考查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史;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新课程标准试题更多考查这一专题,主要考查的选点是近代西方民主政体的特点,淡化对资

2、产阶级革命过程的考查。高考对本专题的考查,突出对各国民主政体各自特色,突出代议制度民主政治的一般特征;考查过程中,强调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根源,重视对知识横向联系的能力考查,尤其是政治与经济的横向联系;今后高考考查的方向,将是把雅典、罗马民主政治制度,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政治联系起来考查,体现纵向比较,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三、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本专题,不是高考的重点和热点。对本专题的考查,近年来有如下特点:(1)以选择题为主,分值相对较低,属于高考的冷点。(2)专题内综合的试题是主要形式。(3)专题外综合,主要表现为与工业革命相联系和与中国历史相联系。今后高

3、考主观题,也有可能渗透这一专题的内容,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诞生、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二战后的社会主义阵营建立联系起来考查。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本专题,是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近年来新课程、旧课程高考均出现了大量试题,选择题、主观题均频繁出现,图文并茂的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热点所在,往往与新航路开辟、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命题。这一专题的高考试题,从题型上看,既有学科内的选择题、材料解析题,也有学科间的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考查主要是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与工业革命的关系联系起来分析,尤其重视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经济布局、大国崛起等内容的联袂考查,强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知识交汇】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形成的历史条件、演变过程、主要内容、历史影响和局限性1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条件:(1)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依托海洋,天然良港众多,多山地,有利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展。(2)城邦国家的出现:小国寡民和相对独立的城邦特点便于人们直接参加国家管理。(3)客观条件:奴隶劳动创造了必要的物质保证;在亚非文明中汲取营养。2雅典民主政治演变的过程:(1)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2)公元前6世纪

5、末,克里斯梯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3)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黄金时代”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1)除十将军外,执政官和几乎所有其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2)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3)五百人会议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的事件;(4)陪审法庭是最高法院兼最高司法和检察机关;(5)十将军委员会不仅统帅军队,还参与政治,十将军由民主选举产生;(6)向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4雅典民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1)铸就了雅典的辉煌:保障民主,避免专制,最大限度保证了决策的正确性。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调动公民积极性。创造了宽

6、松的民主氛围,铸就了民主性格,推动了思想文化的发展。提倡公民参政,培养公民的素质。(2)奠定了近现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的初步基础:民主思想(如民主、平等、独立等);民主制度(如选举、任期、议会、差额选举制)等。5雅典民主度的局限性:(1)是少数人的民主,实质是奴隶主专政,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无权参政。(2)采取的直接民主、轮流坐庄的形式造成了民主的泛滥,成为社会动荡的隐患。(3)狭隘的城邦体制,最终无法容忍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导致希腊的衰落二、罗马法的发展历程、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1概念:公元前6世纪末至7世纪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法律。2发展历程 :(1)习惯法,公元前6世纪末至5世纪中期,保证

7、了贵族特权。(2)成文法,公元前5世纪中期,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3)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3世纪中期,公民法演化为适用于整个罗马帝国范围的万民法。(4)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汇编民法大全,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3罗马法的内容: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约或消除父家长权和夫权,保证子女的财产权和婚姻自主权。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渗透自然法的思想等。4罗马法的价值:(1)维系了罗马帝国的统治。稳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社会政治和经济基础。(2)给后世留下宝贵的遗产。法制思想。法律形式和内容。法律制度。(3)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和发展资本主义的有力武器。5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

8、的价值。规范人的行为,调节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有利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保障了民主的进行,是民主政治的具体体现。三、罗马法在维系罗马帝国统治中的作用公民法的实施,使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从而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的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在帝国时期,万民法的作用逐渐显现出来。针对国内各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差别,万民法以广泛的适用性和实用性,较好地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从而巩固了罗马政权,促进了社会稳定的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随着罗马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法律逐渐影响到国家和个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法规的及时制定和有效执行,提高了国家各级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

9、从政行为;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了正当的商业利益;同时还调节了债务、继承等个人财产关系,减轻了社会各阶层关系的紧张程度。有利于罗马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人民版表述)罗马法为皇帝和元老院的权力提供了法律基础,稳定了社会秩序;它维护奴隶制度,保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巩固了帝国的社会基础;它还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有效笼络上层阶级;帝国把罗马法律和政治制度推向帝国的每一个角落,进一步稳固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四、公民法与万民法的不同点比较 1.适用范围:前者适用于罗马公民,后者适用于罗马境内的自由民。2.实效性不同:前者注重形式,

10、程序繁琐,缺乏灵活与变通;后者简洁灵活,实用有效。3.内容不同:前者侧重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不完善,后者注重调整财产关系。4.指导思想不同:前者具有狭隘的民族性和形式主义的特点;后者以自然理性为依据,接近自然法的观念,更能满足社会要求。五、罗马法的基本特点分析一是私法发达。公法与私法的分类是罗马人提出的。关系到公民个人与国家之间关系的是公法,涉及私人之间的法律是私法。罗马法大量篇幅都是有关司法的规定,如万民法主要就是调整私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充分保护个人权利。私法条文的多寡从侧面说明了罗马人对个人利益的重视。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

11、分是不可干预的,此即为私法精神的真义。最能体现罗马私法精神的是平等的理念。尽管罗马社会是奴隶社会,但罗马法的制度安排却蕴含了平等性的因子,蕴含了对平等的朴素追求。罗马法高扬的私法精神还造就了一种信念:私权不应为国家公权任意粗暴干涉。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和不列颠法系都继承了罗马法中私法发达的优良传统。二是自然法。自然法是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则。这种法则不是人类所特有,而是一切动物都有的。法律的一切规定都必须以这些法则为最高原则,这些法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如人是生而平等的,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自然权利等。在罗马法中,自然法高于公民法,公民法必须以自然法为坐标和准绳。自然法

12、是正义的法、理性的法,是与人的本性、自然本性相协调的法,因而是神圣的法。由于自然法的正义化身的形象以及自然普遍存在的理论,导致了自然法的普遍性的结论。自然法穿越时空的限制,不分种族、性别、财富、智力而适用于所有人,也不仅是现在如此,将来亦如是。近代以来,自然法的思想被西方资产阶级所继承和发展,体现在英国权利法案、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等法律和文件中。六、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实质和历史作用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参与政治,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法律至上。但实质上,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真正能够享受到城邦民主的毕竟是少数人。以雅

13、典为代表的古代希腊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它重视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铸就了希腊人渴求知识、乐于探究的民族性格,使古代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辉煌成就,产生了一大批文化巨匠;其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提供了思想基础。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与实践成为近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实践的源头。七、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知识网络雅典民主政治条件条 件梭伦改革衰 落评 价雅典民主政治地理条件克利斯提尼改革城邦形成伯利克里改革公民法罗马法的起源作用 影响主 要 内 容形 成 体 系发 展习惯法万民法帝国法令十二铜表法八、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进程和地位: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背景:雅典4个部落各自

14、为政,贵族垄断一切大权;新兴工商业阶层不满贵族专权,要求发展民主政治,促进工商业繁荣。内容:颁布“解负令”,因债务而沦为奴隶的人重获自由。采取措施促进工商业发展;按财产多寡将雅典自由民分为4个等级;组成“四百人会议”, 第四等级不能担任官职和参加“四百人会议”;设立雅典最高法院 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特点:实行“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既不迁就贵族,也不偏袒平民。影响:改革未能彻底化解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为雅典民主制度奠定了基础。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 内容:用地域取代血缘部落,组

15、成“五百人会议”,对所有等级的公民开放,相当于国家元首的每日轮值主席也从“五百人会议”中产生;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对一些野心家制定了“陶片放逐法”。影响: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成;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3伯利克里改革(公元前5世纪)内容: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以抽签方式产生;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最高权力;为鼓励公民参与国家政治事务,发放津贴。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16、被称为“黄金时代”;贵族的政治权力大大削弱。 4雅典民主政治的地位(1)发展进程: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了雅典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制达到鼎盛。雅典民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地理环境对雅典民主制的形成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基本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公民轮流担任公职)、直接民主制、法律至上、权利相互制约(公民大会有立法权,陪审法庭由司法权,五百人会议有行政权,三权相互制约,防止滥用权力)。(3)局限性:雅典民主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存在明显缺陷。从范围上:只对一部分

17、人即成年男性开放,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除在民主之外。因此,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从性质上: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应于小国寡民的城邦;从方式上: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后果上:沦为个人争夺权利的工具。(4)进步性: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民主制度,率先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提供了蓝本。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九、十二铜表法的主要内容、历史意义及局限性1内容:内容庞杂,包括民法、刑法和诉讼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它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利益。2意义及

18、局限性:十二铜表法是平民的胜利,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役制,维护贵族利益。并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贵族也不能象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贵族再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这项法律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法的基本法。十、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及评价1主要内容: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和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其中后者由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和查士丁尼新敕组成。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汇集了各种法律,最终形成严肃的罗马法体系;是罗马法律和法律理论的总集,是罗马法传统的结晶,所以说它是集罗马法之大成。 2评价: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又称查士丁尼法典,它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

19、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创造成果,对人的行为做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如英国的权利法案、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都是以罗马法为基础。十一、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与希腊民主政体的比较 1两种政体的不同点中国秦朝以来就形成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古希腊很早就形成了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政体;在古希腊城邦国家,执政官

20、是选举产生的,权力受到元老院等机构的制约。中国古代,大臣和各级官吏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国君、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唯我独尊。2两种政体的历史作用有相似之处古代中国和希腊,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其政治制度都为后世所沿袭。中国的农业和古希腊罗马的工商业都十分发达,文学艺术也非常繁荣,这与其制度建设密切相关。3两种政体各有利弊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对于维护民族和国家的统一,保持文明发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这种政体后来逐渐成为束缚人类自由平等意识和社会进步的障碍;古希腊民主制使公民拥有民主自由的权利,但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管理者具有专长和学识,这种权力的分散性,也是古希腊文明衰落的

21、原因之一。4中西早期政治制度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原因 (1)不同发展方向: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83世纪)的中国与同时期的古希腊均处于分裂状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混战、国家分裂。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从分裂走向统一、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开始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希腊是小国寡民、城邦林立。城邦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实行民主政治,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2)形成差异的原因:就地理条件而言,中国地处黄河、长江等流域,平原多,为形成统一提供了可能性,为农业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封建小农经济具有分散性,需要国家统一,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形成提供了经济基础;希腊山多、港口多,这一地理环境适宜

22、工商业和航海业发展,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协作的民主精神,有利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民主政体。十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容和影响1特点(1)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2)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是礼仪性的国家元首;(3)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即政府首脑;(4)内阁对议会负责,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组建内阁及多数党领袖担任首相;(5)以代议制为基础,议会掌握国家主权;(6)实行分权原则。2内容(1)内阁产生与权力: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送交国王批准,组成责任内阁。内阁对议会或首相负责。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主要职权是对提交议会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

23、行使最高行政权,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和控制下院等。议会可对内阁提出不信任案,迫使内阁辞职。(2)首相的产生与权力:国王任命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为首相,其是政府和内阁的最高首脑。拥有各部大臣提名权、各项重大政策的决策权等,掌握国家行政大权。又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事实上掌握了国家大权。(3)国王的地位与权力: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可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批准和公布法律等象征性权力。实际君主 “统而不治”。是国家统一的象征,也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纽带的作用。(4)上院的产生与权力:不经选举,由王室后裔,世袭贵族,新封

24、贵族,上诉法院法官等组成,无任期,有提出法案的创制权、对立法的拖延与修改权、有最高司法权。1999年上院改革,取消了世袭贵族的当然议员资格,一部分议员由选举产生。(5)下院的产生与权力:由普选产生,任期5 年,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对政府的监督权等一切大权,是政治权力的核心。3作用:(1)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避免了专制独裁统治。(3)不同利益集团通过议会和平斗争,避免了不必要的暴力冲突,保障了政治稳定。(4)为世界上很多国家树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模式,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十三、英国内阁制与明朝内阁制的比较

25、1相同点:(1)明朝内阁和英国内阁都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拥有广泛的权力。(2)明朝内阁成员和英国内阁成员虽然名义上都是由君主任命的,但君主的任命仅具象征性。明朝内阁成员实际上是由“廷推”产生,朝廷根据官员的资历确定内阁成员,皇帝虽有否决权但实际上很难使用。英国内阁实际上议会多数党党魁负责组阁,国王拥有否决权但也很少行使。(3)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都是对君权的分权。明朝内阁确立的票拟制度,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皇帝权力,并且越往后,对皇帝的限制越大。到天启、崇祯年间,皇帝不得更改首辅的票拟已成成为政府习惯。而英国内阁也从权利法案开始,逐步将国王的权利缩小到今天仅仅剩下礼仪方面的。2不同点:(1)英国的

26、内阁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而中国的内阁制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2)英国的内阁是民主选举产生的;而中国的内阁是皇帝专制独裁的产物。(3)英国内阁制促进了英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内阁制则促使封建专制制度在强化的同时逐步衰落,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十四、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制的异同1相同点:都属资本主义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由资产阶级国家性质决定并为之服务;都体现了分权原则。2不同点: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国家元首称谓国王总统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民简间接选举产生国家元首地位统而不治的虚君有实权,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总司令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

27、期4年,最多连任两届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总统任命元首、议会、政府关系元首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总统行使权力时对议会不负责任,议会只有在总统违宪时,才能对总统提出弹劾。议会不能因政策问题投不信任票使总统和政府辞职,而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十五、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 1不同点比较项目德国君主立宪制英国君主立宪制不同点国家元首皇帝,由普鲁士国王世袭,拥有广泛的实权国王,国家的象征“统而不治”,无实权首相和议会、政府的关系宰相主持政府并担任联邦议会议长,但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首相和政府(内阁)掌握行政

28、权,对议会负责,首相可解散议会。议会也可辞去首相,二者相互制约议会权力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和帝国议会(民选,无实权)是立法机构,权力很小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是权力的中心2相同点比较:两国资产阶级政体相同,都为君主立宪制3形成的不同原因:(1)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统一运动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的方式,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统一后的德意志政权主要掌握在容克贵族地主手中。(2)而英国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了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掌握了国家领导权,通过立法限制了国王的权力。十六、比较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国总统制与德国的君主立宪制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法

29、国总统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国王元首产生方式世袭选举(任四年,可连任两届)选举(任期七年,连选连任)世袭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元首实权无有有有政府首脑内阁首相总统内阁总理内阁总理政府产生方式议会中多数党派领袖担任总统任命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参众两院皇帝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总统,但必须内阁总理副署总理和皇帝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由内阁协调首相与议会关系总统与内阁不对议会负责,总统与议会互相制约总统与内阁总理共同对议会负责,总统可解散众议院权力很小,甚至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立法权议会国会参众两院与总统共同享有名归帝国议会,实

30、在皇帝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特点君主虚位,议会至上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议会共和、相互制衡军事封建、皇帝权重特征(1)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核心);(2)一般都实行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3)都实行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作用它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它是对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的否定,表明国家权力归于由公民选举产生的议会掌握。它对于人类世界民主化进程具有重大的历史进步作用。核心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本质资产阶级力图通过立法的设置把国家的主要权力立法权掌

31、握在自己手中,以限制君主或总统等到行政权力的滥用,并通过立法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形成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逐步掌握国家政权十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影响1含义:所谓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就是指在资本主义主导下,世界各地由原来相对隔绝的区域性市场发展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世界性市场。其形成与发展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原因:(1)资本主义开放和扩张的本性是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推动力。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随着其产生、发展,原有的区域性市场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荷兰、

32、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使得非洲沿海岸、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总之,殖民扩张使得世界各地逐步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3)两次工业革命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助推剂。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能力。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在英、法、美、德等国普及,这驱使资本主义工业国到世界各地抢占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其结果是,资本主义工业国用廉价的商品征服了许多资源丰

33、富、市场潜力较大的国家和地区。第二次工业革命进一步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垄断组织的产生、跨国公司的发展、资本的国际流通加速促成世界经济联系更为紧密。可见,工业革命的进行与扩展大大加快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速度。(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世界市场形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和轮船、汽车的出现和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3过程:(1)16至18世纪中期是世界市场的萌芽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新航路的开辟。但由于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还不足以改造全世界,因

34、此,这时世界市场表现为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荷兰极力开辟海外市场的种种表现和贸易的跨国现象。(2)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市场的拓展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工业革命。但由于当时资本主义工业化尚处于早期阶段,世界还未被瓜分完毕,所以世界市场只是初步形成。1857年发生的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3)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是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时期。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输出成为国际经济往来的主要特征。4影响:(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

35、其资本主义的发展。(2)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区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区原有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成殖民地区向近代社会转型。(3)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州、美洲尤为明显。(4)促进了世界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各地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总之,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5曾经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国家:(1)16

36、18世纪,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西班牙、葡萄牙占据主导地位。(2)19世纪前期至19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占据了主导地位。(3)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美共同主导。(4)二战后,美国取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美国主导世界市场。(5)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主地位动摇,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十八、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中期19世纪后期标志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电力的广泛应用主要特点科学与技术未结合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生产力“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动力蒸汽动力电力能源煤电、石油新兴工业部门机器制造业、采煤业、纺织业、

37、冶金业等石油开采业、石油化工业、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等经济结构由农业国转向工业国 轻工重工业得到发展交通工具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垄断 大企业 组织主要经济侵略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以资本输出为主世界市场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发明者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发明创造者均为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工程师成果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属于经验型多数是科研产物,属于科研型且量多质高开展的国家起先只限于英国,逐渐发展到其他国家。“一枝独秀”一开始就在几个国家齐头并进,形成多元化。“全面开花”产业部门始于棉纺织业,后来在主要轻工业部门展开以重工业和电力业为主要领域,对带动和改造整个国民经济具有更大的

38、作用影响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矛盾激化十九、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的新特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2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厂的规模还比较小;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重化工工业,生产规模都很大,对资本的需求日益庞大,生

39、产社会化趋势日益增强。3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工业革命的浪潮同时在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现,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二十、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1背景:(1)明朝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封建制度衰落。(2)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的兴起。2目的:(1)政治目的:宣扬加强满足 (2)经济目的:海外殖民,掠夺财富,进行原始资本积累。3特点:(1)时间

40、早。(2)规模大。(3)次数多。(4)贸易性质:前者是封建国家朝贡性的贸易,后者是掠夺性的贸易。4影响和后果:(1)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的伟大 壮举,极大地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但其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违背了经济规律,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未产生直接作用,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2)西欧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导致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开始了世界一体化的进程。5形成差异的原因:根源在于两次航海的经济基础不同。前者是封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航海;后者是建立在商品经

41、济和资本主义兴起的基础之上。 6郑和下西洋废止原因及其启示:朝贡贸易不计经济效益,违背经济规律。耗费浩繁,国库枯竭。明末的禁海令,实行闭关政策。 启示:发展对外关系必须适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一定要坚持改革开放。二十一、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的比较 1相同点:(1)革命性质: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斗争;(2)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3)革命方式:都是以武装起义的形式夺取政权,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 2不同点:(1)革命领导者:巴黎公社没有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指导;“十月革命”是在以列宁

42、为领导的比较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下进行的。(2)革命力量基础:巴黎公社没有取得农民的广泛支持,只有无产阶级孤军奋战;“十月革命”中俄国无产阶级有自己的革命同盟军农村半无产的广大农民。(3)胜利后措施: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的措施不同,巴黎公社没有立即向凡尔赛的资产阶级反革命巢穴发动进攻,给敌人以喘息的机会;“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坚决镇压反革命叛乱,对各种反动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毫不手软。(4)革命结果:巴黎公社只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二十二、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异同。1俄国十月革命是采取城市武装起义,首先占领首都彼得

43、格勒,然后扩展到其他城市和广大农村,到1918年初,苏维埃政权在全国建立。俄国是一个帝国主义大国,近代工业和交通比较发达。城市控制着农村,反动势力能及时到达各地,没有在农村建立根据地的条件,而城市集中了广大的最先进的工人阶级,无产阶级起义首先占领中心城市,就能够控制和影响全国形势。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采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积蓄革命力量,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获得全国胜利的道路。中国是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势力集中在大城市,农村是反动势力统治薄弱的地方,广大农村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可自给自足而不依赖于城市,广大农民是民主

44、革命的主力军。二十三、巴黎公社、俄国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比较1背景:巴黎公社爆发时法国资本主义正处于上升阶段,十月革命爆发时俄国是帝国主义阵营中最薄弱的一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我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性质:巴黎公社、十月革命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虽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取得胜利,但从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看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3领导:巴黎公社没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一个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领导。4对象:巴黎公社、十月革命是反对本国资产阶级统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5方式:武装斗

45、争。6道路:巴黎公社是夺取首都这一中心城市,十月革命是从城市到农村,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农村到城市。7措施:推翻旧的政权或国家机器,建立革命武装,但巴黎公社没有注意建立工农联盟,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土地改革,发动农民。8结果: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9意义: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经验教训;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把国际无产阶级的斗争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连为一体,人类开始进入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新时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46、开始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思想方法】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专题,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将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制建设与西方近代政治文明相联系,考查西方政治文明发展史。(2)将雅典的民主政治与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进行对比,分析形成两种不同文明的原因,说明古代世界文明的多样性。(3)将罗马政体演化的历程与罗马法形成发展的历史相联系,考查罗马法日趋完善的社会根源。(4)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民主政治探索与希腊、罗马的民主法制相联系,考查民主法制的一般性价值观,理解中国走上民主政治的必然性。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专题,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理解英国

47、政治制度确立对英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2)学习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及其相互关系,同时要联系美国政体对中国近代政体的影响。(3)要认识英美政治制度的创新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其民主平等、法制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借鉴意义。(4)重点分析英美政治体制有何不同点?分析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5)重点分析与英国相比较,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具有什么样的特点?(6)分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其在西方政治发展中的作用。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专题,要重点认识和掌握以下知识要点:(1)分析比较法国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2)比较20世纪世界三大经济体制的调整。你从中可以得

48、出什么结论?(3)建国初中国的经济政治体制与斯大林模式有什么关系?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影响?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4)以苏联的经济改革为鉴,思考我国经济改革取得成功的原因以及今后应注意的问题。(5)注意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分析革命道路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各国的实际国情并与科学理论相结合,俄国和中国分别选择了不同的革命道路的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实行的重要经济政策,具有体制创新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专题,要重点认识和掌握以下知识要点:(1)通过列表对比巩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如新航路开辟中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情况及影响的比较,荷兰和英国早期殖民国家的早期殖民活

49、动的比较。(2)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上有重大的影响,也是从中世纪社会过渡到近代社会过程中的一个重大事件,这也是中外历史比较型题目的一个切入点。从题型上看,既可以搞学科内综合,也可以搞学科综合,特别是和地理,所以一定要把握航海家的航海路线。(3)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的原因、条件、过程与影响。(4)要把握西方国家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尤其应注意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变化。(5)对于工业革命的考查,可以形成一条关于资本主义世界三次工业革命的纵向线索,其中可以包括生产力的变化、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的变化、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的变化等丰富的内容。(6)归纳概括两次工业革命在生产力、社会关系、国际格局等方面产生的后果和对中国的影响。(7)结合史实分析说明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市场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