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机密启用前2021年湖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演练历 史本试卷共6页,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
2、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和学术下移到民间,如庄子所言“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渐有思想解放的局面。“道术”在当时分化为A.分封制度 B.诸子百家C.礼乐制度 D.三纲五常2.小楚同学酷爱书法,经常临摹“颜体”楷书。有一天发现颜真卿的祭娃文稿(图1)虽然有不少涂改的墨团,却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查阅史书方有所悟,颜真卿是在得知颜杲卿父子英勇就义后,激昂悲愤而写下这一传世名作的。这说明A.颜真卿书法造诣臻于完善 B.行书比楷书更具审美功能C.唐代文化由守成走向创新 D.书法家气节提升作品声誉3.图2改绘自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
3、史地图集,呈现的是唐宋时期今湖北境内县级治所的分布状况。对比两图,其中的变化反映出A.高产作物普及 B.土地兼并加剧C.人口数量增加 D.冗兵问题严重4.明朝政府在科举中普遍采取“优养”措施,生员、举人参加乡试、会试,岁贡生员入京,皆给予盘缠补助。这体现出A.民众贫富差距的消弭 B.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C.科举考试程序的优化 D.政权社会基础的扩大5.清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纂修的全国地理总志嘉庆大清一统志,以京师为首,依次分述直隶、盛京等22统部(省)以及青海、西藏等地区。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A.维护国家主权 B.扩大地方自治C.强化三省职权 D.建立行省制度6.有学者评价近代某革命纲领:“交织着
4、现实和幻梦,交织着彻底的斗争性和不切实际的空想图画。既有由革命的烈火燃起来的大胆的想象,又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这一革命纲领A.体现了农民反封建愿望 B.推动了小农经济的发展C.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7.1918年初,山西太原人刘大鹏的日记写道:“吾邑实行剪发一月有奇,警佐下乡,警兵到村,莫不剪人之一-阳曲县知事亦亲自下乡剪发。”这反映出A.北洋政府统治黑暗 B.移风易俗行之不易C.复辟基础依然深厚 D.卫生观念有待普及8.曾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指出:“资本国在中国培植的经济势力,早已根深蒂固,牢不可破(中国)要想发展资本主义和各资本国为经济战争,恐怕要糟
5、到极点了。”作者认为A.中国国民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B.民族工业发展获得有利条件C.资本主义无法解决中国问题 D.军阀利用帝国主义维持统治9.红星照耀中国作者埃德加.斯诺回忆1936年在延安的采访:“他(毛泽东)的看法一旦用英语发表出去,尽管国民党实行新闻检查,也会传回大多数中国知识分子的耳朵里。”斯诺的采访报道A.扩大了延安的政治影响力 B.促进了国共合作共同抗日C.缓和了国共两党之间矛盾 D.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0.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表1)可知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 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 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11.西方学者
6、认为,罗马人的政治智慧胜过希腊人,罗马不但能进行征服,而且还能与被征服者分享征服的成果。这说明罗马A.延续希腊统治策略 B.共和政体不断完善C.扩展公民权至全境 D.宗教信仰趋于平等12.中世纪欧洲人曾绘图(图3)嘲笑“地球是圆形”的观点,彻底改变嘲笑者看法的历史事件是A.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B.哥伦布发现新大陆C.达.伽马远航至印度 D.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13.1689年权利法案为英国国王接受后,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在国王和议会之间建立起一套稳定运转的工作机制。这体现出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国王淡出政坛C.议会两党制形成 D.内阁权力增强14.苏联拥有先进核武器后,法国总统戴高乐曾质疑北约还能
7、否保护欧洲安全,认为法国应该排除对美国的“屈从”,按照自己的意愿在欧洲和世界行动。这表明法国力图A.脱离美国主导的西方联盟 B.争夺欧洲霸权C.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D.单独对抗苏联15.二战后,新独立的印度人和受过高等教育的西部非洲人继续使用英语,前法属殖民地的一些领导人以能讲完美的法语而自豪,热衷于用法国艺术品装饰府邸。这说明A.前殖民地本土语言消亡 B.前殖民地深受西方文化影响C.政治精英重视语言改革 D.新兴国家独立缺乏政治基础16.据统计,世界贸易额年均增长率19481966年为6.6%,19661977年为9.2%。20世纪80年代增速有所放缓,90年代世界贸易额峰值相当于198
8、0年的两倍。这体现出A.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B.区域性经济联盟的出现C.国际石油危机的爆发 D.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前行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17.儒家思想的演变(14分)材料一汉朝建立后,先秦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皆有儒生弟子传承。汉武帝时期,“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而公孙弘以治春秋为丞相封侯,天下学士靡然向风”。政府设立五经博士,博士虽不参加实际政务,但常得预闻政务会议,因此对政治发生重大影响。此外,为博士设立弟子员。自此渐有文学入仕之正途。据汉书儒林传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盛行,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隋文帝从巩固中央集权出发,推行以儒学
9、为本、三教并用的政策,“超擢奇隽,厚赏诸儒,京邑达乎四方,皆启黉校”。“中州儒雅之盛,自汉、魏以来,一时而已”。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得以复苏。据隋书.儒林传(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主要途径。(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与隋确立儒学正统地位的历史背景之异同。(8分)18.新中国的教育事业(12分)材料一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国家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其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
10、校必须为工农开门。会议认为,必须对旧教育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改造。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材料二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附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性质的根本变化。(4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新中国成立后任一时段,概括该时段的教育成就并分析其原因。(8分)9.欧洲的兴与衰(14分)材料一19世纪以前,亚洲(除印度外)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地区还是独立的,与欧洲几乎没有任何政治联系。然而,到19世纪晚期,整个非洲几乎都被欧洲列强瓜分殆尽,亚洲的政治和经济也被欧洲所控制。到下个世纪时,欧洲的优势地位已经使全球经济联为一体。据美唐纳德.卡根等西方的遗产材料
11、二1945年结束的战争是一场全面战争,它切断了世界历史。欧洲最初挑动暴力,后来又承受暴力,受到极大的创伤,战争从未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崛起表明曾经统治世界的欧洲正在走向没落。据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优势地位形成的历史条件。(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欧洲优势地位丧失的原因。(8分)20.电报与近代中国(12分)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请为小楚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电报与近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8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