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503028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课时作业23:第10课 包身工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0课包身工 必备知识巩固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的选择总是残酷而又无情的。几年前,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在包身工被删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特别是在当下社会出现了山西冷血无良黑砖窑经营者、辽宁盘锦农民工遭非人虐待、富士康“十二跳”惨剧等种种_的事件。然而这些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因为黑企业老板有着_的权力致使工人在生死边缘徘徊挣扎,而是老板和工人之间缺少了人间的那种_,只靠赤裸裸的金钱来维系彼此的关系。以上种种事件的发生使得“包身工”这个词再一次让世人思考到它的新旧内涵,也使得包身工在中学教材中“复活”。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作品,凝

2、固着岁月和人们的记忆,是不会淡出每一个有思想、有忧患意识的人的_的。包身工的文学价值并不是依靠入选教科书来彰显的,文学有自己固有的价值,其价值绝对不会因为其入选或撤出而受到质疑。一个民族的经典文化是促进社会进步、塑造民族灵魂、纯洁人们的心灵的很好的精神资源,无论在什么时期,这些民族文化的精髓都应当得到珍惜和保护。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B.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的原因是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C.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原因是“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导致的。D.包身工退出中学课本,其

3、原因是因其“年代过于久远”“不能与时俱进”。答案B解析原句句式杂糅,应去掉“因其”的“因”和“导致的”。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B.不少教育界人士一直呼吁包身工应回归课本,人们对它的关注和热议并未消减C.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慢慢被人们忘记了,夏衍也渐渐被人们遗忘了D.夏衍渐渐被人们遗忘了,包身工里描述的内容也慢慢被人们忘记了答案A解析B项不合逻辑,应先写众人的反应,再写少数人的呼吁。C、D两项和选文表述的观点不相符。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罄竹难书生杀予夺真情视线B.令

4、人发指 生杀予夺 温情 视野C.罄竹难书 草菅人命 温情 视野D.令人发指 草菅人命 真情 视线答案B解析令人发指:叫人头发都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生杀予夺:统治者掌握生死、赏罚的大权。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温情:温柔的感情,温和的态度。真情:真实的情况,真诚的心情或感情。视野:眼睛看到的空间范围,眼界。视线:用眼睛看东西时,眼睛和物体之间的假想直线,注意力。4.下列每组句子中两个句子的句式,表达效果最佳的一项是()A. B.C. D.答案A解析句是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的陈述句,并用“是的”强调了语气

5、。句则是没有强调语气的肯定陈述句。句中的“粥菜”单提出来,一顿一问,起强调作用,突出包身工的饮食极端恶劣。句是一般陈述句,显得很平淡。5.下列关于包身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夏衍把包身工的生活写得有点有面,详略得当。B.包身工一文从“清晨”破题,以“黑暗”收尾,这样写的好处是预示着包身工的黑暗命运一定会过去,必然迎来解放的明天。C.包身工一文最后用船户养墨鸭捕鱼作比喻,使“带工”老板与包身工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变得简单明了,使读者更容易理解。D.包身工采用双线交织的结构形式。主线综述包身工制度;副线以时间为序,描写包身工一整天的生产劳动画面。答案D解析主线与副线的解说颠倒了。6.筛选

6、下面一段文字中的关键信息,给“包身工”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这样说着,咬着草根树皮的女孩子可不必说,就是她们的父母,也会怨恨自己没有跟去享福的福份了。于是,在预备好了的“包身契”上画一个十字,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三年之内,由带工的供给住食,介绍工作,赚钱归带工者收用,生死疾病一听天命,先付包洋十元,人银两交,“恐后无凭,立此包身契据是实!”答:_答案(示例)包身工是指签署了“包身契”并预付三年包身费,由“带工”老板供给食宿,生死疾病一听天命的无偿劳动者。解析首先要抓住文段的第二句话,明确“包身工”这类人的来历及待遇,段中没有现成的词语,只能用自己的话归纳。其次要了解“下定义”的形式

7、:是。是以长单句的形式出现的,内容要清楚,语言要连贯。7.请把下面赞美“农民工”的散句改为一组排比句,可以适当删减个别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他们满腔的激情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喷涌着一首首打工诗歌;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着一篇篇创业传奇,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答:_答案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一首首打工诗歌,是他们用满腔的激情喷涌出的,那是城市文化最真挚深沉的心声;一篇篇创业传奇,是他们用全部的才智书写的,那是城市精神最鲜活清澈的源泉。解析先在赞美“农民工”的

8、散句中确定其中一句作为排比句的基准句,再把其他句子调整为与基准句一致的句式。分析之后,把“一座座高楼大厦,是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建筑起的,那是城市形象最朴实厚重的底色”作为基准句,再根据基准句的句式调整后两个句子即可。8.下面是中华慈善总会的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字母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答:_答案(示例)构图要素: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寓意:多颗“心”汇集,寓意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爱心因慈善而汇集到一起;变形的双手托举着儿童,寓意着共同呵护、关爱、援助儿童。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属于徽标类。徽标不是一般的图标,它往往“言简意赅”

9、,高度凝练,蕴含丰富的寓意。因此,做这类题时一定要透过现象,挖掘本质。首先要审读题干,然后仔细观察图标。表述时语言要准确、鲜明。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说明构图要素,尤其注意抽象变形的图案以及时间、地点等。本题中整个图标由心、儿童、托举的双手构成。寓意可结合图标的内涵分析。 关键能力突破训练实用类文本之探究新闻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追源课本文本一旦问世,便会有一定的社会价值,并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文本形成的社会价值和产生的社会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但高考选文以正面为主,故评价应倾向于肯定文本在推动社会进步、提升读者人格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包身工创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有80多个年头

10、了,但今天读来依旧能使人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其主要原因是作者表现出的直面社会黑暗而毫不畏惧的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种社会良知和社会责任感依旧不可或缺,是需要大力培养并发扬光大的。这正是包身工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所在。对接高考考点解读:新闻作品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政治价值、历史价值、人生价值等。我们要能够理解新闻作品的现实针对性、社会意义及产生的影响,并对新闻作品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新闻价值是衡量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新闻能否传播的客观标准,新闻中的社会性是新闻价值的决定因素,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也就是看文章要传达的信息被读者接受的有效性,判断新闻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

11、了读者的观念,这种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考查形式: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2.这篇新闻报道发表后,在社会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你认为怎样做才能产生正面的社会效应?3.这则新闻报道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各方面关注点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答题技巧:评价新闻社会价值的“二原则”和“三技巧”1.“二原则”原则一:注意客观性与主观性相统一。新闻作品强调客观性理念,主张“用事实说话”。新闻采取客观报道事实的方式,但选取这个事实而不选取那个事实,就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同时也反映了新闻报道的倾向性。其观点是隐性的、含蓄的。答题时,一定要准确理解作者“要说的话”及其

12、所报道的新闻的倾向性。原则二:注意新闻功能的多样性。新闻的基本功能是传播信息,此外还有教育功能、宣传功能、服务功能、监督功能、娱乐功能等。在分析新闻文本的社会功能时,要考虑其多样性。2.“三技巧”技巧一:找准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技巧二: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解读要有个性。技巧三:评价的时候要尊重文本,尊重事实。即时对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她只能活七小时”注美保罗舍恩斯坦本市新闻编辑台上电话机的指示灯闪烁着微弱的白光,时间是下午3点40分。本市新闻主编接了电话,他听到这些内容:“我的小女儿在路德医院。医生说她只能活7小时,除非得到新药青霉素。这是她唯一的希望。医生已

13、经使用了磺胺以及其他每一种药。我必须找到某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帮她。你能帮我吗?”打电话的人通报了他的身份,他叫劳伦斯马隆,职员,家住杰克逊海茨,第34大道第83号。濒于死亡的小孩是他的女儿,叫帕特丽夏,两岁,现就诊于路德医院,在曼哈顿,第144街和康文特大道交会处。找到青霉素并非易事。因为这个被医学界誉为“创造奇迹”的奇药是如此的稀少,以致几乎不能得到它。即使是军方,也只能得到他们所需的一小部分。然而,这位父亲恳求帮助两分钟之后,本市新闻编辑台决定开始投入这项救援工作。这是一场残酷的斗争。“只能活7小时,除非”电话打到路德医院,证实了那个小孩几乎不能活了,她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即葡萄球菌引起

14、的败血症,一种血液中毒。磺胺制剂已用过了,输了两次血,都无济于事。有人提出青霉素是唯一的希望。通过电话向华盛顿的美国公共卫生局局长托马斯帕伦请示,并详细调查了纽约的药品公司后得知,施贵宝公司生产青霉素。打给帕伦博士的电话被A.N.理查兹博士听到了,他在华盛顿负责科学发展局的研究工作。“新泽西州新布伦瑞克的施贵宝实验室能提供青霉素。”理查兹博士说,“我将打电报,请他们立即定量发放。”与此同时,人们获悉斯特基弗博士这位波士顿外科医生和战时生产委员会委员有权直接命令发放民用珍贵药物。他是由路德医院的外科医师丹特柯利蒂大夫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的。“你将得到青霉素。”基弗大夫向柯利蒂大夫许诺。那是下午4点钟

15、。医生们对在红头文件的作用下找到青霉素的来源并被予以发放的速度感到惊异。现在,计划正在实施之中,由两个州的警察护送青霉素这个仁慈的东西从新布伦瑞克运到这个奄奄一息的女孩的床头。下午6点30分,柯利蒂大夫在霍兰隧道的入口处碰到了一群焦急的记者。当那辆仁慈之车停在施贵宝实验室前面时,时间是下午7点30分。3个卫兵等在那里。其中一个走向汽车:“是柯利蒂大夫吗?给你青霉素。”柯利蒂大夫接过那硬纸匣,由冰裹着的青霉素放在里面。“现在,”他说,“我们有了一个战斗的机会。”最后一段路程是从霍兰隧道到路德医院,只用了8分钟,这是创纪录的速度。行驶在西区高速公路时,车速器始终指向65英里/小时。汽车就要停在医院

16、门口之前,柯利蒂大夫说:“今天,你们做了一件世界上所有的医生都做不了的事。”“也许是,”一个记者说,“但是从现在起,大夫,靠你了。”此后,记者们踮着脚尖走进四楼那个失去知觉的孩子的房间。她费力地呼吸着,但在蓬乱的丝一般的棕发下面的小脸上,并没有痛苦的表情。“她是个可爱的病孩子。”一个护士低声说。帕特丽夏马隆的父母哭了。“谢天谢地。”凯瑟琳马隆低语着,“至少,我的小丫头又有了一次机会。”(选自普利策新闻奖名篇快读,有删改)注这篇报道发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3年8月,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1.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和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答:_答案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弘

17、扬了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人道主义精神。歌颂了人与人之间友好互助、团结一致的精神。增强了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人民终将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新闻的社会价值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着眼于全文。这篇报道叙述的是一个小女孩在众人的帮助下得救的故事。考虑到这个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以更有其深远的社会意义。众人克服种种困难运来青霉素,去救治小女孩,这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体现了社会的大爱,当然也蕴含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可以战胜一切的道理。在战争年代,人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鲜血、死亡,而这篇报道让人们对人性、爱萌发了非同一般的渴望,让人们透过鲜血、硝烟、死亡看到了人性温情、伟人的

18、一面,增强了当时的美国人民赢得战争胜利的信心。(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1 000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

19、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放在心口,行“效忠礼”。(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爱国歌了吗?)材料三: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

20、等多重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追究和制裁。”(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奏唱国歌有法可依等)材料四: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

21、澳门社会普遍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2017年10月3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

22、本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答案B解析“正当行使言论自由权”错,应是“滥用自由和权益”;“损害民族感情”的表述也不全面,还应包括“辱没国家尊严”“危害国家利益”。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材料一的相关介绍来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礼仪”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B.调查显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歌时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

23、C.我国制定国歌法,与一些国家的做法一致,并且在我国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D.港澳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港澳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答案C解析A项“比更重要”错。国歌法所作的各项规定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其意义和价值不具有可比性。B项以偏概全。人们奏唱国歌时态度不够严肃,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公民对奏唱国歌的一般礼仪缺乏了解,还因为对国歌的精神内涵(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歌的创作背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歌的创作意图(激励人们奋勇抗争)等没有深刻地领会,家国情怀淡薄。D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而是“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民意基础”。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答:_答案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解析本题答题区间为材料三和材料四。材料三中说“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材料四中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由此整合作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