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江花月夜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其作品。2、 联想想象 描绘意境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思路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课堂模式内容提要时间设计意图方法、策略个人备课检查预习(或当堂预习)导入、目标、重难点呈现新授 课内练习(及检测)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及预习任务一:由借月抒怀诗导入:你能背下多少二、目标导航:1、引导学生通过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2、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本诗含蓄、隽永、景理情浑然天成的画意诗情。 3、继续培养学生于诵读中品味声韵、感受诗趣的能力。 4、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智慧来再现诗歌无穷的艺术魅力,进一步提高学生
2、的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三:理解“置身诗境”,就是读者借助联想和想象,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沉浸在想象世界中,得到审美享受。“缘景明情”是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反复诵读,品味作品中描绘的景或物或人或事,也就是抓住表现作者感情的关键词句反复品味,体会独特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感情。四:一些常见意象比较固定的文化内涵常见意境举例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中的意象、意境、情感各是什么?意象: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意境: 萧瑟苍凉。情感:沦落天涯之人的孤独之感,思乡之情。五、导入课文:古今评说春江花月夜:一诗“孤篇盖全唐”、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竟为大家”作者张若虚简介六、朗诵视频欣赏听完后再用一个词说说你的感受,然后也仿读一遍。七、 整体把握诗的内容(1-8,9-16,17-26,27-36)。写春江月夜,勾勒出一幅 春江花月夜的壮丽画面。 写抒情主人公对人生的思考:江月有情,岁月无情, 人生易逝,青春易老。 写离愁别恨。 在游子和思妇互相思念的叙写中,寄托了愿天下有情人终能团聚的感慨。 一.回顾导入。二.作者和思想、讲授背景,学生了解。三. 师生合作,疏通文意。主要通过探究合作法。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法让学生能顺畅地背诵下指定的段落。 总评或反思培养学生概括重要语句信息的能力备注备课内容多的可以加页,课堂模式位置也可以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