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97337 上传时间:2024-05-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四川省达川区石桥中学2015届高三6月月考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 共48分1西汉初年,皇帝找不到颜色相同的四匹马来驾车,将相大臣甚至只能乘坐牛车;到汉武帝初,普通百姓也拥有马匹,“阡陌之间成群”。马匹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西域良马引进与马种改良C.游牧民族大规模地移居中原D.长期和平使战马消耗减少【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由于秦朝暴政和秦末战争的破坏,西汉初年社会经济凋敝。汉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汉朝的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题干中马匹的大量增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A项符合题意。B项出现

2、在汉武帝后期,可以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汉武帝初期的史实,可以排除。215001800年美洲人口结构发生变化,欧洲人、印欧混血人、非洲人、非欧混血人数量不断增加,并最终超过美洲原住民。造成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美洲原住民遭到大量屠杀B.欧洲人对美洲不断的探险和征服C.外来疾病导致美洲原住民大量死亡D.欧洲人在美洲大陆的分布越来越广泛【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美洲的欧洲人、印欧混血人等的不断增加与欧洲殖民者对其进行殖民征服有关,非洲人、非欧混血人的不断增加与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到美洲有关。由此可知,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干中“根本原因”的条件

3、限制,可以排除。3鸦片战争时期,魏源批评当时“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的海防主张,认为“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魏源的主张反映了这一时期A.海禁思想被远洋开拓思想所取代B.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C.有识之士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D.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魏源的海防思想。A项不符合“鸦片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和题干材料的意思,可以排除。“洋务派开始着手海防建设”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B项错误。从题干材料中无法看出魏源主张学习“西方海防模式”,C项错误。根据“鸦片战争时期”的时代背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因为当时清朝海军实力远逊于列强,所以魏源

4、认为只能“轻外洋”“重内河”,D项正确。4汉书董仲舒传载:“(官吏们)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这种现象带来的主要后果是A.土地私有制遭破坏B.社会经济凋敝C.社会两极分化加剧D.社会道德衰败【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土地兼并,材料中“因乘富贵之资力,以与民争利天下广其田宅,博其产业”的信息说明当时官吏依靠财富兼并土地,致使农民生活艰难,社会两极分化加剧,C符合题意;A、B、D均与题意无关,故选C。5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

5、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B.鸦片战争时期广东人抵制洋货C.鸦片战争打击了广州对外贸易D.清政府加强限制广州对外贸易【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理解与分析的能力。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爆发前,广州是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鸦片战争结束后,随着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其他地方特别是上海的对外贸易日益活跃,因此出现了材料中的现象,A符合题意,故选A。6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A.纠正“左”的错误B.坚持八大路线C.“大跃进”的推动D.贯彻“八字方针”【答案】A【解析

6、】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发展。题干中“1965年、1973年、1975年”“共同原因”是解题的关键,回顾已学知识可知1965年经济复苏是因为1960年提出“八字方针”,着手纠正“三面红旗”的“左”倾错误;1973年经济复苏是因为1971年林彪事件后,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1975年周恩来病重,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纠正“文革”的“左”倾错误。综合分析可知A符合题意,B、C、D均不合题意,故选A。71919年6月9日,民国日报发表社论说:“工人的生计,是很窘的,今天罢工,明天没有饭吃,这是一件很重要的问题。”“我们自家办的工厂、工场,如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非但不应罢工

7、,并且还要加工因为能多出产许多国货,即所以抵制许多日货。”该社论旨在A.坚持实业救国理想B.促进五四运动发展C.维护列强在华利益D.肯定工人爱国行动【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业救国思想。由“确有振兴国货挽留利益的功效抵制许多日货”等信息可知,该报纸社论还在坚持实业救国思想,A的表述符合题意;五四运动已经爆发,B在时间上不合题意;材料中是抵制日货,打击列强在华势力,排除C;材料中是对工人运动持怀疑态度,排除D。故选A。8辛亥年(1911年),革命浪潮激荡全国,蚌埠亦受影响。时间事件5月15日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11月19日淮上军光复蚌埠12月2日清江南提督张勋率部沿津浦铁路北遁,淮

8、上军奉命阻截,张勋部在遭重创后仓促乘车北逃年底淮上军袁家声所部在蚌埠设立办事处,并开办敬业转运(运输)公司本年淮北烈山煤矿老板周玉山来蚌埠首开普利煤厂本年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由上表信息可知蚌埠在辛亥年间A.成为全国革命中心地区B.交通通讯事业发展较快C.近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D.民族工业仍然举步维艰【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由表格中“津浦铁路蚌埠淮河铁桥建成”“蚌埠邮政局上升为一等乙级局”可知该地区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较快,B符合题意;A表述不合题意;C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出现民族工业,但并不能体现出民族工业发展困难的信息,排除D。故选B。9美国开国元勋亚

9、历山大汉密尔顿曾说过:“人权是上帝亲手蘸写在人性这整部巨著之上的,宛如用阳光写就似的,金光熠熠,凡世权利永远无法抹掉,也无法使之失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权与神权紧密联系B.人权至上古已有之C.人权具有普适性价值D.人权与神权难以并立【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美国民主政治。由材料中“凡世权利永远无法抹掉”等信息可得出人权生来具有普适性的价值,C符合题意;A与材料中人权的自然性不合,排除A; B、D材料中无体现。故选C。10阅读1934年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百分比)对比示意图。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B.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起步C.洋务企业在

10、列强排挤竞争中求生D.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轮船招商局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仅占23.1%,其他由外国资本主义企业掌控,这说明外国资本扩张制约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本题选D。题干仅指出长江流域四大航运公司轮船吨位数,这不能得出外国控制并垄断中国的内外贸易,故不选A;中国水运交通近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故不选B;甲午战争中中国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故不选C。11下图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A.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B.商品经济达到相当高的水平C.金属冶铸水平的地区差异很大D.经济发展不平衡【

11、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发展。根据图示可知,各地经济发展过程中所使用的货币不相同,这实际上反映了这一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故本题选D。12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早年守寡,因害怕被婆婆卖掉而跑到鲁四老爷家做帮佣,但还是被婆婆卖给了贺老六。不料贺老六病死,儿子也被狼吃掉,于是又回到鲁四老爷家。她怕死后被阎王分尸,把一年工钱拿去捐了土地庙门槛鲁迅表达的思想主要是A.痛斥封建礼教的本质B.以白话文取代文言文C.彻底否定传统道德D.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封建礼教的危害。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是封建礼教摧残妇女的典型。故本题选A。B指的是文体形式;鲁迅批判的是封建礼教

12、,故不选C;D说法为鲁迅对祥林嫂的态度,故不选。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 共52分1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美国邦联条例和1787年宪法内容比较表邦联条例1787年宪法立法机构组成一院制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国会立法机构成员的构成与产生每邦在国会的代表27人;各邦立法机构按年度指派代表每州2名参议员,由各州州议会选举产生;各州选民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众议院行政首脑无合众国总统征税权以及征税方式诸邦有征收税金,向其他邦征收关税的权力国会有权规定并征收税金、关税、输入税和货物税;征税法案应首先在众议院提出批准生效交给诸邦的立法机构审议,如果同意,授权他们在国会的代表批准经9

13、个州制宪会议批准,即足以使本宪法在各批准州成立摘编自(美)米尔奇斯等美国总统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确立联邦制的意义。【答案】(1)立法机构健全,国会拥有征税权,权力加强;成为单一主权国家;实行总统制。(2)加强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权力,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权力;联邦制成为新的国家结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解析】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的特点及其意义。第(1)问,根据表格内容可知,联邦制的特点主要从立法机构(立法权)、行政首脑(行政权)、征税权(财政权)等角度概括得出即可。第(2)问,从加强国家权力、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

14、系、实现社会稳定、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等角度作答。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材料二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张。程朱理学与儒学思想是何关系?材料三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黄宗

15、羲明夷待访录(3)依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从儒学思想的变化中,你能得到什么认识?材料四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5)概括材料四中的主要观点。简要分析此观点产生的社会背景。【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节用爱民。关系:程朱理学吸收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深化和发展。(3)标准:百姓的忧乐。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16、。(4)理念: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认识:儒学的发展不断适应统治者和时代的需要。(5)观点:儒家学说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工具。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专制统治渐趋衰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西方文化思想不断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有所发展。中国思想界逐渐向西方学习,探索强国之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思想演变。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中“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可知天下得失在于是否“得民”,是否得民在于是否“得民心”,孟子主张实行仁政。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运用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分析归纳

17、即可,第二小问的解答需要从程朱理学是对儒家思想的深化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归纳。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从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以看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在于百姓的忧乐;为此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主张。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解题时需要从儒家思想的民本思想和儒家思想发展的时代性回答,儒家思想能够不断地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而不断发展,使儒学始终成为主导思想。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可知是封建统治的工具,第二小问结合时代背景,从政治、民

18、族危机、经济、思想等方面分析归纳。15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贾谊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乃在于商鞅变法仁义不施,风俗败坏。他举例说:商鞅变法使得商人的儿子长大了就分家产自立门户,穷人的儿子长大了就被招赘住到岳父家。整理自汉书贾谊传(1)材料一主要涉及商鞅变法的什么措施?结合所学客观评价该措施。材料二 社会学家费孝通对我国某地农村1936年和1981年的家庭类型作了调查,结果如下:注:核心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和其未婚的子女所构成的生活单位;联合家庭指儿女成婚后继续和父母在一起生活;单亲家庭指配偶中有一方死亡或者离去,或是父母双亡的未婚儿女;附属

19、家庭是核心家庭之外还包括其他成员(多为丧失独立生活能力的亲属)。(2)依据材料二概括该地区近代以来家庭类型的主要发展趋势,并从表现和成因两个方面对其进行说明。【答案】(1)措施:改变社会风俗,强行推进个体小家庭政策。评价:积极移风易俗;保证国家租税收入和赋役政策;促进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推动秦国崛起。消极淡化了血缘亲情。(2)趋势:不完整家庭减少(或家庭结构日趋完整);独立性家庭成为主流。表现:单亲家庭和附属家庭比例减少,联合家庭增加说明家庭形式趋向于完整,不完整家庭减少;核心家庭比例增加并成为主要家庭形式,说明独立性家庭成为主流。原因:新中国成立,战乱结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生活

20、水平逐渐提高;宗法观念依然影响着中国的家庭结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商鞅变法以及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炼有效信息及准确理解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中“风俗败坏”“分家产自立门户”等信息可以分析归纳出答案。第二小问,可以结合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措施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归纳。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史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第一小问,需要依据材料二图表中“1936年”“1981年”,从家庭结构以及家庭规模大小变化等方面进行归纳。第二小问,结合材料二中单亲家庭和附属家庭减少、联合家庭趋于完善、不完整家庭以及核心家庭的变化等内容分析归纳。第三小问,可以结合

21、表格中时间“1981年”以及所学从新中国成立、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宗法观念影响等方面分析归纳。16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

22、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自2013年1

23、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这一“海路”的兴衰情况及其原因。(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答案】(1)海路: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情况: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衰败。原因:唐后期到宋朝,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造船技术的提

24、升、指南针的应用等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繁荣,政府的重视,宋朝专门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妨碍海外市场的拓展。(2)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破坏和灾难。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3)背景:国际背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日渐加强;国内背景,中国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日渐提高。认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

25、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西交流。第一问,根据材料信息“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来的见证”可知,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可知,海上丝绸之路在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郑和下西洋之后逐渐衰败。第三小问,唐宋繁荣原因可从经济重心的南移、科学技术的进步、政府的重视等方面分析;明清时期衰败可从对外政策进行分析。第二问,根据材料信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做法有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评价可从对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的影响进行分析。第三问,背景可从国际背景和中国现状进行分析。其认识,根据材料信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可知,这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